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制造业转型研究:公司创业的视角

2020-03-02 16:26
经济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双循环变革制造业

张 隺 蒋 鑫

一、“双循环”背景下的制造业转型

(一)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必要性

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和国家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条件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全局性、系统性决策,是我国实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基本策略。“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提出,从短期来看,有助于应对疫情冲击、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正常运转;从长期来看,是国内发展动力转换、国际经济环境变动共同作用下的必然选择。

首先,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构建起“两头在外”的经济开放发展战略。其基本特征是利用我国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以及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出口导向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因此,长期以来出口和投资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长期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正在丧失作用。要素价格上升意味着依靠要素扩张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下降,如果不寻求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将有可能使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1]。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市场重心、要素重心以及经济循环方式的转换,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2]。

其次,疫情冲击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倒退。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再工业化”政策,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创新应用,降低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成本。全球产业链开始出现分散化、区域化的特征。此外,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各国必然会对本国产业链、供应链进行调整,从而加剧了去全球化的趋势。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产业链调整、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使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明智选择。

再次,我国具备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有利条件。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是我们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优势与基础。超大规模的人口和国土空间,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同时也能够保证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生产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内需吸引新进生产要素、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十三五”期间一直保持在85%以上,内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早已超过了对外贸易。

综上所述,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是符合国内外环境变化趋势和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理性选择。依托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构建结构合理的完整内需体系,将是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

(二)“双循环”对制造业的新要求

作为“双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内需体系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完善的内需体系,不仅对市场规模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市场需求的结构也要足够合理,消费和投资需求要足够旺盛[3]。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需体系,才能推动产业体系丰富和产业结构优化,才能在国内建立起完整的价值链条,真正实现“国内大循环”。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数字技术在消费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呈现出“由量到质”的升级转换,消费需求对差异化、个性化、高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虽然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但供求结构不平衡、供求不匹配的问题仍然突出,有效需求未能得到充分释放。只有形成以需求引导供给创新、以创新激发需求升级的动态循环,才能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因此,构建“国内大循环”、完善内需体系,仍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完善内需体系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

深化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以创新提升要素利用效率,以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供给质量,不仅能够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投资机会,从而满足投资需求。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还具有创造并吸引需求的作用。因此,提升创新能力、向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是制造业企业在“双循环”情境下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制造业转向创新驱动,从根本上说是企业价值创造逻辑的转变。由于改革开放我国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制造业企业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和战略规划,都是以企业的生产能力作为决策依据,需求端信息难以对企业决策产生实质影响。制造业企业价值创造逻辑的转换,就是要转向以市场需求作为企业决策的根本依据,以市场需求持续引导企业创新和变革。

一般地,变革幅度越大、涉及组织维度越多,对企业经营的间断性作用就越大,企业承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价值创造逻辑的转换,是对企业组织从认知到行为的根本性变革,涉及到组织结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生产流程、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结构等方方面面。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面对着高度动态化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变革的难度和风险进一步加大。传统的组织变革理论模型在这种情境下缺乏对实践的指导能力,我国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寻找到一条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转型道路。

二、公司创业研究回顾

(一)公司创业的概念界定

公司创业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以事业部制为代表的大型层级组织作为主流组织形式的背景下,开始涌现产生于企业基层的创业性质的活动。Miller 首次使用“公司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CE)一词,以指代这种基层成员偏离组织角色而追寻创业机会的活动[4]。随着研究的深入,公司创业的战略价值得到了广泛重视,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展至所有在位企业开展的、具有创业性质的活动。具体来说,公司创业包括了由基层员工发起的、自下而上的“内创业”;由企业高层推动或引导的“战略创业”;以及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获得独立创业公司的部分股权的“公司风险投资”。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公司创业互动的共同之处在于体现出鲜明“先动性”“创新性”和“风险承担性”[5]。即公司创业活动是企业主动搜寻创业机会,通过产品、服务、模式等要素的创新对机会进行利用,并且承担相应风险的企业经营活动。

公司创业是一个涉及到组织内多层级复杂互动的动态过程。处于不同层级的组织成员在公司创业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也受到不同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虽然公司创业一般要由专门的创业团队负责具体执行,但公司创业可以由任何层级的组织成员发起。组织成员的创业意愿是在个体的知识、经历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对组织环境和经济环境进行理性分析和直觉判断的结果。而由创业意愿转化创业实践,则需要组织环境提供足够的支持[6]。管理支持、工作自主性、对创新创业的奖励和强化、时间的可用性以及组织边界等组织要素,对公司创业活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角色差异决定了不同层级的组织成员的创业动机各不相同,如基层成员可能出于个人经济利益或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而采取创业行为;对中层管理者创业动机的研究大多表明创业机会不是首要影响因素;高层管理者则更可能希望获得企业战略层面的收益。参与者的差异性意味着公司创业过程是一个多方利益相关者复杂互动和博弈的过程。通过公司创业结果与个人和组织期望之间的对比,组织成员会调整对于创业的认知,组织环境也会产生相应变化,从而影响下一阶段的公司创业行为。此外,创业活动面对的市场环境本身就是快速变化和不确定的,因此,公司创业过程变现出高度的动态性。

(二)公司创业的战略价值及实现形式

公司创业的战略价值在于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兼顾“维持竞争优势”与“追寻创业机会”两种战略目标的途径。长期以来,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企业实现长期生存的基础。创业机会则代表着环境变化的趋势,意味着打破路径依赖、实现基业长青的可能性。公司创业对竞争优势的贡献一方面来源于由创业活动直接带来的经济回报,李乾文等(2012)和杨金定等(2018)的研究证实了公司创业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和销售利润率[7][8]。另一方面,能够开展公司创业的在位企业,一般都具有稳定地主营业务。公司创业是由机会驱动的,这意味着公司创业能够在不占用主营业务的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有市场前景的创新尝试,即实现所谓的“双元平衡”。

公司创业的战略价值也体现在对“战略更新(Strategic Renewal)”上。大量学者强调了公司创业对企业战略产生的影响,如Goodale 就直接将公司创业定义为通过战略更新和经营范围(细分市场或技术领域)的扩展实现组织转型的过程[9]。战略更新是对某些影响企业长期生存可能的组织属性进行调整或替换的过程。战略更新通过改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领域,破除对技术和能力的路径依赖,实现增长路径的转换。通过持续性的、业务层面的调整,战略更新有助于企业战略与环境变化之间保持动态协调。Mirabeau等研究证实,企业中的自主性项目能够实现战略路径的调整,亦即证实了通过公司创业实现战略更新的可能性[10]。

公司创业实现上述战略价值的机制,主要表现为资源拼凑和组织学习。资源拼凑指的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为抓住创业机会,对现有资源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和利用的行为。资源拼凑是公司创业中常见的资源获取方式,能够降低创新活动带来的资源负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创新是创业活动的核心,公司创业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与创业机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能力。通过组织学习的过程,这些知识和能力得以在组织中渗透、扩散,实现竞争优势的更新和升级。

(三)公司创业与战略变革

传统的战略转型研究大多沿用“卢因式”变革过程模型,即“解冻-变革-再冻结”的变革模式。该模型的优点在于鲜明地刻画了组织变革的“破坏性”特征,以及组织流程和惯例对变革的阻挠与强化的两面性特点。“卢因式”模型假设变革是“应激的”,只有来源于环境的生存威胁能够推动组织变革,成功的变革模式亦是环境选择的结果。该模型还假设变革是线性的、机械式的、可计划的一次性事件,是两种稳态之间的过渡阶段。由于上述两项假设条件的限制,该模型难以解释高度动态环境中企业持续地、主动地寻求战略变革的行为。

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要求实现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企业要转变组织发展的逻辑,寻找更适合动态化环境的变革模式。Bushe 将内生驱动、自组织、前瞻性视为“后卢因式变革”的基本特征,认为这种主动持续变革的模式更适合创新驱动的时代[11]。这种新变革模式的实现途径之一,就是构建以“企业家精神制度化”为核心的“抛弃机制”,通过创业能力驱动战略变革[12]。公司创业在战略变革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1)公司创业通过低成本的试错,有助于解释环境变化趋势,帮助企业明确战略变革的方向;(2)机会驱动逻辑下展开的创业活动,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出战略目标、组织结构、运营流程等战略要素中与环境特征不匹配之处,明确变革对象及变革目标;(3)公司创业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以公司创业驱动战略变革,能赋予其主动性、动态性、持续性特征;(4)创业活动通过创新满足市场机会,变革的驱动力不再是外生的技术创新,而是涌现于企业内部的创业认知。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鲜有研究将战略变革与公司创业联系起来,但公司创业是具备成为“后卢因式”变革逻辑的实现机制的理论可能的。尤其是在去全球化与疫情冲击的双重压力下,间断式变革模式的风险与成本过于高昂,难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在制造业企业中推动创业活动,以公司创业带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是符合当前环境变化趋势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的。

三、以公司创业推动制造业转型

创新驱动下的公司创业与推进产业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目标有着紧密联系[13]。大型制造业企业在技术能力和资源储备方面更为充裕,以公司创业推动大企业角色和定位的转变,有助于打通创新创业链条,加速实现创新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因此,探索公司创业在构建“双循环”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公司创业提升创新能力

公司创业包含产生、开发并贯彻新实施新想法和新行为的过程,公司创业的核心就是更新、强化企业的能力。公司创业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主要有四条:第一,公司创业以机会拉动创新。明确的、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诱导企业为经济利益进行创新,能够极大地提升创新动力。公司创业的先动性特征也意味着企业不再是被动地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市场,而是以创业机会为出发点,倒逼创新活动。第二,公司创业能够培育创新文化,强化创新激励。组织成员感受到的组织支持,是展开公司创业活动的重要前提。组织支持包括了组织结构、文化、资源和激励制度上对创新的鼓励、对试错的包容以及对成功的奖励。第三,公司创业能够拓展创新资源。公司创业往往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展开,资源创新是公司创业中常见的创新形式。此外,对新机会、新市场的探索较少地受到技术范式和路径依赖的束缚,有可能产生新颖的解决方案。第四,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市场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创新成果的标准,不能在市场上实现经济价值的创新成果是没有意义的。公司创业拉近了创新活动和市场的距离,提升了创新与需求的匹配程度,也缩短了技术创新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的时间,提升了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

(二)以公司创业转变战略逻辑

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逻辑是“目标导向”的,即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对实现方式和路径做出选择。创业企业的战略决策则往往体现出“手段导向”的特征,即以企业能够利用的“手段”为标准对目标进行筛选。目标导向以“预测”为核心,强调分析、计划和对资源的最优配置;手段导向则更关注试错、学习和识别新机会,通过利用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创造价值。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与经济增长动能转换阶段相叠加,手段导向的战略决策逻辑明显更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但是,战略决策逻辑的转换,是对组织认知和心智模式的重大变革。对认知的变革既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组织学习的过程。意义建构即组织成员对认知与现实间差异做出合理性解释的过程。公司创业活动能够一方面能够揭示不同战略逻辑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能够为组织成员的认知转换提供意义。如前文所述,组织学习是公司创业实现其战略价值的重要机制之一。在认知变革的过程中,组织学习的作用在于为变革提供工具、路径和方向。成功的公司活动能够提供应用新战略逻辑的经验,成为战略逻辑转换的标杆。失败的公司创业亦能提供相应的经验和展开讨论的契机,推动统一的组织认知的形成。

(三)以公司创业构建创新生态

近年来,公司创业活动表现出弱化组织边界限制的新趋势,其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形式是公司风险投资(CVC)。CVC 是具有明确主营业务的非金融企业基于长期战略目的,对组织外部的创业企业或项目进行非控股的股权投资。CVC的战略价值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了创新与组织间学习、资源获取和协同以及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等。CVC的特征在于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业务、资源和技术等与企业战略的关联性,其追求的不仅是财务回报,更能够以投资企业为核心构建起价值创造网络。

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一组相互间紧密合作的企业,通过协作安排,共同面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生态系统具有动态变化和共同演进的特征,其创新成果和发展方向是系统成员之间互动中自然产生的结果。由于上述特性,创新生态系统在创新效率和对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等方面比传统创新模式更具优势。但是,同样由于动态性和共同演化的特性,构建和治理创新生态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以风险投资为手段,以资源、知识为纽带构建的CVC网络,能够形成具有明显创新创业特征的企业生态系统。同时,以创业机会为驱动力能够有效协调系统成员的目标和行动,并促进新知识在生态系统中的传播渗透。因此,推动跨组织边界的公司创业,能够从整体上转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

四、结语

满足国内需求、完善内需体系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亦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的。在新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共同作用下,制造业企业面临着环境动态性和不确定不断加强的趋势,传统的变革模式难度高、风险大,不符合现实需求。本文从主动持续变革的理论逻辑和转型机制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公司创业作为一种同时追求竞争优势与创业机会的企业行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双循环”格局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成不变。在动态变化的“双循环”之中,制造业企业要满足国内市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就必须将创业活动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而不仅仅是作为实现变革的一次性工具。要将“创业”深化为企业的决策逻辑,真正地将发现、创造和开发创业机会,作为企业的核心追求。

猜你喜欢
双循环变革制造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