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琼
文/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是幼师最重要的专业素养之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这一要求涵盖了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三个维度:教学口语、教育口语、交际口语。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及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教育时所使用的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的工作用语。”(《幼儿教师口语》人民教育出版社),具体指教师对幼儿的指导、表扬、批评、劝慰、激励、说服等语言。幼师良好的教育口语运用能力对幼儿行为习惯、思想品质、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对教育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具有很强的专业特性,是针对幼儿心理特征与认知特点所使用的职业语言,不仅要遵循教师职业口语的一般规律,还要符合幼儿教育的特殊要求。在对幼师生的教育口语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在与幼儿的沟通中,应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充满幼儿情趣的表述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幼儿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泛灵论”心理特征,认为“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情”,将万物“拟人化”,将人“拟物化”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因而,与幼儿的有效沟通,其表述方式和手法要求直观、形象、具体,幼儿教师应多采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教育。
案例:幼儿总是放大水洗手,提醒多次效果不佳,教师教给幼儿两个短句,效果明显,做到用“小水”洗手:
哗啦哗啦,水龙头哭了。
稀哩稀哩,水龙头笑了。
两个短句简洁明了、对仗工整、充满童趣,用拟声词使流水生动具体、可闻可感,用“哭了”“笑了”将“水龙头”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同时用一“哭”一“笑”对比的手法,让幼儿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用具体形象化的教育语言来调动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富于情感,使幼儿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游戏能自然有效地使幼儿吸收潜藏在游戏之中的教育内容,幼儿在游戏中寻找自己,证实自己,发展自己。幼儿教师应随时随地将教育情境变成游戏,尤其要将自己的“教师”角色变为幼儿的“游伴”,将教育活动变为幼儿的玩乐与自觉行为。
案例:整队的过程中,幼儿不能自觉地挺拔站立,有的幼儿会有各种小动作。教师说:“老师看看哪棵小树最健康?风吹来了,一动也不动。”看到还有幼儿没站好,教师接着说:“啄木鸟医生来啦,哪个小树身上长了小虫子?我要啄这些小树身上的虫子啦。”教师在不挺拔站立的幼儿身上,用手做出“啄”虫的样子。
教师首先用鲜明形象的比喻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进一步用游戏化的情境,以扮演游戏中某一角色的方式,纠正幼儿的行为偏差,寓教于乐。通过角色扮演,教师适时进入到幼儿的自主活动中予以引导,纠正其行为,是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幼儿的思维方式相对直接、单向,对事态的发展与结果缺乏前瞻性,主要以自我喜好与意愿作为行动指引。因此,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育口语及教育策略来处理“突发事件”。教师首先以民主性的原则,站在幼儿的角度,再运用教育智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解决问题。
案例:小俊爬上了高高的运动铁梯,教师看见了,温和地说:“小俊,上面好玩吗?小俊真是个勇敢的孩子,爬得那么高,可是我们大家都仰着头看着你,脖子好累呀,我们不想让脖子那么累哦,怎么办?(幼儿开始往下爬)小俊下来了,好棒!你们看小俊的手抓着每个栏杆,脚踩着每一个栏杆,慢慢地下,真棒!我们为他鼓掌。”
案例里的教师并没有直接斥责幼儿,而是首先站在幼儿的立场询问感受,以稳定幼儿的情绪,再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进一步指导幼儿正确完成行动,循循善诱地化解危机。
“教师口语”是一门应用语言学科,幼儿教师教育口语是在与幼儿的沟通中完成的,因此教育口语能力的培养,要把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将理论规律的讲解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教育口语在动态语流中的应用,突显“应用性”的特点,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不同于教学口语可直接通过幼儿园优秀课例视频资料比较完整地呈现,教育口语因存在于幼儿园整个保教活动之中,存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场所,其案例难以集中、系统、完整地呈现,因此,视频资料的搜集难度相对要大得多,搜集的渠道应宽泛得多。
1.从各科教育活动指导中,尤其是幼儿心理学、班级管理等课程中,寻找、补充优秀的教育案例资料,积累感性经验
教育口语是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用语,具有普遍性,而幼儿园各科教育活动指导具有其独有的专业性。两门课程有交叉,互为补充,教育口语要在教育学科的理论指导下,在对教育学科提供的大量示例直观感知下,使教育口语实践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2.利用幼儿园见实习等实践活动,结合国考面试,带着问题搜集教育口语案例,尤其是图片、视频资料的搜集
见实习期间,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学基本情况的同时,可设计若干“教师教育口语使用情况调查题”。
比如,在本次见实习过程中,请注意记录收集以下情景中老师的语言,并请注明是班中的哪位老师(主班或副班)的语言。
(1)你在教小班的小朋友做早操,某幼儿老是忘记动作,老是比别的小朋友慢一拍。作为老师,你怎么办?
(2)自由活动时某幼儿不时向你告状,一会儿说有人抢玩具,一会儿说有人扔东西,你怎么办?
(3)某新入园的幼儿,躲在角落不跟别的小朋友交流,你问他,他也不回答。你怎么办?
(4)某幼儿有很多过激的反应,你怎么处理?
(5)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时,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当警察,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当小偷,你怎么办?
……
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幼儿园实际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园老师遇到类似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和教育语言,并尽可能以视频、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若某些情境见实习期间并无出现,可主动询问该班教师的处理方式和语言。
3.布置搜集资料任务,让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搜集教育口语的案例
包括保育员考试视频、电视网络等相关亲子“真人秀”节目等,截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教育片段,带到课堂上集中分析讨论,师生共同探讨评价教育策略和教育用语的优劣。
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搜集大量教育口语实例,一方面,使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搜集,以此积累感性经验,并带回课堂归纳总结,从而逐步形成应用性的教育口语技能。另一方面,教授幼师口语课程的教师也以此掌握了大量的教育口语实例,深入了解幼儿园实践工作,避免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不能紧扣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和国考面试,示例与学前教育脱节的情况,逐步积累来自幼儿园一线的宝贵教学资料,以突出教育口语教学的专业性与有效性。
搜集整理教育口语实例,积累感性经验后,经过归纳总结,使学生最终实现自主设计、灵活运用,形成教育口语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以日常指导用语为例,表1为学生在幼儿园搜集的教师教育口语资料。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与幼儿有效沟通的教育语言:运用儿歌、短句、对句等简洁明了的语言形式,多采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述方式。参照以上趣味化的教育语言示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创造性的指导用语设计。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指导幼儿其他行为规范的语言,如表2所示。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集思广益,以此培养自主、灵活、恰当地运用教育口语的能力。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有更多的、更充分实践的机会。
表1
教育口语课堂上多运用情境教学,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创造或制造“教育情景”,使学生在情境模拟中扮演他们的角色——幼儿教师,激发情感体验,形成教育口语技能。这不仅在于学生始终以教师的身份参与教育活动中,自觉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同时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创作欲,活跃课堂气氛。情境训练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学生总结与幼儿沟通的技巧,教师再完善、总结和提高,学生不断在课堂教育口语实践中领悟、感受、练习。
利用实习和见习,有目的、系统地搜集整理教育口语案例的同时,更要求学生在实际教育情境中去实施、检验、反思,完善课堂上的教育口语技能与教育策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教育口语处理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为全国统考,以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应对国考存在相当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有章可循,切实有效地应对国考面试是幼师口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
结合国考面试,建立教育口语模拟题库,并创设情境进行国考面试现场模拟考核,是行之有效的应试策略。以国考面试中涉及较多的“说服语”为例,在教育口语课堂上,通过分析案例中教师的引导语言,归纳出有效的说服策略,将之运用于国考类似的考题中,让学生自主设计有效的说服语。
案例:幼儿都想当司机,不愿做乘客,教师可以如表3这样引导。
表2
表3
教师可设计若干模拟题,使学生巩固此类说服策略,并充分发挥创造性。
(1)表演故事《小青蛙的早餐》时,没有小朋友愿意当“苍蝇”,你怎么办?
(2)玩抓小偷的游戏时,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当警察,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当小偷,你怎么办?
学生在掌握了说服语的基本使用过程后,重点从幼儿的心理、喜好出发,找到幼儿所拒绝角色的种种“好处”,鼓励幼师生在了解幼儿心理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解决幼教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并积极自信地应对国考中面试的类似考题。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作为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诸多教育口语实例的直观感知、经验积累与评价中,总结规律、自主设计,并结合国考面试,通过情景模拟、实践操作,突出训练学生的教育口语实际应用能力,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幼师生的应试能力与幼儿园教育口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