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目标要聚焦学科大概念

2020-03-01 00:51刘赛男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概念学科

刘赛男/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基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并以此为根据,更新了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作为教师,如何让日常的教学始终基于课程标准展开,并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学科大概念是个重要的抓手。生物学科在围绕学科大概念来确定教学目标上做了一些探索。

依据学科大概念,将课时教学目标转化为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的每次备课、上课都是从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始的,因此对于教学目标如何制定并不陌生。以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为例,分为三节内容: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第三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以前,我在教授这一章内容时,制定的每一节的教学目标分别是:

第一节:了解细胞膜的主要结构,了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了解各个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知道观察和分离细胞器的方法。

第三节:了解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核结构的不同。

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否合适呢?我们要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对本章内容的要求。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首次使用了学科大概念,来统领各学科课程内容,明确强调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属于生物学科第一个学科大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中的重要概念—— 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不难看出,学科大概念是学科最本质的内容,需要学生持久理解的内容。显然,我以前制定的本章各节课的教学目标关注的重点是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即使学生把这些知识点都掌握了,也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本质,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合作,共同执行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这些核心观点。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学科本质呢?原因之一是我们长期以来在设计教学时,仍然以割裂的、具体的课时来进行设计,没有以单元为整体进行设计,自然学生就无法对学科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图1: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各个单元示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进行了改进,不再陷到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中去,而是从课时教学走向单元教学,从以描述具体知识点为主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改编后的单元教学目标,以学科大概念的方式进行描述:

持久理解目标:学生能从“系统观”的角度,理解各细胞器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同时,我们也没有忽视本单元知识的内容要求,提出知识技能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显微观察等方式,绘画并说出各细胞器的结构及其功能,并能举例说出细胞要完成某项生命活动,需要哪些细胞结构。

不仅是这一个单元,我们以大概念为核心,对高中生物学各个单元进行整合,将必修课程划分为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历程等八大主题,形成了以学科大概念进行描述的八大学习单元(必修一各单元示例见图1)。

依据学科大概念,提炼落实核心素养的应用迁移目标

当我们根据学科大概念进行了单元整合,并提炼出单元的持久理解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后,我们继续回归生物学科的课程标准,来审视这样的教学目标。能否落实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可见,要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好给学生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本单元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提出学生的应用迁移目标:

应用迁移目标:学生能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对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更深刻的认识。

有了这三个教学目标作为指引,教师的教学就会始终和课程标准在一条轨道上,实现从基于经验的知识的落实,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变。

为了让这三个层次的单元教学目标落地,我们还设计了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核心任务,通过核心任务来贯穿学习的全程,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细胞招聘”:

如果你是一个细胞(如人的成熟红细胞、鸟飞行肌细胞、胰岛B 细胞、成熟筛管细胞、大肠杆菌细胞、蛔虫体细胞),你要招聘哪些细胞结构,使你的“企业”繁荣发展?请说明理由。

如果你是一个正在苦学本领的细胞结构,你想“应聘”到哪种细胞中?你这个“岗位”类似企业中的什么职位?你这个“岗位”需要和其他哪些细胞结构合作?怎样才能成功被聘任?

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抽签决定扮演的角色,并模拟聘任过程。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对“细胞的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这一大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系统观”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注重团队合作等精神。

单元教学目标制定的一些建议

本文通过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为例,介绍了单元教学目标的产生过程。总的来说,单元教学目标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描述:

1. 依据学科大概念,提出学生需要持久理解的目标;

2. 挖掘本单元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提出应用迁移目标;

3. 结合课程标准,提出单元的知识技能目标。

除了将教学目标按持久理解、知识技能、应用迁移进行分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还考虑了以下两点:

1. 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语言清晰、准确、友好,让学生能清楚地明白本单元学习要达到的结果和要求。因此,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因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都共同明白本单元的目标,学习才能真正地展开。

2. 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可测量、可评估。教学目标是教师调动学生和组织学生学习的参照和依据,因此,教学目标要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有了目标作为指引,学生在进行单元学习和完成核心任务时,就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并通过不断的自评和互评,一次次矫正学习过程,达成学习目标。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通过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来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并统领单元教学,有利于学生展开真实的学习过程,从生物知识的学习走向落实生物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概念学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幾樣概念店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