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钰,戴欣佚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38)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我国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南京市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聚力推进市内的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江苏省省会南京市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积累了为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目前有许多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困境。因此,如何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趋势下有效提升南京市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据此,本论文主要对南京市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南京市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南京市非遗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传承队伍薄弱,具体表现为非遗项目传承队伍老龄化和后继乏人。例如,在南京市国家级非遗秦淮灯会中,秦淮灯彩的扎制技艺主要由家族世代相传。但据了解,著名的扎灯四大家族——殷氏、曹氏、陆氏和程氏——已无后人继承此业[1]。另外,在南京市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项目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书范老人不幸于2010 年病逝,2011 年杨木海老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但他现已是73 岁高龄的老人,其后的代表性传承人尚不明确。究其原因,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南京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非遗文化活动与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无法吸引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加入到非遗项目的传承队伍中来。比如南京市非遗绒花,是用丝绒材质制作而成的仿真花,其用途主要是簪花。在古代,簪花是宫廷和民间妇女头饰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装饰品和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在明清时期,南京是绒花的传统产区,有很多民间艺人以绒花制作为生[2]。但在当今社会中,不再用绒花作为头饰。绒花的用途越来越少,销路也特别狭窄,从事绒花行业的人更是无法维持生计。
南京乡村地区民俗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很大的困境。比如,位于南京郊区高淳、溧水、栖霞和六合等地区的民俗类非遗项目如国家级非遗东坝大马灯、省级非遗长芦抬龙和薛城花台会等,它们大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厚和富有地域特色,对传统文化保存和传承相对较完整和较好,但如今经常面临每年无法正常举行民俗文化活动的困境。究其原因,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些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这些传统性质比较浓厚的民俗类非遗已经不能切合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此类非遗项目在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而自然衰落和消亡。此外,南京乡村地区的民俗类非遗项目大都是集体性活动,需要为数众多的人共同参与,然而乡村里的青壮年大都进城打工或对此类民俗文化活动不感兴趣,面临无法按时召集人数举行民俗文化活动的困境。
非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非遗本身具有传承性和传播性,通过空间的流动对新的文化进行吸收和融合,形成多元文化,获得自身的完善和发展[3]。总而言之,创新发展是非遗项目生命力的所在。南京市非遗在保护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创新发展不足。创新发展不足导致非遗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脱钩。在此种情况下,此类非遗项目逐渐衰落和自然消亡。这种现象在南京乡村的民俗类非遗项目中最为常见。例如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东坝大马灯、省级非遗长芦抬龙等濒危非遗,它们在传承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在社会变革中不能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自身调适和相应变化。
在南京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纳入主轨道。2005 年3 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我国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江苏省政府和市政府积极开展了全省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2006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 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在2013年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2次会议上进行了修订。2016年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制定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上述法律、法规和条例的指导下,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加强了对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市年度财政预算,建立与非遗保护工作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并逐年增加资金投入。但是,在上述政策支持下,为数众多的非遗项目并非加强自身的创新发展,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和需求,反而依赖于政府的经费投入上,于是出现政府资助则勉强可维持非遗项目的运转,政府不出资就无法存活的现象。
在全媒体时代,数字化保存和数据库建设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手段。2002 年和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布了《数字化遗产保护指导方针》《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纲领》和《数字化遗产宪章》等文件,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正式纳入进非遗保护的工作中[4]。2005年3 月26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5]然而,在前期关于南京市非遗数据资源的搜集和调研工作中,笔者发现南京市非遗尚未完成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尚未建立完整的非遗档案和相关数据库。这给南京市非遗的科学研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工作都带来诸多不便。
文旅融合的国家方针政策为南京市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出路。“非遗+旅游”的路径,实现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从而提高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能力,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上述南京市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南京市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的路径主要有数字化、全域化、体验化、品牌化和网络化。数字化即通过非遗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实现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全域化是通过全域旅游开发实现全资源的整合利用;体验化是通过非遗项目的文化活动体验实现文化资源的传承利用和创新发展;品牌化是通过非遗品牌的培育实现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网络化是通过网络传播实现非遗资源的传播、宣传和营销。
在当今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条件下,数字化保存是南京市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路径。南京市非遗的数字化保存具体可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非遗信息采集。对非遗项目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行数字化转化,并对非遗项目的实践过程进行动态、立体、高清晰地记录和存储。(2)建档保存。依据非遗项目数字化资源,建立南京市非遗档案和相关数据库,进行完整的非遗旅游数据统计及其旅游平台建设。(3)开发利用。以非遗项目数字化的展示、利用和传播为导向,借助数字化非遗展览馆、体验馆、数据库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等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传播和营销等。
此外,笔者建议南京市非遗的文化主管部门、南京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加入南京市非遗的数字化保存工作,通过政府文化部门的牵头、学术机构的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公司的数字化技术支持,建立全面、完整、系统的南京市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形成非遗数据资源,为非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
全域旅游开发是南京市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结合南京城市文化底蕴和景观特征,在秦淮河、石臼湖、玄武湖、金牛湖、栖霞山、牛首山、幕府山、雨花台等非遗所绵延的地理环境区域,进行全域旅游开发。整合旅游开发区域内的非遗旅游资源,统筹推进非遗的旅游发展,精心打造南京乡村民俗类非遗旅游项目。在南京乡村民俗类非遗全域旅游开发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挖掘南京乡村地区民俗类非遗的文化内涵和资源特色,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非遗技艺体验、非遗研学、非遗饮食等产品业态,形成具有乡土气息和国际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从而推进全市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乡村休闲和乡村生活的转型发展。
品牌文化建设是提升全域旅游品质的重要手段。加强南京市非遗旅游品牌建设,积极培育乡村非遗旅游品牌,重点打造秦淮灯会、南京云锦、金陵刻经、骆山大龙、东坝大马灯、雨花石鉴赏、牛首山踏青、幕府登高、玄武湖菊花会和南京水八鲜饮食等非遗旅游品牌,提高非遗旅游的影响力,确立文化产业的品牌资产。促进南京市非遗特色文创旅游商品的开发,加快秦淮灯彩、金陵刻经、南京云锦、南京金箔、南京绒花、夫子庙小吃和雨花石等非遗品牌的商品研发,着力突出文创旅游产品的实用性、科技性、便携性和艺术性特征。
充分利用非遗项目的表演性、技艺性和娱乐性等特征,开发一批品质优越的非遗体验项目,提升非遗旅游文化产品的丰富度。依据传统手工艺的实践和技艺特征,开发秦淮灯彩、金陵刻经、南京云锦、南京金箔、南京剪纸、南京绒花等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非遗技艺体验项目,在旅游景区推出非遗项目体验区。遵循民俗类非遗节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定期举办秦淮灯会、骆山大龙、东坝大马灯、薛城花台会、高淳跳五猖、牛首山踏青、幕府登高等富有南京地域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吸引游客,扩大南京非遗体验项目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采用网络媒体传播是实现文旅融合的重要渠道。加强与网络媒体和旅游电商平台的合作,进行非遗项目的内容策划,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和打卡等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对非遗项目进行网络传播和营销,提高非遗品牌宣传推广效果。利用旅游大数据系统,科学分析旅游市场,制定旅游精准营销方案,通过新媒体,开展直达潜在游客的精准宣传和营销。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南京非遗文化的网络传播和非遗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一方面推进南京市非遗项目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吸引年轻人加入南京市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队伍。
南京市非遗项目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已成为南京市的地方文化符号和象征。然而,南京市非遗在保护传承方面存在传承队伍薄弱、乡村地区非遗濒危、创新发展不足、市场适应能力弱和数据资源匮乏等问题。文旅融合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出路。据此,笔者认为南京市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主要有数字化、全域化、品牌化、体验化和网络化5种途径,具体路径为数字化保存、全域旅游开发、品牌文化建设、体验项目开发和网络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