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青
杨浦滨江是上海黄浦江两岸空间的一部分,滨水岸线长度15.5 km。5.5 km的南段公共空间分三阶段建设:第1阶段是550 m示范段,2016年9月率先向公众开放,采用了“锚固与游离”的设计策略[1];第2阶段是杨浦大桥西侧2.8 km段,2017年10月开放,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杨浦后工业景观的风貌;第3阶段是杨浦大桥东侧2.7 km延伸段,2019年10月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同步开放。项目属于第2阶段,位于丹东路、宁国路2个轮渡站之间,拥有近1 km的水岸线和30~100 m进深不等的腹地空间。
从地理区位上看,杨浦滨江南段与城市中心的外滩及陆家嘴地区保持了3~4 km的距离,不近不远。一个多世纪前,这里成为自来水厂、发电厂、煤气厂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选址地,积聚了大量纺织、制造、仓储类产业,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一个多世纪后,陆家嘴CBD占据了上海的制高点,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等地标建筑不断重绘着上海的天际线,成为杨浦滨江世界级的都市背景。
基地长期以来都属于“生产型”的岸线,历史上曾聚集了祥泰木行(1912年)、怡和冷库(1920年)、明华糖厂(1924年)以及旧上海鱼市场(1946年)等企业,但城市的变迁使得大多数的厂房和设施已不复存在,退化为“工业锈带”。失去了活力的场地无法向公众开放,沿江而行更是奢望。
1 改造前的基地,人们很难进入江边People could not reach the riverfront before the site renovation
2 防汛墙隐藏于跑步道和骑行道之下The flood control wall is hidden under the jogging and cycling paths
3 取型于原有吊机基座的滨江长凳The riverfront bench takes the shape of the crane base
4 可作为室外教室的阶梯形看台A stepped stand that can be converted to outdoor classroom
5 滨江空间的绿地覆盖率从不足5%提升至65%The riverfront's green coverage increased from less than 5% to 65%
黄浦江岸线的核心问题是防汛体系问题。作为一个特大型滨水城市,上海在黄浦江两岸采用了千年一遇的防汛标准:防汛墙顶部标高比常水位高出3~4 m,比城市现状地坪高出2~3 m,客观上形成一道视线屏障。
从黄浦江整体视角来看,滨江公共空间呈现出多种模式:外滩段防汛墙与地下空间结合,上方作为亲水平台;浦东陆家嘴段利用防汛墙后退,实现了十分接近江滩的亲水空间;虹口滨江结合邮轮客运码头实现了高绿量覆盖和立体动线;世博后滩公园段突出了自然驳岸与生态湿地风貌;徐汇滨江通过竖向组织在城市道路上即可看到江面。
随着滨江公共空间数量的不断增多,将这些离散的空间贯通连动起来的构想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基于“还江于民”的理念,2015年上海出台了《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沿黄浦江规划建设不间断的骑行、漫步、跑步道,以实现中心城区45 km两岸全部贯通并向公众开放,简称“三道贯通”。同期还编制了《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建设设计导则》[2],用于引导后续落实和推进。“三道贯通”对于项目有2个实际意义:1)骨架作用,支撑起整个公园的内外交通动线;2)催化剂效应,以线带面加速了整个公园项目的推进。
项目基地拥有宽适的腹地空间,最大进深接近100 m,充分具备选用两级防汛体系的条件。在这一模式中原有一级防汛墙保留,墙顶标高降低2 m,与老码头地坪齐平;二级防汛墙后退30 m新建,形成约6%坡度的向江坡面,具备了天然看台的属性。
看台的载体是数量充足、形式多样的坐凳,提供滨江公共空间最基本的休憩功能。为了更好地融入场地和环境之中,整个项目没有选用成品的座椅,全部经过特别设计以保持与整体景观语言和材质的一致性。坐凳在尺度上特别加长,能够灵活满足更多人的使用需求;布局上沿江放置,确保最佳的观江视野;形式上可躺可坐,提供趣味化的体验。
位于申江码头的吊机坐凳,造型源自码头吊机的脚轮,长约6 m,中间较低的部分适合坐望观江;两端斜向45°的部分可背躺眺望远处的地标。
看台同时注重多功能。在祥泰木行旧址,坐凳结合坡地由高到低呈阶梯形布置,具备露天剧场的观演功能。木行的发展沿革以文字预制于长凳端部,为看台拓展出文化展陈功能,以轻松的方式感知基地的历史。在杨浦海事处码头的自然课堂,通过防汛墙与地下车库的整合形成了4层台阶,条形长桌与坐凳的组合设置令这一看台兼具了观景休憩与户外教室的功能,为周边居民带来社区活动交流的空间。
依托坡地和覆土,场地原有以硬质为主的面貌得以转变,陆域部分的绿化覆盖率从不足5%提升到60%以上,令看台完全融入绿色公园之中。位于东外滩医保仓库与打捞局码头2个缝隙间的滨江小坐是一处相对分离且具有半私密性的小空间,通过增加1.5 m覆土树池为这一看台实现了绿色林荫覆盖。在部分高桩码头,以耐候钢板构建的花坛在保持视野通透的前提下,为看台带来更多覆土种植空间。
6 具有生态教育意义的可进入式雨水花园Accessible rainwater garden with ecologic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7 滨江采用了大量的舒缓坡道带来更舒适的通行体验Gently sloped ramps bring more comfortable passing experience
8 景墙的位置是原有工厂的边界The location of the landscape wall is the boundary of the former factory
基于看台定位,公园的种植设计将通透性作为优先考虑的要素,留出通往江面的视线通廊。植物侧重上下2个层次,上层是以本土树种为主的大乔木,注重稳定生长并抵御江风,通过控制枝下高与分支点,确保视线不被阻断;下层以草本植物为主,强调形态轻盈与飘逸感,在江风中呈现出动态景观,为看台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背江面被设定为看台的后花园,这里氛围偏安静和内向,与滨江空间互补。考虑到与城市管网的关联,引入雨水花园概念,采用波浪式平行布置的蓄水沟渠[3],减缓暴雨期间市政排水网络的负担,也带来更为自然野趣的体验。雨水花园下方采用了地埋式的雨水收集系统,为整个公园绿地提供灌溉水源。通过架设于沟渠上的木栈道和休憩平台,人们可以近距离观赏和了解这一具有海绵城市效应的生态型空间。
基地典型的断面是漫步道在滨水前沿,骑行、跑步道在后方坡顶,跑步道和骑行道拥有宽广的视野,采用标准喷涂区分,沿江延展并连接岸线各区。看台上下由多条步行通道连接,间距不大于100 m且延伸至外部城市人行道和楔形绿地,形成一个完善的步行交通网络,契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构想[4],方便周边社区人们的进入。通过接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项目的服务半径可以扩大至更远城区。
10 滨江成为周边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喜爱的休闲空间The riverfront has become a favorite leisure place for residents of adjacent communities, especially the elderly
11 融入了艺术图案的高桩码头为滨江带来新的活力The high-pile wharf incorporating artistic patterns brings new vitality to the riverfront
鉴于防汛墙与地块间2~3 m的高差,大部分出入通道都优先使用坡道设计,并采用比常规无障碍坡道更为舒缓和安全的6%坡度,不仅方便轮椅出行,对于老人、儿童、婴儿车、跑步者也十分友好。在露天剧场看台,连接通道具有复合特性:日常作为无障碍坡道使用,举办大型活动时可作为人流疏散通道,在应急情况下还能转换为打捞局的抢险通道。
虽然基地里的工厂不断发生变迁,但地界却很少变动,大部分的厂界围墙都保持了长时间的稳定和辨识度。沿界墙拓展出的3 m步行通道,以历史文化走廊的方式将人们引导至滨江看台。祥泰木行的景墙通道采用木材堆栈的纹理表达了曾为中国最大木材交易转运商的过往,半通透的方式也与一旁的公园实现了较好的融合。
基于滨江天然的资源,融入公园的看台,远可望城市之巅,中可看江岸渡船,近可观生活休闲,细可察历史变迁,为滨江带来更多层次的观景休憩体验。
高桩码头在基地岸线中占比超过90%。这些码头位于江面和看台之间,因宽阔的空间尺度和良好的承载力,具备一个天然舞台的属性。设计整体采用了低干预和留白的处理,将舞台作为日常生活的发生地、城市活动的事件场,鼓励多元的城市公共生活。从工程技术方来看,这一保留利用策略既维持了滨江岸线的原有风貌,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新建工程投入,避免了对水域的额外占用。
杨浦滨江位于高人口密度且土地稀缺的中心城区,社区老龄化、人均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舞台将日常生活的边界拓展至了滨水区。无门票、无边界、全开放、全通透的特性包容自儿童至老人的全年龄人群。
周边社区居民是舞台最广泛的使用者。散步、晨练、游玩、观景、交流等日常活动赋予舞台生动的画面感,也间接提升了看台的吸引力。在周末或节假日,不定期举办的各种时尚音乐派对、都市健康跑、社区电影日、公益社团活动、家庭聚会等,为舞台增添了更多色彩,成为日常生活的延伸和补充。
滨江舞台的意义并不局限于为民众提供物质形态的公共空间,而是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空间的主角。这要求空间本身首先要具备足够的容量,能够服务尽可能多的人;其次无须剧本不限定使用方式,鼓励每个人的自我参与和主动体验。在优美的上海城市天际线与江景的衬托下,舞台不再需要过分戏剧化的表达,平实的叙述和安静的状态,已足够引发公众的共情。
以高桩码头为载体的舞台,除了必须加设的沿河栏杆外不再增加其他内容,最大程度保留工业岸线的原貌,展现舞台独特的工业底色。原有码头混凝土地坪不再覆盖新的铺装材料,仅进行表面平整化处理,让步行体验变得更为安全和舒适,也留存着曾经的使用痕迹。旧有的10 t级起重吊机成为舞台上的视觉焦点,一并保留下的还有嵌入地坪的吊机轨道。码头上不同时期形成的灯塔、系缆桩、孔洞等均被保留,帮助人们回忆起曾经忙碌的景象。区别于大体量工业建筑,舞台区的工业遗存没有对场地和空间过多占用,为舞台提供了良好的本底条件。
为保持舞台底色一致,新增元素的材料,如景墙、树池、花坛挡墙等竖向构筑物和构件等,采用了耐候锈板,强化与工业质感的协调。新铺地面没有采用石材,而是选用预制混凝土和露骨料的透水混凝土工艺,与旧有码头肌理保持一致,也令舞台具备整体和连续的风貌。
12 夜幕下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二期The Yangpu Riverfront Public Space Phase II at night
舞台中最具代表性的高桩码头长240 m,面积近6 600 m2,是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室外展场之一。宽阔的地面上是艺术家浅井裕介的作品《城市的野生》。2幅95 m × 20 m的巨型画作分布于码头吊机两侧,以充满野性张力和生动趣味的白色图案,为舞台空间注入全新活力。艺术家期待“人们能够悠然自得地以一种全新的情绪,去重新审视一个我们平时已经见惯了的世界”。
艺术品的生成采用了充满想象力但又十分低调的方式,整个作品对原有场地功能没有任何影响。前期以工作坊形式收集小朋友充满想象力的创意画稿,由艺术家进行提炼和组织,在志愿者和周边社区居民的参与协助下,最终以线条、图形的方式还原于高桩码头之上。儿童参与的作品在完成后吸引儿童游玩,城市活动以陪伴而非灌输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到访者。
在整个5.5 km段,艺术家北川富朗作为总策展人,以“相遇”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展陈于滨江公共空间,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市民和游客。留白的舞台通过大型城市活动与艺术事件的介入,影响力得到提升,公共空间也升级为城市旅游目的地,形成城市品牌。城市活动为舞台带来的高光时刻令滨江空间持续保持魅力。
在类似上海这样的城市,工作学习节奏的紧张与居住生活空间的局促已成为一种常态。优质的滨水公共空间以其开阔的视野和轻松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积极的减压和缓冲作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南段二期景观设计以看台与舞台为切入点,从人的视角出发,最终回归到人的活动,让场地适合漫步,空间可以阅读,生活充满温度。过去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岸线在更新后实现了日常休憩与城市活动的弹性使用,展现出滨江生活的独特吸引力,也给未来留下了更多可能性。
项目面积:67 000 m2
项目地点:上海市杨浦区安浦路
设计单位:上海大观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深化设计:上海聚隆绿化发展有限公司
委 托 方:杨浦区浦江办、杨浦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团队成员:杨晓青、张向阳、王骏杰、孙杰、张先之、张燕飞、邹敏、吕文瑛
设计时间:2015年8月—2016年8月
施工时间:2016年10月—2017年10月
摄影版权:金笑辉、大观、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