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域下藏族中学生锻炼思维“空间迷向”特征研究

2020-03-01 07:57谢海红丁增赤列白玛旺姆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藏族体育锻炼中学生

刘 毅,谢海红,丁增赤列,白玛旺姆

认知视域下藏族中学生锻炼思维“空间迷向”特征研究

刘 毅1,谢海红2,丁增赤列1,白玛旺姆1

1.重庆西藏中学体育组,重庆,400036;2.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金融部,重庆,401331。

在藏族中学生的中短周期家校隔离生活状态下,从认知视域研究藏族中学生锻炼认知思维“空间迷向”特征,确立了知识认知、行为认知、目标认知和情感认知等锻炼思维“空间迷向”维度。结果表明:锻炼思维“空间迷向”在学生性别、年级、锻炼组织形式和锻炼思想影响上差异性(P<0.05);学生在体育锻炼自我认知上呈现出:引导认知—运用—提升—再认知的特征;高3年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水平在高中时代呈现回落趋势;初3至高1年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水平呈现断崖回落。

认知视域;藏族中学生;锻炼思维;空间迷向

认知能力是人们成功完成活动的最重要的心理条件,认知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个体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学者们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视角对这种积极作用的机制进行了解释[2-4],认知定向是否合理决定个体是否会调入“空间迷向”状态,体育活动(锻炼)是发展个体身体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针对大学生体育活动认知定向与行为关系的研究较为充分[5-8],大多建立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这一事实背景,结果均指向认知定向与锻炼效果有相关关系;随着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兴起,如脑电成像、脑磁成像等技术的应用,针对中学生体育锻炼与认知能力、学业水平提升等的相关研究快速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这类研究结果均指向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学业成绩提升的正相关性和认知能力的改善[9-13]。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中国学生家长和学校重视学生智力发展而轻视体育锻炼的情况并未有根本改观[3],究其原因:(1)传统观念中文化成绩的TOP思想;(2)体育锻炼有效提高文化成绩的科学效果视觉感较弱,且缺乏家长和学校、社会可接受的有力证据[2]。本研究立足于学生本位,对中短周期家校隔离生活状态下的藏生锻炼思维“空间迷向”基本特征进行研究,考察藏生对体育锻炼具体的身体认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拉萨、昌都、山南、林芝、那曲、日喀则、阿里等7个地区籍贯藏族学生580人,这些学生由于离家较远,满足中短周期家校隔离生活特点,年级从初1年级至高3年级(见表1),年龄分布在11岁—20岁之间,男生233人,女生347人。

表1 调查各年级人数统计结果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 查阅心理学书籍,界定锻炼思维“空间迷向”概念及内涵,初步构建藏族中学生锻炼思维“空间迷向”理论框架;用“认知”“体育锻炼”“中学生”“空间迷向”“认知失调”等关键词查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共收集了132篇相关文献(10篇英文文献),对收集文献进一步整理筛选,保留了72篇文献(中文64篇,英文8篇)作为研究理论基础,其中28篇关于中国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特点、行为特点、锻炼目标、锻炼价值等认知情况进行详细研究,从认知视域下中学生体育锻炼认知情况相关研究只收集到了9篇,分属与“认知与行为”“锻炼损伤认知”等,英文文献3篇从中学体育活动对学业成绩、健康状况、认知角度进行研究,其余从解剖学、生理学研究体育锻炼与大脑认知关系。纵观文献,针对少数民族中学生锻炼思维“空间迷向”类及相关研究较少。

借助《藏族中学生锻炼认知思维“空间迷向”维度框架专家访谈提纲》对8名体育社会学、心理学专家进行了录音访谈,并对访谈录音进行文字梳理,形成了基本理论框架和学生调查问卷基本维度结构。

1.2.3 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 本研究使用的《藏族中学生锻炼认知思维“空间迷向”调查问卷》是在刘毅等[14]问卷基础上,结合藏族中学生实际情况修订而来,问卷包含中学生体育锻炼思维知识认知、行为认知、情感认知和目标认知四维度,KMO适合性检验和巴特利球形检验结果为:KMO度量值为0.856,相关矩阵的卡方检验值为4451.512,(df=1485,P=0.000<0.01)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15]结果为: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的有4个,累计解释率为72.813%,与原先理论构想一致。

问卷在初测和正式施测阶段均经过体育人文社会学专家审阅,在问题和结构设置上反复修改获得该量表;各维度间相关性系数(P=0.01)在0.224—0.496之间,各维度与总分间相关系数在0.716-0.770之间,折半信度在0.7以上且α系数值大于0.6,可以看出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符合统计学要求。

2 概念界定与维度设计

2.1 锻炼思维“空间迷向”与认知失调理论

“迷向”本意为迷失方向,南朝时期梁简文帝诗《经琵琶峡诗》有云:“还瞻已迷向,直去复疑前。”陈毅使藏前往日喀则时诗《过旭角》云:“红日指路不迷向,彩带金桥坚且强。[16]”都将“迷向”指向迷失方向本意。在空飞中,飞行员所感知或判断的飞行状态,跟飞机实际状态不相符。如飞机正在平飞,飞行员感到飞机似乎倾斜着等现象称之为“空间迷向”[17]。从指挥员角度出发,如果对战争制胜机理辨析不清,作战思维陷入“空间迷向”[18]。

上述引文中对于“迷向”或“空间迷向”解释都指向运动物体在空间上发生的方向判断出错进而导致错误行径的意思。认知思维“空间迷向”则是个体在获得或应用体育锻炼相关知识过程中,对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时受到经验主义思维、目标性思维或其他外界思维影响而发生的与体育锻炼本质意义、功能、目的不相适应的认知定向,并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凸显出来。当人脑对这些“迷向”思维经过加工处理,将其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经验主义是造成空间迷向的重要原因[18]。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由于人们做了一件和自身生活习惯相反或者不符合的事件而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他们可以通过转换自身的认知或改变自身的行为,已达到心理上的均衡”[19],体育锻炼心理负态印证了这一理论[14]。

中学生在多维的、主流与非主流的体育锻炼目的、功能、态度、价值等思维判断中,出现“空间迷向”的原因:(1)这类认知建立在小学体育老师、家长、数字媒体传播的基础上,在中学生本来判断力较弱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根据自身经验或者非系统习得进行结果判断或发出实际行动;(2)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学生因为运动量相对于自身来说比较大而导致的厌恶、沮丧、不舒适等心里判断,此时认知失调理论便发挥作用,学生会自主改变动作行为从而引起对体育锻炼的认知转变,转变一旦发生,便会出现锻炼思维“空间迷向”。

2.2 认知视域下锻炼思维的概念维度分析

体育锻炼自我理念包含体育锻炼自我态度、体育锻炼自我意识、体育锻炼自我认知、体育锻炼自我价值和体育锻炼自我动机五个维度[14],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20],正确的体育锻炼自我理念的树立是实现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的思想指引,在锻炼理念的五个维度中,自我认知又是实现锻炼理念的来源,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21]。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信息,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理念思维中认知维度进行探索分析。有学者认为“体育锻炼的认知是对体育理论的学习和理解”[21],立足于本研究的专家访谈结果可以看出,体育锻炼认知既要体现情感层面认知,表现学生对锻炼情感职能、价值的认可;又要体现行为层面认知,表现学生对付诸锻炼行动时的动作质量、安全性的认知;还要体现目标层面认知,表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取向价值判断,并能够表现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最基本的知识储备。可以看出中学生对体育锻炼这一社会现象的认知不应当只停留在“体育理论”上,还应当包含行为层面。

图1 认知视域下锻炼思维概念维度结构

由图1可见,知识认知和行为认知作为中学生体育锻炼认知空间的基础,知识是理论基础,是对任何事物认知的开始,行为认知作为实践的基础,是实现情感内化和目标论证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提升知识认知的实践基础。情感认知和目标认知都是建立在知识和行为的基础之上的,情感认知是内化的态度因素,表达了“认可与否”的基调,目标作为价值追求的起点,是实现内化的内在动力。

3 认知视域下藏族中学生锻炼思维“空间迷向”特征

在藏族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结构相关分析中,我们将性别、年龄、年级、体育锻炼组织形式和体育锻炼思想诱导四个因素作为自变量,探索其与因变量“藏族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之间是否存在单因素或者交叉多因素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1)在性别层次上,藏族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0),而且男生体育锻炼主动认知水平高于女生。这与青春期男生涉奇心高于女生有关;(2)在年级层次上,藏族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0);初中阶段,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水平与年级呈正相关,高3年级认知水平略有下降,笔者认为这与学生认知重心偏移有一定关系,如果认知偏移情况得不到有效矫正,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认知重点偏向于所学学科,体育锻炼认知趋势继续下降,将可能成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之一;(3)初3到高1年级出现断崖下降,到高2情况好转,笔者认为这可能与高1新生知识环境改变有关;(4)学生在“受何人锻炼思想影响比较大”情况统计结果来看,初1学生众数分布在“老师”选项上,初2及以上人数主要分布在“同学之间”和“自身锻炼意识强烈”两个选项上。整体上,27.2%的藏族中学生认为“自我体育锻炼意识强烈”受他人锻炼思想诱导程度较低,“同学之间和好朋友之间相互影响”占比52.6%。

表2 藏族中学生锻炼认知思维“空间迷向”问卷方差分析一览表

图2 不同年级藏族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水平均值曲线

4 讨 论

(1)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是一个知识获得和运用的过程,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的综合体现过程,体育锻炼具备和实体事物同样的特征,有强烈的体验感和触感,其对于参与者具有即时体验反馈特性,良好的认知结果可以通过学生实时体验反馈来衡定。

(2)体育锻炼自我认知属于意识范畴,认知过程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体育锻炼自我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展作用,个体在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知,也可以是边认知边实践的过程,针对藏族中学生在辩证体育锻炼自我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时可采用寓学于用的教法。

(3)横向比较藏族高中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水平,高3年级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是否会持续到大学进而成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因素之一。

(4)初3和高1年级学生存在着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水平曲线断裂,差值为0.2833,差值可能与学生知识环境的变迁、初高中知识衔接、教育教学目标有关,进一步说明了学生认知水平回落。

5 结 论

(1)研究形成了适合于藏族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结构测量量表《藏族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结构调查问卷》,通过检验具备良好的信效度。

(2)统计分析发现,藏族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存在不同性别、年级、思想诱导和锻炼组织形式的差异。

(3)高3年级藏族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水平在高中时代呈现回落趋势。

(4)高1年级藏族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认知较初中生呈现断崖式回落。

6 建 议

(1)注重强调学生在学习和运用体育知识技能时的体验反馈,在一定认知基础上强调从实践中提升认知水平。

(2)藏族学生体育锻炼认知积极主动性较强,应该从系统性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系统认知之后再实践再认知。

(3)拓展体育锻炼认知范围,培养学生主动认知能力。

(4)强调高3年级藏族学生体育锻炼认知能力提升。

(5)强调初、高中体育锻炼自我认知水平衔接。

[1] 高淑青.身体锻炼认知效益的研究方法: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8,37(04):358~362.

[2] 陈爱国,颜 军,赵 峰.体育与国民素质提升:来自脑科学的新证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1(02):63~68.

[3] 温 煦.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体育科学,2015,35(03):73~82.

[4] 陈爱国,许克云,朱风书,颜 军.体育运动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研究与思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11):1119~1125.

[5] 李会超.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03):125~128.

[6] 杨 帆,周红萍,冯传诚.认知失调理论下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课学习倦怠的究因分析和治理策略[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40(05):80~83.

[7] 李会超.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03):125~128.

[8] 吴 铭.基于家庭功能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研究——锻炼价值认知的中介作用与独生子女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18:3.

[9] Hillman C H, Erickson K I, Kramer A F. Be smart, exercise your heart: exercise effects on brain and cognition[J].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8, 9(01):58~65.

[10] Hillman C H, Pontifex M B, Raine L B, et al. THE EFFECT OF ACUTE TREADMILL WALKING ON COGNITIVE CONTRO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PREADOLESCENT CHILDREN[J]. Neuroscience, 2009, 159(03):1044~1054.

[11] Tomporowski P D, Mccullick B, Pendleton D M, et al. Exercise and children’s cognition: The role of exercise characteristics and a place for metacognition[J].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2015, 4(01): 47~55.

[12] Phillip D, Tomporowski, Catherine, et al.Exercise and Children’s Intelligence, Cogni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8, 20: 111.

[13]Phillip D. Tomporowski, KateLambourne,et al.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and children's mental function: A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J].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3~9.

[14] 刘 毅.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理念与体验获得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15]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100~250.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毅诗词集(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01-01.

[17]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知识:航空知识杂志编辑部,1998(12).

[18] 薛庆天.警惕思维“空间迷向”[N].解放军报,2018-02-22(007).

[19]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0] 洪进伟.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N].湖北日报,2019-04-19(011).

[21] 傅 健.体育认知形式与体育认知转变[J].体育与科学,2007,28(04):79~81.

A Study on the “Spatial Dis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ercise Thinking of Tibet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LIU Yi1, XIE Haihong2, DING Zengchilie1, et al

1.Sports Group of Chongqing Tibet Middle School, Chongqing, 400036, China; 2.Finance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Hub Park, Chongqing, 401331, China.

In the isolated life of Tibet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ort-and medium-term cycl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Dis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xercise cognitive thinking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establishes the “Spatial Disorientation” dimensions of exercise thinking such as knowledge cognition, behavior cognition, goal cognition and emotional cogn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sorientation of exercise thinking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students' gender, grade, organization form and thought (P<0.05); students' self-cogni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iding cognition-using-promoting-re-cognition; The self-perception level of senior three students in physical exercise shows a downward trend in senior high school; junior three to senior one students' self-cognition level of physical exercise shows a downward cliff.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Tibet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xercise Thinking; Spatial Disorientation

G804.85

A

1007―6891(2020)01―0065―04

10.13932/j.cnki.sctykx.2020.01.14

2019-06-23

2019-08-22

猜你喜欢
藏族体育锻炼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