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李丽君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强化管理联合药物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介入社区强化管理随机将93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强化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水平都低于對照组,而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强化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4--02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49-78岁之间,按照是否介入社区强化管理随机将93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男性30例,女性19例, 对照组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社区强化管理措施,具体包括:建立社区健康档案,详细的档案资料有助于构建医院加社区治疗模式,从而提高慢性病患者治疗效益[1]。社区健康宣教,社区定期组织糖尿病患者交流学习,在社区宣传栏张贴糖尿病防治知识,指导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并教授患者饮食、运动等自我管理知识。定期随访,随访期间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发现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患者,要积极予以纠正干预措施[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干预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检测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2h血糖(2hPBG),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根据上述检测指标水平变化,判定患者血糖水平达标率,当患者FPG低于6.0mmol/L或是2hPBG低于8.0mmol/L,即可判定为患者血糖达标。自我管理能力使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合理膳食、规律运动、自我病情监测、合理用药、心态调整及并发症预防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包括3-9个问题,评分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能力越高[3]。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足、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及神经病变等,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实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16.0分析,所得数据检验方法分别为x2检验和t检验,当统计值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血糖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项血糖指标水平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糖达标患者47例,达标率为95.9%(47/49),对照组血糖达标患者36例,达标率为81.8%(36/44),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更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观察组患者出现糖尿病足1例,神经病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2/49),对照组患者出现糖尿病足2例,眼底病变1例,心血管疾病1例,其他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4%(5/4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水平和达标率都优于对照组,说明干预措施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饮食管理、病情监测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更优,这也是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更有效控制的根本原因,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主因,为此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社区强化管理将治疗干预措施延伸至社区中,从而有效避免了患者出院后的干预死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协助督促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避免不合理饮食、负面情绪等药物治疗因素之外的干扰因素,从而能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张曦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和强化管理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6(14):2090-2092.
董泽涛.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84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2(35):12-13.
吴秀兰,高素勤.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12(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