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曹 刚,刘媛媛,潘俊男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企管部,四川 成都 610041)
现代对肿瘤进行药物治疗的手段是多样的,常见的有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激素治疗、免疫治疗和细胞毒化疗药治疗。各个治疗方案各有其优缺点,本文具体介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该药物针对致癌分子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共同构成了现代肿瘤药物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靶向治疗是针对主要的致癌相关分子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从而使得癌细胞的活性发生改变或者间接使肿瘤细胞凋亡和坏死,抑制癌细胞的进一步扩散,而且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是最轻的,在治疗肿瘤患者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主要针对恶性肿瘤病理生理发生、发展的关键靶点进行治疗干预,实现精准打击,目前部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已经显效出了临床疗效,但是并不能取消传统的治疗方式,目前大多数的靶向治疗都要与传统治疗方式结合应用。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肿瘤患者。随着二零零二年第一个靶向药物格列卫被批准使用以来,靶向治疗的方式不断被应用到临床上,技术也得以不断改进和发展。
上述两种治疗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作用机理,常规化疗是通过杀伤生长活跃的细胞发挥作用,但是由于不能对细胞进行识别而导致对正常细胞的危害比较大,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产生危害。而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也可以针对特定的变异分子进行治疗,从而扼杀肿瘤细胞或者组织其生长,而且不良反应比较小,对正常细胞的危害也小。不过靶向治疗的理论推测与实际治疗效果还有较大差距,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与化疗以及其他药物配合应用。
首先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在进行肿瘤治疗时可以进入到肿瘤细胞内,对表皮生长因素受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在干扰ATP结合阻断激酶自身磷酸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单克隆受体,通过与细胞外的配体之间的竞争,阻断EGFR家族的激活及其下游信号蛋白的磷酸化。
首先是靶向VEGF的药物,结合3种类型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抑制新生血管生产的目的,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其次是靶向VEGFR的药物,其中最主要的类型就是小分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没有较强的特性,而且在临床上应用时要与其他受体家族进行结合,对血管抑制的作用比较明显。
这类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比较多,但是在临床治疗中CD20在B细胞中的治疗效果很好,能够更好的研究与细胞膜特异性抗原相关的分子靶向药物,比如托西莫单抗可能作用机制包括多个方面,如诱导细胞凋亡、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等。
未来对肿瘤的治疗可以对传统化疗药物进行靶向改进,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传统化疗副作用大的问题,比如选择性差,副作用大和耐药性强。这些问题的解决会给肿瘤的治疗提供极大的福祉。这种情况下发展纳米医药,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医生先从病人的骨髓中取出一部分干细胞,将其与病毒浸泡在一起,使一份正确的腺苷脱氨酶基因样本被转移到干细胞中。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肿瘤的治疗。
目前大多数的靶向治疗还是针对单一的肿瘤,但是肿瘤的情况比较多样和复杂,增加了研发的难度,国家越来越重视不区分肿瘤来源的靶向治疗。所以要加大对不区分肿瘤来源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这样可以避免进行多种药物的研发,为靶向治疗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对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非常突出,但是目前其还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治疗方式而单独进行,一般还是与传统治疗方式结合起来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我们目前仍然要不断研发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增加其独立使用的概率,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以促进药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其中针对单一靶点的治疗药物并不能遏制住癌细胞的扩散,需要与不同作用途径和机制的药物多靶点进行联合,实现对癌细胞的治疗。但是具体的应用需要进一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进行研究,从而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