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分析

2020-03-02 01:14邱彬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改革路径产教融合计算机网络

摘  要:协同育人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方向,针对现下校企合作存在的合作机制单一、无法实现双方共赢等问题,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路径的分析。创设专业教学新模式,整合计算机专业实训室,搭建工学交替计算机教学实践基地。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引入“O2O”教学课堂,积极探索互动式专业教学新方法,完善专业教学保障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以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  计算机网络  教学模式  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7(c)-0227-03

Absrtact: Cooperative Education is the key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such as the single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ability to achieve win-win results for both sid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form path of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Set up a new mode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tegrate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room, set up a practice base of alternating engineering and learning computer teaching. We should standardize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introduce "O2O" teaching class, actively explore new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guarantee system,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content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Model; Reform Path

“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政策,提出了有关深化产教融合的教学措施,对完善校内教育指导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整合了自身的办学特色,调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际地将协同育人落实到了实处。但由于目前国内产教融合政策的起步较晚,尚没有一个完善的产教保障机制,导致现行高职院校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方针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在双方的共同利益支撑下,得到教学成效[1]。为了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适应新教改理念的融合,基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行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急迫,对人才在数网融合、信息处理、结构设计等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现行高职院校教学制度仍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要,但产教融合理念的融入恰好解决了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产教融合可加大校园文化的供养力度,充分发挥企业的价值,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实践条件的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可提供其与岗位适配的人才,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教学”与“产业”的结合。

1  产教融合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分析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的教改起步较晚,以此在与企业实际合作中,在教学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为了改善现状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教学保障体系、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设计专业教学新模式[2]。如图1所示。

建立以“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协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共同体,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引入“MOOC”教学等多元化教学平台,搭建教学保障体系,通过校企双方项目之间的合作、师资团队等资源的共享、现代化生产设备与教学设备的互换、教学实践基地的共同建设等渠道,丰富校企联合等多元化合作方式,优化管理校内网络,提高学生在线上学习中信息的安全性,设计与企业或行业协同发展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教学任务,引入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方法,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协同性,在满足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切实际地应用人才推动行业进步。

1.1 搭建工学交替计算机教学实践基地

为了满足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要求,联合合作企业搭建校内学生实践基地,其一,开放传统仅针对随堂实训的专业实训室,学生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完成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条件下,到实训室中参与教师的教学课件设计、教学项目。在实训室中学生根据自身对学习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实践项目,自主完成实训项目内容。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為此教师应借助大量的课下时间与企业资源,在课堂教学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基于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并利用课余时间消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其二,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定期在校内开展计算机网络应用综合技能竞赛[4],与企业员工一同参与企业线下生产项目的开发与设计,了解设计标准化流程,规范学生学习行为,使其在实践中了解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学习计划。此外,鼓励学生参与市级、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国家认证和企业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1.2 积极探索互动式专业教学新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于学生自身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为了避免其对教学进度造成影响,首先在学生入学初期,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有助于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其次,采用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安排每3~5个人一个学习小组,根据实训课程类型不同按照项目进行分组,成立帮扶对象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中均有一个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此学习氛围下,可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实施“一对多”帮带。最后,由教师设计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学项目,指导学生通过小组间讨论、与教师交流等方式完成综合性的学习项目,以此起到降低学生之间差异性、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1.3 引入“O2O”教学课堂

产教融合教育背景下,更加侧重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应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基于此引入“O2O”教学课堂,将“2”比作学生,将“O”比作学校与企业,在双方的协同带动下,指导学生与双方的互动。

在教学中为了切实际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通过高职院校精品在线课程网站、校园微信公众号、多种教学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安排学生课前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即应掌握当堂课的教学侧重点,了解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在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式項目教学法、团队式教学法,完成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教学。利用企业提供的教学资源,延展学生课下学习知识;利用“雨课堂”、“慕课”等多元化形式的线上教学课堂,与学生充分互动,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1.4 完善专业教学保障体系

一个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上述设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校企双方合作方式,基于产教融合背景设计高职院校教学保障体系[6]。

首先应改革对学生的传统评价方式,以国家、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制定的标准衡量学生,多维度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专业证书认证等。其次,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以此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质量支撑,定期开展教师专业能力评估,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评价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整合学生在线上平台的反馈数据,了解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形成专业评价报告,考评教学成就。最后,整合行业标准,不断调整行业标准及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适当创新教学内容,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规范化的保障体系。

2  结语

随着产教融合理念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人心,针对现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本文从4个方面,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路径的分析,真正意义上做到“产业”与“教学”的融合,实现人才与行业的协同化发展,顺应了国家的人才培养政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会。提高教学新模式的柔性度,适应多变市场的发展,以此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沈晓萍,肖文红.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校企共建共享课程的探索及实践——以“计算机网络组建”课程为例[J]. 现代信息科技,2019,3(1):182-184,187.

[2] 谭方勇,张震,方立刚.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30(1):65-68.

[3] 汤水根.新形势下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为例[J].信息与电脑,2019(8):245-247.

[4] 邱彬.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策略研究——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9):121-123.

[5] 刘桂兰.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创新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课证岗赛融合的改革与实践[J].电子测试,2019(10):116-118.

[6] 宁晓青,张秀兰.高职网络技术专业CAD课程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2):43-45.

[7] 张晶欣.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8):85-86.

[8] 毛秀兰.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现状分析[J]. 福建茶叶, 2019.

[9] 魏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教育展路径分析[J]. 当代旅游, 2019(3):1.

[10] 庾佳.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文理导航,2017(6).

猜你喜欢
改革路径产教融合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