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明末学风与诗学》一书以明末与学风之间的关联为立足点,打通文学与思想及诗学与学术之间的关系。从更深广、更系统的视野中来重建“明末”理解视域,关注文学发展中的连续性,突出明末的特殊性。确立重回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与立场,通过研究对象的自我呈现,来考察明末文学、诗学本身的价值与特色,挖掘其深层脉络。该论著突破以往研究论述系统化、结构化的倾向,其研究思路与方法为研究者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明末 诗学 历史语境
明代中后期文艺思潮“在整个中国文学史、文论史上都具有相当的意义分量” a,“如果就传统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关系这一点上看,晚明文学却是其中与之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时代”b,晚明文学向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2019年出版的《明末学风与诗学》一书,是王逊老师十年来在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成果,是一部较为出色的研究论著。其以文献为基础,考证严谨,善于勾连比较,重视学术史和方法论的总结,以独特的时间段限定,揭示晚明文人通过反思前期文学弊病和应对当下文学状况,对明代诗学的一系列命题进行调整和深化,向读者呈现出明末诗学的新风貌。以此反映明末治学取向、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对文学思想发展与演变的重要影响。该论著分为五个章节,围绕重学风尚的形成与凸显、治学态度与方法的调整、情之内涵的反思与重建、师古与师心的汇流、典范之争的深入与超越,考察明末诗学的发展轨迹与独特价值。论著中提出了诸多新颖的观点,重估明末在明清文学史中的地位。整体而观,该论著在确立明末意识与重回历史语境两方面做得尤为独到。
一、重建“明末”理解视域
就诗学研究而言,研究者往往会局限于熟悉的研究材料与方法中,因循既有的结论,模仿以往的笔法,只作出一些局部的改变。因而重大创新时常需要等到新意识、新材料、新角度、新观点的产生。著者敢于突破原有的研究视角,从时间段层面出发,“如果在社会发生的一个适当的时间段上来观察这些人,就能看到其相互关系及思想与建制的模式”c。确定适当的时间段,赋予这一时间段内复杂文学现象前后联系、贯通的意义,文学现象固然无法独立存在,而时间段在整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亦是不能孤立而视。从这一角度出发,该书有意识地勾连前后时间段,开篇首先重新梳理明末、晚明、明末清初、明清之际等一系列时间段的复杂界定,由此揭示出以往研究中关于“明末”意识的缺失。著者有意扭转文学史中晚明处于边缘地位的固有观念,将明末清初、明清之际中的晚明成分提炼出。如论者揭示出明清之交学人往往被置于清代背景下的研究现象,钱谦益研究中虽意识到其文艺思想传承明代,但往往只关注他诗歌、诗论对清代诗坛的开创性影响。论者提出“将所有内容都归入清初,且突出强调他们与明代作家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似乎他们在明末的那一部分活动完全不存在,这明显与事实不符”,“不论是声望地位的取得、思想观念的形成还是文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明末”d。这一着眼点的转变颇为新奇,因而在绪论中便能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可读性”,这种可读性并非文字技巧上的陌生化,而是涉及叙述内容、研究对象领域,是对历史阶段的重新阐发与理解,这一全新性传递学术思考的深度和难度,能让读者对“明末何为”的新观念进行进一步思考与感受。
书中又指出作为整体的“明末清初”研究中常强调某一文体的发展趋势,即明末小说、词对清初文学的影响,强调前后时间段的“连续性”。论者在肯定“连续性”的同时,又质疑这种研究视角对“明末”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的忽视。这种思维逻辑实际上同“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观点相似,一味强调晚清小说文学的繁荣与诗文创作的没落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也源于“五四”时期对小说研究的鼓吹。正因这种文学发展中的“连续性”,遮蔽了前一阶段文学本身的特色。论者强调明末的特殊性,重建明末的自我话语权,在绪论中通过几个诗学方面的例证明确了“明末”意识。在确定“明末”界限时,论者并未走向绝对化,而是考虑到文学发展的过程性与完整性,一定程度上对明末范围作了弹性处理,向明清之际、明末清初的时段靠拢。但论者亦明确两者之间着眼点的差异,强调“明末”即强调明末的特殊性,在具体研究中保持明末视角与明末意识,这为后面章节重新发掘明末特色提供理论基础。
二、重回“明末”历史语境
长期以来,学界将晚明诗学发展概括为复古——革新——复古的简单演进模式,然晚明这一时期“文学思潮流动的非规则性、混成性等特征,比如,其中出现的交叉、变异、汇同等的情况很难在明确的归类中得到反映,而这种情形又随时大量地涌动其间”e,因而基于已有结论来对明末文学进行主观想象和简单评价,具有沿袭套用之嫌,很难具有说服力。論者在谈及明人论争时,认为单一的贴标签划类“不免忽略了他们整个的精神生活和生活体验,以及他们作为文人群体的特殊情趣与意蕴,同时也过度放大了他们的分歧与矛盾。由于这样一种割裂和断裂,我们不可能走进古人的灵魂深处,也不可能对他们有同情之了解”f。论者在研究时便深刻意识到以往明代文学研究中整体上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论者将余来明提出的“重回历史语境”视作其对“明末”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立场。借鉴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注重还原工作,要求重回原始语境,“悬置预设,排除成见,过早地引入理论假设就会过早地丧失经验发现的机会”g,因而重新梳理与审视原始文献是在研究中颇为重要的一环。明清一代文献材料同先秦相比可谓汗牛充栋,学人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去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学,才能挖掘出新的东西,得出新的结论。因而论者从基础文献出发,不预设特定的问题,不刻意寻求明确的答案,而心平气和地看待明末文献能提供的信息。从充实的材料中提炼核心、得出结论,以文本为基础,尽可能地让研究对象进行自我呈现,由此考察明末文学、诗学本身的价值与特色,继而再挖掘其深层意义方面的脉络。
在第一章中,论者推翻了明末学人空疏不学的现象。在反思科举之陋部分,将当下延续清人观点的著述置于一边,着眼于吴应箕、李维桢等明末人对科举及时文的反思与评价,并将之同清初文人观点对比,从而得出明代士大夫对科举持肯定性意见的态度虽未必能占主流然亦不可小觑的结论。后又比较明末与清初士人态度大相径庭的现象,具体而深入地挖掘其中缘由,从而凸显明末文人的反思意识及特殊时代的学风。论者在比较中尤为注重联系性与矛盾性的探讨,能站在宏观的视角上从明末、清初两者间探究其中的相关性、矛盾性,堪称独具慧眼。在阐述过程中,论者以客观公正的视角追寻真实的历史语境,并辅以大量明末文人文集中的材料,如张自烈《岂山文集》的书牍、疏议、序卷,刘城《峄桐文集》,吴应箕《楼山堂集》,徐允禄《思勉堂集》等,截取前人观点直接呈现给读者,令文章显得从容不争却又有客观真实的力度。其次,在重新观照明末历史语境时,论者能找到明晰的线索,节与节、章与章之间连接顺畅。反思科举之陋、检讨心学之虚两部分从较大的视角来勾连出明末人对学风回归与重建的呼吁,后具体剖析对七子、竟陵之俗与后学之失的批判,更为详实地揭示出明末文人的反思意识,全方面呈现出明人对学术鄙陋与文学肤廓的批评与反思。将表层上的表现与结果阐述清楚后,论者又进一步探讨致蔽之由,由此过渡到第二章“治学态度与方法的调整”,正是因明末人治学态度与方法的转变导致一系列反思与批评的出现。从整体上章节标题,似乎谈的是几个话题,但稍往下读就能发现章与章之间于逻辑上的关联,由此一一展开确是精妙的安排。
《明末学风与诗学》中提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如重估明末文人师古之价值,认为诸家诗学反思与批评实际具有融通性,师心与师古两条线索又呈现出汇流之态势。而诸多新观点的产生都是源于论者视角和方法方面的革新,写作中论者研究思路与方法不囿于惯常,关注研究的学术史意义,从现象上升至原因、意义层面的分析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如何在大场域中抓小场域,从细节处分析、提炼、比较再回归整体诗学,该论著突破了以往研究论述系统化、结构化的倾向,其论述过程前后相连,并非呈完全并列或递进模式,显示出一种从不同方面、层次、角度切入的立体感和独特性,诸多研究特色都值得研究者学习与借鉴。
a 黄卓越:《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b 吴承学、李光摩编:《晚明文学思潮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c 〔英〕E.P.汤普生:《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df 王逊:《明末学风与诗学》,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8页,第97页。
e 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g 渠敬东:《迈向社会全体的个案研究》,《社会》2019年第1期。
作 者: 肖瑶,南京大学文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清近代文学与学术、中国诗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