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骏
摘 要:在艺术创作中,人们对废墟的关注始于15世纪。后来废墟成为一种题材出现于艺术创作中。中国自古来拥有怀古的传统,在西方废墟美学的感召下,文章主要以中国进入消费社会和中国的商业化浪潮为背景,阐述当代艺术作品中国废墟题材所传达的忧思情怀、异化和冲突等精神性表达和文化反思。
关键词:废墟题材;情怀;文化反思;异化
注:本文系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SJB1941)。
废墟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始于15世纪,一次偶然的废墟发掘中,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和壁画等艺术作品引发了人们思古幽情。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以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为代表,画了不少以废墟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对于扩大废墟文化的影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废墟题材在中外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屡见不鲜,比如中国古代的怀古诗和二战后德国的废墟文学。在废墟题材艺术作品中最富代表性的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基弗,基弗作品颠覆传统的风景画样式,超越对大自然的描绘和讴歌,以独特的审美形式和物化精神世界的表达,为传统风景画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废墟题材在基弗艺术中成为艺术上升到哲学和悲剧精神的媒介。
这种废墟题材的精神与情感表达在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也有所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冲突以及城市拆迁等问题随之而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笔下经久不衰的话题。文章从许江、刘小东、应天齐、杨重光等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论述废墟题材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精神表达及文化反思。
一、体现人文关照和忧思情怀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的各种变迁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三峡库区就是这种变迁具有代表性的缩影。刘小东敏锐地感觉到三峡库区移民的这一历史性时刻,于是,2003年他在三峡库区现场完成组画作品《三峡大移民》,2004年完成组画作品《三峡新移民》,都是以正在被拆解的建筑物为画面背景,将三峡移民迁移的现场呈现于画面之中。这些作品中,昔日的规模巨大的建筑物只剩下残垣断壁,正在被拆解的巨大体量的建筑轰然倒下,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复存在,到处散落的生活用具和还尚未完全倒塌的墙体,仍依旧散发着这片土地过往的生活气息。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人们正奔波在背井离乡的途中,他们怀揣着乡愁依依不舍远走他乡。画面中以废墟为背景的背井离乡的三峡库区居民,这一作品是以绘画为载体对现实场景的再现和还原,表达人对往昔的追思,对历史变迁的垂问。历史的变迁常常伴随着人类的迁徙,对于家园意识浓厚的中国人来说,迁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挪移,更多的是家园的毁灭。作品以艺术家的视角见证中国变迁的鲜活场景,作品以极其震撼的力量和充满人性的立场,体现了艺术家的人文关照和忧思情怀。
应天齐的艺术长期深植于民间,在艺术圈内竞相标榜国际化、时尚化的时候,他却执拗地返归乡土,并从中汲取当代艺术本土化的真实动力。2014年应天齐在芜湖古城发起捡砖行动,召集数百名志愿者相聚古城拆迁现场,对于这些热爱芜湖老建筑的志愿者来说,收集每一块古砖的行为将和这些古砖一同载入史册,这些古城的老砖收集于成百上千的木箱之中,上面都有封条,每个残砖上都有捡砖人的签名,这里收集的不仅是具有物质性的砖块,还收集着精神性的捡砖行动和保护古迹遗存的意识,所以这些古砖既是古老建筑的碎片,又蕴含了当代人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忆与情思。芜湖古城在中国历代的版图中并非险要,更非文化艺术的中心,但应天齐却在对这样微小标本的持续审视与解剖中,呈现出中国民间社会几十年来沧海桑田的历史进程。应天齐对传统文化遗存抱有复杂的情感,被它的优美、诗意与沧桑而触动。因此,他在竭力保护传统遗存的同时,以当代艺术的眼光切入,努力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今日创作的有效动力。凭借鲜明的问题意识、个人化的工作方法,将文化遗存带入当代,带入现代人的生活图景。重要的是,应天齐的努力让我们相信,当代艺术依然具备启迪民智,改善文化,助力社会的潜在动能。古老建筑承载了人类的历史与文明,也担负着一个民族的记忆与情思,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古建筑遭到的破坏却越来越严重,社会各界人士都为保护古建筑而奔走呼吁,艺术家应天齐是其中独特的一位,在保護古建筑的行动中留下了引人深思的一笔。
二、揭示文明的冲突与异化
许江于20世纪80年代留学德国,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作品中对历史题材的表现,突破以往绘画风格的极具表现力的绘画手法,这一闻所未闻、全新的绘画风格对于年轻的许江来说犹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特别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代表人物基弗的作品,材料被他竭尽所能地运用和堆砌,色彩酣畅淋漓,笔法纵横捭阖,都对许江接下来的作品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循着基弗表现历史和文明的足迹,许江90年代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气势恢弘的废墟形象,1995年创作的“世纪之奕”系列、《圆明园》等作品都表现了废墟主题。他这段时间的绘画作品,表现了中国古老大地上的文明成果由于战火或人为毁坏沦为一片废墟,人类文明的载体,诸如城市、皇家园林、宫殿等等都成为历史的残片,许江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异化的结果,人类亲手创造一切随后又毁灭一切。许江笔下的废墟,并非无病呻吟式的感伤和怀旧,而是把人类文明冲突的遗迹呈现在此,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冲突与异化的证据,引发现代文明社会下公众的思考。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建立和不断打破的过程,文明和废墟的转换成为人类文明冲突的历史宿命。许江作品中的废墟形象,是现代文明社会下的一种“病症”和“异化”,人类文明冲突或者拆迁产生的废墟,不仅造成了物质的形态变异,亦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人类精神家园的废墟,这种精神废墟,也可以说是文明冲突下的精神迷茫和无处安放,灵魂无处栖息的漂移不定。许江此类绘画作品均以大气磅礴的鸟瞰视角,远望和凝视眼前饱经沧桑、满目疮痍的废墟,他所表达的情感收敛于画面厚厚堆积的色层和狂乱遒劲的笔触之中,作品说明了一切,无需文字的赘述,此种感情是冷静的也是深邃的。然而,人类文明冲突的历史从来没有间断过,作为一名艺术家,许江所能做到的就是通过手中的画笔,描绘需要表达的历史“大风景”,以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某种思考和情绪,唤起更多人对于废墟遗存的认识,这是一名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为。
三、寻求艺术表达的的自由
杨重光是安徽籍艺术家,以在城市拆迁空间中自由行动绘画这一行为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这个自称“疯子”的人,带着他的刷子和喷壶,相继在北京、合肥等地待拆迁的废墟中持续了几个月的行动绘画,钻进如同废墟的厂房,在破败甚至被熏黑的墙面上,一幅幅巨大的图像列次展开,浮现在高空。有趣的是,墙上的破洞、窗户被安排为人物的面部或者眼睛,岁月斑驳的痕迹与淋漓的笔墨交融在一起,难舍难分,仿佛这些画作也看尽了时代的变迁,更显残缺沧桑之感,极具份量。他们像游魂一般神秘莫测,或坐或卧,或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留下孤独、荒凉的背影,与斜阳的光影相交织。较之于布面上的画作,此番肆意而为的点染更加信马由缰,洒脱不羁,厚重的线条与涂抹变得举重若轻。杨重光的较量和实诚来源于对自由充满激情和勇气的追求。没有任何才干可以比保持自由收获更丰,但也没有任何事情比坚守自由更苦。毕竟自由不是应许之物,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在物质的繁荣昌盛中人们已得到短暂的满足,对于疲惫不堪的心灵而言,自由往往成为不得不牺牲的次要激情,或是似是而非的幻影。人们有太多理由错认自由,或对自由说不,因为有的时候代价太大。但在杨重光这里,艺术与自由始终合二为一,也许,从社会人质中解脱出来,从被迫的存在中逃离出来,抛开被业界关注的物质欲望和虚荣心,怀着责任感进行独立自由的艺术创作,多多少少需要一些贵族精神。而他在待拆迁的空间中进行的行动绘画,更是彻底抛弃了作品可以流通的商品属性,这种不合作的冲动与释放最大程度地阐释了艺术的自由。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废墟题材作品是艺术家对于人类历史文化的反思,那么90年代以来的废墟题材作品更多是艺术家对于人类文明异化结果的反思。90年代,中国进入了消费社会。由于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人类社会出现了异化现象,这一异化现象就表现为消费社会下的人类活动产生的精神废墟以及各种人为活动产生的城市拆迁废墟等等,当代艺术家对这些废墟题材的创作显示了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反思。
参考文献:
[1]巫鸿.废墟的故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秦红岭.城迹[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3]葉廷芳.废墟之美[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