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乐园到复乐园

2020-03-01 15:59乔慧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

摘 要:曾国祥新片《少年的你》 以青春影片亚类型为依托,承载校园欺凌和原生家庭的现实社会之殇,具有社会议题的厚度。其开头结局相呼应的英语,分别呼应英国诗人、政论家弥尔顿的著作《失乐园》 《复乐园》,具有耐人寻味的寓言深意;在叙事推进上则依拉康镜像理论设置人物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人文观照,建构起一部少年心性的成熟与社会规制的健全双线共进的彼此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成长史。

关键词:《少年的你》 镜像共生 现实主义 校园欺凌电影

几经撤档改档波折后无声无息紧急定档的《少年的你》,电影命运几乎与主角一样充满戏剧性的无常。这部聚焦于高考压力、原生家庭、校园欺凌等社会热点话题的影片,以三天破五亿、豆瓣评分8.8分的优异成绩强势开头,至今已斩获14亿票房。电影展现出对残酷现实的观照与对精神理想的治愈,并以拉康镜像结构为叙事策略和价值观传达机制,搭建了青春电影亚类型下具有独特深度的人文与哲学景观。影片开始于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带领学生朗读英文句子的场景:“This was our playground”“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This is our playground”,陈念以讲解“used to be”含有“对失去乐园的惋惜”点题,以前两句感情蕴含不同但时态相同意思相同的句子和第三句变换了时态意义的句子为两个时间节点,分别呼应英国诗人、政论家弥尔顿的著作《失乐园》《复乐园》的书名和内涵,并交代了故事的整体走向与情绪基底,渡尽劫波,柳暗花明,少年心性的成熟与社会规制的健全双线共进成为彼此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成长史。

一、残酷青春之外的现实底色:失乐园

马克思主义艺术美学基于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重视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使用和从现实主义出发的对精神的观照。《少年的你》以校园欺凌为题材,不回避自杀、暴力、犯罪与成人世界的无为。虽然胡小蝶坠楼自杀的场景被带过,众同学以事不关己毫不悲伤的旁观者态度纷纷拍照却被大篇幅呈现、胡小蝶被反锁于厕所扔浸湿的卫生纸、陈念被排球数次砸中推下楼梯拍下裸照,如原著所写“孩子的等级划分、拉帮结派和打压异己,偏偏是最原始最残酷的”,施暴者一边毫无分寸毫无愧疚地释放凌辱他人甚至不顾虑生死的恶,一边露出乖巧甜美无知的笑,强烈对比下人性的现实残酷令人不寒而栗。电影对真实之恶的处理不是虚化伪饰的,在两极镜头推拉之间和手持镜头粗粝摇移的一再强调下,如实刻绘了观众经历过的或者听闻过的现实生活的残酷体验。

校园欺凌与抗争主题是影片照进现实题材叙事的一盏灯,灯影摇曳下摇晃出的阴影才是叙事的基础与源泉。影片以艺术性的戏剧处理强化在同一个班级这种小环境中的集中性暴力,突出了现实以上的典型化再创造,但又为这种戏剧性的设置找到了源自社会现实生活的动机。施暴者与受辱者背后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如魏莱母亲咄咄逼人唇枪舌剑的对学校与警察的反击、胡小蝶始终未出场的父母和魏莱言语中交代出的“胡小蝶家这次能拿到好多钱,上大学工作多少年才能挣到给他们”的胡家态度、陈念母亲讨债卖假冒伪劣产品逃离于外、小北母亲再嫁搬家全无音讯,以及父亲身份在各个家庭的不同情形的缺席,都为残酷的少年之殇提供了更为残酷的现实理由,原初的内生的创伤体验为施暴者的“恶”与受辱者的“懦”的性格塑造和行为动机奠定了叙事逻辑的合理性,成长氛围的“漠”则更进一步推进了叙事的完成度和人物形象的可信度。学校的处理方式被高度概括在黄觉饰演的老警察在夜宵摊说的话里:“你去问校长,校长让你去问班主任,班主任让你去问家长;家长说我在外地打工呢,这事儿你们问老师吧。你能怎么办?”影片开始快速剪辑的众生相、师生宣誓喊口号的声音、考前如从九天垂下高不可望的条幅与考后漫天飞舞遮挡一切的书本,极具意味的构图与俯拍仰拍运镜形成无法抵抗的窒息感,是高考前倒计时生活的本真复刻与心境描摹,所以众生的冷漠一方面加剧了凌辱的肆无忌惮使叙事冲突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为陈念被讯问后安静答题和默认小北顶罪找到了作为与同学“一类人”的“漠”的基础和性格支点。为凌辱者的小渺在短暂为陈念遮挡后沦为受辱者,然后为摆脱受辱者的身份重新加入凌辱者的团伙,既表现出“个体的人”无可奈何的挣扎,又表现出大环境中互害互伤的阴暗难解。陈念被理平头的片段,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莉莉周》的情节后续是众人惊讶不已,本片则是到了老师点到陈念的名字同学才抬头看了他一眼。这种众生的“漠”,才能指認后来陈念误杀魏莱为暂时性摆脱欺凌的唯一可能。聚焦个性角色的同时,影片并未避重就轻,看上去着力点是青春年少难逃暴虐掌控,其实也在搅动成年人的虚妄深渊。执法人员、原生家庭、教育体制,多维度的环境得到不同层面的建构,给予了影片核心事件以外的现实主义厚重质感和青春类型概念以外的社会议题电影的沉痛尖锐。如离婚单亲、高利贷追债等不是轻描淡写推向后景,而是在景深调度与色调镜语和故事进展的重重观照下形成一种直接指向现实环境的艺术张力:仅有的两次对准天空的空镜以乌云吞没侵蚀晴空或太阳挣扎出云层而不得为意象,重庆特有的城市地理景观带出的无望深渊似的纵深感与被导演刻意压在底部的小北与陈念的居所,不只是少年们的住处,更是普罗大众的人生困境和社会困境。电影画面不单单是对一个场景的展现,其渗透着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意识,体现着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真实生活的解读。a

现实残酷,众生失乐,非悬浮的真实感的挖掘与营造,体现出现实主义“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生活”的修辞样态,也发掘出青春电影除失恋、辍学、酗酒、堕胎等常规类型叙事元素以外承载更多现实主义深度和广度的可能。钟惦斐体认中国的现实主义创作时有过高度概括:“现实主义在文学艺术上不是作为流派而存在,而是作为文学艺术家对他所处的社会、时代和人民采取何种态度而存在。”b此片恰如此语。

二、主体与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镜像共生

与《七月与安生》类似,曾国祥在《少年的你》电影叙事中依然采用了双主角镜像双生的人物关系,前者是姊妹花的对立与统一,本片则是少年男女情愫与生命的互倚和共生。在影片的视觉与意义的建构中,陈念与小北是在相继时间内的相同情境下第一次接近:一个一心要考到北京的高才生陈念与一个追债打架的街头混混小北,在青春这块“化冻中的沼泽地”(莫里亚克语)阴差阳错有了交集。陈念第一次走夜路被魏莱从背后踹飞,有一个在远处透过栏杆的窄而远的镜头,这应该是小北经过后看到的视角,即小北在场的隐藏线索;不久后陈念目睹了小北被围殴,继而由于报警与小北一起陷入困境,与另一个遭到凌辱的自己一再相遇。两人的相同遭遇与未来命运在此勾连,借由被迫的一吻建构起互倚共生的镜像结构,并与影片中暗含着的多层镜像一起推动了成长叙事的进展。

拉康“鏡像阶段”是指人在第6至18个月的生命经验,这一生命时期也是“主体”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镜像阶段”的第一时期,孩子把镜中像视作与己无关的另一个人;到了第二时期,孩子认出镜中像,并把它当作自己。在拉康的理论里,“镜像阶段”包含了双重的误认过程:其一是把自我当作“他者”,因而无法辨识真正的自己;其二是把幻象当作真实,因而认出自己并追求成为更完整的自己。不曾相遇的最初,陈念戴着耳塞听“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新的平衡的世界”的英语,看见胡小蝶被欺辱未发一言,是个也堪称冷漠的高三考生。在此阶段胡小蝶实则作为第一个短暂的镜像对象出现,两人抬着奶箱穿着相同校服的背影齐步前进宛若双生,已经注定了被凌辱者命运的更迭。后来陈念的椅子上被同样撒上红墨水,此时闪回镜头交代了胡小蝶的死前际遇,同场景的蒙太奇剪辑更强化了这个镜像意义的存在,激起陈念倔强站立无言反抗的意识。被虐打后遇到同样被虐打的小北,更残酷的人生境地使小北成为陈念人生的重要镜像,开始自我认同与主体建构的第二镜像阶段。陈念主动报警主动吻小北激起小北死地求生的勇气,于此陈念达成向更好更完整的自己迈出的第一步,并为更好的未来找到了“走出去”的意义。认识陈念之前,小北还只是以替人打架追债来讨生活混日子的街头混混,他在陈念对他讲话没有“教养”的气愤里、在对所谓“押题”无知的尴尬里和对陈念的保护里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并以“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理想认知完成了自我意识的主体构建。小北和陈念互为“自我”的镜像映射,他们通过对方认识自我,认清自我弱点和自我需要;也通过对方建构新的更好的自我,从而产生真正的“自我”。高才生与小混混的身份矛盾使他们有过作为自我与“他者”两种主体的初期对立与矛盾:小男孩小女孩之间的试探和别扭,小北带着自卑又骄傲的虚张声势,易怒、自我防护、易受刺激;陈念阴郁沉默对文明教养对北京的信心;矛盾过后对立的身份又让他们在泥淖里瞥见人生的另一种方向和可能,从而成为双方彼此吸引、拥有短暂安宁甜蜜时光并有勇气憧憬并肩走在阳光下的未来的原因。

在精神分析的维度上,我们可以更好地洞见影片中这种命运互倚共生关系的镜像结构的哲学意义。在后结构主义的视阈中,“他者”甚至只是由自我制造出来的、用以认知自我的镜像装置;另一方面,自我的镜像误认让自我迷恋于镜像,并将“他者”投射为理想的“自我”。在这种意义上,他恋即自恋。《少年的我》在镜头使用和叙事推进上对镜像有几个递进的标志性的节点:首先是陈念与小北的两次吻戏,陈念吻小北是以自尊救赎,小北吻陈念则是以生命祝福;其次是自拍镜头的使用,以手机前置镜头为“镜”,拍下两人都剃掉头发的合影,同样的外形推进了两人的关系进展,也推进的双生的镜像理念;再次是审讯的场景,顶光直贯而下,照见两人在斑驳的光下努力睁大的双眼,与此同时身上和脸上落下的阴影才是他们共同守护的秘密,眼角隐隐泛起的泪滴是命运共同体的符号密码;最后是监狱中的二人相见,一言不发相对痛苦,致敬了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的重影叠视技法,让镜像共生的意义于此达到顶点:陈念和小北的脸各占大特写镜头的一半,互为对方的半边,随镜头切换进行两半的虚实转换。这种放弃了传统的正反打镜头的双人镜头与并进叙事,增强了两人作为命运共同体的维系关系。

戴锦华评析岩井俊二的《情书》时写道:“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始终可以视为一个拉康意义上的自我寓言,讲述着一个人绝望的试图获取或到达自己镜中的理想自我的故事。”c 这段分析同样适用于本片。《少年的你》中的爱情几乎与暧昧无关,充满甜蜜的纯与命途的难。电影镜像结构的主题也就不再局限于少年男女亲密关系的社会性别维度和感情维度,还具有自我认同与救赎的主体哲学维度。

三、合主流现实文化语境下的精神缝合:复乐园

以现实底色为基础,在从2019年6月份的上映风波开始就明显可见,创作者阐述和影评舆论就指认其为“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而在《过春天》这样有深度的青春电影折戟沉沙之后,《少年的你》展示了“现实主义+类型融合”的商业策略可能。文化安全性原则,是商业类型电影固守的重要法则。任何成熟的商业类型电影都需要在基于所处社会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安全框架内进行长期探索。任何脱离社会情境对类型电影建构法则以及现实问题戏剧转化的诘问都不具有建设性意义。d

作为凌辱者核心的魏莱死后,承载影片主要叙事线索的主要矛盾消弭,影片用一种并不彻底的方式完成了对所选社会议题的处置。电影作为大众化艺术在直面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乃至阴暗面的时候,一定要给人们以温暖和希望,以人性之光、正义之光点燃人们内心的善良。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也一定可以以电影的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以电影的方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e《少年的你》给出的缝合方式,是基于“未成年”这个合法设定基础上的轻判和接受社会规训之后的继续守护。在类型表达上,影片作为青春电影寄托的情怀所在,在与观众接受观众期待所契合的点上,锚定的并不是虽苦难却相伴的惯常怀旧套路,也不是有和平无欺凌的未来,而是折中地落足于“为我所需”的暂时性抚慰策略,这无疑在现实底色之外,又凸显了青春电影乌托邦的维度。无法苛求,因为几经波折呈现在观众眼前,对于这部直接指向最尖锐社会议题的电影,已经是意识形态传递的大胜利。

依《白夜行》而成的人物关系,在《少年的你》中终将前者报复世界的宣泄改写成了绝地求生的本能。前者中亮司说“希望能在白天走路”,后者2011年某天的监狱时钟指向17:08时小北入狱;陈年出狱后的某一天,小北走在陈年身后,正大光明无遮掩地走在街上并看向摄像头,录像所记录下的时间依然是17:08。

叙事是一个圆环,少年男女的关系在服从社会规训后终于圆满,乐园得复。但高分的陈念出狱后并不在任何需要政审的学校,而是在培训机构下班后牵着又一个貌似受到凌辱的女孩的手,这是影片悄无声息留下的意味深长的棱角。

a 李一平:《光色声画里的诗意流动——对电影语言美学问题的分析》,《山东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美学)》1989年第3期。

b 钟惦斐:《钟惦斐文集(上册)》,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618页。

c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d 饶曙光: 《现实底色与类型策略》 ,《当代电影》 2018年第3期。

e 饶曙光、李道新、皇甫宜川:《电影照进现实——现实主义电影的态度与精神》,《当代电影》2018年第10期。

作 者: 乔慧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批评。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
政治现实主义浓与淡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用现实主义的力量迎对司法复杂性
浅析动画《萤火虫之墓》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1982—1990:连续剧时期中国电视剧美学风格的确立
为什么
俄罗斯文学界关于新现实主义的讨论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