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生猪生产发展挖潜力拓空间

2020-03-02 04:09段宏超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20年20期
关键词:粪肥种养粪污

文│段宏超(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猪肉价格自2019年以来总体涨势明显,成为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我国是传统的猪肉消费大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无猪不成宴”的习俗。市场价格异动和群众心态变化,背后是猪肉供给显著下滑,供需平衡受到影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31040.7万头、出栏54419.2万头,分别较2017年下降29.7%和22.5%,仅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相当;猪肉产量4255.3万吨,为2004年以来最低,人均占有量较高峰下降近10千克。

综合分析,生猪生产能力下降有多种原因。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首次发生后形成长期定植的形势,给部分生猪养殖从业者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不敢养”的情绪一度扩散;部分养殖场户重生产轻治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不让养”的案例屡屡出现;发展畜牧业富民不富县,又承担多方面责任,严重打击生猪主产区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不鼓励养”的思想动摇了生产基础、制约了产能提升。这其中环保高压严管是重要原因之一,对应看,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生产生态协同发展也是生猪产业最有条件自我提升、自我革新,挖潜力、找空间的方向。

一、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必要有条件

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利国利民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畜禽粪污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弃之为害,用之则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指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2020年9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又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作为农业领域现实问题提出要求。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对行业发展的保障作用,已经成为畜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

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悠久传统。历史以来,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一直作为宝贵资源加以利用。乾隆末年,来华的马戛尔尼使团成员斯丹东爵士在其所撰的访华见闻录中,就对我国人民积肥的场景有生动描述。在处理利用方式上,我国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经验。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说:“若骤用生粪及布粪太多,粪力峻热,即杀伤物”。农史学家陈恒力在《补农书研究》中指出:“比如同是一堆猪粪,管理得法,其效力就大,不得法,其效力就小,甚至全无”。为了充分发挥粪肥效力,避免伤地减产,明清时期农民就发明了“蒸粪法”“煨粪法”和“窖粪法”等方法,即现在的堆肥、沤肥。20世纪以来,农村家家户户养猪积粪、还田肥地,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进程的一大特点,粪污对种植业的重要作用从未间断。

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对构建大食物观的有力支撑。就粮而言,我国每年因人口数量增长而增加的粮食需求达上百亿斤,粮食等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相当长时期都不会逆转。生产粮食的基础是耕地,近年来随着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大量使用,我国耕地地力不断下降,对种植业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从长远来看,保障耕地质量,是“藏粮于地”战略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畜禽粪污的肥料化利用,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我国面对的土壤质量问题,是挖掘粮食生产潜能的治本之策。

就畜而言,我国畜牧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生产效率逐步向发达国家水平迈进,但因我国地少人多的国情,自然资源条件限制成为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粪污利用不到位、监管不到位产生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加之“重堵轻疏”的管理思路,部分地区把畜牧业发展视作洪水猛兽,产业发展受到限制,产业环境不甚乐观,畜产品供给遇到挑战,在水网密集、环境敏感的地区尤为突出。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才能实现生产与环保协调发展,不仅为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畜牧贡献,更为畜牧业自身发展提供了充足空间,是为畜牧业“正名”的重要举措。

二、制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突出短板

经过近年来不懈推进,我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还面临“基础弱、推广难”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三个方面较为突出。

1.落实新要求的探索还不到位。在我国历史传统中,粪肥利用主要为固体部分,对液体长期缺乏关注和管理。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强,对液体部分粪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臭气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必将成为下一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重点。面对这些新观念、新课题,主管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企业都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但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应对新形势的能力还不到位。种植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化肥等工业产品长期广泛使用,施用粪肥因见效慢、费人工等原因,不再是种植户心中的“当家肥”。规模种植和养殖并行快速发展,生产主体规模越做越大,但种养主体分离也随之愈加明显,粪污还田利用受到空间和时间阻隔难以顺畅对接。种养分离现状下,粪肥施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发挥联通种养主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但目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软硬件基础不足、社会资本关注度不高,不具备打通种养对接堵点的能力。

3.落实新政策的效果还不到位。为顺应新时代新要求,破解以往的政策壁垒,给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开新路、立新章”,国家出台了不少新政策。但通过调研发现,政策在逐级落地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减码”情况,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

三、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1.坚持试点引领的思路,高标准落实新要求。面对生态环境保护新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新需要,如何巩固已有基础,在实践中探索出液体粪污利用、臭气控制的有效方案,要坚持试点探索、引领推广的路子。要扎实开展畜禽粪肥还田试点,通过系统梳理试点县试点成效,总结提炼畜禽粪肥还田技术要点和模式特点,为全面推广普及提供支撑。以粪污全量化利用为重点,兼顾养殖和粪污处理环节臭气控制,谋划“十四五”粪肥还田工程建设体系,通过支持部分县先行先试,示范推广成熟有效的粪肥还田模式。

2.坚持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应对粪肥还田新形势。在主体培育上,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支持购置粪肥收运还田机械装备,提升硬件水平;支持开展技术培训,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良好实操能力的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打造软实力;争取税费优惠等政策性支持,创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鼓励种养主体扩展产业链条,大规模种植企业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养殖场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配套发展种植业,构建内部种养结合的良好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支持建设还田管网、田间贮存池等还田设施,提升粪肥还田便利度,促进还田利用。

3.坚持督促责任落实,确保好政策取得好效果。重政策制定,更重政策落地。要将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落实的重要评价内容,督促地方政府将政策精神和具体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防止政策断在“最后一公里”。加大对行业的宣传力度,指导其了解政策要求,把握政策要点,享受政策红利。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对政策落实不力的,严肃处理。

猜你喜欢
粪肥种养粪污
农户粪肥施用的关键驱动和障碍因素
——以曲周为例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畜禽粪肥在草地上的应用
蛋肉鸡养殖粪肥利用以及土地承载能力测算应用研究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