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旖宁 黄美霞
摘 要:本文将从叙事主题和内容、人物形象、作品改编以及商业性与艺术性四个层面对冯小刚电影的叙事艺术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得出其执导的电影内容多为现实题材并向多样化转变,在男性话语下的人物形象呈现市民化趋势,对原著小说进行大力删改以极力摆脱原著带来的投影效果,冯小刚电影中商业文化与主流价值、现实性与娱乐性、艺术性与通俗性有机融合的结论。
关键词:冯小刚电影 叙事主题和内容 人物形象 作品改编 商业性与艺术性
随着当代电影艺术的不断提升,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大众心理趣味的转变,并创立出独特电影品牌的优质导演人越来越多,冯小刚恰是其中一位。其凭借着讽刺幽默的表达手法、开创性的贺岁片模式、平民化的话语表达开启了一条带有个人色彩的电影之路,并不断探索出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叙事艺术。因此,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冯小刚电影的叙事艺术,以期深入了解其蕴含的审美价值。
一、叙事主题和内容
早期冯小刚电影的叙事主题主要聚焦于现实主题,选材也多来源于机智幽默而又百味杂陈的现实生活,带有浓郁的黑色幽默风格以及“京味儿”,如《甲方乙方》通过好梦一日游的形式串联了小市民的精神百态,《没完没了》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从总体上来说,冯小刚的早期电影描绘了市井生活的画卷,讲述了市民阶层对于现实生活的困惑和烦恼。但其极具地方特色的电影语言以及市井化的电影内容,使得其早期的电影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难以满足多数观影者的爱好和需求,艺术性被削弱。
冯小刚的中后期电影在叙事主题的多元化方面下了许多功夫,挑战了不同的艺术层次。首先,主题注重更深层次的人文思想,如《手机》关注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男女关系的异化,《天下无贼》探讨当代社会人性的善与恶。其次,题材也往正剧方向转变,如历史、灾难、战争等题材,体现了其叙事主题和内容往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比如,《夜宴》关注历史与人文,《集结号》首次关注战争叙事,《唐山大地震》聚焦中国传统的亲情伦理内核,《一九四二》关注灾难中的民族性,展现了一个导演想要突破艺术瓶颈的决心。再次是内容题材转向女性视野,这在《非诚勿扰》系列中隐约显现,随后在《我不是潘金莲》《芳华》中较为明显,但仍受限于男性话语。对于冯小刚导演来说,这些尝试都是好坏参半。其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作品,叙事主题和内容仍旧是其拿手的市民化创作。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冯小刚在叙事主题和内容方面努力寻求突破,但仍无法摆脱早期作品的影响。
从冯小刚电影的叙事主题和内容往多元化以及艺术化方向的转变可以看出,他试图打破早期贺岁电影所设下的文化、地域以及阶层的界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观影群众的需求,追求更高层次的电影艺术。
二、人物形象
冯小刚电影塑造人物形象有别于其他导演的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视野聚焦中下层市民。语言带有京味幽默的小人物是冯小刚电影塑造的主要群体,这些人物大多为市民阶层,身份普通,是社会的中下层群体,却也是主要群体。他们的显著共性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地位、生活境况的不富裕与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不甘于落后又自带优越感等。如《非诚勿扰》的男主人公秦奋,将自己定性为长相普通,家境平凡,没有公司、没有股票、没有学位的“三无伪海龟”。
第二,镜像背景下的群像式代表。其所塑造的人物有自身的独特性和群体特征,既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追求,又有所在阶级的普遍共性,反映着时代背景下群体的生活常态。影片大都立足于生活化题材,剖析小人物的无奈、悲凉与温情,着力表现小人物在社会浪潮中的人生体验。如《一九四二》通过讲述范殿元一家逐渐衰败、家破人亡来观照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向西逃荒的大背景。
第三,现实性人物兼有理想主义。冯小刚电影中的人物本性善良,但有些市侩;生性勇敢,却也有点懦弱;敢于面对,但也会逃避。他们是不完美的,却是完整的个体;他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有自己的坚持,但也逃不开小是小非的错误。这些烟火气息浓厚的小人物有着自己心中的理想,身上带着市民的味道,也在追求着英雄的梦想。冯小刚塑造的人物努力生活,乐观向上,心中永存着不灭的愿望。其前期电影中的人物大多更为真实,有着你我的影子,如《甲方乙方》中帮助别人实现梦想的姚远、钱康等人;后期电影中的人物则具备更厚重的理想主义情怀,市民气息逐渐减弱,有着社会认同的诉求和向上的热情,如《芳华》《我不是潘金莲》等。
第四,男性话语所占比重较大。冯小刚的电影大多以男性角色的口吻展开叙述,女性角色是在男性话语中活动,女性人物是按照男性视角来刻画与描述的,如《甲方乙方》《夜宴》《永失我爱》等。但其后期的影片如《芳华》中的女性角色占比变大,女性地位逐渐提升,女性角色开始有属于自己的声音。
整体来看,冯小刚早期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带有自身的独特性与辨识度,尤其是带着京味语言的市民阶层,成为其电影的显著标志。冯小刚在中后期电影中开始脱离自身京味文化的舒适圈,而逐步塑造其他类型的人物,产生多种类型的电影人物代表。
三、作品改编
冯小刚的电影大部分是从小说改编而来的,其电影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方面。
首先,冯小刚的电影受改编文本叙事风格的影响。冯小刚电影多改编于王朔和刘震云的小说,尤其是王朔的作品对其早期电影的风格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除此之外,冯小刚还改编过张翎、嚴歌苓、赵本夫等人的作品。因此,其电影风格受改编小说的影响而偏向于现实主义,其受众对象则是普通群众,总体上构成一种“俗”与“雅”相结合的特点。在冯小刚的电影中,不少电影的语言风格以调侃嘲讽为主,这在王朔的小说中可以追寻到踪迹,如《你不是一个俗人》《顽主》《痴人》等都充斥着大量调侃且新奇的语言。在改编的过程中,这些语言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其电影的语言风格,如《甲方乙方》中姚远和周北雁坐在公交车上侃侃而谈,用各种生动的语言夸赞别人的手,却后知后觉这个人是小偷,讽刺意味十足。
其次,在文本向电影转换的过程中,冯小刚对内容做了很大的改动,对细节进行了大量的增删,且不惜偏离于原著的叙事主题,从而通过艺术再创造完成电影灵魂塑造的使命。在小说《天下无贼》中,故事只简单交代了主角的身份背景,而电影则深化了主人公们的身份背景和关系纽带,以加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小说《余震》的故事在小灯与母亲相认时戛然而止,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创造出感动人心的亲人相认的经典画面。原著小说《芳华》重在揭示人性之恶,而电影《芳华》则重在歌颂和怀念青春等。当然,其电影中也有再创作并不是很成功的作品,如《夜宴》尝试将西方戏剧《哈姆莱特》的故事情节,嫁接于中国历史之上,但由于嫁接得过于生硬,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叙事技巧相对于文本多元化。其中,叙事视角多样是其电影较为鲜明的一点。冯小刚通过多种视角的转换完成人物和场景的转变,将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糅合,扩大叙事空间。如小说《一九四二》《芳华》皆以内聚焦视点叙事,而电影《一九四二》则将零聚焦和外聚焦相结合,以广阔客观的视角来呈现民族性、灾难性,电影《芳华》也将零聚焦和内聚焦相结合,拓展了叙事者萧穗子以外的主人公何小萍和刘峰的故事线索。除此之外,冯小刚电影灵活运用叙事结构、画外音、故事细节、拍摄镜头等,弥补了文本细节的缺失。如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画外音与故事情节互相补充,完整地呈现出改编文本中的部分内容。
在改编上,冯小刚以大胆的删改、各种技巧的转换塑造了不少杰出的作品。从其选取改编作品的前后期来看,冯小刚一直紧贴现实生活,关注群众,同时也在逐渐摆脱早期强烈的王朔主义风格,显现出多样化的风格。
四、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冯小刚的早期电影以贺岁片的形式来迎合大众的娱乐审美,商业要素较为浅层。而随着电影的商业性和工业生产属性的加重,电影产业化与工业化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方面。因此,冯小刚中后期的电影多为大制作、大投入、大市场、大发行的商业大片,但其作品的审美特色,仍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且逐渐趋于艺术化。
第一,商业气息浓厚,角逐国内外市场。冯小刚中后期的商业电影大多具备豪华的制作班底、精美的服道化、强大的演员阵容,且电影主题宏大,如宫廷内斗、战争场面、大灾难等。《夜宴》《集结号》《一九四二》等题材宏大,展现了宫廷盛宴、炮火连天、集体逃荒等大场面,在色彩运用、场景选择、造型设计等方面追求盛大壮观,刺激观众的感官体验,满足观众的消费欲望。并且,虽然电影《大腕》批判当今影视充斥大量广告的现象,但在商业化的运作之下,冯小刚的不少电影仍置入了广告,如《天下无贼》中的手机、相机、汽油等广告。
第二,商业性与艺术性兼重,且后期较为看重艺术性。冯小刚电影一开始是极具商业性的,但对艺术性的追求亦是不容忽视的。影片中的音乐、美术、服装、化妆和道具等都是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在拍摄手法上,《集结号》为展現战争场面的恢宏和残酷,较多使用摇晃镜头,且能够考虑到观众的口味;在表现手法上,《我不是潘金莲》的圆画幅、方画幅与全画幅交替切换,使形式与内容得到统一,并蕴含着某种特殊的意味,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在音乐方面,巧妙地利用了艺术的感染力,赋予观众想象空间,提高了艺术水准和文化内蕴,如《芳华》多用特定年代的标志性歌曲,带着时代的影子,展现特殊年代下集体的审美态度。
第三,虽迎合大众审美,但具有内在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人的主题的回归。冯小刚电影重视对人的境遇的刻画,将镜头聚焦在人本身,感受人物在时代中的沉浮,呈现了不同背景下人物的喜怒哀乐或特定背景下人物命运的走向,以此来重塑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舍。《集结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战争的新观念,无论是对历史的解读还是对人性的阐释都是一种很别样的思路;《唐山大地震》中的灾难仅仅是背景,电影不仅完成了对家庭、亲情的反思和审视,还强调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索;《我不是潘金莲》体现了反体制、反权威的大背景下,人的自我意识对形式主义的反抗。因此,冯小刚的电影在思想层面不像普通商业电影那样单薄且单一,是值得深思和探究的。
从冯小刚电影的发展过程来看,他正努力摆脱早期电影浓厚的商业气息,逐渐向艺术化靠拢,达到商业化与艺术化相融合的效果。就整体而言,他仍能娴熟拿捏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既照顾了艺术审美的价值,也考虑了商业发展的趋势,这与冯小刚导演本身的艺术创造能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是密不可分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冯小刚的电影主打平民化,将商业文化与主流价值、现实性与娱乐性、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起来。其电影叙事简单流畅,语言诙谐、自带京味幽默,人物大多为市民阶层,艺术风格较为贴近现实生活,以平民视角来讲述故事,表达自己对生活与人性的看法和见解。在这一基础上,冯小刚的电影跳出原有的舒适圈,在各个方面寻求创新和挑战,尤其是其中后期的作品,在内容主题、人物角色、审美价值等方面都逐步呈现出多样化。
(本文共同作者:吕嘉敏、谭璐欣、梁文慧,均为华南农业大学在读本科生)
参考文献:
[1] 章颜.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2] 王燕飞.冯小刚电影的转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
基金项目: 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校级冯小刚电影叙事艺术研究(20180564351)
作 者: 刘旖宁、黄美霞,华南农业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