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原
摘 要:竹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呈现出传统与当代两种方向的表达方式,在景观设计中吸取传统的竹元素造景中意境营造优势的同时,发挥出当代竹元素景观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既实现传统竹文化的当代演绎,又完成中国向世界的文化输出。
关键词:竹元素;景观设计;当代表达;艺术;科技
在我国,竹元素是传统元素的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竹子在中国被逐渐利用而产生的历史渊源、文化形态、传统技艺、美学阐释、哲学观点、生物特性等多个方面,是竹在中国民间传统生活文化中所赋予的诸多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文化内涵的多角度涵盖。在不同时代,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以及美学、艺术、经济的价值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透过它的演变与发展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发展。竹元素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在景观设计中。时至今日,竹元素及其景观的设计同样需要迎合人民多元化的现实需求,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总结和研究竹元素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有利于促进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实现中国竹文化向世界的输出。
一、竹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传统应用
(一)以历史典故造景
有关竹子的典故不胜枚举,以“岁寒三友”“竹林七贤”“流觞曲水”“竹溪六逸”“湘妃竹”等众多典故为故事线索,通过雕塑、溪水、亭台楼阁与竹的搭配,配合著意境的营造,组织出一幅故事画卷。比如成都的望江公园,园区将薛涛的典故以文字和雕塑造景,再搭配翠竹以表现薛涛以竹的气节激励其自身的典故。
(二)以竹命名
在传统的中国园林中,有大量楹联、匾额、景名、园名以竹为主题,再搭配与这些文字意境、场景相符的竹植物造景,通常搭配假山、门洞,以及幽静的园路。其中扬州的个园便是典型的例子,其园名便取自“竹”字的半边。
(三)竹诗词歌画的场景再现
景观中再现和还原有关竹的诗、词、歌、画中所描述的场景的案例很多。其通过还原这些作品中描述的画面和意境,来完成竹元素的造景,为园林赋予灵魂,使园林景观更具文人气质。
(四)竹建筑及竹饰品的运用
竹建筑及饰品的运用,是景观中应用竹文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很多时候是利用了竹的材料属性,如利用竹材料的韧性使得建筑的拱廊更具弧度,利用竹材料的哑光质感而作为建筑的外立面营造淡雅的环境氛围,利用竹的颜色,利用竹本身的结构(包括竹杆、竹根、竹节、竹叶、竹花),等等。
(五)竹文化展览
竹文化展览是城市公园里常用的运用竹元素的景观手法之一。其通过竹文化节、竹艺术展、竹博物馆的形式,来完成一次次景观“事件”,以此来达到激活场地、提高景观人气、传播竹文化的目的。
运用竹元素的传统景观更多地倾向于中式的意境幽深的小环境,多半设置溪、湖、涧、泉以及假山奇石,搭配曲折园路,轻巧的景观建筑藏在路的一端,虚实掩映,与周围植物形成组景,更多地考虑到人此时此刻与环境的关系。设计者通过竹景观营造,借助竹的意境与暗喻,用来阐发人生观点,由小我到家国,体现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追求。在领略了传统的竹元素景观之后,我们发现传统的造景手段更偏局部,更适用于微观的景观营造。随着竹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在当代中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当代理念、现代技术、学科介入到了竹元素在景观中的应用领域,其中体现的精神价值,也从小我的家国情怀演变成如今的人与宇宙、时间、空间的关系探讨。
二、竹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当代表达
(一)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如今,我国对竹的技术开发的景观应用,多集中在景观建设中的竹建材和竹结构上,比如竹材料的板材化合成,表面处理,竹材的保护(保护层)、维护以及竹材的连接,以及利用竹的韧性而展开的竹构筑物结构形式的研究。这些技术愈发成熟,使得竹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中的大多数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家具、园路铺装、城市雕塑等,但对于竹元素在技术上的应用不应止步于此,人们希望看到更多自然、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化城市景观。技与艺的融合成为竹元素景观的发展方向。通过艺术的介入激发景观设计师们更新竹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符号形象,提炼传统竹文化,用当代的视角解读的同时,通过传统竹加工技术,比如竹编,来增加景观中的竹文化底蕴,传承竹编技艺与文化传统。又如通过现代的技术,突破传统的竹景观构筑物的造型设计,增加多个维度感官上的冲击力,利用新技术呈现出传统竹元素景观从未呈现过的造型、质感、功能。
总的来说,艺术作为创造当代竹文化元素景观的内生动力,而技术则作为呈现当代竹文化元素景观的现实路径,二者相互促进。比如,竹艺术装置在越来越多的竹特色村镇出现,在技术与艺术共同的推动下,竹艺术装置呈现出了强大的艺术张力,又运用了多样的现代技术,两者的融合,推动了当地竹加工的传统技术向当代产业转型,实现了竹编等传统竹元素在景观上的应用,竹元素成为了村镇与外界交流的媒介,承担起除景观本身之外更重要的责任。
(二)多种材料的组合
竹材料与其他材料的混搭,成为竹元素景观的一种当代表现形式。这样的设计,在功能上能满足更多人的实际需求,如停靠、坐歇,或作为景观中的公共设施,以路灯、垃圾桶的形式出现。从美学的角度而言,景观小品以竹材料的形式介入,来提升自身的韵味,强化景观调性与造型美感,同时又利用其他材料实现其功能上的合理。竹材料在景观上与玻璃、金属、砖瓦、陶瓷、布艺、混凝土的混搭都能产生和谐的视觉效果。景观设计中,好的材质组合搭配,往往会为场所赋予材质中所暗含的文化气质。竹材料与玻璃的混搭显得轻巧剔透,竹材料与陶瓷的混搭显得乡土野趣,竹材料与金属元素的混搭显得硬朗且稳重……除了上述材料以外,越来越多的新材料都加入到了与竹材料混搭的行列之中,材料混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利用荧光涂料与竹材料来设计夜晚的竹景观,从“加工竹材料”的角度来混搭新材料以此来产生竹元素新的呈现形态。
从材料的角度出发,只有重新解构竹元素景观的表面肌理、视觉特征,创造新的竹元素符号,才能创造和展现新时代的竹文化,才能推动竹材料在当代景观应用上的普及,才能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竹文化、喜爱竹文化,以此来实现竹文化的传承。
(三)竹元素的跨界
将竹元素运用到光景观设计、交互景观设计、生态景观设计、叙事性景观设计、声景观设计,甚至是安排了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的城市公共空间……让竹元素介入这个时代新興的景观类型,一方面,加大在竹文化的抽象符号上的提炼,把传统的景观元素置入到新的景观表达中,另一方面,结合新的时代观点用竹元素的符号来解构传统景观。
拉·维莱特公园中的竹园,有一组声音景观作品《电子青蛙》,共12个声音模组,这些模组对于温度、湿度和人的行为动作十分敏感,游客接近这片竹园时,模组产生感应,发出的蛙鸣可能减弱或消失。竹影婆娑,呈现出竹元素固有的乡野调性;蛙声低吟,叙述着大自然的故事。这样的城市景观,如幻影般引人入胜。其涵盖了植物学、昆虫学甚至是地理学所涉及的领域,从这个景观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在城市里的多元化的生态系统以及一系列生态过程,这个过程是影响我们以及动物的过程,告诉我们动物与我们如何生活在同一个星球。
透过这个竹元素介入下的景观作品,我们可以认识到,运用新的手段与理论,介入多学科,竹元素景观会变得具有更强的感官冲击力、文化包容度,具备功能性和互动性,担负起生态修复、文化批判、社会价值传播的功能。
(四)竹文化产业链的打造
竹元素景观作为竹文化产业链打造的一环,代表着当地城市及产品的形象,景观的介入层面从产业布局到客群定位,从文化影响力到消费模式,由宏观到微观。比如,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的竹产业的打造对景观的反哺,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竹元素透过各种景观细节渗透到乡村的生活之中。我们的竹产业小镇,完全可以在利用上述多样的景观设计手段的基础上,打造特色竹文化体验园,集中力量,完成中国传统竹文化的总结、演绎、输出。
三、竹元素的景观发展趋势
如果说传统的竹元素景观更强调用竹的具体形象营造意境,那么当代的竹元素景观则更多地在科技、艺术、文化、社会、经济、生态、哲学的各个领域穿梭游走,试图呈现出多样的视觉效果的同时引发良好的社会效应。因此,如何在景观中保留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同时,运用当下人民更容易接受的媒介形式创造崭新的竹元素符号,为人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大餐,为中国传统竹文化提供新的文化形态,成为竹元素的景观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
竹作为生态环保材料非常适合运用在景观环境之中,竹除了本身的生物特性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外,还通过其文化特性,建立了与自然沟通的桥梁。竹元素符号宣扬着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发展竹元素景观,除了其本身就能起到推动相关行业发展的作用以外,竹材料的成本相对低廉、可循环再生、无污染的优点也让竹元素景观设计成为绿色设计里的重要一员。
(二)促进文化消费的交互介入
竹元素景观对于竹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辅助的作用,竹元素景观也属于竹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环,能促进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随着社会整体的文化需求及消费水平的提升,竹元素景观也越来越需要交互理念的介入,在传承竹文化的同时,也借用传统的竹文化拉近市民与城市的距离、游客与村寨的距离、产品与用户的距离、人与自然的距离……
四、结语
文化与设计向来如影随形。竹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在每个时代都呈现出新的特点,这是因为竹本身的特性使得它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与人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衣食住行每一样都有属于它的时代烙印。新时代的竹元素在设计上的应用,依然体现着当代人民生活的价值取向、美学观点,以及技术与科学的发展方向,甚至还能反映哲学思想和人类的宇宙观。在景观的设计之中,我们要尝试将竹元素浸润于当代的新观点、新科技之中,实现传统竹文化的当代演绎,实现人民对传统竹文化多元化的现实需求,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褚瑞琪.竹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李自荣.竹元素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竹泉村游客接待中心改造设计为例[D].山东建筑大学,2017.
[3]康彩霞.竹文化在风景园林中的运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4]格鲁.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