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敏 肖 瑞 柴玉慧 张 拯
2019 年12 月开始, 一场空前的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自武汉开始,波及全国后袭卷全球。2020 年1 月12 日该病病原体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属于 β 属的冠状病毒,不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力,且易发生变异, 其发病机制不明,迄今未能找到特效药,患者的预后基本上取决于自身抵抗力。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截至 2 月 12 日 24 时,COVID- 19 全国累计死亡病例1367 例。
1 月29 日,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文章,统计了截至2020 年1 月2日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41 例患者,其中合并慢病例如2 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者占32%,死亡占46%。其中尤其2 型糖尿病患者比例高达20%,2型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病毒感染可能与糖尿病通过同存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相互影响,导致COVID- 19 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重症感染和死亡。且因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COVID- 19 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较非糖尿病人更易发生2 次感染以及其它并发症,因此,在COVID- 19 疫情期间,一定要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期和康复期的防治管理。
因中医着重“扶正祛邪”,注重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调节内环境而起到防治作用,所以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2 型糖尿病患者,坚持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管理,效果一定更佳。
1.2 型糖尿病患者本人须知自身抵抗力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属于COVID- 19的高危人群。
2.2 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即2 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即使无糖尿病,因属于2 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在患COVID- 19 后,若使用糖皮质激素也易出现血糖增高或糖尿病,因此应像2 型糖尿病患者本人一样重视。
3.保持良好的心态。患者应从报纸、电视、电台等正规渠道学习预防COVID- 19知识,不可听信小道谣言,因为紧张焦虑可致血糖出现较大波动,不利血糖的控制。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2. 外出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 口罩。
3.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1.坚持用药。高血糖是导致2 型糖尿病患者抵抗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血糖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高血糖与高血压的并存,加速心血管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也增加了2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若能控制高血糖、高血压,则可显著降低2 型糖尿病并发症进展。
2.定期监测。(1)监测血糖:居家期间,口服患者,建议每周监测2~4 次空腹或餐后2 小时血糖。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建议监测起床空腹血糖;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建议监测起床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无合并症的患者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 6.1~7.8mmol/L, 非 空 腹 血 糖〈10mmol/L。有多种合并症或高龄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放宽控制范围。疫情防控期间规律监测血糖,能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导致的急性并发症等不良事件。(2)监测血压:在家建议每天监测血压,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0mmHg;老年患者的血压目标可适当放宽至收缩压 〈150mmHg,舒张压〈90mmHg。
3.不忌就医。治疗2 型糖尿病的药物都是“处方药”。患者若无药物,建议到曾长期就诊的大型综合医院开药,大型综合医院在疫情期间均进行了规范隔离检疫(发热病房和发热门诊均是标准三区两通道),普通门诊均每天进行彻底消毒,且普通患者在进入医院大门时候,已通过体温检查得到了分流,只要个人防护到位,不会交叉感染。切忌随意停药或自行换药。
1.膳食合理。一日三餐时间固定,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肉类——主食进餐。(1)主食摄入量可控制在每餐50~100克(生重)之间,不宜低于50 克。血糖指数较低的全谷物、粗杂粮及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1/3 至1/2,以利于餐后血糖控制。若目前居家活动比平时活动量明显减少,建议每餐可比平时酌情减少主食量 5%~10%(每餐少吃 2~3 口主食)。(2)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肥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优质蛋白质除了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动物蛋白之外,还包括大豆及其制品。中餐和晚餐每餐应包括75 克左右的瘦肉类、鱼虾和/ 或大豆及其制品。(3)采用3- 2- 1 蔬菜模式安排每日的蔬菜。3- 2- 1 蔬菜模式是经过设计和优化的蔬菜模式,包括蔬菜种类的选择和数量的建议。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全天蔬菜可按照绿色叶菜300 克(如油菜、菠菜、苋菜、卷心菜、茼蒿菜、白菜等)、其它种类蔬菜200克(如茄子、青椒、西红柿、白萝卜、豆角等,不包括土豆、山药、南瓜、藕、慈姑、芋艿等)、菌藻类100 克(如新鲜或水发的蘑菇、香菇、金针菇、海带、紫菜、黑木耳等)安排。另一层含义是指中餐或晚餐可按照每餐吃3 两绿色叶菜、2 两其他种类蔬菜及1 两菌藻类。老年患者可适当减少蔬菜摄入量。(4)血糖稳定的患者可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樱桃、李子、柚子、苹果、柑橘、梨、桃子、小番茄等。应合理安排食用水果的时间,可选择两餐中间或者运动前、后吃水果,每次中等大小水果 1 个(100~150 克),每日 1~2 次。(5)建议每天吃300 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6)建议每日烹调用油量控制在30 克以内,食盐用量不超过6 克。(7)建议每日饮水1500~1700 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茶水和咖啡。不建议饮酒,特别是白酒。
2.坚持运动。(1)建议每餐后在家中散步20~30 分钟,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在家中进行八段锦、太极拳、健身操等,以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保持健康体重,疫情期间不建议减重。(2)推荐“八段锦”。《黄帝内经·素问》中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传统中医学认为,八段锦能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畅通经脉、灵活盘骨、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可以达到强身健体、怡养心神、益寿延年、防病治病的效果。春天练习八段锦可以生发阳气、疏肝理气、强健脾胃,且八段锦简单易学,非常适合COVID- 19 疫情期间的预防强身。
根据张伯礼院士“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各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团队针对2 型糖尿病和COVID- 19 的中医发病机制,制定了2 型糖尿病预防COVID- 19Ⅰ号方,此方益气养阴、清热辟秽为主,组方如下:黄芪 15g,北沙参 12g,藿香 6g,陈皮 10g,柴胡 10g,白术 15g,黄芩 10g,桔梗12g,法半夏 9g,金银花 10g,炙甘草 8g。水煎服,每日一剂,服用3~7 天。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进行辨证论治。
COVID- 19 病情的转归可能很大程度取决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糖尿病患者由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细胞内杀菌分子H2O2 生成减少,同时由于体内蛋白质分解加快,使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生成能力减弱,淋巴细胞转化障碍,从而削弱了患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因此,COVID- 19 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即使符合标准出院后,其康复期将比非糖尿病人群面临更复杂的临床的问题,例如二次感染、诱发糖尿病危象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免疫机能方面更有优势。
例如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治疗方案,教会胰岛素注射方法,提供胰岛素笔、便携式血糖仪等,针对高低血糖识别、血糖监测等进行糖尿病教育;出院后内分泌科专科定期随访等。
COVID- 19 合并2 型糖尿病(消渴病)的患者康复期多伤及人身正气,因病程迁延、至恢复期/ 康复期多损伤肺脾肾三脏,可致肺脾肾气阴两虚,出现精神不振、气短乏力、口干渴、舌淡、脉细弦等;故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据“燥者润之”“虚则补之”治疗原则,中药治疗方案建议如下:
1.中成药:玉泉丸。
2.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团队制定COVID- 19 合并2 型糖尿病康复期Ⅰ号方,处方如下:黄芪20g,人参20g,白术 15g,茯苓 12g,山药 12g,葛根12g,柴胡 12g,天冬 15g,麦冬 15g,知母12g,玄参 12g,黄精 12g,黄芩 10g,当归12g,炙甘草8g。水煎服,每日一剂,服用7- 14 天。加减:若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黄柏滋阴降火;困倦、气短乏力者,可加大党参、黄芪、黄精用量,或可加用人参;阴阳两虚、尿量多而浑浊者,可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等益肾收涩。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进行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