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霞
[摘 要] 校本研修作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主要教师研修平台,是乡村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教学思想革新的重要推手。人员少、资源少、缺引领、缺深度的困境,要求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校本研修要“聚集火力”“瞄准一个点”“深入射击”,不求“姹紫嫣红满是春”,但求“咬定青山不放松”,明理念、明主题、明方式,让教师的校本研修之路走得明明白白,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得远,研得深。
[关键词] 校本研修;明确;定位;聚焦;理念;课题;课堂
校本研修作为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阵地,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科研建设和办学品位,为了找到有效改变乡村小规模学校校本研修困境的策略,笔者以自身所处学校(以下简称壮志小学)的校本研修之路为例,浅谈如何让校本研修落到实处。
一、明理念,建制度,促内需
乡村教育资源的缺乏,是乡村校本研修的突出问题。没有专业的引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校本研修犹如飘在汪洋中的一叶小舟,找不到方向。所以,校本研修第一要务就是帮助教师明确理念,明确研修方向。学校对此实施了左手指引,右手鞭促的策略。
1.理念认同。乡村教师平日里虽偶有外出学习机会,但是这些学习分散到不同教师身上,学习内容方向等对于教师们来说比较零散,再加上学校没有对培训进行后续跟踪,百家争鸣的培训展示对于教师们来说不成系统,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时下的教育教学方向一片混沌。
对此,壮志小学教研组首先做了系统分析和自身定位。通过业务学习、半日研修、特色讲坛等活动,对周边的知名学校办学理念和教科研方向做系统的归纳总结,分析这些教育教学理念的共性本质所在。教师们了解到原来外面那些五花八门的教育教学外衣下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才应该是我们牢牢抓住的。这样的系统分析让教师清晰了那些名校名师展示课的精华所在,明确理念,才曉得前进的方向。
2.制度保障。壮志小学制订校本研修各项规章制度,教研组明确规定个人本职内的周期阅读量、读书笔记量、二次备课量、教学反思量、教研课、撰写论文等,同时对分享课、分享讲座以及对阅读量、读书笔记量、公开课、论文获奖等有突出表现者予以奖励。学校通过大力的会议宣传、过程跟踪、定期评价、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措施营造浓厚的校本研修氛围。管理人员榜样带头、研讨课跟进监管、教研组例会定期召开,常规检查严格把关,不搭花架子,杜绝假参与。
二、明主题,大着眼,小着手
当前,不少乡村小学校校本研修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东一榔头西一棒,久而久之,教师产生校本研修形式主义思想,对校本研修失去热情。
1.准定位。校本研修要从学校、教师实际出发,贴地行走。从宏观着眼定方向,从微小课题着手搞研究。“生本”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大趋势,壮志小学是一所每个年级都是单轨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全校总共才5位数学教师(其中一名教师任教两个年级),我们用小课题联动:一二年级“低年级生本课堂中倾听习惯的养成”——三四年级“中年级生本课堂中表达能力的训练”——五六年级“高年级生本课堂深入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们有了明确的主题,不管是备课、课堂、教后感还是课余阅读、研讨、外出学习、论文创作等,就有了关注点。
2.求突破。在这个重视个性化发展的年代,能在大方向下产生自己特色的思考研究,是难能可贵的。校本研修不能仅仅满足于学习内化已有的理论理念,还要与自身的环境、资源等融合并有所发展。壮志小学是一所以书法为办学特色的乡村小学,在墨香环境育人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我们探寻生本课堂的过程中,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课堂与书法人静心凝神的气质之间的矛盾让我们产生了新的思考,我们的视角转向了基于生本理念的灵静课堂构建研究。将书法文化以及作为书法人应有的特质(静气、灵气、正气)渗透到生本课堂中,浸染每一位师生,形成灵动、自然、和谐的书法特色学校特有的生本课堂品质,成为壮志小学教研组的突破性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校本研修,承载着使学校教学理念落地开花的重要责任,守常务本,开拓创新,应该成为校本研修的行动思路。大着眼,小着手,求突破,将“井底之蛙”的“井外天空”和“井内资源”深度融合,打造“所处之井”的精致之境。
三、明方式,找抓手,促成效
在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人员紧缺,没有专家引领,没有百花齐放,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校本研修不求研修广度,但求清晰的主题,明确的方式,带领教师进行深度研究。
1.紧扣课题,打造好课堂。没有课题引领的课堂,备课目标宽泛,评课也是泛泛而谈,极其容易将学校的研讨课走成形式主义。壮志小学教研组在明确各年级段研修课题后,要求每节研讨课必须以课题为引领,合力打造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具有课题研讨价值的好课堂。每次研讨课前,全体教研组教师熟悉教材,查阅资料,同步构思,带着问题参与研讨,教师“一课多磨”,先独立思考,后集体备课,接着试上课,教研组再研磨,上课教师根据建议再建课。在此过程中,上课教师即承担了一个小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探究、课例分析、经验梳理等。在交流研磨中,全体教研组成员通过对课堂观察,专题研讨评价,问题的聚焦,讨论评价也进而聚焦,观课评课更具针对性,大家在这个聚焦中会加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教师的收获也会更大。
2.紧扣课题,打造好文章。灵感来源于实践,有了上述的课堂打造过程,不愁没有素材。教研组要求任课教师在磨课之后将研讨过程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自己磨课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进行整理、提升,形成一定的经验,落到纸上成为文章,并将自己的文章分享给全体教研组成员,开设专题研讨活动,主创教师谈思路过程,谈心得体会,成员教师们对文章结构、语言表述、案例分析等谈建议,鼓励创新,不讲空话套话,力求使文章成为有深度、有内涵的好文章,“草根”研究,一课双得。
3.紧扣课题,打造资源库。部分农村小学校的校本研修总是忽略了研修成果的资源体系构建。为此,壮志小学教研组建立专属“文件夹”,每位成员将小课题下的自己的二次备课、精品课、教学反思以及打磨的论文创作等分门别类装进该“文件夹”,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让我们的校本研修成为看得见,有成果的研修。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寻找教育教学资源并非难事,但自己参与建设、成系统的资源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成就,是成长的见证,更是思想的积淀。
校本研修作为学校的常态工作,是提升乡村小学校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更是提高乡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立足校本,在主体内需、主题明确、方式清晰等方面有所突破,才能使学校的研修活动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梅.守常务本开拓创新——海安实小学科教研组半日研修的实践与探索[J].南通教育研究,2019(3).
[2]朱开丹,张盛良.提升农村小学校本研修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2).
[3]张范辉.校本研修走向务实有效的五个视角[J].中小学管理,2018(4).
[4]周洪伟.加快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构建有效的校本研修系统[J].中国农村教育,2016(9).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