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奕 廖文娜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现代文化学奠基人爱德华·泰勒(Edward.B.Tylor)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即“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进一步深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部分[3]。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4]。孙杰远提出,教育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场的活动,文化在其中起核心作用[5]。当代中国大学生,其成长发展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土壤中,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身认知等都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应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充分考虑个体的文化习惯,及文化对心理的影响作用。本文以下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理论模式、方法技术、工作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进而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思考。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根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是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新思路。诸如中庸、节欲、修身养性、内省感悟、孝悌仁义、义以生利、自强不息、清静无为、消愁怡悦、中和乐观等传统文化词汇,都有着博大精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念,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宝贵借鉴[6-7]。罗鸣春、秦喆等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对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的思想、模式、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协调不同、和谐统一的核心哲学思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际关系理念,报孝亲恩、感念恩情的感戴理念,都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持[8-9]。张泽强、经纶、吴卫国等以老子、庄子为脉络,详细阐述了道家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法自然”等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启示[10-12]。张继伟阐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认为要建立“未病先防”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既病防变”的心理问题早期干预机制和“瘥后防复”个体发展长效机制,以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13]。姚瑞等挖掘了中国禅学“明心见性”“禅修”等方法中富含的认知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思想,以及具有改变认知、放松和脱敏等作用的治疗要素,为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开启了新的视角[14]。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创新和引领,但目前还很少有学者就此进行深入的发掘。革命文化方面,21世纪以来的学术研究中,“革命文化”的概念更多被“红色文化”概念所替换,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当代呈现,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表象特征[15]。学者们认为,红色文化具有地域化、大众化、形象化等特点,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其中蕴含的坚韧不拔、凛然正气、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等品质价值,容易引起大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共融,进而在心中扎根,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提供有益借鉴,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途径和评价效果开启新的思路[16-17]。同时,在革命岁月中诞生的伟人,如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其先进事迹以及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心理品质,能让大学生受到精神感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资借鉴的典范和宝贵财富。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和重要思想来源,本土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即人的本质理论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准确把握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成因,不断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与途径[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也能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19]。此外,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目前已经成为了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流行文化的发展深刻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和心理诉求,对于大学生展现个性、疏导压力、推进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借鉴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找准结合点,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理论和方式,使得教育活动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20-21]。
当前,几乎没有纯粹在中国文化基础上诞生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绝大多数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依然需要以西方经典心理学理论为骨架。尽管如此,学者们依然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摸索和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申荷永、高岚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在中国文化基础上来从事心理教育,通过心理教育来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其著作《心理教育》是国内最早出版的详细论述“心理教育”的理论专著之一[22]。孟万金在继承和整合西方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以中国儒家、道家、中医等文化思想为内核,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强调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积极、正面地去培养个体的心理品质,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3]。何思彤提出了多元文化框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配论”,系统地对心理健康观、心理健康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内部因素等进行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转换和定义,并据此建构了多元文化框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成长模式”,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跨越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汲取不同性质的文化精华[24]。
有的学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不同角度构建出不尽相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裴学进建构了由政治、科学、实践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维整合型”模式,其中提到从政治层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求体现文化意蕴,将中国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25]。谢承力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一三六”模式,引入文化要素,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加强内心修炼和知行结合,注重内省,培养好的仁德,塑造好的性格品质[26]。马建新基于儒家思想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目标确定为“一切以大学生为本”;按“修仁”思想来选择教育内容,培养学生“仁德”和懂得“忠恕之道”;按“修身养性统一论”的思想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按“神形合一”的思想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27]。赖海雄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基础上构建了“教育、预防、咨询、干预”的医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在“未病健心”“欲病治萌”“既病早治”“重病干预”“病愈跟踪”五个层面上统筹医校资源,共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8]。肖柯强调大学校园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构建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协同”教育模式,该模式从环境文化协同、制度文化协同、实践文化协同、精神文化协同、师风文化协同、共生文化协同等方面入手,旨在建设文明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9]。
目前,本土化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心理咨询技术以及心理测量技术相比西方的传统方法和技术更能受到高校的青睐,在实践中有更广泛的运用。钟友彬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人的习惯思维和传统观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常识、成语等内容,首次在国内开展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工作。他提出的认识领悟疗法,被誉为“中国的心理分析”,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30]。朱建军在《易经》、道家、佛教的思想基础上,改进精神分析学派原有的心理治疗技术,开发了意象对话技术,并融合了中医的思想不断进行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31]。申荷永长期致力于对西方心理分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他较早地将沙盘游戏疗法引入国内,吸纳道家文化,特别是以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作为重要理论核心,治疗方式独特新颖,吸引力强,在中小学、高校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中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32]。方晓义等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有别于国际上常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等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工具,能更好地反映中国的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33]。刘电芝、黄颀等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以及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修编了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并在中美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比较研究中证明了双方的显著差异,说明量表更符合中国的传统性别观念[34-36]。冯静颖等在研究中使用了由柯江林等开发的本土心理资本量表,该工具既符合心理资本内涵本质又能体现当代中国实情,且在中西比较研究中验证了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的信效度更优于西方量表[37-38]。
有的学者尝试突破固有定式,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素变量,并探讨其中的影响作用。李琴建议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来指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一系列以“和合”文化为背景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载体,如典籍阅读、太极拳养生运动、民族音乐鉴赏等[39]。黎炳锋依据艺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书法治疗”,分析了传统书法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书法练习可以使人减轻压力、身心愉悦,提高心理素质。高校可以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促进大学生的书法练习,增进心理健康[40]。正念训练是一种起源于东方佛教、从禅修技术演变产生的心理治疗技术,尹江霞分析了正念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注意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41]。罗湘明提出了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策略,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地位,运用现代化建设的显赫成果和实例来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与凝聚力;二是要借助明星影响力,合理利用偶像榜样来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自我价值和心理健康状态[42]。杨罡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育载体,开展红色景点的参观、讲解、互动讨论等活动,能达到吸引、引导和激励等效果,进而把渗透在红色文化中的思想和精神潜移默化地同化到大学生身上,有效改善其心理认知结构,提升心理品质[43]。
众多国内学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开展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在课程教学方面,何思彤在其首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适配论”和心理健康教育“成长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详细的课程教学纲要和实施细则,通过两个学期的大学生课程实验,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提升作用[44]。赵成蓉在后现代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重视挖掘和运用本土文化资源,特别是将传统优秀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红楼梦》等,以及优秀民族音乐如《喜洋洋》《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等以艺术鉴赏的形式作为课程实践的重要途径,促进大学生调养身心、激发灵性,感悟天人合一之意境[45]。
在心理咨询环节上,越来越多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验证并进行推广。王健在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框架下,整合原有的心理咨询技术,形成了“积极心理塑造干预技术”,并对产生抑郁症状的大学生进行了干预实验,其有效性得到了验证[46]。李亚彤采用意象对话技术对贫困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行了干预,发现干预早期的效果显著[47]。孙卉运用陶琳瑾的“宽恕治疗”模式,在大学生恋爱受挫群体中开展了团体宽恕干预实验,获得显著效果,在提升了被试幸福感水平的同时还降低了焦虑和抑郁水平。她特别指出,干预之所以能够有所成效,也源于干预过程中与中国文化背景相适应的因素变量[48-49]。严昊运用认知领悟疗法和团体辅导,开展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恋爱压力的干预实验,发现在经过8次干预后被试的恋爱压力出现了显著的降低[50]。肖前国对大学生被试进行了为期5周的正念干预训练,使被试部分的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症状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51]。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面,教育部在2002年牵头编制开发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这是国内第一次在积极心理学框架下开发的基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十分适合高校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活动。徐红红利用该系统对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认为系统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国内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心理压力源、适应能力水平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心理困扰症状[52]。刘冬威通过实验,验证了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民族心理剧是一种能被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载体,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认识、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积极的影响[53]。罗正学等在军校大学生中开展了书法训练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毛笔书法训练比钢笔书法训练更能使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情绪调节水平有显著的提升,原因在于毛笔书法更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54]。李良杰以西安某高校为例,详细分析了采用“书院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优势,认为“书院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巧妙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作为隐性教育力量,使大学生接受书院精神的文化熏陶,对其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55]。徐燕来将中医特色健身气功八段锦融入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并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显示中医特色健身气功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起到了显著积极的作用[56]。
一直以来,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主要是在西方的文化根基和科学体系下进行的。然而,林静对1998~2015年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436篇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国际比较已经成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前沿热点之一,是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核心价值问题[57]。这充分说明,建立和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符合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理论及技术,早已是学界的集体共识。通过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还需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目前学者们的焦点集中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方面,却忽略了挖掘其他方面有思想和实践价值的文化资源,特别是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机制以及教育方式方面,相关研究还很缺乏。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术依然较少,能形成系统理论或模式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研究只停留在思想理念和关系描述的层面,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价值有限。同时,这些本土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独创性仍显不足,更多的是“改造”而非“创造”。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研究还十分缺乏,有的方法和技术只是“经验主义”,缺少实践效果验证;有的只以个案形式呈现,没有或很少在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中进行验证,好的经验和做法没有进行系统整理,难以推广。
跨文化心理学家约翰·贝理(John.W.Berry)曾提出跨文化心理研究的三个基本目标和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将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拿到其他文化场景中去验证其效度和适用性;第二层次是聚焦特定文化中人们行为的特殊性,以发现西方文化外的其他文化心理,并保持开放心态;第三层次即最终目标,是建构、整合一个在不同文化中都有效的、具有更广泛的一般性的心理学[58]。可见,当前国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尚处在第二层次中,距离目标仍有很长的距离。中国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的潘菽先生早在1980年即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59]。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路上”。结合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思路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继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挖掘更多更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使之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注重开展科学验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特征、思维、行为的影响和归因,揭示其中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取向下不断创新、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和技术,一方面继续验证西方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性,审视其中的文化差异因素,找到行之有效的契合点。另一方面不能满足于借鉴国外经验,要更具独创精神,探索真正诞生于中国文化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
其三,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作用研究,进而建立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文化自信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不言而喻。开展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一个崭新且紧迫的课题,是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升级版”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