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农村党组织组织力的实践路径

2020-03-02 16:54李强
新长征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集体经济村级

李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至关重要。

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全面加强政治建设,使每个农村党组织都成为推動乡村振兴发展的坚强堡垒。通过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努力做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三农”工作融会贯通,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团结带领村民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跟党走,自觉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基层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团结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发挥村民委员会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集体和村民利益,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落后腐朽文化侵蚀,引导群众树立正气,勇于同一切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认真履行好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督促党组织书记强化“主业”意识和“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督促党组织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履行好自身职责。

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保障力。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不断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从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村级党组织的实际情况,以便于管理、便于开展活动和便于发挥作用为原则,大力推行“村企联建”“村社联建”和“基地+支部、党员+农户”模式,将党组织设置到产业链上和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中,实现“应建尽建”。不断夯实组织基础,坚持以“组建一个、规范一个、提升一个”为主旨,以抓标准要求、抓制度机制、抓工作台账、抓工作特色、抓督察考评、抓实际成效“六抓”为举措,确保“支部健全、制度规范、活动经常、作用明显”。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最重要的是选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通过换届选举、后进村整顿,注重把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和后劲。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探索选派先进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落实选派第一书记长效机制,实现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贫困村选派全覆盖。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力度,紧扣新形势、新要求,强化党性教育,开展法律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发展、市场经济和实用技术等培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兴产业、闯市场、求发展的能力。搭建好平台,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感受到党员的先进和优秀、感受到自己与党员的差距,自觉向党组织靠拢。把有能力的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不断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活力。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组织健全、运行顺畅、监督到位、保障有力的乡村治理体系“四位一体”模式,落实村级事务公开、民主决策和监督制度,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力。一是始终为民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形成符合群众期盼、符合群众需要、符合实际的决策。二是始终为民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上展现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推行党员结对帮扶、承诺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解决好群众上学、就业、看病、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儿上,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到党的温暖和党组织的力量。三是始终为民谋利。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村级固定资产市场化配置、公共投入折资入股、村银合作服务创收等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让企业业主、村级集体、村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把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变为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党的领导的过程,成为服务人、团结人、鼓舞人、凝聚人的过程,进一步构建新时代基层组织与各类社会组织、经济实体、基层群众互惠互利、共荣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将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推动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发展活力。

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监督约束力。一是抓议事制度规范化。好的制度要抓好、用好,认真落实和执行好“四议两公开”制度,严格规范经济发展规划、建设规划、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机动地发包、宅基地审批、救灾救济款物发放、扶贫资金发放、低保对象申报等村内重要事项的决策程序。二是抓服务制度规范化。对村级党组织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重点规范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员承诺践诺、困难党员帮扶、党员设岗定责、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在规范制度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内容,按照简练适用、便于操作执行的原则,以建立制度清单的形式,切实抓好落实。三是抓管理制度规范化。以营造从严规范的基层组织生活新常态为目标,完善抓常、抓细、抓长的方法,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村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管理。规范以“三会一课”、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生活会制度,开展村级民主评议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四是抓监督制度规范化。建立完善农村权力运行监督制度体系,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雷   博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集体经济村级
农村基层腐败犯罪情境预防机制构建探析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村级财务报账的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浅谈村级经济管理模式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
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朝阳探索
《党员文摘》:基层党建工作者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