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新时代基层文明实践工作

2020-03-02 11:59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理论与当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比武服务队山歌

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龙里县启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以来,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德行龙里·志愿黔行”为主题,以“感恩携行、发展齐行、自治同行”为路径,以“唱响一首感恩歌、争做一个文明人、找准一条发展路径、共建一个美丽村寨”为切入点和主抓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德行龙里”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一年多来,利用脱贫攻坚战区指挥作战体系,形成县委书记带头抓、强统筹,突出教育、卫健、农业、科技等10个民生领域重点职能部门牵头十大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县抓亮23个县级示范点,抓实22个深度贫困村,确保工作有人抓、抓得紧、见成效,全县文明实践工作示范先行、整体推进。

一、“四个一”抓手推进文明实践行动

唱响一首感恩歌,山歌伴飞新思想。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同胞喜爱唱山歌的特点,探索“民族化宣讲融入民族习惯、文艺化宣讲融入文艺活动、生活化宣讲融入生活场景、时代化宣讲融入时代脉搏”的“四化四融入”理论宣讲模式,深入开展“山歌伴飞新思想”理论宣讲活动,有力推动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是让民族文化承担新使命。转变以往读报纸、念文件的老一套做法,创设“山歌伴飞新思想”志愿服务项目,为山歌这一具有民族特色、受众广泛的民族文化赋予新的使命,让“山歌”成为思想引导的新载体、新抓手。二是赋予民族山歌新内涵。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等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和孝老爱亲、遵纪守法等文明新风内容,组织文艺志愿者编写山歌进行传唱,赋予山歌新的时代内涵。三是搭建民族山歌新平台。依托多年来持续开展且群众评价高的“龙跃黔中”广场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阵地,利用“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日,广泛开展山歌擂台赛活动,通过山歌征集、比赛、传唱,让农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愿参与。同时在广播、电视、微信、抖音等媒体推介主题山歌作品,让党的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论山歌响彻龙里大地。

找准一条发展路径,凝聚群众促发展。聚焦基层治理、村民自治,大力推行“四自四新”模式,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质等实施过程中,通过村民小组会、院坝会、党员大会、走访入户等形式,引导群众结合实际自主选择申报发展项目、参与项目实施、参与监督和验收、参与后期管护,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存在感。根据产业发展、用工需求和工作实际,精准开展种植技术、特色养殖、就业创业等丰富多样的培训,切实提高群众自身发展的“造血”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典型评选活动,以“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形成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争做一个文明人,志愿服务感党恩。在决战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摘帽”中,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党中央,感恩习近平总书记。依托脱贫攻坚期间巩固建立的党群干群关系和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成果,顺应贫困户脱贫摘帽后的心愿,在全县组建“感党恩”志愿服务队,引导村民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互帮互助,回馈社会,凝聚人心、记住党恩。目前,全县以脱贫群众为主的“感党恩志愿服务队”已壮大到162支6400余名,积极组织广大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志愿服务,从最初力所能及的开展捡拾村庄垃圾、清理河道、清扫道路,发展到开展邻里守望、救急助困、家乡建设等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

共建一个美丽村寨,文明实践大比武。深入探索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比武”机制,有效激发群众建设家乡,脱贫致富的热情,提升广大群众在基层自治中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一是中心、所搭台。县中心每季度根据各实践所推荐的自然村寨,组织召开“大比武”现场观摩推进会,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各镇级实践所每月根据实际,围绕“比宣传发动看群众参与、比村容寨貌看环境质量、比制度建设看执行效果、比志愿服务看活动成效”的“四比四看”,开展“大比武”。二是群众唱戏。按照“自商、自筹、自建、自管”发动群众新模式,由自然村寨群众自行商量村寨整治内容后发动群众集资,并适时将集资情况在“光荣榜”上进行公示,建设项目定下来后,发动投工投劳。三是党政激励。对成效突出的自然村寨,拍摄专题片在电视上进行滚动播放。同时,由县、镇两级通过整合乡村振兴资金、涉农资金进行奖补。

二、文明实践成果历历可数

思想引领有了新平台。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取“民族化宣讲融入民族习惯、文艺化宣讲融入文艺活动、生活化宣讲融入生活场景、时代化宣讲融入时代脉搏”的“四化四融入”理论宣讲方式,创设了“山歌伴飞新思想”志愿服务项目,组建了由7000多名农村党员群众组成的文艺志愿服务队170支,编写创作党的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论山歌1500余首,依托广场文化活动、村村通、融媒体平台等进行常态化宣讲,累计开展宣讲千余场(次),并因地制宜将传播形式拓展到少数民族刺绣、绘画等技艺传承和美丽村寨建设工作中,实现县镇村搭台群众宣讲。2019年2月,中央电视台“文明之光·志愿中国”连线活动中,龙里作为全国三个连线点之一参加亮相,500多名文艺志愿者用山歌传唱新思想方式进行展示。“山歌伴飞新思想”志愿服务项目于2019年11月获全省第二届项目大赛金奖。

基层治理有了新突破。聚焦基层治理、村民自治,开展村级党组织能开会、能议事、能管人,创新时代文明实践典范、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个人比文明、家庭比和谐、村寨比团结的“三能两创三评比”文明实践创建活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全面提升,群众的向心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自商、自筹、自建、自管”的基层自治发展路径。建立了“贴牌”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红黑榜”比文明、比服务、比成效等文明创建正负面引导机制。

精神文明有了新提升。聚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风尚,在全县组建了162支6400余名以脱贫群众为主的“感党恩志愿服务队”、33支840余名以村寨、社区热心公益老人为主的“老年志愿服务队”、79支7600多名以脱贫攻坚包保责任人为主的“结对联亲志愿服务队”、由2818名农村党员群众、乡贤寨老组成,以收集群众需求为主的“袄玛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和邻里互助、技术培训、移风易俗等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队,推动树文明观、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村“五个文明”。2019年12月,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公开课—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春节节目在龙里县圆满录制,全方位展现龙里县一年来试点工作成果。

凝聚群众有了新方法。聚焦农村发展、群众所盼,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每村每寨都组建了一支覆盖农村每家每户的“家乡美志愿服务队”,分阶段、分主题、分层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比武”志愿服务活动,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用好用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类涉农资金,激活了群众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县788个自然寨已经有418个开展了(乡村环境整治篇)大比武、占比达53.05%。全县农村群众、党员干部等共10万余人自愿参与,人均服务时长300余小时,政府奖补资金1158.23万元,群众累计自筹资金1413.925万元,投工投劳159542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全面提质。通过开展大比武,多年来在农村产生的“党政努力干、群众一旁看”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变,曾经“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已经转变成为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社会常态,大家建设美丽家乡的热情更加高涨,邻里之间也更团结了。

龙里县从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入手,在发动群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方面下功夫,有力地激发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文明实践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找到了更加精准发动群众的有效方法,各项工作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打开了局面,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文明实践以志愿服务形式凝聚了人心,群众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乡村风貌得到了巨大改变,逐步形成了“党组织召唤、党员响应、群众拥护”的良好氛围;文明实践改变了村容寨貌,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升,解决了农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更加坚定了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通过工作的深入,村支两委与群众沟通思想、交流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猜你喜欢
大比武服务队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山歌
军营隐身大比武
“大比武”有助乡村大发展
郑州:绣花功夫大比武 城市管理更精细
苗山歌
苗山歌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