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古城考古勘察简报(二)

2020-03-01 07:31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文物春秋 2020年6期
关键词:正定县城隍庙文庙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北 石家庄050031)

2019 年2 月至9 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20 年更名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下文不再标注)为配合正定古城基础项目建设,先后对城区内的城隍庙遗址、东城墙合围工程项目区域、广惠寺华塔东部更新整治工程项目区域、府文庙外围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区域、育才街道路整治工程项目区域进行了考古勘察(图一),基本明确了各遗址的文化层堆积情况,发现了城隍庙建筑基址、墙基,东城门(4 号山)以南缺失的东城墙,府文庙泮池,育才街唐代墓葬、唐五代时期夯土城墙和宋代道路等文化遗存,出土了一批建筑构件、碑刻等遗物。下面分别对这五处遗址所在区域的勘察情况进行介绍。

一、城隍庙遗址

城隍庙遗址位于正定城区西南,东临育才街,南接石坊西路,北近赵云路。根据光绪元年(1875)《正定县志》记载,府城隍庙为明洪武三年(1370)建造,明正统、成化、万历,清康熙、乾隆、道光、同治等朝均对其进行过重修[1]。城隍庙坐北朝南,原有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戏楼、旱桥、牌楼、山门、正殿、后寝宫,两侧为东西两庑和正殿左右配房以及后寝宫两翼附属建筑等[2]200。20世纪初,由于人为破坏,城隍庙仅存山门、大殿、寝宫等少量地上建筑。之后,城隍庙被改为木器厂,四周筑起围墙,大殿和寝宫被改为仓库。1989年5月,城隍庙失火,建筑被焚毁,后被工厂和民居覆盖,地面建筑无存。

图一 正定古城2019年考古勘察项目位置分布图

2019 年2 月19 日至3 月10 日,为配合正定县政府城隍庙复建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织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勘察。勘察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2 月19 日至23 日进行考古勘探,勘探总面积12000 平方米,发现了一处清代建筑基址(F1)和三处清代墙基(Q1、Q2、Q3);2 月24 日至3 月10 日进行考古发掘,以勘探发现的遗迹为中心,共布设10×10 米探方4个,南北长56米、东西宽4 米的探沟1 条,发掘总面积624 平方米(图二),明确了遗迹性质,出土了一批建筑构件和石碑、经幢等。

(一)地层堆积

城隍庙遗址所在地地势相对平坦,地表堆积有大量民居拆迁后遗留的建筑垃圾。

地层堆积共2 层,分布较均匀,现以TG1 东壁为例进行介绍。

第①层:近现代堆积层。厚1.8~1.9 米。灰褐色粉砂土,土质较致密,包含大量建筑及生活垃圾。F1、Q1、Q2、Q3均开口于此层下。

第②层:明清文化层。厚0.8~1.7 米。黄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包含炭屑、碎砖块、兽骨、泥质红陶片等。该层以下为生土。

(二)遗迹

F1 位 于 T0201 和T0202 南部(图三)。主体呈东西向长条状,东端稍向北折,基址多处为后期扰坑所破坏。基址主体部分残长12.9 米,残宽1.2 米,残高0.06~0.53 米;北折部分残长2.49 米,残宽1.24 米,残高0.4米。墙壁由泥质灰砖错缝垒砌而成,白灰勾缝,整砖规格为32×16×6 厘米。东部发现石块和磨盘,应为墙壁填充物。基址下部为黄黏土夯筑而成的基础。未发现地面铺砖、踩踏面和柱础。

图二 城隍庙遗址勘察区域示意图

Q1 位于TG1 中部。南北向长条状,南端西折,东侧保存较好,西侧破坏严重。残长54 米,残宽0.8 米,残高0.36 米;西折部分残长0.84 米,残宽0.88 米,残高0.4 米。墙体由泥质灰砖错缝垒砌而成,白灰勾缝,整砖规格为32×16×6厘米。

Q2 位于TG1 北部,东西向长条状,东端与Q1西侧相接。破坏较严重,仅残存一层平铺的碎砖。残长1 米,南北残宽0.5 米,残高0.05米。

Q3 位于TG1 中部偏北,北距Q2 约15米,东西向长条状,东端与Q1 西侧相接。破坏较严重,仅残存一层平铺的整砖。由铺砖方式看,墙体可分为两部分:北部用条砖沿基底铺设一周,其外围栽一周牙子砖,残长1.5米,南北残宽0.56米,残高0.18 米;南部用3 块泥质灰砖横向平铺,残长1.22 米,南北残宽0.14 米,残高0.18米。整砖规格为28×14×6厘米。

(三)遗物

均为地表采集所得,共34 件,包括建筑构件30 件、经幢1 件、石碑3 通。建筑构件分为琉璃、陶、石质三类,有筒瓦、脊兽、柱础石、戗杆石、望柱、门枕石等。

1.琉璃建筑构件 共8件,包括筒瓦和建筑构件残块两种。部分建筑构件可能经过火烧,胎呈浅红色,釉面剥落严重。

筒瓦 5 件。白色或浅红色胎,外壁施绿釉或黄釉。ZDCHM 采集∶1,残。浅红色胎,内壁素面,外壁施绿釉,釉面剥落严重。瓦体残长15.15 厘米,宽12.15 厘米,厚1.5 厘米;瓦唇长2.52厘米,宽8.16厘米,厚1.2厘米(图四,1)。ZDCHM 采集∶2,残。浅红色胎,外壁施黄釉,釉面剥落严重,内印布纹。瓦体残长17.85 厘米,宽12.3 厘米,厚1.8 厘米(图四,2)。

图三 F1平、剖面图

建筑构件残块 3 件,浅红色胎,正面施黄釉,背为素面。ZDCHM 采集∶7,正面模印“神”字。残长9.75 厘米,残宽10.2 厘米,厚2.25 厘米(图四,3)。ZDCHM 采集∶8,正面浮雕变体忍冬纹。残长18.8 厘米,残宽24 厘米,厚12 厘米(图四,4)。ZDCHM 采集∶9,正面饰卷云纹,中间有一圆孔。残长12 厘米,残宽14.4 厘米,厚2.4 厘米,孔径1 厘米(图四,5)。

2.陶质建筑构件 仅1 件,为泥质灰陶脊兽。ZDCHM采集∶6,残。正面残存兽首的下颌部分。兽张口露舌,獠牙外撇,颌下为向后卷曲的鬣毛,颈部有鳞片。背部呈弧形。残长11.1厘米,残高11.25厘米,宽10.35厘米(图四,6)。

图四 城隍庙遗址出土建筑构件(一)

3.石质建筑构件 共21 件。均为青石质,包括柱础石、戗杆石、望柱、门枕石和石构件等。

柱础石 11 件,尺寸差异较大,包括长方形和多边形两种形制。ZDCHM 采集∶10,长方形,长110 厘米,宽90 厘米,通高60 厘米;鼓镜直径80厘米,高15厘米。ZDCHM 采集∶12,长方形,鼓镜表面磨损严重。长47 厘米,宽43 厘米,通高25 厘米;鼓镜直径30 厘米,高10 厘米(图五,2)。ZDCHM 采集∶11,七边形,四周经过磨制。长125 厘米,宽120厘米,通高47 厘米;鼓镜直径70 厘米,高12厘米(图五,1)。

戗杆石 1 件。ZDCHM 采集∶13,长方形。长70 厘米,宽66 厘米,通高37 厘米;柱洞直径22厘米,深6厘米(图五,3)。

门枕石 1 件。ZDCHM 采集∶15,整体呈曲尺形。门枕长26 厘米,宽23 厘米,高25厘米;门轴海窝直径6厘米,深1.5 厘米;下槛刻槽宽3 厘米,通长48厘米,宽23 厘米,高40厘米(图五,4)。

望柱 7 件,形制一致,均为长方形。ZDCHM 采集∶14,柱头制作较粗糙,形制不详。柱体一侧有两个禅杖眼,底部有榫头。长25厘米,宽22 厘米,通高128 厘米,柱头高20 厘米;禅杖眼长10 厘米,宽6 厘米,深3 厘米,间距60厘米;榫头长10厘米,宽8 厘米,高5 厘米(图五,5)。

图五 城隍庙遗址出土建筑构件(二)

石 构 件 1 件。ZDCHM 采集∶16,残。为方形柱体,四面均有长11 厘米、宽6 厘米、深2 厘米的刻槽,用途不详。一端雕刻兽首,兽首大部分残缺。兽首与柱体连接处刻一周卷云纹。长25 厘米,宽23 厘米,残高82 厘米(图五,6)。

4.经幢 1件。ZDCHM 采集∶17,仅存一节幢身盘盖。盘盖一角残缺,青石质,平面呈八边形。各侧面均浮雕一组狮衔祥云图案,祥云上分别浮雕羽人、坐佛、双头佛、迦陵频伽、钮钟等。对边长72.5 厘米,高26.5 厘米(图六)。

5.石碑 3通,均为长方形,青石质,碑阳刻字,碑阴无字。

ZDCHM 采集∶14,残存小部分碑体。碑文楷书,为清代真定县为“清除积弊,以苏民用”而颁布的官方文件。残长82 厘米,残宽39厘米,厚20厘米(图七,1)。

ZDCHM 采集∶15,保存相对完整,残缺顶部及右侧小部分碑体。碑体底部与两侧刻缠枝花卉和鱼纹。碑体下端有一长25 厘米、宽12 厘米、高15 厘米的榫头。碑文行楷,记述了清代民间集资修缮庙宇的缘起和过程,后附捐资店铺名单及所捐金额。残长83 厘米,宽62厘米,厚21厘米(图七,2)。

图六 城隍庙遗址出土经幢及展开图

ZDCHM 采集∶16,残存碑体下半部分。碑体下端有一长13 厘米、宽8 厘米、高9 厘米的榫头。碑文楷书,磨损较为严重,文字多漫漶不清。文末有“住持尹元德”之名,并刻“阖会善士公立石”,推测与清代民间佛事活动有关。残长40 厘米,宽42 厘米,厚12 厘米(图八)。

(四)小结

为了掌握城隍庙失火前地面建筑的布局,在正定西南街村委会协助下,2019年2月23 日,邀请了当地老者进行现场指认,确认了原城隍庙戏楼、旱桥、牌坊、山门、大殿、寝宫等建筑基址和城隍庙东西边线的位置。结合此次勘察结果,由F1 的规模、位置和建筑结构,推测其为城隍庙大殿基址;根据Q1 的位置及结构,推测其为城隍庙东墙;Q2 东端与Q1 内侧相连,根据其位置及铺砖方式,推测其为城隍庙东庑北墙体;Q3 东端亦与Q1内侧相连接,其北部铺砖方式为“一顺出”,是我国古建筑散水的常见铺砖方式[3]206,207,南部则与Q2铺砖方式相同,结合Q3的具体位置,推测其北部为城隍庙东配殿散水,南部为东配殿北墙体。

通过此次考古勘察,基本掌握了城隍庙遗址清代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明确了正殿(大殿)基址、配殿、东墙墙基等重要遗迹的位置,由此基本可以确定城隍庙的边界、轴线、主要建筑的位置及整体布局(图九),为下一步复原城隍庙建筑群和研究正定古城历史提供了依据。

图七 城隍庙遗址采集石碑拓片

图八 城隍庙遗址采集石碑(ZDCHM采集:16)拓片

二、东城墙合围工程项目

东城墙是正定古城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1947 年解放正定后,因军事防备需要,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拆除东城墙部分墙体;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东城墙城砖被陆续拆除,致使东城门以南东城墙的大部分地上遗迹消失。2017 年,为恢复古城历史风貌,正定县政府规划实施东城墙合围工程。为掌握东城墙缺失地段及附属建筑的具体位置和布局,为该工程提供更为详实准确的参考资料,2019 年4 月24 日至5 月10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

勘探区域位于正定古城东部,东距城东街20米,西距旺泉南街330米,南至隆兴别苑公园东侧现存明代东城墙北端,北至东城门(4 号山军事工事)南端,卫前路从区域中部东西向穿过,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20米,总面积24000 平方米(图一〇)。因勘探区西北部被民居和4 号山环城水系占压,实际勘探面积约22000 平方米,共发现一处明代城墙(Q1)和一处近现代取土坑(H1)。

图九 城隍庙复原图

(一)地层堆积

1.卫前路以北区域

共3层,分布均匀。

第①层:现代表土层。厚0.2~0.3 米。灰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内含炭屑、碎砖渣、植物根须等。

第②层:近现代垫土层。厚0.8~2.1 米。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内含较多碎砖块、少量炭屑及红烧土颗粒等。

第③层:明清文化层。厚1.4 米,黄褐色粉砂土,土质较致密,包含少量炭屑、红烧土颗粒等。Q1 开口于此层下。该层以下为生土。

2.卫前路以南区域

共3层,分布均匀。

第①层:现代表土层。厚0.2~0.4 米。灰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内含炭屑、碎砖渣、植物根须等。H1开口于此层下。

第②层:近现代垫土层。厚0.9~1.9 米。灰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包含较多碎砖块、少量炭屑及红烧土颗粒等。

第③层:近现代垫土层。厚0.8~1.6 米。黄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包含炭屑、碎砖渣、红烧土颗粒等。该层以下为生土。

图一〇 东城墙合围工程项目区域勘探范围示意图

(二)主要遗迹

Q1 明代城墙。呈南北走向。受环4号山南部水系和H1 的破坏,仅4 号山南侧与卫前路之间残存少量城墙基址,残长27.3米,宽14 米,残高0.3 米。城墙墙基向东西两侧各延伸出3米形成基槽,基槽宽20米,深0.7米。

H1 现代取土坑。平面略呈椭圆形,长径67米,短径63米,深2.6米。坑内填土为黄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包含碎砖块、炭屑、红烧土颗粒、白灰块等。

(三)小结

此次考古勘探基本确认了东城门(4 号山军事工事)以南缺失东城墙的位置、结构及保存状况,明确了东城门(4 号山军事工事)与隆兴别苑公园东侧现存明代东城墙的衔接方式,不仅为研究正定古城历史提供了可靠资料,也为之后正定县东城墙合围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此次考古勘探未发现明代之前的城墙遗存,而唐代真定城的外城东垣在今隆兴寺以东[4],据此推测明代以前的真定城东城墙可能在隆兴寺与明代城墙之间。

三、广惠寺华塔东部更新整治工程项目

广惠寺位于正定古城南部,东距清真寺135 米,西临燕赵南大街,南接广惠路,北距临济路250 米,兴建年代不晚于唐贞元年间。为配合正定县政府广惠寺华塔周边更新整治工程项目,受正定县文物部门委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于2019 年5 月10 日至12 日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

勘探范围主要为现广惠寺外东部停车场及公园区域,勘探区域东距清真寺35 米,南至广惠路,西至现广惠寺东墙,北距临济路250 米,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01—137 米,南北宽17—114 米,总面积12126 平方米(图一一),发现了现代灰坑一处(H1)。

(一)地层堆积

共3 层,分布均匀,现以勘探区域中部为例进行介绍。

第①层:现代表土层。厚0.3米。灰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内含炭屑、红烧土颗粒、植物根须等。

第②层:现代垫土层。厚2 米。黄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包含较多碎砖块、白灰渣、塑料布等现代建筑垃圾。H1 开口于此层下。

第③层:现代垫土层。厚1.5米。灰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包含碎砖块、炭屑等。该层以下为生土。

(二)主要遗迹

H1 现代取土坑。平面呈椭圆形,长径100 米,短径81 米,深2.2 米。坑内填土为灰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包含碎砖块、炭屑、红烧土颗粒等。

(三)小结

此次考古勘探基本了解了广惠寺华塔东部区域地层堆积及保存状况。遗憾的是,受村民取土、后期现代建筑工程和道路硬化等人为因素影响,文化层堆积破坏较严重,未发现和广惠寺相关的建筑遗存。

四、府文庙外围环境整治工程项目

图一一 广惠寺华塔东部区域勘探范围示意图

府文庙位于原真定府衙东侧名为“金粟冈”的高地上[5],即今正定县解放街小学、县中医院和格林豪泰酒店一带。根据方志记载,正定府文庙创修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后历代均有增建或修葺。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其平面布局已发展为三路:中路为文庙牌坊、棂星门、泮桥、名宦祠、乡贤祠、戟门及耳房、东西庑房、大成殿、崇圣祠、六贤祠;西路为府学明伦堂等;东路为学校,前为魁星楼,后为原省立七中学堂和教学楼[2]107。1954年,正定县立第二完全小学迁入府文庙东南侧的学宫,改名为解放街小学。原文庙中的多处建筑先后被河北建设学院、正定县拖拉机站、正定县河北梆子剧团、石家庄地区戏校等单位占用。1958 年5 月,正定县医院迁驻府文庙,逐步将大成殿等大部分附属古建筑拆毁改建,而原府学明伦堂等处建筑旧址上则建起了城建局和财政局的办公楼。至此,府学和府文庙建筑群仅存元代戟门和东西耳房。戟门坐北面南,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单檐悬山顶建筑[6],两侧的东西耳房各面阔三间。2009 年,国家拨款对戟门及东西耳房进行了维修,现基本保存较好。2017 年,为恢复府文庙历史风貌,正定县政府规划实施府文庙外围环境整治工程。为配合该工程,2019 年6 月4 日至7 月3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考古勘察。

勘探区域位于正定县常山东路路南,北距戟门2 米,东、南部紧邻解放街小学,西侧为居民区,东西长64米,南北宽48米,总面积3072 平方米。勘察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6月4 日至18 日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H1、H2、H3三处灰坑;6月19日至7月3日进行考古发掘,以勘探发现的遗迹为中心,布设了一条长16 米、宽8 米的探沟(TG1),发掘面积128 平方米,明确了三处灰坑的年代及性质,出土了一批建筑构件及碑刻等(图一二)。

(一)地层堆积

府文庙原址地势相对平坦,地表堆积有大量民居拆迁留下的建筑垃圾。

地层堆积共3 层,分布均匀,现以TG1南壁为例进行介绍。

第①层:现代表土层。厚0.3~0.4米。灰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内含大量碎砖瓦。

第②层:近现代垫土层。厚1.3~1.4 米。灰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内含现代建筑垃圾、水泥块等。H1、H2、H3开口于此层下。

第③层:明清文化层。厚0.5~1.4 米。黄褐色粉砂土,土质较疏松,包含少量碎砖块、炭屑、红烧土颗粒等。该层以下为生土。

(二)主要遗迹

H1 近现代垃圾坑。位于TG1 东北部,平面呈不规则形,东西长2.7 米,南北宽1.5米,深1.3 米。坑内填土为灰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包含炭屑、白灰渣、建筑构件残块、碎玻璃等。

H2 近现代垃圾坑。位于TG1 西部,打破H3,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8 米,东西宽5.3米,深1.6米。坑内填土为灰黑色胶黏土,土质较疏松,包含炭屑、红烧土颗粒、白灰块、碎玻璃、建筑构件残块等。

H3 府文庙泮池。位于TG1 中部,平面近似半圆形,东西长12.8米,南北宽5.5米,深0.6米。坑内填土为黑褐色胶黏土,土质较致密,内含较多水锈,少量炭屑、碎砖块、腐殖质等。

(三)遗物

图一二 府文庙遗址勘察范围示意图

共58 件,其中地表采集遗物15 件,发掘出土遗物43 件,包括建筑构件和石狮、碑刻三类。建筑构件分为琉璃、陶、石三种材质,有瓦当、滴水、筒瓦、板瓦、脊兽、照壁构件、柱础、望柱、戗杆石等。

1.琉璃建筑构件 共29 件,包括瓦当、滴水、筒瓦、板瓦和其它建筑构件等。

瓦当 6 件,黄色胎,施绿釉,当面雕龙形图案。ZDFWMH1∶14,残。当面雕一龙,龙口大张,身体卷曲,獠牙外露,龙身饰鳞纹。外壁施绿釉,内素面。直径13.5厘米,厚2.55厘米(图一三,1)。ZDFWMH1∶15,残。当面雕一龙,龙口大张,毛发向后卷曲,身躯健壮,龙身饰鳞纹,龙爪为五趾,呈风车状,爪尖呈钩状。内外皆施绿釉。直径15.3 厘米,厚2.25厘米(图一三,2)。

滴水 4 件,内外壁均施绿釉,立面下沿呈连弧三角形。ZDFWMH2∶3,一角残缺。立面雕刻莲花图案,莲茎自莲花下部向两侧展开,纹样清晰,立体感强。高12.2 厘米,残宽25.2 厘米,板瓦残长18.4 厘米,胎厚1.8 厘米(图一三,3)。ZDFWMH1∶9,基本保存完整。立面雕刻龙形图案,低头颔首,龙爪为三趾。高9 厘米,宽27.6 米,板瓦残长10.8 厘米,厚2.1厘米(图一三,4)。

筒瓦 6 件,黄胎,内外均施绿釉,依据瓦唇形制可分为两型。

A 型 1 件,瓦唇厚而窄。ZDFWMH1∶4,残,瓦唇无釉。瓦体残长17.4厘米,宽15.6厘米,胎厚1.6 厘米;瓦唇长4.4厘米,宽9.5 厘米,厚1.5~3.5厘米(图一三,5)。

B 型 5 件,瓦唇薄而宽。ZDFWMH1∶2,残。瓦体残长32.2 厘米,宽16 厘米,胎厚1.8厘米;瓦唇长3.2 厘米,宽12.2厘米,厚1.2~2.5 厘米(图一三,6)。

板瓦 2 件,均为檐头板瓦,红色胎,外壁施绿釉。ZDFWMH1∶17,残存檐端,平面略呈梯形,檐端中部为两道凸棱,底部戳印斜向篦齿纹,檐头下缘压印波状纹。残长15.15 厘米,最宽处12.6 厘米,胎厚1.4厘米,檐头端面宽3.5 厘米(图一三,7)。

其它建筑构件 共11 件,均残。局部施绿釉和黄釉,推测为照壁或屋脊上的构件。ZDFWMH2∶17,仅余龙身一部分。龙身饰鳞纹,施黄釉。残长45厘米,宽21厘米,厚5.7厘米(图一三,8)。ZDFWMH2∶15,仅余龙爪。呈鹰爪状,施绿釉。残长26 厘米,残宽21.6 厘米,厚7.6厘米(图一三,9)。

2.陶质建筑构件 共10件,包括瓦当、滴水、脊兽等。

瓦当 6 件,均为泥质灰陶兽面纹瓦当,形制相同。标本ZDFWMH1∶12,残。当面雕一狮首,狮口大张,怒目圆睁,毛发卷曲,边轮饰一周联珠纹。直径13 厘米,厚6.9厘米(图一四,1)。

图一三 府文庙遗址出土琉璃建筑构件

滴水 1 件。ZDFWMH1∶8,残,泥质灰陶。立面雕刻花卉图案,下沿呈连弧三角形。高7.8 厘米,宽16.65 厘米;板瓦残长13.5 厘米,厚1.35厘米(图一四,2)。

脊兽 共3 件。ZDFWMH1∶20,泥质红陶,仅存龙首。龙毛发向上卷曲,眼球圆鼓外凸,鼻孔朝上,口微张,獠牙外露。龙体中空,内有捏制痕迹。残长22.2厘米,高12.2厘米,宽9.2 厘米,胎厚2.5 厘米(图一四,3)。ZDFWMH1∶29,泥质灰陶,仅存龙首。龙双耳竖立向上,一耳已残,双目圆睁,鼻孔朝上,口微张,獠牙外露,胡须下垂。残长14 厘米,宽7.6 厘米,高11.8 厘米(图一四,4)。ZDFWMH2∶18,泥质红陶,仅余尾部。尾部翘起且向上翻卷,躯体饰鳞纹。残长31.2厘米,最宽处20.4厘米,厚10.2厘米(图一四,5)。

3.石质建筑构件 11 件。均为青石质,包括柱础、石鼓、望柱、戗杆石等。

图一四 府文庙遗址出土陶建筑构件

柱础 5 件。保存较完整,均为青石质。ZDFWM 采集∶1,正方形底面,上有圆柱形鼓镜,素面无纹饰。边长33 厘米,通高22.6 厘米,鼓镜直径25 厘米。ZDFWM 采集∶2,长方形底面,上有覆盆式鼓镜,素面无纹饰。长62厘米,宽57.5厘米,通高22厘米,鼓镜直径42厘米。

石鼓 共1 件。ZDFWM 采集∶3,残。圆形,鼓身上下各饰一周鼓钉。直径96 厘米,厚34厘米。

望柱 3 件。ZDFWM 采集∶4,残。长方形,束腰,一端刻覆莲纹。长29厘米,宽29厘米,残高75厘米。

戗杆石 2 件。ZDFWM 采集∶5,残。长方形,残长54.5 厘米,宽49 厘米,高21 厘米;凹槽长21 厘米,宽18厘米,深6厘米。

4.石狮 4 尊,残存头部和身体的一部分。均呈蹲坐状,毛发呈海螺状卷曲,自头顶披于身后,双耳伏贴于脑后,眉毛卷曲向上,口微张,獠牙外露。ZDFWMH2∶19,狮双目圆睁,直视前方,下颌上的胡须飘向两侧。残高19.8 厘米,宽12.8 厘米(图一五,1)。ZDFWMH2∶20,狮首怒目圆睁,直视前方。残高29.4 厘米,宽14.8 厘米(图一五,2)。ZDFWMH1∶27,狮作低头颔首状,双目圆睁,向右下方斜视,下颌上的胡须自中间分为两股。残高30.8 厘米,宽21 厘米(图一五,3)。ZDFWMH1∶28,狮作低头颔首状,双目向右下方斜视。残高32.4 厘米,宽22.2 厘米(图一五,4)。

5.碑刻 共4件,包括残碑和碑座。

图一五 府文庙遗址出土石狮

残碑 2件。

ZDFWM 采集∶6,“重建真定府庙学之记”碑,“大明弘治十二年九□吉旦”立,青石质,已断裂为三块,残存碑额、碑体和榫头,未发现碑座。蟠龙碑首,碑额篆书“重建真定府庙学之记”。碑文楷书,共21 行,满行51字,共807 字,记述了明弘治十二年(1499)重修真定府文庙的情况。碑首长121 厘米,宽138 厘米,厚38 厘米;碑身长418 厘米,宽130厘米,厚46.5厘米(图一六)。

ZDFWM 采集∶7,汉白玉质。残存碑体,未发现碑额、榫头及碑座。碑文字体为行楷,年号缺失,从残余碑文看亦是记述了重修真定府文庙的情况。残长112厘米,残宽45厘米。

碑座 2 件,均为青石质,包括长方形和赑屃形两种。

ZDFWM采集∶8,长方形,束腰,近底部四角各刻一组卷云纹。长116 厘米,宽54 厘米,厚64.5厘米。

ZDFWM采集∶9,赑屃碑座,已残。石龟体态丰腴,头微抬,颈前伸,背饰龟背纹,上有一方形凹槽用于固定碑体。残长172 厘米,残宽42厘米,高60厘米。

(四)小结

通过此次考古勘察工作,基本掌握了府文庙遗址戟门以南文化遗存的保存和分布状况。发现的H3 位于戟门之南、府文庙中轴线上,根据清顺治三年(1646)《真定县志》中的“学宫图”[7],应为府文庙泮池。勘察出土了原属于府文庙建筑群的瓦当、滴水、筒瓦、板瓦、青砖、脊兽、柱础、望柱、戗杆石等建筑构件以及石狮、碑刻等遗物。其中,明弘治十二年的“重建真定府庙学之记”碑详细记载了府文庙的历史沿革和早期建筑布局,对了解和复原府文庙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勘察获取了关于府文庙的珍贵资料,不仅为研究正定古城历史提供了可靠资料,也为正定府文庙外围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一六 府文庙遗址出土明“重建真定府庙学之记”碑

五、育才街道路整治工程项目

为配合正定县政府育才街道路整治工程项目,2019 年9 月22 日至26 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工程涉及区域开展了文物勘察工作。勘探区域位于正定古城西部,北至开元路北,南至阳和西路以南,南北长400 米,东西宽80米,面积32000平方米(图一七),共发现了一座唐代墓葬(M1),一处唐五代时期夯土城墙(Q1)和一条宋代道路(L1)。

(一)地层堆积

地层堆积共3层,分布均匀。

第①层:近现代堆积层。厚0.3~2 米。灰色粉砂土,土质疏松,内含大量砖块、瓦片等。

第②层:宋代文化层。厚0.15~0.3 米。黄褐色与灰褐色路土,土质致密,包含炭屑、红烧土颗粒、碎砖块等。L1 开口于此层下。

第③层:唐代文化层。厚0.25~0.75 米。黄褐色夯土,土质致密,包含少量白灰渣、红烧土颗粒、炭屑等。Q1、M1 开口于此层下。此层以下为生土。

(二)主要遗迹

Q1 主体沿育才街呈南北向分布,长约340 米,宽约8 米。为了厘清Q1 布局及走向,共布设了5 个解剖点:北端在开元路东折,东折部分长约42米,宽约8米;南端在阳和西路南侧10 米处东折,东折部分长约28 米,宽约8 米。墙体为黄褐色粉砂夯土,土质致密,包含少量白灰渣、红烧土颗粒、炭屑、碎陶粒、碎砖块等,夯层明显,层厚0.08~0.2米,发现少量直径3~5厘米的夯窝。夯土层下的垫土层厚0.6米,为黄褐色粉砂土,土质疏松,未经夯打。

M1 被Q1 叠压,位于开元路与育才街交叉口。长方形竖穴土坑砖室墓,墓向为正北,发现时已被破坏,仅存墓室。墓室南北长2.7 米,东西宽1.1 米,开口距墓底深0.66 米。墓室北壁、西壁用墓砖三顺一丁垒砌,东壁顺砖错缝垒砌,南壁已无存。墓室内填土为灰绿色淤土,土质较致密,共发现2 枚开元通宝,未发现人骨。墓底用铺地砖“人”字形平铺,上部有一层板灰,灰痕长2.2 米,宽0.68米,厚0.03米。墓砖均为泥质灰砖,一面绳纹一面素面,整砖规格为28×14×5厘米。

图一七 育才街道路整治工程项目勘察示意图

L1 位于Q1 西侧,南北向道路,长355米。南端向南延伸出勘探区。北端分为两支:一支沿育才街向西北延伸,长约38 米;另一支在开元路东折,长约50 米。路土可分为两层,下层为黄褐色夹灰褐色花土,土质致密,包含少量白灰渣、炭屑、泥质灰陶块等,厚0.2 米,宽约5 米;上层为灰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包含炭屑、红烧土、碎砖块、白灰渣等,厚0.35米,宽约5米。

(三)小结

本次勘探发现的Q1 为唐五代时期夯土城墙,其夯层厚度和夯窝大小均与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出土的唐五代时期城墙所出相同[8]。开元寺南广场遗址的唐五代时期城墙系正定城子城北城墙,依据Q1的位置及走向推断,其应为子城西城墙。根据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发现,正定城子城经历了晚唐始建,五代修补墙体、扩建城台并对城台进行包砖,北宋初年失去防御功能,宋金元时期继续利用城台的发展过程。从L1 与Q1 的相对位置及层位关系来看,L1 应是在Q1 失去防御功能后逐渐形成的,并在北端形成两个分支,一支在开元路东折,一支沿育才街向西北延伸。此外,开元寺南广场遗址曾发现一条自北宋时期一直沿用至现代的东西向道路(L4),即今天的开元路[9],此次发现的L1北端的一支在开元路东折,其东向延长线可与开元寺南广场遗址L4 重合,表明L1 北端东折的一支继续向东延伸,形成东西向的道路L4。

六、结 语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19 年在正定古城开展的一系列考古工作成果丰硕:对城隍庙的边界和主要建筑的位置及整体布局有了大致了解,基本可以复原城隍庙主体建筑布局;明确了东城门以南缺失东城墙的位置、结构及保存状况,4 号山南侧夯土城墙最早年代为明代,未发现更早的城墙遗存,未来可进一步展开勘探、发掘,以寻找明以前东城墙的位置和规模;广惠寺华塔东部文化层受到破坏,未发现相关的文化遗存,而广惠寺南侧至正定南门区域之间是否存在城墙,需留待日后考古勘探确定;清理出了府文庙泮池遗址,补充了对府文庙布局的认识;明晰了唐五代时期真定城子城西城墙的结构、范围,补充了开元寺周边区域宋代的路网系统信息。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把勘察项目纳入正定古城整体考古规划中,尤其要关注各区域的文化层堆积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城墙,以探寻历史时期正定古城的人口分布格局及城市布局与功能。

附记:本次考古勘察工作得到了正定县委县政府、正定县文物管理局、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领 队:陈 伟

参与发掘:王凤柱、佘俊英、房树辉、高利军、段志永、张云清、赵 星

摄 影:段志永、张云清

绘 图:张云清

执 笔:陈 伟、佘俊英、赵 星、房树辉

[1]赵文濂.光绪元年正定县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2]正定县政协文史委.千年正定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3]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刘友恒,于坪兰.略论正定城墙历史变迁及唐五代时期正定城的三城格局[J].文物春秋,2020(3).

[5]于成龙,郭棻.康熙畿辅通志[M].刻本.1683(清康熙二十二年).

[6]梁小丽,聂松鹿.正定府文庙戟门[J].文物春秋,2006(4).

[7]陈谦.顺治三年真定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勘察简报[J].文物春秋,2019(5).

[9]陈伟,翟鹏飞,佘俊英,等.河北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发掘又获新成果[N].中国文物报,2019-11-29(8).

猜你喜欢
正定县城隍庙文庙
石家庄市正定县总工会以“零工驿站”竭诚服务劳动者
平遥城隍庙,中秋之月
正定县正定镇太平庄村 夯实党建工作 扎实推进乡村治理
正定县古建筑保护意义及相关措施
正定县人大常委会 “网上代表之家”增强监督实效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文庙开笔大典
城隍庙里红红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