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楠辉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财务管理对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税制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准确把握会计核算方法,正确核算企业所得税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会计核算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记录,它包括各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费用的记账、算账、报账,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真实、准确的会计核算数据以及财务报表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支出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实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所得税是一种针对企业经营收入征税的税种,它是企业在经营、销售、劳务、租金、财产转让、特许权使用、股息红利、接受捐赠所得等多项纳税人所取得的收入。会计核算与所得税是相互影响的,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核算以新企业所得税法为基础,简化税收制度、降低税收成本,逐渐缩小了所得税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差异,但这种差异还是存在的,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对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过程及方法进行处理。
纳税调整和增加的项目主要包括:企业已计入非营业性支出,但不允许扣除税前的滞纳金、罚款、罚款等。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百分之二的工会经费和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百分之八的教育经费,扣除后结转至纳税年度;超过税法规定的营业招待费、广告费和营业宣传费的;对于企业已经收取的公益性捐赠费用,新规定是全部可以扣除税前利润,但少于或等于全年利润总额的12%,如果全年利润超过全年利润总额的12%,则未来三年扣除税前利润。税收调减项目主要包括:可以依法弥补的亏损和可以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未弥补的亏损和国债的利息收入等。
企业一般应开设“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等账户,如果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情形较多时,还应进一步开设明细账户对号入座进行具体核算。
在会计分录制作过程中,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其属于借方还是贷方,首先确定属于贷方的应纳所得税,其次确定属于借方所得税费用。由于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一种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大于期初余额,期初余额代表当期资产的增加,反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一种负债账户,账户结构与资产账户相反。如果期末余额大于期初余额,流动负债的增加会反映在贷方,而减少则反映在借方。
1.结合税收法规,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健全和完善企业所得税法规建设,使所得税的核算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符合所得税法的处理原则下,加强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在会计核算与所得税计算时主动与税收部门相协调、协作,选择差异较小的进行规范核算。以确保在进行会计核算和所得税计算时不会出现重复协调的状况,导致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降低。同时要加强建设与完善企业所得税法规,借鉴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要在符合所得税法处理目的和原则的情况下,通过根据不同的业务差异采取不同协作方式,来减少会计核算与所得税核算的差异。
2.明确纳税调增和调减项目,准确把握账目处理。纳税调增项目是指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等企业营业外支出不能税前扣除的项目,如非税前扣除的税收滞纳金、不在税法规定标准内的职工福利、超过工资总额8%的教育、营业、招待、宣传、广告、公益捐赠等费用;税收调减项目是指依照税法规定和免税项目允许弥补的亏损,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开立相应的税费账户,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技巧,根据递延所得税的实际情况确定抵扣款项,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会计政策准确处理首次执行日的账目,调整企业盈余准备金和未分配利润的开始日期。
3.严格遵循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一般流程,正确处理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严格依照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核算,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准确核算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对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进行明确,按照暂时性差异的不同性质来确定报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期末余额,从而得出递延所得税金额,通过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并乘以所得税税率得出结果与递延所得之和计算出,所得税费用项目的金额。
在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实务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正确核算,严格按照规定对企业的税务进行核算,正确的操作流程应对,运用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所得税会计运行模式来规范统一企业所得税的核算方式,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