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2020-03-02 03:06
太平洋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难民

周 琪

(1.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20; 2.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个新思路和新提倡,它摈弃了把各国之间的交往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零和游戏的观念,强调从大局和长远利益来看人类命运的共同性及合作共赢的前景。在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可以得到大量事实的支持。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它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人类在同一个全球生态环境下生存

气候、河流和海洋是跨国界的,大气污染、雾霾、温室效应、气候灾害都不仅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会影响地球上的所有国家。气候变化造成飓风、干旱、洪涝、大风,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加剧了自然灾害,放大了极端气候灾害的强度。气温和水温的升高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暴风雨加剧、风速加快、干旱持续发生、降雨量增加和洪水泛滥。

根据国际组织乐施会(1)乐施会(Oxfam)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救援组织联盟,其英文名字来源于1942年成立的 “牛津饥荒救灾委员会”,它由14个独立运作的乐施会成员方组成,包括英国、爱尔兰、加拿大、美国、魁北克(独立于加拿大分部)、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丹麦、中国香港、印度,旨在共同开展消除贫困和不公正的工作,提倡改善与普及医疗和教育服务,以及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目前,平均每年可观测到的“极端天气事件”约有400个;自2017年6月以来,约有4 100万人受到洪灾影响;到21世纪末,将有超过1.5亿人生活在低于海平面或正常洪水水位的陆地上;日益增长的风暴潮和海啸威胁着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2)OXFAN International, “5 Natural Disasters Beg Climate Action,” https://www.oxfam.org/en/5-natural-disasters-beg-climate-action,访问时间:2020年1月2日。而上述极端天气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气候变化有关。

尽管对于全球气候是否变暖科学家们还存在争论,但已有比较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增加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根据一份报告《关于我们世界的数据》(Our World in Data),自1980年起,全球温度开始急剧上升,比1961—1990年的基准温度高出约0.7℃,而在1850年,温度比基准温度还低 0.4℃。也就是说,自185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1.1℃。(3)Hannah Ritchie and Max Roser, “CO2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ur World in Data, December 2019,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and-other-greenhouse-gas-emissions,访问时间:2020年1月3日。(参见图1)

而图2显示了80万年以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由于地球绕太阳旋转轨道的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会发生周期性波动,而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下降的时期与冰期(二氧化碳浓度低)和冰间期(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出现相吻合。这被称为“米兰科维奇周期”。报告发现,在这80万年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0 ppm(百万分之一)。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和人类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情况发生了变化。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可以观察到全球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上升。二氧化碳浓度不仅在80多年前首次超过300 ppm,而且现在已远远超过400 ppm。(4)同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项调查说明了气候变化会导致更加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该报告指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可能会提高大多数陆地的表面温度,尽管具体变化会因地区而异。全球气温升高更可能带来干旱风险的增加和风暴强度的加大,包括风速更高的热带气旋、潮湿的亚洲季风以及中纬度更大的风暴。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平均温度,还会影响极端温度。温度变化的增加将扩展冷与热的极端温度。平均温度的升高和方差的增加将使炎热天气变得更为普遍,创纪录的炎热天气将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与天气有关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5)NASA Earth Observatory,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Natural Disasters,” March 3, 2005, 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features/RisingCost/rising_cost5.php,访问时间:2020年1月4日;Yoo-Geun Ham, “El Nio Events Will Intensify under Global Warming,” December 12, 201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638-w,访问时间:2020年1月4日; Hannah Ritchie and Max Roser, “CO2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ur World in Data, December 2019,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and-other-greenhouse-gas-emissions,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14日。

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可能蒸发到大气中,结果是更热、更潮湿的环境。美国宇航局的气候科学家乔治·特塞卢迪斯(George Tselioudis)认为,充满湿度的大气层会使任何暴风雨都有发展成强暴风雨的潜力,从而增加强暴风雨的数量。陆地温度升高,赤道与两极温差的减小和湿度上升,可能造成越来越密集的干旱和洪水周期,因为一个地区的降雨可能是由一次大暴雨而不是一系列小暴雨所带来。一些科学家推测,温暖潮湿的大气层可能造成更多的热带风暴(飓风),较暖的气温也可能加热远离赤道的海水,扩大大型热带风暴的范围。(6)Hannah Ritchie and Max Roser, “CO2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ur World in Data, December 2019,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and-other-greenhouse-gas-emissions;“Study Reveals Economic Impact of El Nio,”University of Cambridge, July 11, 2014, https://www.cam.ac.uk/research/news/study-reveals-economic-impact-of-el-nino,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3日。

图1 1850—2018年全球年平均温度中位数的变化注:相对标准为1961年至1990年全球平均温度中位数(单位℃,即摄氏度),两条灰线表示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黑线表示平均温度中位数的变化。 资料来源:Hannah Ritchie and Max Roser, “CO2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ur World in Data, December 2019,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and-other-greenhouse-gas-emissions,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7日。

图2 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的变化资料来源:Hannah Ritchie and Max Roser, “CO2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ur World in Data, December 2019,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2-and-other-greenhouse-gas-emissions,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3日。

自然灾害与饥荒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饥荒数量在稳定下降之后,近年来又有所回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中东及北非地区的饥荒有所增加所致。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受冲突影响国家范围的扩大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因素是饥荒和营养不良增加的主要原因。

随着自然灾害的增多,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明显加大。以美国为例,自1980年以来,美国共遭受254起天气和气候灾难,经过基于2019年物价指数调整后的计算,这254起灾难造成的总损失超过1.7万亿美元。1980—2018年度发生灾难的平均数为6.3个,而在2014—2018年的5年中,年平均数为12.6个。2019年(截至10月8日),美国共发生了10起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天气和气候灾难,包括3次洪水、5次严重风暴和2次热带气旋。这些灾难导致39人死亡,并造成受影响地区的重大经济损失。(7)“Billion-Dollar Weather and Climate Disasters: Overview,” https://www.ncdc.noaa.gov/billions/overview,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12日。

图3 1970—2017年因全球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资料来源: Jianchun Fang, et al,“Natural Disasters, Climate Change, and Their Impact on Inclusive Wealth in G20 Countri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Vol. 26, No. 2, 2019, pp. 1455-1463.

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虫因海洋温度的微小上升而大面积死亡,使众多海洋生物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令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和动物保护主义者唏嘘不已。全球变暖带来的海水上涨甚至威胁到一些国家的生存。2001年初,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公开了一份以3 000名科学家的调查为基础撰写的报告,该报告预言,到2010年,海平面将上升18厘米至80厘米。在过去10年里,海水已经侵蚀了太平洋岛国图瓦卢1%的土地。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未来50年内,图瓦卢

的9个环形珊瑚小岛将全部没入海中。而且,其变得无法居住的时间还会大大提前。(8)“50年内将永远消失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被迫举国迁移”,《北京青年报》,2001年11月23日,http://news.sina.com.cn/w/2001-11-23/405743.html,访问时间:2019年12月15日。实际上,图瓦卢周边的海平面曾于2000年2月19日下午5时左右突然上升至 3.2 米,而这个国家最高海拔不过是4.5米,导致该国的大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直到2月20日下午5时44分海潮才缓慢退去。为了逃避被海水淹没的厄运,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政府正式宣布放弃自己的家园,1.1万国民将全体迁往新西兰,从而使其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举国迁移的国家。(9)同①。甚至如新加坡这样的繁荣小国,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其周边的海水在过去30年中上涨了约10公分。如果发展下去,不久之后新加坡的一些沿海土地就会被淹没,这迫使其政府做出决定,提前在沿海岸线筑起一道堤坝。(10)2019年11月28日,新加坡驻华使馆政务参赞与笔者的谈话。

这类与环境有关的问题不断发生在我们周边,提醒着我们,人类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在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不仅是各国应尽的国际责任,而且关系到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2016年4月22日,175个国家在纽约签署之前于2014年通过的《巴黎气候协定》,(11)“175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环球网,2019年4月27日,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V2mR,访问时间:2020年1月13日。标志着必须着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理念,也标志着世界各国将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共同行动。

二、人类活动的全球化带来更多的全球性问题

人类曾不止一次地看到,局部战争会扩大为全面战争,内战的溢出效应会把战争带来的破坏带到其他国家,导致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参战的局面,最极端的例子就是世界大战。即使不是世界大战,主要国家或国家阵营之间的冷战也会殃及整个世界。例如在冷战初期,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于1954年4月7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东南亚,如果有一个国家落入共产党之中,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12)“The Quotable Quotes of Dwight D. Eisenhower,” Eisenhower National Historic Site, https://www.nps.gov/features/eise/jrranger/quotes2.html,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5日。因此,美国在东南亚奉行把苏联的所有扩张行动“推回去”的政策。冷战期间,美国实际上在世界各地都采用这种与苏联针锋相对的做法。例如在非洲,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末,美国在非洲的刚果、非洲之角、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同苏联展开的争夺中,毫不退让。

冷战结束之后,随着人道主义理念深入人心,世界各地因种族和宗教纷争而产生的人道主义危机(如在索马里、卢旺达、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南苏丹、也门等地),不仅从道义上牵动人心,被国际社会认为有制止的必要,而且从其后果来看,如任其发展会蔓延至国境之外,危及其他国家的安全。正因为如此,才有联合国授权下的人道主义干预和维和行动的必要性。在国际维和方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2016年中国缴纳的联合国维和摊款占摊款总额的10.2%,在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中位居第二。(13)“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人民网,2015年4月7日,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0407/c1011-26809456.html,访问时间:2019年1月3日。

随着交通更加便利、通讯更加畅通,人们更容易跨越国界,人类活动也更加全球化,与此相应的是,各国遇到了更多的全球性问题。

2.1 难民问题

难民问题是典型的全球性问题。 2019年6月,联合国难民署发布了年度《全球趋势》报告,对全球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状况进行了统计和解读。报告显示,导致全球难民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冲突、战争或迫害等,截至2018年底,全球因这些原因逃离本国的难民人数约为 2 590 万,比2017年增加了50万。从难民的来源看,来自叙利亚、阿富汗、南苏丹、缅甸和索马里的难民占全球难民总数的67%。叙利亚有670万难民,阿富汗有270万,南苏丹230万,缅甸110万,索马里90万。其中超过半数的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4)“困局?全球难民数量创近70年来最高纪录 而这项数据令人惊讶”,央视网,2019年12月17日,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53143732865559686&wfr=spider&for=pc,访问时间:2019年12月30日。

《全球趋势》还显示,在全球接收难民的国家中,排在前列的并非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其中,西方高收入国家平均每1 000人接收2.7名难民,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每1 000人接收5.8名难民,而最贫困的国家则接收了全球三分之一的难民。截至2018年年底,在全球2 590万难民中,仅有0.5%在其他国家得到安置,这一方面是因为战乱等因素导致的难民规模有增无减,另一方面,欧美等西方国家在收紧难民政策。当前德国是欧洲最大的难民收容国,共收容了约110万人。如今,欧洲国家都在收紧难民政策,2019年德国政府仅接受了35%~38%的避难申请;希腊等位于难民接收“前线”的欧洲国家也纷纷收紧移民和难民政策;法国政府于2019年11月宣布了一系列收紧移民政策的新措施,包括对合法移民劳工设立配额制,加大打击非法移民的力度。(15)“全球难民问题何以为解?”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1月9日,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9/11-09/9002628.shtml,访问时间:2019年12月30日。据美国《时代周刊》2019年11月4日报道,2020财年美国接收难民的上限将降至1.8万人。(16)“全球难民问题将何去何从”,央视网《新闻观察》,2019年12月17日,http://tv.cntv.cn/video/C10616/18da292c599b4b1db3d 878788dd02d70,访问时间:2019年12月30日。美国连续3年下调难民接收规模,加大了全球收容难民的压力。

首届全球难民论坛于2019年12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当天,联合国难民署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难民问题的关注度,共同商讨解决方案,采取措施加强对难民的保护。联合国难民署对外关系司司长多米尼克·海德(Dominique Hyde)表示,解决难民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我们期待把难民和社会各界以及联合国等各方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难民问题”,“在住房、水源、清洁能源、金融服务等方面增加对难民的援助及支持。”(17)“Press Conference: Global Refugee Forum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rivate Sector,” UNHCR/UNTV, December 16, 2019, https://www.unhcr.org/news/videos/2019/12/5df7d75a4/press-conference-global-refugee-forum-and-the-contribution-of-the-private.html,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6日。

然而,那些收紧难民政策的国家,日子也并不好过。以欧洲国家中接收中东、北非难民数最多的德国为例,由于大量接纳来自中东和北非的穆斯林,德国已成为穆斯林人口最多的欧洲国家之一(参见表1)。德国总理默克尔自2015年起一改以往对难民的强硬政策,在处理难民的问题上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公开主张无上限地接收难民。默克尔在加快本国审核进程的同时,还敦促欧盟其他国家接收滞留于欧洲的难民。接收大量难民不仅可以树立一种人道主义的道德形象,还可以在德国这个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家,为德国提供大量急需的劳动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据估计,2019年德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29%,开始超过30岁以下年轻人的数量。截止2018年6月,已有超过31万的难民在德国找到工作,考虑到德国每年新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仅有约80万,这些难民劳动力大大缓解了德国劳动力市场的紧缺状态。(18)“‘撕裂’的德国社会:难民问题下的众生相”,界面新闻,2018年9月10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22310 8067051846&wfr=spider&for=pc,访问时间:2019年12月20日。

表1 2016年穆斯林人口最多的欧洲国家

资料来源:Pew Research Center, “Europe’s Growing Muslim Population,” November 29, 2017, https://www.pewforum.org/2017/11/29/europes-growing-muslim-population/,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7日。

然而,大量接收难民,很快就给德国带来了社会问题。其一,在难民涌入的高峰期,德国的犯罪率明显上升,例如萨克森州的犯罪率上升了10.4%,其中92%的增加与难民有关。因此,特别是在包括萨克森州在内的原东德的5个新联邦州,反对接收难民的呼声更大。其二,德国政府用于难民的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仅在2016年,就超过200亿欧元。(19)“难民问题给德国带来了什么?”搜狐,2019年7月16日,http://www.sohu.com/a/327207435_120019418,访问时间:2019年12月20日。

默克尔在2015—2016年期间实行的自由移民政策,导致大量难民涌入德国,从而引发德国大联合政府中基督教民主联盟与基督教社会联盟之间的激烈论战,使大联合政府难以为继。难民问题之所以成为欧洲各国内政的焦点,是因为在欧洲长期存在着伊斯兰文化融入欧洲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欧洲政治精英和民众开始对此持悲观态度。2018年,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的支持率下降到近5年来的新低,从38.3%跌至27.2%。基民盟的政治盟友基社盟和社会民主党在巴伐利亚州的选举也遭受重挫。(20)同①。2019年10月29日,默克尔宣布将放弃当年12月基民盟主席的竞选,这意味着其政治生涯的结束。默克尔的难民政策不仅断送了其本人的政治生涯,也使德国的政治生态更加恶化。

这一切表明,如果不从产生难民的源头解决问题,解决难民问题就没有出路。

2.2 毒品走私

毒品走私是全球性的。近年来,吸食毒品和毒品走私在全球呈上升趋势。吸食毒品不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还会传播艾滋病,并与洗钱等有组织的跨国犯罪密切相关。贩毒集团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严密的贩毒网络,并组建自己的武装,以暴力手段同政府对抗,对社会稳定与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打击毒品犯罪,各国需要进行密切合作。

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2019年6月发布的报告,在2017年使用鸦片类药物(opiate)的人数约为2 920万人,较2016年估算人数增加了约800万人,使用阿片类药物(opioid)的人数约为5 330万人,较2016年估算人数增加了约1 900万人,因吸毒导致的精神障碍者人数约为3 500万人,较2016年估算人数增加了约450万人,注射吸毒人群约为 1 130 万人,较2016年估算人数增加了约70万人。(21)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World Drug Report 2019,” Booklet 2, June 26, 2019, p. 2, https://www.unodc.org/documents/commissions/CND/CND_Sessions/CND_62/special-event-26-June/WDR_2019_UNODC_presentation.pdf, 访问时间: 2019年12月15日。

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世界毒品问题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全球每年因吸毒死亡的人数为58.5万人。2017年,约有2.71亿人在2016年使用过毒品,占全球15岁至64岁人口的5.5%。其中阿片类药物使用者增加了56%,人数超过5 300万。2017年非洲、亚洲、欧洲和北美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人口比例,以及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使用大麻的人口比例超过2009年。2017年全球非法生产的可卡因数量达到 1 976 吨,创历史新高,比2016年增加了25%。同时,2017年全球缉获的可卡因数量增加了13%,达1 275吨,是有史以来所报告的最大数量。(22)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World Drug Report 2019,” Booklet 1, June 26, 2019, pp.7-22, https://wdr.unodc.org/wdr2019/prelaunch/WDR19_Booklet_1_EXECUTIVE_SUMMARY.pdf, 访问时间: 2019年12月15日。

在阿片类药物中,目前芬太尼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一般认为,芬太尼类物质比吗啡效力强50~100倍。其中,卡芬太尼的药效为吗啡的1万倍,成人致死剂量仅约为2毫克。2010年到2013年,芬太尼类药物只在欧洲有少量发现,2014年起在大洋洲与美洲也开始有截获,2015年到2017年则呈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美洲。2015年缉获量在200公斤以下,2017年年度缉获量已超过2 000公斤,增加了10倍以上。(23)同③,p.3。

2019年9月24日,由美国牵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以“呼吁全球采取行动应对世界毒品问题”为主题的高级别会议,有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上呼吁,要加强对毒品走私和贩卖毒品的打击。这需要各国消除毒品走私者的避风港、加强边界合作、捣毁犯罪网络、实行信息和情报共享,同时针对毒品与腐败、武器走私、人口贩运和恐怖主义网络之间的关联采取行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上发言称,美国已采取积极行动,保护边境、支持执法,为阿片类药物危机投入创纪录的资金,促进成瘾者的治疗和康复。美国还在2018年8月宣布“关于世界毒品问题的全球行动呼吁”,旨在减少毒品需求、切断非法药物的供应、扩大治疗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他表示,只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行动,就可以拯救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24)“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主持禁毒高级别会议”,中国新闻网,2018年9月25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9/25/c_129959852.htm,访问时间:2019年12月25日。

为何在诸多国际问题上采取逆全球化行为、对多边主义行动十分反感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毒品走私这一全球性问题如此另眼看待?这是因为近年来,以芬太尼为主的阿片类物质的滥用在美国已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因其致死和导致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2016年,美国超过214万的12岁以上人口存在药物成瘾的问题,(25)“Medications to Treat Opioid Use Disorder,”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IDA), Last Updated June 2018, p. 3, https://www.drugabuse.gov/node/pdf/21349/medications-to-treat-opioid-use-disorder,访问时间:2019年10月15日。当年药物滥用致死的人数约为6.3万,(26)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 Intelligence Brief, “Fentanyl Remains the Most Significant Synthetic Opioid Threat and Poses the Greatest Threat to the Opioid User Market in the United States,” May 2018, p. 2, https://www.hsdl.org/?view&did=818578,访问时间:2020年1月3日。超过越战期间的美军阵亡人数。(27)The White House, “How We Will Win the War on Opioids,” March 1, 2018, https://www.whitehouse.gov/articles/will-win-war-opioids/, 访问时间: 2019年10月5日。2000年以来,美国已有30万以上的人死于药物滥用。(28)The White House,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Is Taking Action on Drug Addiction and the Opioid Crisis,” October 26, 2017,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president-donald-j-trump-taking-action-drug-addiction-opioid-crisis/, 访问时间: 2019年10月5日。据媒体报道,2017年美国有4.9万以上的人死于阿片类药物滥用,(29)The White House, “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on National Substance Abuse Prevention Month, 2018,” September 28, 2018, 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presidential-proclamation-national-substance-abuse-prevention-month-2018/, 访问时间: 2019年10月5日。超过交通事故和枪支暴力,成为美国非自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0)Julie Hirschfeld Davis, “Trump Declares Opioid Crisis a ‘Health Emergency’ but Requests No Funds,”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6, 2017, https://www.nytimes.com/2017/10/26/us/politics/trump-opioid-crisis.html, 访问时间: 2019年10月5日。而且,芬太尼类药物成瘾者很多属于美国贫困的白人群体,而这一群体恰好是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特朗普需要对他们的诉求做出回应。为此,早在2917年10 月,特朗普政府便宣布美国全面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特朗普之所以对毒品走私深恶痛绝,还有其个人因素:多年前特朗普在濒临破产时曾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一位挚友,死于阿片类药物成瘾(31)2019年5月根据美国驻华使馆资深官员的介绍。

国际上公认,若要有效打击和控制毒品走私,必须进行跨国合作。

2.3 恐怖主义问题

恐怖主义组织已形成了国际网络。撇开恐怖主义的根源不谈,恐怖主义活动肆虐,已经成为中东、东南亚、欧洲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遭受的恐怖主义袭击,是人类历史上一日内发动的最致命的恐怖主义袭击,造成2 977人死亡,与此相关的美国消防和执法人员的死亡人数也是最多的,分别为343人和72人。(32)J. Kiger Patrick, “How 9/11 Became the Deadliest Day in History for U.S. Firefighters,” History, May 20, 2019, https://www.history.com/news/9-11-world-trade-center-firefighters, 访问时间: 2019年12月20日。

2014年前后,“伊斯兰国”利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内战迅速崛起,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主要势力。2013年4月9日,由“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演变而来的“伊拉克伊斯兰国”的头目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Abu Bakr al-Baghdadi)宣布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胜利阵线”联合,改称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简称“伊黎”,英文为ISIL),即“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6月29日,巴格达迪在摩苏尔宣布,“伊黎”更名为“伊斯兰哈里发帝国”(简称“伊斯兰国”),疆域不仅包括伊斯兰会议组织(OIC)所有成员国,还包括所有穆斯林聚居的地区。巴格达迪自封为哈里发,要求全世界的穆斯林支持并效忠其统治。2014年9月,美国组建了一个包括英国、法国等54个国家以及欧盟、北约和阿盟等地区组织在内的国际联盟,以打击伊斯兰国。

全球各地因恐怖主义袭击造成的伤亡逐年上升,尤其是在2014年达到峰值。(参见图4) 2018年,世界上4个最致命的恐怖主义组织是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或ISIS,简称“伊黎伊斯兰国”)、“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33)2015年,“伊斯兰国”宣布建立“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组织(即“呼罗珊省”),涵盖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在内的南亚主要国家,它标志着“伊斯兰国”在南亚的势力开始蔓延。以及“塔利班”,它们造成的死亡人数为9 223人,占恐怖主义袭击致死人数的57.8%。(34)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 “GLOBAL Terrorism Index 2019,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Terrorism,” November 2019, p. 14, http://visionofhumanity.org/app/uploads/2019/11/GTI-2019web.pdf,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4日。

图4 2000—2018年全球因恐怖主义袭击而死亡的人数资料来源:根据马里兰大学制作的“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中的数据制作,其中包括恐怖主义袭击者的死亡人数,“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Background Repor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October 2019, https://www.start.umd.edu/pubs/START_GTD_TerrorismIn2018_Oct2018.pdf,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4日。

表2 2000—2018年全球因恐怖主义袭击而死亡的人数

资料来源:根据马里兰大学制作的“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中的数据制作,其中包括恐怖主义袭击者的死亡人数,“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Background Repor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October 2019, https://www.start.umd.edu/pubs/START_GTD_TerrorismIn2018_Oct2018.pdf,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4日。

2017年恐怖主义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为26 445人,占当年全球总死亡人数5 594.5万人的 0.05%。其中有95%发生在中东,非洲和南亚、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加起来的死亡人数不到总数的2%。恐怖主义事件发生最多的地区也是如此,而且还高度集中在这些区域内的少数几个国家。自2018年起,阿富汗超过伊拉克,成为世界上受到恐怖主义冲击最大的国家。然而,尽管美国政府在2018年1月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声称,“国家间的战略竞争,而不是恐怖主义者,现在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担忧”,(35)“The 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partment of Defense: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2018, p. 1, https://dod.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Summary.pdf, 访问时间:2018年2月1日。201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死于恐怖主义袭击的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略高于2013年。这表明,恐怖主义作为全球最大的安全威胁来源并未消退。

2.4 传染性疾病

各种致命传染病都会跨国界传染,各国不因国界阻隔而幸免,尤其是在陆路、海上和空中交通更加便利,跨境旅行人数加速增加的情况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卫生观察站发布的《2019年世界卫生统计》,近年来,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艾滋病、肺结核、疟疾、乙型肝炎四种传染性疾病的总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2016年这四种传染病在全球共造成430万人死亡(170万女性和270万男性),相较于2000年的530万(220万女性和310万男性),总数下降了100万人。(3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9: Monitoring Health for the SDGs,” https://www.who.int/gho/publications/world_health_statistics/2019/en/,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3日。然而,艾滋病感染率仍在增长,在全球范围内,2005年艾滋病毒未感染率是 0.40/1000,到2017年未感染率下降至0.25/1000,2017年估计约有180万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女性 85.1 万,男性94.0万)。截至2017年底,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数达到2 170万的创纪录数字,较2016年底净增230万人,但仍然有41%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没有接受治疗。(37)同②。此外,从统计数据还可以发现,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以及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死于上述四种传染病的风险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世界上因这四种传染病造成死亡人数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中死亡数不到38人,其他有同等低死亡率的地区是欧洲、北美洲和澳洲,在南美洲国家中,除圭亚那和苏里南死亡率略高外,其他国家也处于最低死亡率水平。(38)同②。

然而,在人类仍同传统传染性疾病抗争之时,又有一些新型传染病不断涌现,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诸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猪流行性感冒(又称“猪流感”)、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登革热和瘟疫等。2002—2003年,首例非典型性肺炎病例出现在中国,伴随着国际商务旅行,SARS病毒在世界各大洲迅速传播至37个国家,造成8 098例感染和774例死亡;2009年,猪流感在全世界蔓延,约28.4万人因感染致死,许多公共和私人机构为防止流行初期病毒的传播而关闭,猪肉产业也蒙受了巨大损失;2014—2016年,埃博拉病毒在沉寂了多年之后(上一次爆发是在1976年)再次爆发,肆虐于西非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三国,引发高致死性疾病。病毒变异迅速,而且疫情首次离开非洲,蔓延至欧美。报告发现了28 600例病例,有至少11 325人死亡;2015年至今,寨卡病毒在美洲,主要是巴西流行,案例数不详,虽然没有造成死亡,但由于孕妇感染引起的初生儿先天性缺陷经常发生,一些国家的政府鼓励将怀孕推迟长达2年;2016年,登革热在全世界蔓延,造成1亿例病例和38 000例死亡。以往登革热疫情在不同地区时有发生,但2016年全球都爆发了疫情;2017年,瘟疫出现在马达加斯加,造成2 417例感染和209人死亡。瘟疫是马达加斯加的地方流行病,但这一次病例的激增与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肺鼠疫增加有关。(39)David E. Bloom and Daniel Cadarette, “Infectious Disease Threa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trengthening the Global Response,” Frontier in Immunology, March 201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447676/,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3日。

关于被列为最高致死率的埃博拉病毒,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跨国行动中,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10月,中国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问世,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可供使用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的国家。在2014年埃博拉病毒再次大爆发之后,《2015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埃博拉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蔓延,列为需要美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的全球紧迫的安全挑战之一。(40)“2015 National Strategy Security,” Obama White House, February 2015, Foreword and p. 2,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sites/default/files/docs/2015_national_security_strategy_2.pdf,访问时间:2020年3月1日。

尽管人类做出了持久努力来抵御各种传染性疾病,但未知传染性疾病出现的速度要远快于人类研发抗体的速度。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需要紧急研发疫苗的重点疾病说明了这一点。

表3 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列出的需要紧急研究的重点疾病

资料来源:“Infectious Disease Threa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trengthening the Global Response, ”FrontierinImmunology, March 2019, p.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447676/pdf/fimmu-10-00549.pdf, 访问时间:2020年1月3日。

最近的经济研究表明,中等严重程度至严重程度的传染病每年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约为 5 700 亿美元,占全球收入的0.7%。2014年至2015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造成1.1万多人死亡,其经济和社会损失超过530亿美元,而且几乎没有疫苗可以用来对付这类疾病的威胁。(41)“New Vaccines for a Safer World,”CEPI, https://cepi.net/about/whyweexist/,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3日。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大型流行性感冒的预期年成本约为5 000亿美元(占全球收入的 0.6%),其中包括收入损失成本和死亡率上升的内在成本。世界银行的类似估计显示,流感大流行造成2 800万人或更多的额外死亡,可能导致全球GDP损失高达5%,而且其对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来自对高死亡率和高发病率的预期。 即使传染病爆发对健康的影响相对有限,其经济后果也会迅速放大。例如,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期间,即使利比里亚的总人口死亡率在同期有所下降,该国的经济增长率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仍然下降了8个百分点。(42)David E. Bloom and Daniel Cadarette, “Infectious Disease Threa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trengthening the Global Response,”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March 28, 2019, p. 3.

三、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共同命运深刻地显示在经济的全球化上。各国经济早已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来自资本,资本到处追逐利润,促成了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导致了资本的全球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把全球经济联为一体,先是伴随着殖民统治和掠夺带来各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然后在殖民体系解体之后,带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但不是消失),使后发展国家能够“弯道超车”,就如在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这些金砖国家,或者在曾经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的东南亚国家所看到的那样。随着商品贸易、生产和资本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商品交易、资本流通和技术转让的规则也被建立起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性的机构相继成立,形成一整套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人们公认,全球经济已普遍呈现出低增速、低通胀率和低利率的特点,甚至出现了负利率的企业债和国债。负利率的出现及迅速扩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全球性经济问题。虽然负利率对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能起到一些作用,但它是发达国家缺乏其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无奈之举,若长期实行会对金融业和金融市场产生很大的负面效果。今后全球经济发展将呈现什么样的形态,现在很难预期。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一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经济的全球化,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和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做法不仅不能解决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还会给全球经济普遍带来负面影响。

可以列举最近若干年来世界经济的重大事件说明全球经济的紧密相连。

3.1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是各国金融相互交融、全球经济联为一体的有力证明。

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前,被视为金融创新模式的次级抵押贷款在美国盛行。美国银行以次级抵押贷款的形式进行不负责任的放贷,导致在引入更高利率后大量家庭拖欠抵押贷款。然后,银行将收回的二手房投放市场,由于违约率上升,房价受到了影响。许多抵押贷款被捆绑在一起,形成了被称为“抵押担保证券”的贷款,世界各地的银行都在大量投资于这些贷款的买卖。 当抵押贷款的价值暴跌时,这些证券的价值也遭到了崩盘。银行在发现其主要资产之一突然暴跌后选择了保留现金。各国金融相互交融的全球金融体系使恐惧迅速扩散到整个西方货币市场,当危机蔓延至爱尔兰银行时,欧洲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因为都柏林被欧洲当作离岸金融中心,整个欧洲的经济都与爱尔兰银行业息息相关。2008年9月29日,爱尔兰政府不得不为爱尔兰银行系统的负债提供担保。为了克服危机,美联储从银行手中接管了次级贷款,并给予银行一笔贷款以帮助其渡过难关。美联储还向欧洲和亚洲央行提供了4.5万亿美元的贷款,这些央行间接向欧洲和日本的本地银行提供了美元贷款,这有助于其他国家渡过金融危机。全球经济的相互关联导致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酿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解决危机的方法也因此是全球性的。

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引起了全球性经济危机。随着金融危机在美国的许多经济部门蔓延,美国经济在2007年底陷入衰退,到2008年,英国、美国和日本都陷入了衰退,德国紧随其后。美国随后经历了出口增长的大幅度下滑,特别是在2008年,这导致了美国商业公司的减产和裁员。美国进口的大幅度下降进而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生产,造成中国、日本和许多其他国家就业减少。世界对美国出口的放缓带来全球GDP的下降,因为全球公司也因销售减少而减产,而这又对美国经济产生了连带效应。随着世界其他地区GDP增长逐渐放缓,其他国家减少了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导致美国出口急剧下降。结果,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下降得更加厉害。(44)Mandilaras Alex, “This Is How Much the World Has Changed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World Economic Forum, September 14, 2017,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7/09/this-is-how-much-the-world-has-changed-since-the-financial-crisis,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5日。2009年1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新了其《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0.5%,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的估计大幅度下降。这是二战以来最低的预期增长率。(45)“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二战以来的最低点”,联合国,2009年1月28日,https://news.un.org/zh/story/2009/01/107862,访问时间:2020年1月6日。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中央政府普遍选择降低利率以刺激借贷和投资,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此之前,由于已经面临了经济停滞,日本是唯一一个选择低利率的国家。

这场危机对世界发达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通常严重依赖于向发达经济体出口各种商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世界整体的增长具有强大的相互拉动作用。因此,美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和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都造成了严重破坏。

由图5可见,美国经济放缓产生的连锁反应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急剧下降。一些国家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从中认识到,应对全球层面的经济衰退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这与大萧条时期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普遍看法是,如果本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事态发展隔绝开来,就能把对本国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这种观点曾导致严重限制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保护主义政策。于是,金融危机发生10年之后有人评论道:2008年“金融危机和大规模的连锁反应重塑了我们生活的世界。”(46)Podkul Cezary, Gabriel Gianordoli and Others, “10 Years after the Crisis,” Wall Street Journal, March 27, 2018, http://graphics.wsj.com/how-the-world-has-changed-since-2008-financial-crisis/,访问时间:2020年1月4日。而且直到今日,世界仍在努力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

从图5和表4中可以看出各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如何紧密关联,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与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是如此。

图5 1998年至2016年若干国家的实际GDP成长率资料来源:Mandilaras Alex, “This Is How Much the World Has Changed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World Economic Forum, September 14, 2017,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7/09/this-is-how-much-the-world-has-changed-since-the-financial-crisis,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5日。

表4 特定国家2006—2010年GDP增长率(%)

国别/地区经济20062007200820092010美国2.861.88-0.14-2.54-2.56英国2.792.43-0.28-4.251.95德国3.822.980.96-5.704.18日本1.421.65-1.09-5.424.19中国12.7214.239.659.4010.64中东与北非6.045.174.500.505.0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6.146.625.363.045.58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整理,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KD.ZG,访问时间:2020年1月4日。

3.2 美国的贸易战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和对其他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不仅打击了美国贸易伙伴的经济,也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更多的负面影响还会逐渐显露出来。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份报告发现,尽管对加征关税给美国税收和福利带来的最终后果还不能确定,但在2018年,美国已经经历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供应链网络发生了极大变化,进口商品品种供应减少,而且关税完全转移到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上。研究的结果表明,美国目前通过加征的关税得到收入不足以补偿进口商品消费者蒙受的损失。而且,鉴于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其他国家也呈现了类似模式,这表明贸易战也减少了全球经济的实际收入。(47)Mary Amiti, Stephen J. Redding and David Weinstein, “The Impact of the 2018 Trade War on U.S. Prices and Welfar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March 2019, pp. 1-2, http://www.nber.org/papers/w25672,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3日。

这份报告运用标准经济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美国关税政策的最终受害者是美国国内消费者。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大约 2 830 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征收了关税,税率在10%至50%之间。作为回应,美国的贸易伙伴对大约1 210亿美元的美国出口商品征收了平均16%的关税,使美国陷入了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大规模的竞争性关税保护。(48)同①。2018年,中国、欧盟、墨西哥、俄罗斯和土耳其都先后加入了对美国出口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行列。2018年4月,中国开始对33亿美元的钢、铝和农产品加征关税,7月和8月对另外50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加征关税,9月对600亿美元的其他商品加征关税。到2018年底,进口关税使美国消费者和进口商付出了额外的代价,每月增加了30亿美元的税收成本以及14亿美元的福利损失。截止2018年11月,美国当年累计的损失已经达到69亿美元。(49)同①, p. 13。

1990—2018年美国生产者成本年均通胀率略高于两个百分点,而报告估计,进出口关税的综合效应把美国制造业的平均价格提高了一个百分点。美国加征关税和外国报复性关税对供应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到2018年底实行的报复性关税继续下去,每年大约有1 650亿美元的贸易为了避免关税,将继续改变进口来源或出口方向。这一全球价值链的重组可能会对在美国和中国进行投资的公司造成高昂成本,因为它们不得不将自己的设施转移到其他地方,或寻找其他的出口目的地。

由于美国贸易伙伴的报复以及英国退出欧盟造成的不确定性,商业信心和金融市场情绪反复受到打击。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中美未来的关税战、美国汽车关税问题、英国“无协议脱欧”)削弱了投资信心,破坏了贸易和技术供应链,并使全球经济增长大大低于基准水平。(50)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July 2019,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Issues/2019/07/18/WEOupdateJuly2019,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3日。目前,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8年全球实际GDP下降了0.2%,预计2019年将比2018年下降 0.6%,2020年将比2019年上升0.4%。(51)Se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ttps://www.imf.org/external/datamapper/NGDP_RPCH@WEO/OEMDC/ADVEC/WEOWORLD,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3日。

3.3 英国“脱欧”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备受瞩目的英国“脱欧”问题,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彭博社2019年10月一篇文章的分析,如果英国在没有过渡协议的情况下退出欧盟,其连锁反应不仅将动摇商业信心指数,而且将破坏已经十分脆弱的全球经济。在美中贸易战已经使得全球制造业陷入衰退之际,英国的“无协议脱欧”只会给全球经济雪上加霜。(52)David Goodman, Craig Stirling and Liz McCormick, “How a No-Deal Brexit May Become a Problem for the World Economy,” Bloomberg, October 4, 2019,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10-04/how-a-no-deal-brexit-may-become-a-problem-for-the-world-economy,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3日。

英格兰银行对英国“在最坏情况下无协议过渡情景”的最新评估是,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从峰值降至谷底,降幅为5.5%。法国兴业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克劳斯·巴德(Klaus Baader)表示,“我们的估计显示,英国GDP每减少1%,欧元区GDP将下降0.2%至0.25%。”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芬兰银行行长奥利·雷恩(Olli Rehn)则在2019年9月表示,对欧洲的影响将“不均匀地蔓延:爱尔兰将遭受最大的损失,然后是对英国有大量出口的国家。”(53)David Goodman, Craig Stirling and Liz McCormick, “How a No-Deal Brexit May Become a Problem for the World Economy,” Bloomberg, October 4, 2019,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10-04/how-a-no-deal-brexit-may-become-a-problem-for-the-world-economy,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3日。欧洲面临的困难是,欧洲央行已经将其大部分政策手段用于解决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如果英国“脱欧”引发更严重的动荡,欧洲央行将几乎没有应对空间。此外,德国作为中美两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可能会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鉴于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对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贸易战已经让德国深受其害。

四、现实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尽管全球经济密切相关的事实已经有目共睹、无可争议,但本位主义和“美国优先”的动机仍然促使特朗普政府把解决贸易争端视为零和游戏,把极限施压、漫天要价当作处理问题的手段。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竞争力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国家,被美国视为其既有霸权地位的挑战者,并把美国遇到的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都归咎于中国的“不公平贸易”。一些美国普通民众也持有此种看法,他们对美国现状的不满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反全球化倾向,而且不仅是在美国,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现象,例如执意“脱欧”的英国。

一些国内学者认为反全球化的动力源于全球治理体制存在着缺陷,但实际上这个判断是片面的,且有些本末倒置。从根源上讲,反全球化首先是国内因素所致,其动力主要来自国内。许多国外学者也有相同的论述。国内治理的缺陷使得全球化对社会的副作用不能被消弭,从而激起了部分国内民众对全球化的不满,而一些国家内部的反全球化情绪又进一步聚集成为国际上的反全球化倾向。

就美国而言,如今全球化对美国社会的副作用逐渐显现。全球化以及与其相关的自由贸易至少在美国引起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使许多美国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因而招致他们的反对:

第一,自由贸易可能导致某些群体失业和收入下降。当资源在全球配置、分工在全球展开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美国企业纷纷外迁或外包。资本外流使美国制造业出现了严重衰退,加速了制造业的空心化,而这正是美国白人蓝领集中工作的领域。例如在底特律汽车城,由于就业岗位的大量缩减和人口大规模外迁,底特律市政府税收锐减,财政入不敷出,不得不在2014年宣告城市破产,通过变卖公园等城市设施来还债。工作岗位的丧失还迫使美国劳动者必须与待遇比他们低得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者进行竞争。其中受到最大冲击的是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美国白人蓝领。

第二,贸易具有重要的收入分配效应,这一点往往被其经济效应所掩盖。自由贸易在理论上能提高全球总产出和总体福利,但它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或同等程度地受益。它所带来的广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会使一部分人获益,另一部分人受损。全球金融体制又限制了主权国家进行再分配的能力,结果全球化加剧了国家间和国家内部的经济不平等。

第三,自由贸易还带来对美国社会标准和规则的挑战。全球化深入发展后,由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很容易迁移到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这会迫使本国政府采取某些措施,如降低工人工资、打击工会组织、减少社会福利、放松环保监管、对企业和富人减税等来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也是自由贸易遭到反对的原因之一。

第四,全球化加剧了美国国内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由于经济全球化,美国跨国公司高管、技术精英可以不受国界限制,凭借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谋求职业。但是白人蓝领只能在地方上进行竞争,而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已经使地方丧失了大量工作岗位,致使白人蓝领收入水平下降,更难以进入中产阶级,这进一步带来美国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平等。2012年,美国最富有的0.1%的家庭所占有的财富与中下层90%的家庭所拥有的财富几乎相等,(54)Emmanuel Saez and Gabriel Zucman, “Main Data,” http://gabriel-zucman.eu/uswealth/, 访问时间: 2019年12月28日。美国的基尼系数从1968年的0.39上升到2014年的0.48,几乎高于其他所有发达国家。(55)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Historical Income Tables: Income Inequality,” https://www.census.gov/hhes/www/income/data/historical/inequality/,访问时间:2017年6月20日; OECD Income Distribution Database, http://www.oecd.org/social/income-distribution-database.htm, 访问时间: 2017年6月20日。

总的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内社会政策,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美国制造业的衰败、就业岗位丧失、收入下降、经济不平等、政治冲突、国家认同危机、犯罪活动和国家安全威胁等严重问题。近年来,美国国内出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桑德斯的左翼民粹主义和特朗普的右翼民粹主义对华尔街和国际资本的抨击,都与此有关。这些社会危机激发了美国国内的反全球化潮流,催生了民族主义、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政策。而由于美国国内一些对华强硬派的宣传,(56)关于特朗普政府的反全球化问题,可参见周琪、付随鑫:“美国的反全球化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太平洋学报》,2017年第4期,第1-13页。许多美国普通民众把中国看作其所遭遇困境的根源。

当前,美国决策者正在用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的方法来处理中美贸易关系,一些人甚至想要走得更远,想要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彻底“脱钩”,把投资和贸易全部转移出中国,对中国经济进行打压,特别是在高科技方面对中国进行封锁,这些都是与全球化的理念相悖的。在特朗普扩大对中国科技公司制裁的情况下,全世界媒体纷纷以“美中科技冷战开打”“贸易战已经演变为科技冷战”为题做报道。《华盛顿邮报》刊登的一篇文章甚至设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在世界的一端,一半人使用百度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用着华为的5G网络,并在淘宝上购物,在微信中贴自拍;而在另一半的世界,这些活动主要由亚马逊、谷歌、脸书、特斯拉和爱立信主导。(57)Marc Champion, “How U.S-China Tech Rivalry Looks Like a Digital Cold War,” Bloomberg, December 13, 2019, https://www.bloomberg.com/quicktake/how-u-s-china-tech-rivalry-looks-like-a-digital-cold-war, 访问时间: 2020年1月5日。

五、结 论

由此可见,理论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现实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是有距离的。现实中,存在着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实现的诸多因素: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战略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中国在国际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第三世界国家表现得更容易接受。不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正逐渐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采纳,证据是2017年它出现在多个联合国下属机构的决议中: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5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人民日报》,2017年2月12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2/12/c_129476297.htm,访问时间:2020年1月12日。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该决议强调,“本着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区域合作极为重要,作为有效方式以促进阿富汗和该区域安全、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9)“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344(2017)号决议”,2017年3月17日,第1页,https://undocs.org/pdf?symbol=zh/S/RES/2344(2017),访问时间:2020年1月12日。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首次载入人权理事会决议,标志着这一理念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0)“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光明网,2017年3月25日,http://news.gmw.cn/2017-03/25/content_24054260.htm,访问时间:2020年1月12日。11月2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又被写入联大“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中。(6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写入联合国决议”,人民网,2017年11月3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1103/c1002-29624208.html,访问时间:2020年1月12日。

然而,要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中国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中国需要做的工作是,必须通过各种努力使更多的各国民众都清楚地意识到,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像冷战中那样的经济“脱钩”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若落入“新冷战”或“科技冷战”更是人类的不幸。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连为一起,相互依赖,也使人类拥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同时面临着更多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各国应当进行更多的合作而不仅仅是竞争。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世界各国应当共同努力来解决全球性问题,通过改革来改善全球治理体制,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让全人类都从中获益。

猜你喜欢
难民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世界难民日
——聚焦各国难民儿童生存实录
孟加拉 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