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2020-03-01 15:21宋珊珊张宁佳
经济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代表性人才队伍河北省

宋珊珊 张 旸 张宁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孕育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独特深沉的精神文化滋养,是前人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传承不息,历久弥新,见证了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兴衰、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延革,书写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面向未来的美好画卷。河北省是文化大省,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宽容开放,忠诚守信、慷慨实干、朴实和谐”的燕赵文化品格已深深融入河北人的灵魂和血脉,在其滋养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多彩。目前,河北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井陉拉花、乐亭皮影、曲阳石雕、衡水内画、吴桥杂技、藁城宫灯等,门类众多,历史积淀浓厚,享誉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的建设对振兴燕赵文化、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河北省历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从专业机构的组建、人员配备、传承人体系建设和社会传播宣传及培训等多个方面做了积极努力。

(一)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和专职人员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省级层面,2004年7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转,2005年10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组建了专家委员会。随后,河北省11个地市也先后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当地市群众艺术馆挂牌成立工作部门,专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为例,2005年7月,石家庄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文化局。同时设立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办公地点设在市群艺馆。同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结合实际工作,制订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原则、目标、制度及工作机制,市财政专门设立“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每年拿出六七十万元重点支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在随后由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还公布了“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名单,为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规范、高效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建立了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

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已公布五批代表性传承人共计877人,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形成系统化、实名化管理体系。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9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3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均居全国第四位。同时,河北省于2012年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动态管理制度,建立起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资料库,并在2014年6月施行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中明确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定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评估。”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为评估主体,定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资格评估审核,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规定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为全面加强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留住燕赵文化之根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三)广泛开展社会传播宣传及培训活动

自2008年起,每逢6月,河北省的民俗文化节都会如火如荼地上演,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省共举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510余场,参与人数188.5万人次,同时河北组织了2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曲艺表演团体、118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赴北京、山东、天津、江苏等地,参加当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扩大了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自2018年初实施的千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进万家活动也广受欢迎,截至2019年6月,已完成展示、演出1700余场,以展示、演出、展览等形式面向基层,内容涵盖了传统表演类、传统技艺类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热爱传统文化、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同时,河北省依托非遗传承基地和高校社团开展宣传展示活动,为非遗后续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建命名了河北科技大学等12所学校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2013年,创建命名了河北大学等16个单位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019年,又与唐山师范学院共建“河北省非遗(冀东民歌)传播研究基地”,还根据各学校的不同情况分别创建了一批基地:在邯郸学院创建“河北省中华传统文化(太极拳)国际培训推广基地”,在石家庄市维明街小学创建“传统民间音乐传播基地”等。各地高校社团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载体,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河北科技大学就有民间艺术社团30余个,其中,民乐团有100余人,民间舞蹈团有80余人,形成了整建制的演出队伍。河北大学有武术协会等100多个学生社团。河北医科大学建立了“扁鹊医学社”,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拉花艺术团”,廊坊师范学院建立了河北梆子、京东大鼓艺术团等。不同高校积极发挥特色优势,探索合作共建,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传承。此外,河北省为了配合文化和旅游部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委托相关高校开设研修培训班,对在传统工艺上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深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2017年以来,河北省共有3所高校参与了研培计划,共举办了12期研培班,培训传承人学员477人,涉及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余个,大大提升传承人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养,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2018年6月,河北省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契机,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为依托,与北京、天津的文化主管部门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正式成立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训基地,联合组建京津冀曲艺师资专家库、非遗曲艺传承人及后备人才库,建立全方位人才发现和管理机制,以更好地保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二、当前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重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关注持续升温,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人员也随之增加。近年来,河北省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日益提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受到了巨大冲击,在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职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均凸显出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的发展。

(一)从传承人层面来说,后继乏人问题严重

许多传承人年事已高,或逐渐离世,传承断层现象愈发突出。以省会石家庄为例,截至2018年底,石家庄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人,已去世5人,剩余的14人中有8人年过七旬,占总数的近六成,老龄化问题突出。由于代际间的价值观差异,新一代的年轻人很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缺乏认知,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但同时也有一些年轻人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兴趣倾向,却迫于生计问题,不得不转而从事其他工种工作。由于新生力量不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出现人才断层,面临着“人亡歌息、人亡艺绝”的困境。也有部分传承人因循守旧,即使在新时代还依然沿袭着传统的传承模式,技艺传承只面向特定群体,仅限于师徒间传承或家族内部传承,不可外传。还有部分传承人功利心过重,前期学艺潜心苦练,一旦求得虚名便忘记初心,不认真传艺带徒,致使技艺传承不力,技艺水平逐代下滑,传承人才出现断档。

(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职工作人员层面来说,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具有极强专业性和长期性的工作,不仅需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开展保护工作,更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然而当前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人才素质参差不齐,且部分地区人员不固定,更换频繁,还不能完全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人才状况更加不容乐观。虽然目前河北省的11个市、172个县(市区)都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都配备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职人员,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当地的群文工作者,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且大多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背景,有些身兼多职,精力有限,无暇开展调研工作,且人员流动频繁,许多工作人员常常辗转调动于各个部门间,无法专心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更是模棱两可、“一问三不知”。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包罗万象,涉及学科较多,实际操作很复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专业人才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实现人才的优化组合。但是目前河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储备上专业不全、层次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稳定人才梯队,人才库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

(三)从社会公众层面来说,社会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是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发展的又一瓶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许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还不够,缺乏“文化自觉”。正如费孝通先生强调的,我们要有文化自觉,即对本文化的“自知之明”。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国家或民族,其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必将随着全球化的浪潮逐渐消逝,长此以往,其民族之魂也必然失去滋养的土壤,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是极其可悲的。而当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作的努力正是涵养“文化自觉”的表现。当前河北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尚未被社会广泛认知,传统文化不断被外来文化侵蚀挤占,来源于传统文化的自信逐渐消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职工作人员来说,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环境,培育文化土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渗透进公众思维,融入精神骨髓,让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觉醒,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中的一分子,才是当下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加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传承人保护制度的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的长效合作、专业人才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不断强化,才能进一步壮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推动人才素质跨越提升,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良性传承。

(一)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激发传承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传承,要求“见人见物见生活”,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是核心所在。代表性传承人是所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骨干和核心力量,在项目领域具有公认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流变的特点本身就决定了传承人必须适应其所处时代的生产生活和大众需求,在享有荣誉的同时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政策等扶持力度,奖惩分明,负好管理和监督职责,对代表性传承人定期年审评估,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对不符合要求、不认真传艺的传承人坚决清退,倒逼传承责任的履行。同时,注重吸纳更多优秀的传承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促进传承人队伍更新换代,不断激发传承活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序传承和良性发展。

(二)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筛选、培养和录用过程中,要注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估机制,打通人才引进培养渠道,培养集管理、保护、研究、传承、发展能力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一方面,加强对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业人员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根据工作需求科学设计培训内容,通过不同主题,丰富层次内容,提高培训针对性,提升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总体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尤其要注重结合当下实际,开展数字化、“互联网+”“非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培训,使培训更富有时代特征。另一方面,要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联合培养高水平研究性人才,共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理论研究高地。此外,还要探索建立科学完备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表现不佳的则要适当惩罚,通过奖勤罚懒充分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打造一支认识精准、理论高超、实践先行、勇于担当、协调到位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

(三)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在校园绽放

学校拥有丰富的新生人才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载体,政府和公共文化职能部门应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学校之间的协作平台,加强协作沟通,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公共文化职能部门+学校”三位一体的长效协作机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级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除了必要的知识普及和丰富的展览展示活动外,还应推动学校与传承人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建立课程小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年度重点课程或编入教材集中教学等多种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实现常态化地有效传承。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评估反馈机制,客观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效果,提高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校园尤其是各大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作用,依托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基地开展传承保护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普及,激发在校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兴趣,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中的一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积聚更多优秀后备人才。

(四)夯实人才支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是活态传承的能动实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才是吸引更多普通人参与非遗保护的必由之路。尤其要借助“非遗+扶贫”的东风,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为人才支撑,将家乡的优秀资源发扬光大,推广典型做法和优秀案例,带动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崔雪琴,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建立了从彩棉种植到纺织加工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合组织,已经拥有总厂和6个纺织加工基地,织布机350台,纺车1000台,会员1300户,涵盖了3个乡10个村,直接参与彩棉种植和土布纺织加工的农民达到2500多人,甚至80多岁的老人也挣上了工资,带领着家乡父老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走上了致富之路。丰宁满族自治县则把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作为切入点,以丰宁满族剪纸、布糊画为龙头,将剪纸元素运用到陶瓷、铁艺、文化衫、沙发垫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开发中,既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又让当地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截至目前,该县建立起非遗扶贫剪纸就业工坊5处,由各级传承人每周开展辅导培训并定期集中培训。已开展培训100余次,培训学员2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超过30%。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及百姓生活,才能让更多人成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支撑,助力“资源变资产”。

(五)加强协同合作,壮大人才队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传承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必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生传播媒介,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新的传播载体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机关单位、走进社区街道、走进工厂企业等,让更多社会公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必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协同合作的各方必将令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良性传承和发展。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人类物质宝库中的文化瑰宝,更是人类精神世界上的文化营养,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之责、传承民族文化之需、提升文化自信之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实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发展,要切实从传承人、专职工作人员、社会公众等方面努力,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生根发芽、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各方协同合作,进一步推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的建设,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代表性人才队伍河北省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河北省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闽台地区代表性道地药材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