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邦政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战略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笔者结合驻村工作经历,谈谈几点看法。
当前脱贫攻坚最缺的是什么?资金、技术、培训等,这些都好办,最缺的是什么?最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带头人“不走的工作队”,这才是工作中最稀缺的资源。“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抓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一定要突出抓好贫困村党支部及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农村要发展,能人来治村才是关键。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好班子,才能改变一个村落后的面貌。一是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抓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致富带头人的榜样示范作用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步,在工作中,要积极推动党员勇当脱贫能手,积极吸纳致富带头人加入党组织,着力加强村两委建设,切实配强村两委班子,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支持。二是强化责任建设。脱贫攻坚是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的一把手工程,是极其重要、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这就需要各级尤其是基层的干部,一定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的核心作用,把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夯实脱贫攻坚责任基础。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干部执行力建设,切实把抓执行力建设作为抓实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信心、强化措施、扎实作风,着力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的作战队伍,坚决打赢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打响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在这四场硬仗中,打好产业扶贫这场硬仗最难打。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要求“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产业扶贫就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长久之计。如镇宁县革利乡革利村,土地贫瘠,山高坡多,深度缺水,自然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属省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25.32%。安顺市原食药监管局(机构改革前)帮扶该村后,一手长安排,帮助成立村集体公司,积极与安顺大洞口监狱等四家监狱、贵州春归公司等联系,签订保供蔬菜、刺梨收购等协议,同时还帮助村公司注册商标,注册微信公众号,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之路,走产品品牌化道路,同时推动农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手短结合,结合村情实际,种植生姜、土豆、水果刺梨等。目前该村“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的雏形已形成,村公司正在想方设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探索委托生产即借鸡生蛋的道路壮大集体经济,实践证明,脱贫之本,在于产业,农村最关切的,也在产业。
一是必须抓好产业。农村产业发展起步艰难,由于缺人才、缺技术、缺市场,本地资源优势发挥不好或发挥不出来;短平快产业,同质化严重,可持续发展较难。深度贫困,困在产业,脱贫攻坚,坚也在产业。发展产业需要帮扶干部尤其是驻村第一书记,要帮在点上,助在关键,要加强对扶贫规律的研究,主要是要符合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做好两头对接,培育好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结,强化农技队伍建设,把贫困户纳入产业链,加快农产品加工升级,做好做强村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扶贫质量;同时还要积极帮助扶贫主体主动适应市场,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挑战。
二是必须壮大集体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支部没实力,直接影响凝聚力战斗力”,目前深度贫困地区村无集体经济或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好的现象较普遍,村支部发挥作用有心无力,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心存隔阂,不怕贫穷就怕不均现象较为普遍。这就需要帮扶干部尤其是驻村第一书记,要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研究,推进集体经济发展, 帮助深度贫困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变,增强造血功能,推动发展市场主体,发展小微农企、专业合作社,帮助做好做优绿色农产品,做好相关认证,将农产品的商业价值充分激发出来,帮助其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创新的思路,发展多元化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模式,确保参与产业扶贫的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真正拔掉“穷根”。大凡整村脱贫推进有效之地,集体经济都初见起色。如平坝塘约村走土地集约经营、抱团发展之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村社合一、合股联营”的发展模式,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这样村支部才会更有凝聚力,农民才会有依靠感,乡村才会更有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如西秀区大坝村的发展,离不开村支书陈大兴。陈大兴说:“政府只是在‘帮’我们,而不是‘包’我们,帮只是帮眼前,我们不能等靠要,不能没有点发展精神。”正是因为有了陈大兴这种不等不靠不要、思进思变思发展的农村“带头人”,大坝村才有了今天焕然一新的面貌。要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破解贫困群众“精神贫困、动力不足”难题,就必须要破除“等靠要”“到懒不懒,政府不管,一懒到底,政府兜底”的思想,这才是扶贫工作的根本。一是要有大局意识。在脱贫攻坚这个战场,在一线战斗的同志一定要树立大局观念,准确把握自身职责和工作节奏,在工作中,必须做到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一起抓,为贫困户把好脉,找准致贫“病根”,开好精准到户的“靶向”药方,只有与群众的距离近了,心近了,才能真正实现零距离沟通,群众也才会真相信你、认同你、支持你。二是要加强教育帮扶。激发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必须注重培养农村后续人才尤为关键。培育自立自强、脱贫光荣的意识,这对于激发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至关重要,这也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大实事。三是开眼界改陋习。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使困难群众开眼界,改陋习,才能促增收。如:农村一家办事,全村帮忙(吃酒),这既耽误生产,又增添负担,所以,脱贫先脱愚,扶贫先扶志。扶贫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不俯下身子,迈开步子,跑烂鞋子,甩开膀子,喊破嗓子,发挥和展现出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很难激发出来的。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一方面反映出基层干部等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在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有关的规定,存在优亲厚友现象,另一方面脱贫攻坚最终所有的产品,都必须面向市场,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必须要严守市场法律准则,但在农村,多数人员对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多,因此,抓实脱贫攻坚工作,应着力提高攻坚队伍的法纪素养。一是强化法纪意识。基层干部必须要强化学法用纪,特别是要强化对脱贫攻坚方面相关法规、纪律、市场主体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要把对法律、法规、相关行业规则和工作纪律的学习列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引导其牢固树立法纪意识,并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公道正派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法纪宣传。有些建档立卡户享受扶贫优惠政策,但未进入建档立卡的农户就不满意,有些建档立卡户享受的优惠政策多,另一些建档立卡户也不满意,一些建档立卡户千方百计隐瞒收入,隐瞒住房信息等,想多头均占,农户间各自在心中相互进行攀比,往往出现杯米恩斗米仇现象,所以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法纪政策的宣传尤为重要,必须要加大对公平正义、诚实守法的宣传,并配以丰富多彩的宣传方法,如法治讲座、文艺小宣传等,如借助新媒体如微信等,重点强化正反典型宣传,加强教育,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增强法律意识。帮助其树立商标意识、品牌意识,提高农业企业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平,帮助其依法管理、依法经营,实现精准产业互利共赢。四是提高维权意识。在扶贫攻坚过程中,一些黑心企业、商家假借扶贫名义,做有损市场、损害农户、坑害扶贫企业的事情,所以,在加大对扶贫主体帮扶力度的同时,也要强化其维权意识,依法维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全社会联动,坚决严惩黑心商家。五是严守安全底线。如某监狱一位干警在收购镇宁县某村送的蔬菜后讲道:“我们收购的蔬菜虽是给服刑人员吃的,但犯人也是人,我们不是在收饲料!”农产品大多数是食品和食品加工品,所以必须要本着“帮扶不是帮劣”的原则,既要帮助促发展,又要帮助守法纪,讲诚信,帮助其牢固树立“安全是底线是红线”的意识。六是落实好自治与法纪的结合。在乡村,主要是村民自治,应积极引导好村民自治与国家法纪进行有机结合,如塘约村的“红九条”,用村民自治的方式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七是严肃法纪。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加强帮扶措施的落实,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追责问责,强化监督执纪,要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对群众中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也要依法依纪,进行追究。如在农村中,挑事闹事、村恶村霸等,惩处一定不能手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力量,全社会共同出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格局。一是凝聚合力。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互联互动的大扶贫格局,在基层,要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责任,完善干部包联,落实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将有限的资源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好其杠杆作用。二是补齐短板。脱贫攻坚没有“选择题”,只有“必答题”,所以在工作中,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时刻要思考工作针对性、可持续性,要严格对标对表,发扬“钉钉子”精神,制定好具体计划,查漏补缺,压荏推进,将各项工作均落实到位,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三是强化激励惩戒。主要解决两个主观问题:一个是我要干,一个是我要脱。当前脱贫攻坚推动难度大,除去客观因素,主观原因主要反映在:干部不真想干、形式主义、过关就算好等思想在一定范围流行;我不想脱贫,是你们要喊我脱,脱贫了国家就不管了,所以,全社会必须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对相关人员,尤其是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激励和惩戒,积极回应群众的所期、干部的所盼,激励惩戒工作的力度应更大、针对性应更强、可持续性应更好,这才能从主观上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四是完善相关机制。完善考核监督评估机制,加大督查力度、将作风建设贯穿工作全过程,把各项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五是强化多措并举。要始终坚持精准聚力、精耕细作,要在精准识别和帮扶及做大做强产业上下大功夫,抓实扶志扶智,用足绣花功夫,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会贯通,不断推进精准脱贫取得新的成效。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战斗在一线的干部,一定要紧紧围绕“精准”这条主线,聚焦产业这个关键,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激活内生动力,着重扶志、扶智,不断鼓励贫困群众坚定信心、自强自立,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在一线的工作同志,也要自我加压、自带责任、带着感情投入工作,消除厌烦懈怠情绪,克服松懈麻痹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