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嘉嘉 任世愔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办应运而生,而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一直是核心问题,商业银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一个有效的途径的就是信贷。但现实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往往有着规模小、资产少、信用评级低、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这就导致很多商业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贷款,或者中小企业达不到商业银行贷款要求而无法贷款。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进行防范,把信贷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最大化降低,从而有效的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便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
1.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中小企业行业领域种类繁多,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链脆弱等特征。企业主准入标准低,甚至可以说没有标准,因此不懂管理而忽视了企业构架及管理,导致企业内部结构不稳,加大了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
2.创新乏力,缺乏竞争力。创新是企业核心,而创新的成本往往也较高,中小企业很难承受创新的成本,而使其只能去模仿生产或只做贸易型企业,缺乏了核心竞争力,无法在市场站稳脚跟,从而导致抗风险能力下降,也加剧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3.财务制度不规范。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避税、粉饰等种种原因,经常会建立多套账本,甚至会存在记账差错等问题,这就造成银行工作人员在贷前调查企业经营状况时,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信息,银行工作人员无法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加剧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使得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1.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在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方面,应从提高信贷人员专业素质、加强监管力度和完善信息等方面入手。按类别管理不同的信贷产品,加大监管、核查和审批等力度,完善整个信贷业务流程,促进信贷业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效提升。将信贷人员专业素质能力以及责任心增强,合理、准确评估信贷风险。各部门要切实做好本职工作,明确分工,重视收集、分析数据,对相关经营信息予以完善,确保信贷更加安全,同时将风险和收益的对称性增强,加大监管力度,借助对失信惩戒制度等予以完善,将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重视整体推进战略决策、顶层设计和实际实施,促进商业银行中小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
2.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为了更好地开展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应对彼此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双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借助双方相互合作,使现阶段的信贷风险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商业银行需要充分信任中小企业,正确预估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将不同的贷款利率提供给各个企业,以为优质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小企业也要积极对自身的经营管理进行优化和改善,同时保证信息透明,以帮助商业银行可以对风险进行正确预估,充分了解自身会承担多大的信贷风险。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不能为了将业务扩大,便毫无目的地把贷款提供给企业。在贷款前应全面考察企业的经营情况,充分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制定出正确、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案,把银行信贷风险降到最低。
3.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第一,构建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根据风险分类的标准对中小企业进行衡量,选择最合适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促进中小企业客户群整体质量显著提升。第二,落实贷款组合措施。中小企业类型多种多样、分布广泛,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贷款组合的方式,如回报率组合、信贷种类组合、贷款期限组合、行业组合、地区组合等推广信贷,以此使财务成本和人力成本得到节省。第三,实施统一授信制度。中小企业授信可以结合内部评级制度,对授信权限进行不断调整,如此不仅可以优化配置相关资源,同时还能把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4.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就现阶段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和调整现有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预警体系,通过诊断,将现有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借助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第一时间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的潜在风险发现,同时第一时间察觉信贷风险,并做出预警,这样便能让商业银行有更多的时间合理处理信贷风险。建立健全的预警指标是构建预警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大力完善和设置风险预警指标,在选择和确定指标的过程中要将可获取、可衡量、相关性以及全面性等要点充分考虑到,借助评价这些指标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征兆发现,同时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展开处理。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应加大信贷风险管理力度,正确预估所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借助诸多行之有效的信贷管理手段将信贷风险降低,这对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发展均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