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延时托管”破解“三点半难题”

2020-03-02 07:42倪娟
群众 2020年2期
关键词:离校南京市延时

倪娟

近些年,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成为人们关注的教育热点与难点。为此,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文件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和家庭作业等做出严格规定。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却加重了,随即引发的“三点半难题”受到社会舆论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为破解“三点半难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招”。作为全国较早行政推进“弹性离校”制度的地区,南京市从2013年开始试点“弹性离校”,2017年全面推广。2019年1月,省教育厅、体育局、科协联合下发《关于利用优质体育与科技教育资源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南京市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高淳区先行试点,利用优质体育与科技教育资源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弹性离校”再升级,为课后服务的普遍、可持续开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从满足刚需到引领需求

教育就是服务,服务是无止境的。南京市教育局将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有机融合,实现了从面向需求向引领需求的华丽转变。

服务对象升级,从“审批学生参加”到“吸引学生参加”。2013年推出的“弹性离校”方案,针对的是按时离校确有困难的学生,规定“凡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确有困难的小学生,由家长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自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实行‘弹性离校,学校优先安排一、二年级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7年进一步拓展到残障学生、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有困难的中高年级学生;2019年要求各小学校提供丰富多样的延时托管和课后活动吸引学生参加,确保应收尽收。

服务内容升级,从“延时托管”到“延时托管+课后活动”。先前“弹性离校”只是停留在“延时托管”层面,主要是安排专人照管学生完成作業、预习复习和课外阅读等。从2019年起,在优化免费延时托管服务的基础上,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展,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色,开展德育、体育、艺术、科技、劳动、健康教育、少先队等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开展群众性校园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开展校园劳动实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科技活动月、读书周、艺术节、校园吉尼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空中课堂”等活动。学生可以在40多门丰富多彩的科技、体育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免费学习,像机器人、IT工坊、轮滑等。

服务时间升级,从“适当延时”到“分段延时”。在课后服务的时间上,从起初的“适当”延时升级为2017年的冬季上学段17点、非冬季上学段18点,2019年再次升级为统一延长至18点,对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接走的提供延伸性服务。“弹性离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时段以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为主,每天2课时,每课时不少于40分钟;第二时段为自主学习、延时托管。家长可以在“社团活动”和“课后托管”两个时间段自主选择,可以两者选其一,也可以两者都选,使“弹性离校”更富“弹性”。

服务人员升级,从“校内教师”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原先的“课后托管”基本上由学校的专任老师负责,随着服务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参与“课后服务”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包括文化、体育、科技、卫健等部门及科协、文联、音协、美协、书协等各类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据南京市赤壁路小学校长陆燕介绍,学校在“弹性离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形成了“1+1+X”的运行模式,1位校领导全面负责值班当天的弹性离校工作;从班级到社团再到托管,由1位老师负责当中的衔接工作,确保孩子的安全;X指负责组织社团活动的固定和不固定的老师。

从单一套餐到自主点餐

随着课后服务从简单的“读书+作业”升级成“自主学习+社团课程”,课程资源也由原先的“单一套餐”升级为“自主点餐”,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资源从哪里来?根据江苏省教育厅联合省体育局与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关于利用优质体育与科技教育资源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南京市充分利用试点机会,教育局、体育局和省科协携手端出了包含24个体育类项目、133个科技类项目资源的“大餐”,除学校提供的教育类服务资源外,体育类课后服务包括组建田径、体操、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社团,开展球类、田径、操舞、水上运动、智力运动、户外运动等体育项目。科技教育课后服务主要包括“科技小工匠”实践活动、“科普进校园”专家报告、“科创梦想汇”空中云课堂等活动,如安排学生在科技活动场所进行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等,活动形式有科学探究与实验、机器人设计与搭建、编程设计、开源硬件开发、科技模型制作、电子电路制作等。

人员从哪里来?南京市教育局与省体育局青少年处、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团队,组织对参与体育科技教育课后服务相关人员的岗前培训。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教练员团队、体育社团专家、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进入校园,组建各类体育社团,在学校推广田径、体操、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带动学校体育老师参与课后服务活动,辅导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学校可以邀请省科协科技工作者专家团队,以及南京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中小学优秀科技教师来校作报告、指导科技实践活动开展等。

设备从哪里来?150多项体育和科技类项目,这些项目设备从哪里来,如何保证这些专用设备的质量?南京市本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凡体育科技教育课后服务所需的资源,分别由省体育局青少年处和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解决,通过购买专业机构科技和体育教育服务等方式保障课后服务开展,所需的场地和基本设施等条件由学校负责保障。

从“满足低保”到“全面联保”

随着“课后服务”的不断升级,南京市对“弹性离校”工作的保障措施也由最初的“满足低保”迈向了“全面联保”。

经费保障。最初对参与“弹性离校”管理服务的老师只是给予一些象征性补贴,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任何补助。2017年市财政以每生每年400元标准安排专项奖补经费,用于消耗品购置、场地使用、购买社会服务、人员补助等。2019年起按照平均每生每年不少于500元标准设立专项资金。据悉,市、区两级财政2018、2019两年共安排专项资金约7000万元,充裕的资金为“弹性离校”升级后的常态化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制度保障。为了保证“弹性离校”的顺利实施,南京市教育局推出了《小学“弹性离校”工作25问》,对学校责任边界、在职教师权益保障、学生安全责任承担、服务时间确定、第三方参与和家长责任等问题进行了规定。为了实现点对点服务,南京市又开发了“弹性离校”智能管理服务平台,让家长通过移动端即时获取接送信息、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等,让学校通过平台进行学生登记、汇总分班、安排教师值班、报名点名、评价学生等。为了保证资金的高效、规范使用,南京市教育局制定了《“弹性离校”资金管理实施办法》。

评价保障。为保证“弹性离校”真正惠及民生,南京市建立了逐级考评机制。南京市政府将“弹性离校”纳入全市民生幸福建设满意度评价体系,按年度对各区政府进行考核;各区将“弹性离校”服务质量纳入小学教育发展性评估体系,制定《“弹性离校”工作考核指标与办法》,作为市级财政教育资金综合奖补的依据之一。

南京试点课后活动+延时托管的“弹性离校”升级版推出后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据南京市社建工委和市統计局委托第三方对1万个家庭样本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市小学“弹性离校”工作考核得分率达98.8%。“弹性离校”的南京方案也为全国范围内的“课后服务”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作者系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张宁 ,让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科技等更多流向农业农村。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不仅要推进公共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而且要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主动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深化农村改革,优先保障农民利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方式和运行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在适度放开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基础上,鼓励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有效利用闲置存量建设土地积极吸引工商资本,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实现同地同价,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作者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何乐

猜你喜欢
离校南京市延时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南京市
桑塔纳车发动机延时熄火
光控触摸延时开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