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凯航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步增加。广播电视节目是给人们带来感知和理解的视听作品,更是人们获取信息、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也逐步陷入困境。故而,广播电视节目就要不断挖掘新媒体技术促进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始终基于社会需求视角,不断创新节目形式、丰富节目内容,真正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周期长、审核过程复杂等问题导致节目拍摄后要经过一定的周期过程才能呈现到观众的面前。一些带有“兴奋点”的节目会因为时效性差,导致收视率下降。
电视节目内容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频道的收视率,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因为部分制作团队的思维惰性和对热点的过度追求,导致有的广播电视节目相互复制,有细心的观众甚至发现前两天刚刚看过的节目内容又重复出现在另一频道的相似节目中。
移动短视频网络便携性和随意性均优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因此使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失去了大批受众。这样的非正向发展因素使得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受到影响,加之,电视台的线性节目编辑模式,线性编辑中对节目相应的素材不能够做到随意存取,使得节目编辑很难随意删除和插入相关视频素材,这就使得节目相关的筹划和拍摄流程不能灵活进行,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
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中的制作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下是严重阻碍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电视经营主体应充分挖掘国内外一流的制播技术的优势,将其与自身发展有机融合,从软件和硬件上共同革新,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的电视节目制作。如在电视节目直播中应用Web3.0技术,通过该技术对电视节目信息实现聚合,通过辨别分离技术,实现电视节目内容快速聚合,实现电视节目的个性化创作。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单位要将“与时俱进”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摒弃过去“单通道”传播的模式,通过打造特色节目,强化自身的竞争力。广播电视节目作为主流媒体依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传播的权威性,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就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整合资源,将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贴近观众生活的本土化内容,通过挖掘、剖析,从而实现打造电视节目品牌的目标。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弱化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效应,使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承受了较大压力。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就要有意识地加强电视传媒与新媒体的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的目的,使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得以拓宽。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可运用自身的公信力优势,在网络媒体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和信誉,确保受众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得真实信息,从而始终与受众建立连接。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节目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和压力,但在应对新媒体时代强烈的冲击时,广播电视节目也应顺势而为,把握机遇,通过多元化的调整手段,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水平提高,同时,广播电视节目也要重视自身的传统优势,积极拓展创新思维,使广播电视节目在新媒体的环境中更高质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