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洪涛,谢静怡
(1.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河南 洛阳 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70年的奋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文化、科学、社会等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成为一个高频词,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已经成为其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笔者试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首次提出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是对中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到更加重视社会发展目标的转型。
经过5年的奋斗实践,中国产党人对这一奋斗目标的认识更加成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美好生活”一词,并郑重提出 :“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1在紧接着召开的十九届一中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3]从十八大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十九大强调“永远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的人民立场和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说明,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的生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千百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站在群众的观点思考,站在人民的立场办事,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贯彻始终,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他们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确立这样的奋斗目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标注了新的坐标系。
自2012年11月15日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论及这一命题,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4]61正是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内容完整地表述为“八个期盼”。至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科学内涵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八个方面的期盼及其实现路径,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教育是人民迫切关注的问题,更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全球教育体系中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总体水平在国际上跃居中等偏上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但教育的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依然存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人民期盼的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充足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高度,作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36按照十九大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时代要深化教育改革,就是要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重中之重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整体提高国民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是人民的热切期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实现了就业人口的稳定增长。从1949年至2018年,就业人数增加到了6亿人,而且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就业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突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整个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就业问题作为民生中的重中之重,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将该问题列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5]3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探索和实践,科学应对在就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明确了优先扩大就业战略的内涵、外延以及积极就业政策的具体措施,为就业形势的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根本保障。各级政府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就业领域坚定不移地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完善保障充分就业的政策,努力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让人民群众不断实现“更稳定的就业”的良好期盼。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满意程度是检验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创下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人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1978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万元人民币,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二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三是收入分配行为还有不规范的地方。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的积极性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5]37
要实现人民群众对“更满意的收入”的期盼,就要结合实际,切实将十九大报告中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按劳分配,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按照“扩中、增低、调高”的原则,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拓宽收入渠道,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社会的稳定与社会保障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长期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社会保障方面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与乡村基本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保障范围逐步增加,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口已经成为全球覆盖人数第一名的国家。覆盖城乡范围的基本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为人民享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起到了支撑作用。
但是,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出现了“未富先老”、人口抚养比快速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新问题,影响了社会保障基金的平衡与稳定。由于人口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增加,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迅猛,社会保障的压力增加,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保障有了新的期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5]37
要应对社会保障方面的挑战,实现人民群众对“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的期盼,首先要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重点推进,不断增加覆盖面,增加应保人群的覆盖率。其次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全体人民享受到平等的社会保障服务。最后,社会保障的管理也要逐步提升,通过不断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劳保医疗制度正式建立。1966年,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应运而生,并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进而建立起世界最大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由1 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用比较少的投入解决了全世界1/6人口的看病就医问题,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6]。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体,城镇居民医疗保障问题突出,职工医保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特别是2003年“非典”病毒的流行,说明我国在基本卫生服务体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5]38
要解决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投入效率,持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期盼。
“安居”一直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大事。住房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更是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发展经济,努力实现人人住有所居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总体上看,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大为改善,但住房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显,而且由于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供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长期存在,人民群众对“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的期盼更为强烈。
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5]38
解决住房问题必须直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有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才能保持房子“是用来住的”的基本属性,才能实现从保障困难群体有房可住转向全体人民住得更好的目标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住房问题,综合施策,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与调控。住房保障制度和体系逐步健全,住房保障力度逐步增加,住房的市场调控管理逐步加强,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接近安居宜居的梦想。
人类生存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章、立制、问责,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各种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显著,天变蓝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各级政府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更多参与,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但是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近年来,以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为代表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亟待改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5]19
要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切实将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法治建设,加强节能减排的落实力度,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科技投入,提升全民生态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虽然也出现过“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但是总体上,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与经济建设水平同步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扶贫,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成果。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旺盛,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需要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5]35
要满足人民享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必须树立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互协调和发展的理念,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尤其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推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增加对于精神文化建设的投入,从而精准地掌握新时代人民的新期望,满足人民群众逐步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在过上更加美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享受更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作方针,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之后,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确立的奋斗目标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主线的。十二大提出了“两步走”,到20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十四大提出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提出要继续努力,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且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奋斗目标,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且,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八个期盼”来看,都是社会建设方面的内容,不再包含具体的经济指标。因此,这一新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到更加重视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要求,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一切都取决于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道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4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但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没有变,并且成为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持续动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一过程中体现坚定的人民立场。
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我党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就是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努力奋斗着,力争使所有人在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享有更大的收获感,分享更多的改革开放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强调在新时代奋斗才是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根本路径。想要获得幸福,想要拥有美好生活,就需要为此不断努力奋斗。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我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1世纪中叶,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
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目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时期。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唯有奋斗。奋斗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基本路径。只有奋斗,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