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启蒙培养的实施内容

2020-03-02 14:51田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2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

田英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宜从“社会责任心”的培养开始,其实施内容包括:克己修身的自我责任,恪守孝道的家庭责任,和谐相处的他人责任,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等。

[关键词] 社会责任;启蒙培养;实施内容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责任担当”纳入六大素养之中,其内涵极为丰富,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是“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但小学生年龄小,社会实践少,人生阅历浅,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选择“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实施内容,做好“责任担当”的启蒙教育。

社会责任心的培养是小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养的重要实施内容。从自我到家庭,从他人到社会,教师要有意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让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衍生出更多的好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让学生收获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

一、克己修身的自我责任

真正的责任心首先是对自己负责。一个不能对自己负责的人怎能要求他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基于个体的责任担当的。克制和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修持身性,这样的克己修身的自我责任素养的培养是社会责任培养的基础。

克己修身的自我责任培养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生命中总有一些不能承受却又必须承受的,一旦遭遇这些,总有人会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极不负责的一种表现。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活,从挫折和困境中锻造生命的美好,养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生命意识,是上对国家民族,下对家庭和自己应有的责任担当。推己及人,还应对他人的生命负责,不做损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事。二是謹而信。“谨”要求学生规律作息、讲究卫生、穿戴得体、饮食有度、举止文明……做人做事应谨慎小心,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信”则要求学生诚信待人,“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三是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学生时代,学习是个人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家长,更不是为了老师,而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生存的技能,回报父母的抚养、社会的关爱和祖国的培养,同时也让自己更幸福优雅地生活。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写好每一次作业就是我应尽的责任。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理解学习的终极意义,端正学习的态度。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

二、恪守孝道的家庭责任

家庭是“小社会”,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平台。对于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学生应该有合理的认知和正确的评价,并能在情感和行为上有所体现。“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也是衡量一个人家庭责任感的重要凭借。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百善孝为先。”小学生家庭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从恪守孝道开始,尊敬父母、体谅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要承担家庭责任,成为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

恪守孝道的家庭责任培养可以从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在认知方面,学生要意识到自己虽然未成年,但也有应尽的家庭责任。这些责任包含:在家庭里,从内心里尊敬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于父母的付出,要心怀感恩。家庭中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有责任完成。要经常想一想:在家里,哪些事应该是我做的?我已经做了什么?还能做些什么?通过多种认知,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在实践方面,从日常的洒扫应对、友爱同辈、孝敬长辈、待人接物做起,不以事小而不为。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小衣物自己洗,家庭大扫除时齐上阵,与同辈相处友爱谦让,用实际行动让长辈心情愉悦……总之,让孩子真正承担起应尽的家庭责任,从细微处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三、和谐相处的他人责任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社会的,不仅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还要和身边的生物以及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都要遵循交往的逻辑范式。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爱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是小学生他人责任素养的基本要求。

和谐相处的他人责任培养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与人和谐相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要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与他人相处就像照镜子,你对着镜子笑,镜子里的人也会回你以微笑;你对着镜子发火,镜子里的人也会对你发火。教师在引导学生与他人交往中,可以通过一个个故事、一则则名言让学生明白和他人和谐相处时凡事多要求自己,多记住别人的好处,心里有自己,更应该有他人。除了日常的交往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孤儿院等场所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奉献的快乐。二是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场所,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也应该包含培养学生对自然负责,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对青少年进行责任教育。孔子的“当仁不让”、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无不彰显着对国家民族的崇高责任感。作为德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更要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学生普遍缺乏担当意识,推卸责任、逃避绕道的比比皆是。我们经常听到“不是我……”“是他先……”这类话语,小学生在责任担当上更倾向于选择体现个人利益的部分,学生从不同途径学来的有关责任担当的豪言壮语仅仅是口头上的,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并外化于他们的行动中。

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根植于集体生活中。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确定内容。一是勇于承担责任。在班级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有责任献计献策,有义务承担应尽的责任。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人人都应该为班级付出。二是不推卸责任。分派任务时,积极主动领取适合自己、自己能完成的,适当挑战通过努力也可以完成的项目;活动失败了,不找客观原因,不找他人原因,而是分析自身的因素,寻求改进的策略方法……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从爱自己的班集体开始,积极为集体做贡献,时时处处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再由班集体到学校到社会,能明确是非,主动作为,履职尽责,乐于奉献,勇于担当。

小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启蒙培养的实施内容确定后,教师要围绕“责任教育”设计构建班级文化,营造责任教育的氛围,将“社会责任”教育与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责任教育活动,构建班级责任教育管理体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学校乃至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感恩抚养、帮助以及鼓励过自己的人,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在不断增强责任心的同时全面提升整体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国华.培育负责人之中国人——青峰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责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7):61-64.

[2]陈立群.社会责任感教育:让学生都得更远[J].人民教育,2009(7):6-8.

本文系江苏省扬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渗透责任担当素养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G/18/P/118)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
关于近现代音乐家社会责任的思考
新传播时代传媒人的社会责任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