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琴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三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目前,社会在发展,生活质量在提升,我们对于身体健康重视程度也不断的上升,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需求也随之提升[1-2]。目前在临床管理中,常用的管理方式为常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为了改善此情况,提升护理质量,采用了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具体实施情况,笔者在下面中将详细的阐述[3]。
选取162例在某科室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9年3月。将病例平均分成2组,每组81例。对比组当中的男性病例共计42例、女性共计39例,年龄为22-39岁,中位年龄为30.5岁。实验组当中的男性病例共计38例、女性共计43例,年龄为21~40岁,中位年龄为30.5岁。两组病例一般资料经对比无差异,P>0.05。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即为疾病基础护理。
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具体情况如下:(1)入院护理:在病例来到医院后,要协助病例做好入院准备工作以及办理好相关住院流程,并陪同患者以及家属进入病房,告知厕所、开水房等位置的所在地;同时还要做好环境护理,定时定点、按时按需的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2)日常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病例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协助病例做好各项运动,同时还要叮嘱病例保证好睡眠的充足,在身体条件的许可下可以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此外还要对病例进行身体按摩,帮助病例放松心身,保证心身的愉悦。(3)心理干预:在患病后大多数患者都存在心理焦虑以及抑郁的情况,因此在平常要和病例多沟通,了解并掌握病例内心真实的想法,引导病例讲述出心中的苦闷,释放焦虑、烦躁、抑郁等不安情绪,使病例可以积极、健康的接受治疗。(4)出院宣教:在出院当天要为病例进行测评,掌握病例实际情况,并叮嘱其按时来院复查。
观察实施后护理满意得分结果。本次调查以评分方式进行,总分值为一百分,得分越高,证明病例对于护理方式越满意。
根据观察指标统计相关数据,将需要对比的资料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17.0)中进行查询,但P值<0.05的时候说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为65.26±3.21分,实验组为92.65±4.22分,两组经对比发现实验组较高,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对于身体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医疗水平以及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在以往临床护理中,传统常规护理存在一定的劣势无法满足现代患者的护理需求,也无法得到患者的满意。为了改善此情况,我科室不断的提升护理质量,改变护理模式,以往临床护理更加注重疾病的护理,现如今临床更加注重心理关怀、精神护理,处处体现出人性化护理管理。
人性化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式的一种,和以往传统常规护理方式不同,这种护理方式秉承“以人文本”的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在工作中,时刻做到善于用人、合理用人、高效用人、有效用人,并对护理人员加以指导,充分的发挥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4-5]。除此以外,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能够充分的发挥护理人员管理技能,提升主动的服务意识,使护理人员能够秉承一颗负责、自信、仔细、认真的心对病例实施护理。为了调查此方式实施效果,在本文中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为65.26±3.21分,实验组为92.65±4.22分,两组经对比发现实验组较高,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可见此方式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可实施在临床护理中,效果理想,值得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