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渊红
本文主要以永川区科技生态城发展为例,探讨“产城景”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为推动城市建设与城市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产城景”融合发展不仅仅要体现在产城一体化与景城一体化发展上,而是要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把握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山水建设、人文风情、城市规划等方面考虑,立足于本地资源特色,挖掘现有资源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以及文旅发展方面的优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将这些要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近年来,永川区充分认识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便利化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围绕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紧紧抓住本土资源优势,借助永川旅游发展现状,大力推动科技生态城建设。
一是高端人才匮乏。永川人才资源总量达22.3万人,2019年末常住人口实现净流入,但高端人才占比较低,缺乏创新活力。二是第三产业占比不高。工业仍为主导产业,科技研发、数字经济、高端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总量较小、占比偏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较少,产业支撑能力较弱。三是招商竞争力不足。各地都在通过企业落户、人才引进、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全力开启招商“抢人大战”,为永川招引优质企业带来巨大挑战。
一是城市发展水平不高。2019年永川生产总值952.6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5万元,与比邻地区相比,永川经济总量仍有较大差距,城市规模仍然偏小,城市软实力还不强,区域集聚和辐射能力还比较弱。二是区域发展差异大。目前,永川中心城区受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等因素影响,各片区功能定位、发展层次各不相同。三是职住不平衡。住宅区大部分集中在老城和新城,空间割裂明显,存在“钟摆”和“潮汐”现象。
一是主题元素较单一。在具体景观打造中,单一主题表现力不够丰富,与永川地域风貌、民俗风情、文化底蕴的融合度还不够高。二是互动设施较少。在打造水体公园、山地公园、市民广场过程中,注重将“山、水、园、林”相结合,在景观上植入了部分人文元素,但在市民体验度上忽略了互动设施的打造。三是细节处理不精美。绿化部分缺乏特色,在道路绿带中缺乏空间层次和色彩搭配,行道树缺乏造型,与“城”的互动性不高。
一是做强数字产业。依托百度、阿里、腾讯、航天科工、达瓦、知道创宇、普天科技等现有优势企业,聚集数字内容、数据处理上下游企业,建设西部最大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围绕新基建、新产业风口,积极对接有实力的科技企业,特别是目前在创业板、科创板、中小板当中极具行业前景的企业和准备上市的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混合经营等方式,吸引企业在永投资;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全方位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和北京、杭州等地数字产业转移。二是集聚创新要素。引进科研院所、研发团队,鼓励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注重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平台内研发机构与企业交流合作,加快知识、信息、技术传播,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市场紧密结合,以技术创新支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发挥创新“溢出效应”,实现技术链、产业链、应用链的联通、循环。三是突出智慧生活。在城市建设中优先布局5G、智能驾驶等基础设施,注重TOD模式运用,通过城市轨道促进各空间单元联系;大力推广应用无人公交、智慧物流、智慧环卫等自动驾驶场景应用新技术,使自动驾驶融入市民生活;建设智能门禁、智能停车、智能安防、智慧养老等为一体的智慧社区,让城市更有温度。
一是尊重“山浅湖多”的自然本底。充分吸取现有城区河道较深、人水互动性差和河道落差小水流滞缓等教训,依托七一水库、跃进水库、九龙河等水体水系,利用浅丘多湖地貌,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让水体水系贯通城市,成为“蓝色经脉”和防洪防涝通廊,打造河道与河岸高差协调、人居与水体相得益彰的亲水空间。二是严把“疏密有致”的开发强度。注重建筑高低组合,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和高度,主要道路沿街布局低层和多层,临支路布局小高层或高层,利用自然湖面、人工水体来建设多条清风通道,缓解热岛效应,实现城绿交融风貌意象。三是凸显“半城半翠”的绿化格局。保留场地自然、植被、农田等原始要素,打造原生态郊野公园,让市民在城市中体验怡然田园生活;合理控制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比例,并充分利用屋顶、立面等有效空间发展立体绿化,增加景观效果,改善生态环境,让绿化层次感更强;同时,沿河沿岸扩充绿道绿地,建设慢行步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三位一体的交通体系,舒缓城市节奏,提升宜居指数。
一是给政策,让人才“进得来”。面向全国引进高精尖人才,对高层次人才、产业人才、返乡人才等群体分类强化政策扶持,通过筹建高端人才创投基金、提供融资对接服务、优先推荐申报相关项目等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人才支持政策吸引高端人才来永创业兴业。二是强配套,让人才“留得住”。着力引进国内一流高校在永开设分校或研究院,给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依托重庆市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等平台,通过师资共享、专业共建等形式,加速人才交流、技术交流、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格局。三是重归属,让人才“过得好”。通过增加儿童游乐场地密度、建设儿童友好型出行设施和儿童博物馆、青少年营地等配套设施,实现“幼有所育”;引进国内优质教育集团,形成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全科教育体系,弥补当前教育水平的不足,实现“学有所教”;精心设计老龄设施,连廊、坡道、台阶等进行无障碍设计,在公园、社区增加休憩座位、扶手等设施等,实现“老有所养”;加快渝西公共卫生应急医院建设,集中布局三甲医院、护理疗养机构、运动康复中心、健康评估中心等核心功能,实现康养与商务度假、文旅休闲融合发展,实现“病有所医”。四是保遗迹,让文物“活起来”。区域内的“铁岭夏莲”是永川古八景之一,切实保护好留存部分,同时充分挖掘“茶店老街”的故事,留下城市永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