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疯狂动物城》的梦境营造与意识形态渗透

2020-03-01 01:19张靖悦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疯狂动物城梦境

摘 要: 《疯狂动物城》作为迪士尼的一部力作,向我们展现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用一个个卡通形象构造了美国人梦境中的多元文化世界。在经济、政治乃至道德的审查下,影片梦境的营造也有别于以往,同时也反映了美国意识形态的颠覆等问题。借助好莱坞这个平台以及电影的独特话语,美国对价值观念进行粉饰,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着新的普世价值。本文着重分析意识形态渗透下该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等,以此来剖析好莱坞电影梦境的营造,对好莱坞影片进行解读。

关键词: 《疯狂动物城》 美国意识形态 梦境

一、对美国梦的褒扬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无异于白日做梦”。创作活动就是潜意识活动或自由联想,艺术家创作时便是处在白日梦之境, 将积压在潜意识层下的欲望冲动倾吐出来。同时电影是为乐观主义服务的,它让观众在梦境中忘却自我,任由自己被置于一个由美丽的神话世界编制而成的摇篮中。 a《疯狂动物城》 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朱迪的兔子,因为向往动物城无限的可能,所以远离家乡,踏上了去动物城追逐梦想的旅途。朱迪追梦的历程事实上也是美国人追梦的过程。朱迪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真正的警察,尽管周围的人对此并不看好,甚至包括朱迪的父母也认为她的本职工作就是卖胡萝卜。在自己想要做成某一件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却遭到了所有人的不认同和反对时,朱迪并没有表示气馁和放弃,反而对动物城这个大都市更加充满了向往。她在警校遇到了比自己强壮许多的竞争对手,而且刚开始的训练对于体格娇小的兔子来说的确困难重重。面对艰难的训练环境,朱迪由一开始的力不从心到后来克服种种困难变得游刃有余,把自己体格娇小的劣势转变成灵活的优势,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朱迪打破了兔子属于弱势群体、只能依靠卖胡萝卜为生的刻板印象,证明了即使是一只兔子也拥有可以和大型食肉动物相较量的实力。b这一人物的设置,实则象征了追寻美国梦的每一个人,只要心中充满无限的可能,坚持不懈的奋斗,就一定能获得自己理想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并非依赖于其他。这是最典型的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人物塑造,美国梦一直激励着无数像朱迪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放弃故土,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而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众多成功人士的摇篮。这样的塑造让观众在漆黑的影院当中,更加真实的沉浸,更加陶醉于美国梦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动物城这片乐土就是导演所营造出的理想国,一个可以帮大家追求并且实现美国梦的神奇国度。由现实的追求与想象,转化为影片当中的具象表达,无疑就是梦境的外化演绎,这就达到了导演的真实意图,即对美国梦的褒扬与传播。

二、对多元文化融合的重新定义

影片当中的动物城有十二个独特的生态环境,每个区域生活着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文化,但这些区域同属一个城市之中,互相之间没有排斥,反而更能满足不同动物的需求,每种动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c透过这一其乐融融的表象,笔者认为这一设置实则影射各个国家的不同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星球,导演营造这一梦境,就是要让观众相信,我们全人类可以像动物城一样,不同种族和谐共存,但前提是在统一的权威之下,就像动物城的所有动物全部受制于狮子市长的领导一样。虽然各种不同的文化交织在一起,但受制于文化霸权的控制,不同民族的特有文化逐渐被侵蚀。如今的美国文化已经扩散到了全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快餐文化、好莱坞电影、节日的西方化、语言、流行的服饰等均能够说明美国文化殖民的野心。这也说明了多元文化并不只是简单地将不同的文化拼凑在一起,而是每种文化在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被强权所浸染。

其次,在《疯狂动物城》中还有许多极具个性的角色,例如俱乐部里所谓的“自然主义者”,他们不穿衣服喜好裸体生活,苍蝇围绕的牦牛,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又比如全民偶像,代表流行音乐文化的歌手夏奇羊。导演塑造这些角色看似是对个性的新鲜事物的包容,实则就是营造一种对个性和人权认同与肯定的梦境,观众潜移默化之中,被这种文化意识所影响,从而逐步达到文化殖民的目的。

三、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

弗洛伊德说:“对于艺术家而言,未遂的欲望可以用艺术的方式来得到满足。他们采用艺术的形式,用艺术的独特手段,把昼梦的个人色彩及不道德的想法加以修饰, 把强烈的快乐附着在经过处理的忠實的材料上。”d导演将美国传统意识形态的颠覆完美内化于这部影片当中,首先是由弱小到强大的转变。朱迪是一个女性角色,但是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这固然遭到了周围人的嘲笑与反对。在男权主义影响下的现实社会中,女性留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柔弱、顺从,只能够作为某一重大事件的配角出现,起决定性作用的永远是男性角色。女性承担的也往往是一些次要的,被命令式的工作。基于这些现象,影片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同样的残酷环境,但是也随着朱迪对梦想的追求让观众看到了希望。身为女性的朱迪凭着自己的努力,摆脱了自己弱小的标签,成功地成为一名警察。虽然这一路有很多坎坷,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完成了自己心中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弱小到强大的蜕变。由此看来,这里的女性形象更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代表“弱势”的符号,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女性角色。

此外,更能体现这一点的是羊副市长这一人物设置。羊作为食草动物,与凶猛的食肉动物相比,本身是柔弱温顺的代表,但在此却成了阴谋的制造者,这样的角色安排,彻底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美国作为一个曾经的殖民者,自然被贴上令人生畏的标签,就像影片中的狮子市长,总给人一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权威感,畏惧感,但实则不然。羊副市长代表的表面柔弱,实则阴险的形象,实际上是对曾经的被殖民国的影射。这样一种“强大”对“弱小”的关系,也是对殖民国和被殖民国的隐喻,意在说明,我们曾经所认为的强权和霸权,并不一定是扰乱世界的力量,反而是一些传统观念中的弱势,在柔弱外表之下,掩藏了一颗不安分的心,在背后做出一些阴谋勾当来扰乱世界秩序。借助好莱坞这一平台和窗口,美国对曾经的普世价值观进行了彻底颠覆,对曾经的“强”与“弱”进行了重新洗牌。这一点或是其想要宣扬的核心所在。

其次影片中还反映了性别、职业、种族歧视等不公正待遇问题,但也都进行了传统的颠覆。为了获取观众的认可,导演巧妙地采取先抑后扬式的梦境营造。狐狸尼克被人们贴上了狡猾奸诈的标签,所有人都远离他,讨厌他,他也因此而堕落,按照人们想象中的方式生活,坑蒙拐骗。朱迪在都市大型动物的警察局工作同样也遭到了不公平待遇,最初只是被牛局长派去做了一个到处给人贴罚单的交警。这些对立的身份对应了我们现实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传统美国意识形态认为,黑人就应该被奴役,白人理应享有权利,这就像兔子只能去贴罚单,狐狸只能坑蒙拐骗,狮子才是王的象征,这些固有的思想都在影片营造的动物王国中体现了出来,这同样也是现实中的人们对于这些现象的一种惧怕与反抗,希望在梦境中得到一种平等的对待与救赎。导演恰恰针对这些固有的观念进行了彻底反转。兔子朱迪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警校,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查清案件成为一名真正的警察,从此挣脱了弱小动物只能從事简单工作的枷锁。狐狸尼克却和朱迪成为好朋友,帮助他一起破案,最终也在朱迪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羊副市长虽为食草动物,但他才是整个案件背后的操纵者。通过对这些职业和种族的颠倒,导演将观众的传统价值观念和认知进行了彻底的更新,鲜活地表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弱势不一定永远安分,我们所认为的强权也不一定仗势欺人,让观众在影院中沉浸于这样一个乌托邦社会,重新建构自己的价值判断。

四、对“他者”的逐渐包容

他者的定义是非我,换言之,就是与我不同的事物,如果我们从国家层面考虑这种相异性,那么他者就是脱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事物。那么对于传统美国社会来讲,他者首先是非白人。这一意识在很多黑人电影中都可以看出。黑人对于美国白人来讲就是一个“闯入者”的形象。美国电影对于“闯入者”的形象以往都是排斥的,闯入者的角色标签往往是反面的,野蛮的,残暴的,或者是弱小的受欺凌的。虽然这些他者对于国家而言仍然是一个真切的威胁,但这一观念近几十年来显然有了明显改变,美国意识形态中对他者也逐渐呈现一种包容的态度,抑或可以说是这些他者逐渐被美国社会所同化,逐渐融入这个“大熔炉”当中,不过这也许正是美国人所希望发生的事情。好莱坞电影导演非常巧妙地将这一观念融入电影梦境,展示了美国社会对于他者的一个全新的态度。在《疯狂动物城》中,兔子朱迪对于这个大都市来讲就是一个闯入者的形象,在这座城市中,到处都是大型食肉动物,而她只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女性形象。按照传统意识形态来讲,朱迪理所应当会受到排斥,但是影片给我们展示的恰恰是这座大都市接纳她的一个过程,也可以说是朱迪被大都市的生存方式同化的过程。朱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完成新的挑战,做出理想的成绩,从而不断地适应整个大环境的,这一过程当中必然遭到不少歧视,这一情节的设置实际上影射了美国社会对于他者的态度从排斥到逐渐接受包容,他者最后完全被同化的一个过程。

五、对社会问题的反映

美国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也在影片中进行了形象的表现,比如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底下,在影片中用一只树懒形象地刻画出来。当朱迪走进交通局查车牌号的时候,大厅里面坐着一群无精打采的工作人员,一个叫“闪电”的树懒负责查车牌,“闪电”这个名字与树懒的行为模式形成巨大的反差。“闪电”动作十分迟缓,一个车牌号要说很多遍才会敲击一下键盘,但是当旁人讲起趣闻轶事时,他却表现出更大的兴趣。e交通局这段场景节奏缓慢而且占据影片较长篇幅,非常生动地隐喻了政府办事效率低下,而且用人不当的现状,在最需要办事效率的政府机关却安排最为懒惰的人物,说明政府机关在用人时缺乏考虑,官僚作风突出,态度傲慢。而在影片的最后,开着跑车飙车的人正是这位工作时非常缓慢的“闪电”,可见树懒不是不能快起来,关键在于他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这样的一个情景设置,将美国社会现实问题戏剧化,梦境化。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是存在一些这样的社会槽点,这些问题也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各种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不到位,自然会使得大家对此感到失望和恐慌,导演借这一情节,不断地激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当我们从影院走出的那一刹那,就应该从梦境中醒来,回归现实,调整我们的社会畸形。

六、对和平世界的呼吁

导演借助动物城给观众营造了众多的梦境,或美丽,或残酷,最终回归到呼吁世界和平的美好梦境中。影片的最后,出现了一位超级巨星夏奇羊,她用一场声情并茂的演讲呼吁大家保持理性,不要被动物城的分裂谣言影响,一定要合力维护自己的家园。大团圆结局也是美国意识形态渗透下好莱坞电影惯用的手法。最后大团圆结局时,夏奇羊又以一首“Try Everything”的歌曲(尝试一切)结尾。借助这一角色之口,表达了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样的大团圆结局让观众心满意足地走出影院,满载着幻想,做好了承受未来生活中旦夕祸福的准备,直至下一次观影。

七、对童年梦境的再现

电影梦境和普通梦境不同,电影梦境始终是通过导演的眼睛和大脑看到想看的东西,通过镜头和画面等一系列能够刺激人的感官能动性的东西来为观众造梦。法国电影理论家雷纳·克雷尔曾经描述过:“黑暗的放映厅,音乐的催眠效果,在明亮的银幕下闪过的无声的影子……具有同等威力的催眠作用。”这样一种全身心投入正是与电影银幕中的画面、影像进行心理运动的结果。 f《疯狂动物城》这部影片导演运用动画电影的形式,为每个人造了一个童年的梦,让我们回忆起了儿时阅读童话故事的感觉,再现了童年梦境中的景象。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被则阐释为人们内心经历(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的投射,让观众随着故事中的人物一起体验故事的经过结果,和影片中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的同时,更能够让我们反思现实。梦境和现实的差距就在于梦境更加的美好,更加的令人向往,但是从梦境中回归现实,强烈的对比也更能够让我们的大脑清醒,冷静地面对现实世界。就像观影结束时,观众走出影院,怀抱着梦境中的美好向往,用一种充满希望的眼光去看待现实世界。美国意识形态通过电影无形地渗透到了每个人心中,以这样一种最原始的童话梦的形式影响着每一位观众的价值判断。

八、结语

《疯狂动物城》 这部影片导演想要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美式”的乌托邦梦境。意识形态渗透下的梦境营造,其形象而深刻的内涵表现,让观众对美国文化的认识进行了更新。一部《疯狂动物城》就是一部美国社会现状和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一影片,彻底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了颠覆,而电影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够像梦境一般迎合观众的想象。一场电影具有类催眠性,具有令人陶醉的画面,使人舒适而放松,观众通过电影的影响脱离了现实,而后又回归现实,人在醒来之后总比在睡觉之前更加清醒,这就是电影梦境的神奇之处。而每一位艺术家,每一位导演,总是能够通过镜头将现实的东西梦境化,将社会意识形态、个人情感倾向全部有机融合于其中,给观众呈现一场如梦似幻的视觉盛宴,同时,潜移默化地对我们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彻底刷新和重建。

ad宋钰颖:《幻想、现实及其梦境的营造——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蒂姆波顿的电影》,《电影评介》2013年第2期,第23页,第23页。

bc晏文娟:《浅析美国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文化多元性》,《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第68页,第70页。

e 谭钦菁:《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美国社会文化隐喻解析》,《海外英语》2019年第12期,第103页。

f 杭枚:《奇幻电影:文本解读与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参考文献:

[1] 雷吉斯·迪布瓦. 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 唐语嫣.精神分析学下的电影与梦境——结合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浅论[J]. 电视指南,2017(9).

作 者: 张靖悦,山西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疯狂动物城梦境
梦境
绝美海滩
源于童年梦境的诡异世界
梦境
白昼之月
《疯狂动物城》里 那些豪华“坐骑”
《疯狂动物城》:你可能忽略的28件小事
《疯狂动物城》玩转政治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