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认知调查分析*

2020-03-03 05:02冯英华于倩倩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术交流研究生学术

冯英华 于倩倩

(1.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芜湖 241002;2. 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 213032;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 100190)

1 研究缘起

学术交流风险是在学术交流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污染、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物理条件等情况导致的信息偏差、信息滞后、信息泄露、信息伦理及其他不利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国内学术界也对学术信息交流风险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陆雷等[1]认为学术信息交流可能存在学术的信息泄露、牛鞭效应、助长学术抄袭、增加学术鉴定难度等问题;张晶[2]认为信息安全与道德是研究生科研创新的保障;胡昌平等[3]对强化国家学术信息资源安全体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历史上,在学术信息交流过程中曾真实发生过信息泄密、信息丢失、知识产权争议等事件,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正常学术交流等产生严重的后果。世界各国,也对学术信息交流的风险进行了管控。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1988年颁布施行,2010年修订施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涉密信息使用、交流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科学技术部、国家保密局2015年颁布《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术交流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学术研究的问题发现、科学研究、成果发布、知识应用等阶段都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服务作用[4]。在古代,国内外学术交流基本上以著书立说、讲学、论学、辩论、书信等形式为主[5],随着科技和知识的飞速发展以及学术交流载体、内容和制度的日趋规范,学术交流逐渐演变为科技文献出版、学术会议、专题报告、交流考察、直接对话或书信来往等形式。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报、电话的相继问世,信息论的诞生以及电磁理论的深入发展,人类通信领域发生巨大变革,学术交流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由于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术信息交流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以微博、社交网络、即时通信为主体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逐渐被研究人员接受和使用。早在2000年,国外就有专门针对研究人员的社交媒体,如SciLinks、Scientist Solutions等。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也开始尝试为研究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2008年,国外出现了ResearchGate、Academia.edu、Mendeley等在线学术交流平台。此后,国内在线学术社交媒体也相继问世,如学者网、科学网、小木虫等。

可以说,社交媒体在学术交流方式、展示方式、时空范围、学术影响力、学术合作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由于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等特点及其功能适用性、隐私保护等限制,与传统学术信息交流和初期网络学术交流相比,社交媒体学术交流必然存在更复杂、更隐蔽的风险。这在国内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这些研究主要散落在数字人文技术、科研数据管理、信息素养教育等研究中,大多是提出加强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研究的建议,未有更深入的研究。已有的较为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在社交网络风险感知方面,申帅芝[6]认为大学生对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风险感知水平总体偏低,风险感知水平对其在微信朋友圈中态度观点、学习工作、个性和身体4类信息的表露影响显著。在社交媒体隐私风险中,胡昌平等[7]认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保护情况与其他类型社交网络用户的隐私保护情况有所不同,科学网博客用户的隐私保护程度普遍较高,尤其注重个人身份标识信息的隐私安全”。王全蕊等[8]选取典型的移动社交网络,研究构建信息泄露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发现,在各个分类属性下,微博用户个人信息中泄露的信息有所不同,且信息泄露的风险程度也不同。陈一等[9]认为社交媒体数据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研究中重要的数据来源,但学者在采集、利用社交媒体数据过程中往往忽略其中存在的伦理风险,应组织提升数据伦理意识。熊建英[10]提出一种基于社交网节点信誉授权的信息传播控制模型,对内容风险与用户信誉进行细粒度的分类并构建转发权限映射关系,可以显著限制高风险信息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在学术期刊微信传播风险研究中,赵文青等[11]认为公众著作权保护意识薄弱、公众号面临的内容运营压力和微信作品侵权救济困难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侵权的主要原因。刘建[12]认为微信公众号服务为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提供了良好平台,但在实际应用中版权保护风险一直存在,特别是学术文章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面临一定版权侵权风险。邹霞等[13]研究发现,学术期刊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面临意识形态风险、著作权风险、学术伦理风险与表达风险,是期刊在意识、规制、人员、流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被新媒体传播放大的结果。学界尚未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开展系统性研究,亟需加强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的种类、特点、规律和内在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本课题研究即源于此,试图通过实证调研方式探求研究生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治理能力、促进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 实证研究设计

在前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3位专家的建议,笔者将影响研究生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归结为学术素养、学术利益和网络环境,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学术素养对研究生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认知有正向影响。

假设2:学术利益对研究生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认知有负向影响。

假设3:网络环境对研究生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认知有负向影响。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文献调研和社交媒体体验观察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文献调研主要参考研究团队设计的学术博客研究生使用行为结构量表[14]和《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15],社交媒体体验观察主要通过研究团队成员使用的科学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的特征、内容、影响因素、治理原则与建议等选项进行深度挖掘与判断,经小范围预调研和多次研讨,对调查问卷的格式、题项、顺序、明确性等方面再次修改并完善,形成开展正式调查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由六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采集,第二部分为社交媒体基本使用情况,第三部分为社交学术交流情况,第四部分为社交媒体学术交流特征与内容识别,第五部分为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影响因素认知,第六部分为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治理认知。

本研究对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三地12所高校在读研究生进行实地随机抽样调查。选择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基于这类群体对社交媒体使用较为普及、社交媒体学术交流较为活跃及其“未来科研人员”身份特征三方面考虑。问卷调查时间为2019年10月20日—11月30日,共发放调查问卷915份,回收有效问卷85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66%。

3 数据分析

3.1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样本分析

调查问卷通过Excel和SPSS软件统计。经信度检验,调查问卷总体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3,大于0.7,数据可靠性较高。下一步进行效度分析,调查问卷KMO为0.914,大于0.6,并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中p值为0.025,小于0.05,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有效样本所在高校12所,其中,江苏省5所,分别是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南通大学;上海市4所,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省3所,分别是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所选高校涵盖“双一流”大学、普通一本高校、普通二本院校,既有综合型高校、也有专业性高校。有效样本中,男性研究生占比43.87%,女性研究生占比56.13%。硕士研究生占67.21%,博士研究生为32.79%,且25岁及以下占比73.16%,26~30岁占比21.12%,表明参加调查的群体比较年轻,科研入门者多,具有比较强烈的学术交流需求。学科专业涉及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12个学科大类,分布广泛。总体而言,样本所在高校类型、性别、年龄、学科专业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2 研究生社交媒体学术交流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研究生接触并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已经比较长,大部分研究生平均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媒体。使用社交媒体超过5年的有69.54%,3~5年的17.74%,1~3年的9.57%,1年以下的3.15%;平均每天使用1小时以下的占14.47%,1~3小时的40.96%,3~5小时的35.82%,5小时以上的8.75%;登录设备以手机(91.25%)和笔记本电脑(31.86%)为主。

在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软件中,微信(94.75%)、QQ(91.83%)、微博(75.61%)、科学网(65.81%)、小木虫(48.89%)排名靠前,其次是谷歌学术(41.31%)、丁香园(37.92%)、知乎(26.37%)、科研之友(24.85%)。研究生使用国外社交媒体相对较少,其中ResearchGate占比为15.75%、Academia.edu为13.19%、Mendeley为9.92%、Facebook为8.28%、Twitter为6.07%。通用型社交媒体软件使用率超过了学术型社交媒体软件,这与当前社交媒体市场占有率及普及情况有关。总体来说,学术型社交媒体使用用户较为分散,还未形成强有力的聚集效应。

社交媒体成为研究生了解学术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研究生通过社交媒体高度关注学术知识类信息(91.83%),涵盖学术期刊平台、学术研究组织、综合型学术平台、专家学者等信息。

3.3 研究生社交媒体信息披露与学术交流现状

研究生在社交媒体上倾向于披露个人的相关学术信息,个人隐私信息谨慎披露。披露学科专业占比90.55%,研究领域占比87.16%,职称占比75.96%,科研项目占比70.95%,职业占比67.79%,科研成果占比63.83%,真实姓名占比41.31%,所在地占比36.64%,专兼职情况占比33.26%,所在单位占比29.52%,教育经历占比17.97%。

研究生社交媒体学术交流的出发点在于提升学术能力、完成学业。与导师、同行进行学术讨论占比最高(90.78%),其次是浏览国内外科研动态、热点问题(81.33%),搜索、下载与研究有关的文献及其他资源(76.31%),评论和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63.48%),寻求项目合作(52.86%),讨论与自身相关的话题(38.74%),寻求经费资助(32.09%),寻求工作实习机会(26.60%),寻求成果转化合作(24.74%),上传学术相关信息(20.77%)。

研究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转发、分享、评论、点赞、私信等学术信息的参与积极性较高,经常参与占比75.61%,有时参与占比15.40%。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布原创学术类见解、结论、数据方面,较为谨慎。经常发布占比5.02%,有时发布占比27.77%,不确定占比20.19%,很少发布占比44.57%,从不发布占比2.45%。对他人转发、分享自己发布在社交媒体的原创学术类见解、结论或数据持包容与规范的倾向,表示“赞同,但需注明出处”占比93.47%。

社交媒体学术交流有助于加快研究创新。持赞成观点的研究生占比78.41%,不确定占比12.02%。其积极影响包括及时了解学术前沿(91.83%)、加快学术思想碰撞(84.48%)、拓宽信息获取渠道(78.76%)、加快信息获取速度(72.93%)、助力人才培养(70.83%)、促成科研项目合作(43.52%)、提升学术影响力(33.61%)、加速学术成果转化(32.32%)、展示最新学术成果(32.21%)。30.57%的研究生在正式学术研究中参考或引用过社交媒体平台的学术信息,5.48%的研究生所在课题组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或知识传播。可以说,社交媒体学术交流在促进研究生提高学术研究能力、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快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4 研究生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特征与内容认知

研究生认为社交媒体学术交流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的占77.95%,不存在风险的占4.90%,说不清楚的占17.15%。有别于传统学术交流风险,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可控性(91.13%)、难预测性(88.91%)、潜伏性(82.96%)和隐蔽性(81.21%)4个方面,不可控主要表现为风险的产生与发展不受风险承担者所控制,难预测主要体现在风险产生的概率、频率、强度和损失等难以预测,潜伏性主要体现在风险的爆发存在一定的潜伏周期,隐蔽性体现在风险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难以快速、准确、全面识别。此外,还包括破坏性(78.76%)、开放性(68.61%)、脆弱性(37.57%)等,破坏性表现为其可能产生或已发生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开放性表现为与外界高度融合,脆弱性是风险主体易打击性指标。

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内容识别是研究生对具体风险的认识与判断。调查中,非常可能选项赋值为5,可能4,不清楚3,不可能2,非常不可能1,经计算得出各项风险的综合权重值,见表1。研究生认为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权重值从高到底依次是伪科学信息传播范围扩大、个人/课题组敏感信息的泄露、产生学术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争议、尚未公开的科研数据的泄露、重要学术资料的丢失等。可见,对研究生而言,如何判断学术交流信息的真实性、阻碍伪科学信息传播、保护个人/课题组敏感信息、规避学术伦理争议、保护科研数据泄露与丢失仍然是化解社交媒体学术交流潜在风险的重要途径。

表1 研究生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的内容识别

3.5 研究生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影响因素的认知

综前所述,研究生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影响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产生的因素有哪些?调查发现,其直接原因在于保密措施和版权意识,其中保密措施不足占比85.65%;版权意识薄弱80.86%。此外,数据被非法收集、信息监管不利、信息源难以追溯超过70.00%,信息违法成本较低、用户识别困难、网络病毒的侵袭等也是社交媒体学术交流产生风险的重要原因(见图1)。

研究生认为社交媒体学术交流产生风险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法律法规、学术利益、管理机制、学术品德和信息素养4个方面,其中法律法规不完善占比91.72%、学术利益占87.98%、管理机制不健全占81.21%、学术品德和信息素养占80.28%。此外,经济社会利益、标准规范限制、学术信息鉴别困难和技术限制也占有一定比重,分别为74.45%、72.93%、66.86%和65.23%。

图1 研究生认为社交媒体学术交流产生风险的直接原因

3.6 研究生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治理的认知

为强化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治理,研究生认为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告知—同意”原则占比89.38%,“权责明晰”原则占84.13%,“风险限定”原则占81.33%,“最少够用”原则占78.41%,“规则遵从”原则占76.55%。

研究生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治理建议的认可调查如表2所示,非常认可选项赋值为5,认可为4,不清楚为3,不认可为2,非常不认可为1。计算可知,加强学术成果在线出版保护机制权重值最高,完善学术信息资源交流法律法规、提高学术社交媒体监管技术和标准、提高学术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健全学术信息质量鉴别机制也有较高的权重值。

表2 研究生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治理建议的认可情况

4 相关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总体上,大部分研究生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有了一定认知,但深度不够。能够认识到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的部分特征、种类与影响因素,但不全面、也不深入,如对可能涉及的“国家、民族、种族间纠纷”“危及国家公共安全”“成果转化商业秘密的泄露”等风险预判还存在不足;能够认识到产生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的直接原因在于保密措施和版权意识,深层次原因在于法律法规、学术利益、管理机制、学术品德和信息素养,但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影响因素的关联性认识等方面尚待探究。此外,研究生对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治理的主要原则和建议对策还需要进一步论证,特别是在适配性、操作性和效益方面需要加强研究与实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化解社交媒体学术交流风险、提高学术交流治理的四方面建议。

一是完善在线学术交流政策法规。从现有政策法规来看,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出版管理条例》《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规定》《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信息内容、网络信息服务、个人信息安全、学术不端与科研诚信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是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制度保障,其中也涉及到了网络信息行为的规范,但就在线学术交流规范和安全的现实需求以及当前学术发展形势而言,需要专门制定在线学术信息交流规范和安全保障法,进一步规范社交媒体学术交流行为,维护交流主体合法权益,提高违法违规行为成本,预防学术交流风险发生,构建良好的社交媒体学术交流生态环境,为科研人员在线学术知识成果出版、交流、传播和升值提供法制保障。

二是加强在线学术交流教育宣传和引导。首先,科技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学术成果出版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等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在线学术交流规范教育。一方面要鼓励科研人员通过在线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激活潜在学术思想、拓宽学术合作领域,另一方面要强化学术精神和学术规范的教育宣传,为在线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要通过形势判断、专题培训、典型案例剖析、定期提醒提示等方式使广大科研人员了解在线学术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风险,增不断提高个人信息安全、在线交流规范、学术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意识,在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学术信息交流过程中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和网络传播规范。最后,要积极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提高社交媒体操作技能,单位要组织开展社交媒体政策宣传、专题培训和激励活动,科研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对社交媒体工具的基本操作、新上线功能的适应与选择等,通过设置各类权限、隐私保护、版权保护等技术操作来维护自身在线学术交流合法权益,确保在线学术交流稳定、有序、高效运行。

三是创新在线学术交流风险治理机制。要加强在线学术交流风险研判,构建由风险发现机制、风险评估机制、风险共担机制和风险处置机制组成的在线学术信息交流风险治理体系。在线学术交流风险发现机制主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分析预测方法,识别在线学术交流过程中存在(或已产生)的风险(或问题)的种类、层级、特征、表现(征兆)、范围、依附条件等基本情况。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15],结合学术在线交流特征,在线学术交流风险评估机制是依据在线学术交流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在线交流过程中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风险属性进行评估的过程,它要评估出在线学术交流过程中各类信息资源面临的威胁以及威胁利用脆弱性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结合风险事件所涉及的信息资源价值来判断风险事件发生对个人或组织所能造成的实质影响。风险得到识别和评估后,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处置和化解,在线学术交流处置和化解机制是在制定风险处置预案的基础上,设定在线学术交流风险域值(触发临界值),在达到域值范围时启动风险处置程序,根据风险种类、级别和范围等情况具体采用法制强制、政策指引、技术协助、舆论引导、商务谈判、个体磋商等形式处置各类风险,深度分析在线学术交流潜在风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条件迭代、分化转化、协同应答等方式降低风险及次生风险的危害性,直至将各种风险化解甚至转化为有利面。

四是加快在线学术交流风险应对技术应用。技术更新是应对并解决风险的必然选择。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是防范侵权等风险的核心技术需求,要加快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Digital Copyright Identifier,DCI)技术在在线学术交流功能中的应用和拓展,在线学术交流过程中DCI为数字学术成果分配永久的DCI码、DCI标,授权知识成果产权人数字版权登记证书,通过电子签名、数字证书和区块链等技术为社交媒体平台学术成果进行版权登记、确权、授权和维权服务[16]。要强化在线学术交流隐私保护技术,通过数据发布静态匿名发布技术、动态匿名发布技术和匿名并行化处理技术等技术保护数据发布隐私数据,应用同态加密算法提高加密存储效率,采用云存储审计技术在频繁的数据动态操作中确保数据完整性,通过大数据访问控制技术确定访问用户对象和资源对象。要加强在线学术交流风险识别相关技术应用,综合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元数据搜索等技术融合,提高在线学术交流风险发现效率,为风险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此外,还需要不断提高社交媒体个性化功能技术开发,如开发自主推荐技术,为科研团队项目合作提供支持,降低非合作状态下的各种“自发性”风险,也要提高社交媒体在线学术交流体验技术,真正让科研人员在“零风险”的在线学术空间中体验学术交流带来的体验与收获。

猜你喜欢
学术交流研究生学术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交流活动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