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山冒险电影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表达

2020-02-29 10:40张君刘超言
出版广角 2020年1期
关键词:攀登者珠穆朗玛峰登顶

张君?刘超言

【摘要】  2019年国庆前夕上映的电影《攀登者》还原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真实历史事件。故事围绕中国登山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这一鲜明的主线层层展开,开创了中国登山冒险电影的先河,彰显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中国的人文精神。

【关  键  词】登山冒险电影;家国情怀;人文精神;《攀登者》

【作者单位】张君,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刘超言,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J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1.020

电影《攀登者》由李仁港执导,根据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60年,由方五洲(吴京饰)带领曲松林(张译饰)和杰布(拉旺罗布饰)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世界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的任务,可惜缺乏能够印证登顶的影像资料,这次登顶受到西方国家的质疑。15年后,方五洲、曲松林和杰布在气象学家徐缨(章子怡饰)的协助下,带领李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饰)等中国新一代登山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并重新测量珠穆朗玛峰的中国高度。电影《攀登者》如何彰显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体现中国的人文精神,值得思考。

一、勇攀创作高峰,彰显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所有中国人内心情感的归宿,同时也是中国人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体现。电影《攀登者》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冒险刺激的登山电影结合,开创了中国登山冒险电影的先河。这部电影对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真实历史事件进行精彩的艺术再造,为未来中国电影在全新领域的探索提供了重要参考。

1. 彰显家国情怀

在电影《攀登者》展现的场景中,有四处场景明确且细致地彰显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一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不被西方国家认可后,登山队伍被迫解散,方五洲去烧锅炉,曲松林独守登山队,杰布回家牧羊,电影将这些场景一幕幕呈现,让观众看到了失意的他们依然怀抱为国登顶的梦想。1973年当这些昔日的登山队员分别收到国家要重新组建登山队的消息时,他们备受鼓舞,坚定了内心深处“登顶圆梦”的信念;二是中国新一代登山队组建时,一大批有志之士纷纷来到登山队大本营,他们将个人价值与国家使命紧密结合;三是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当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之巅,方五洲向登山队大本营汇报,向北京汇报,向祖国汇报,向全世界汇报,中国人成功登顶,并精准测量出珠穆朗玛峰的中国高度为8848.13米;四是1975年气象学家徐缨在生命垂危之际测出年内最后一个“窗口期”后,其生命的价值再次升华。

2. 勇攀创作高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在行业革新、产业变革、技术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素材。电影《攀登者》正是站在时代高度,紧扣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独特而重大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历史事件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思想。电影《攀登者》在创新方面独树一帜。首先,凸显历史事件中的真实英雄。电影《攀登者》塑造的人物群像基本符合人物原型,比如曲松林的原型是1960年首次从北坡登顶的屈银华,李国梁的原型是中国登山队的政委等。他们身上体现的爱国情怀、人本思想和攀登精神,正是电影《攀登者》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其次,实现电影资源的最优配置。一是电影《攀登者》注重社会效益,旨在激发社会大众的爱国之情和上进心,定准了电影创作的总基调。二是电影《攀登者》在传播过程中将传播活动和经济活动结合,维系了电影制作方和消费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1]。三是电影《攀登者》主创团队积极创新,精益求精。比如李仁港导演在拍摄“大风口雪夜脱险”这个电影片段的过程中大胆创新,精心打磨,为观众带来了一幕令人惊心动魄的团队作战场景。总的来说,《攀登者》不仅填补了中国登山冒险类电影作品的空白,还激励电影人勇于进行文艺创新。

二、为国登顶矢志不渝,引发攀登思考

电影《攀登者》体现了个体与国家使命的耦合,以及个人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共鸣。观众通过观看电影,不但体验了视觉和听觉的震撼,而且实现了情感共鸣和价值观升华,进而对攀登的意义进行思考。

1. 为国登顶,寸土必争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尼泊尔以“中国没有登顶珠穆朗玛峰,没有留下登顶证据”为由,不承认珠穆朗玛峰是两国国界。面对领土主权问题,中国登山队克服千难万险,于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世界上首次有人从北坡登顶的创新纪录。但由于缺乏证明登顶的影像资料,这次登顶不被西方国家认可。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中国新一代登山队员重整旗鼓再次登顶,并重新测量珠穆朗玛峰的中国高度为8848.13米。可以说,电影《攀登者》以真实历史事件再现的方式,向观众诠释了“为国登顶,寸土必争”的强烈爱国情怀,引发观众思考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和怎样爱国。从现实的维度来看,电影《攀登者》于2019年9月30日在中国上映,这一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部电影无疑是为祖国母亲70岁诞辰献礼。电影《攀登者》感动了观众,激励了观众,也将观众的心声表达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行动,个体与国家构筑了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我们只有将個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为实现国家“两个 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 坚持不懈的攀登精神

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打破了西方国家认为无法从中国境内登顶珠穆朗玛峰的臆断,而1975年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证明中国人极富攀登精神。电影《攀登者》精准抓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并将其与攀登精神结合。首先,从历史真实人物来看,王富洲、贡布、屈银华等作为中国登山队的第一代队员,在资源极其匮乏的年代,勇于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坚持为国攀登,把自身理想与国家使命结合起来。之后,他们于1975年带领中国新一代登山队员再次为国攀登,实现了自我理想,维护了国家尊严。其次,从电影演员来看,2019年1月中旬,吴京来到岗什卡雪峰尝试高海拔登山,名义上是体验生活,实则是为了尽快适应电影中的角色做准备。他聘请了职业登山者做现场指导,除了学习专业的登山技巧,还详细了解雪域高原环境下的攀登经验。他坚持不用替身,带伤出演所有角色场景。还有张译在零下10℃的拍摄现场,赤脚踩在雪地里,每个场景拍摄结束后他的一双脚都冻得通红麻木。电影临近杀青时,拍摄团队直接奔赴西藏,在珠穆朗玛峰下创新设计了一场最高海拔的关机仪式,这也创下了世界电影史上海拔最高关机仪式的纪录。

三、创新表达范式,传播人文精神

电影《攀登者》在场景设计和人物塑造的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四幕场景中,向观众诠释了一种理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活出新的希望,才有机会创造奇迹。同时,这部电影在建构多元传播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传播中国人文精神。

1. 以人为本,体现大国担当

以人为本是指人通过增强自主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在实际活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电影《攀登者》就是以人为本,在四幕冲突强烈的电影场景中展现人本思想和大国担当。第一幕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第二阶梯时,突遇雪崩,队长方五洲为救曲松林放弃了摄影机,正因为这个选择,他们缺乏登顶的影像资料,这次登顶受到质疑。被救的曲松林不理解方五洲的行为,他认为就算自己牺牲也要保住摄影机。第二幕是15年后中国重新组建登山队时,曲松林与方五洲再次见面只是简单地握了握手,与杰布则是紧紧地拥抱,这巧妙地加强了场景的冲突感,让观众紧跟场景展开思考。第三幕是方五洲、曲松林、杰布三人站在老队长遗像前,剧情冲突达到高潮,为登顶荣誉还是人的生命,为影像资料还是为人的生命?句句拷问和深层次对话让观众内心波涛翻滚。第四幕是1975年中国新一代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时,曲松林担任总指挥,他目睹了李国梁为保住摄影机而放弃生命的过程,才理解15年前队长方五洲的选择。作为个人,自己有选择为国赴死的权利,但作为队长或者总指挥,必然会选择“活着的希望”。

2.建构多元传播体系

电影《攀登者》上映后深受观众的喜爱,其传播的人文精神更是成功地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电影《攀登者》运用的传播策略是多元传播策略,即开拓多渠道,并将这些渠道以多种方式关联,逐渐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和传播体系。《攀登者》将人文精神融入内容体系,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可以感受家国情怀、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攀登精神。首先,在内容体系层面,电影将中国登山队的使命与国家领土主权尊严结合,将方五洲的情感共鸣与徐缨的情感共鸣结合,将方五洲和曲松林的选择矛盾与以人为本的思想联动,将两批中国登山队员“敢执牛耳”的抉择与攀登精神做对比,凸显了电影的内容价值和文化价值。其次,在传播体系方面,著名演员吴京、张译、章子怡、胡歌等在电影《攀登者》中担任主要角色,诠释的人物形象丰满,有血有肉。故事紧紧围绕攀登珠穆朗玛峰这一主线层层展开,电影将内容与人物、价值与品质、精神与思想全面呈现,并借助明星效应强化了传播效果,促使观众与电影内容互动,扩大了电影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电影《攀登者》还通过电影播放、报刊评论、网站热议和纪录片展示结合的融媒体方式,提升了影片的关注度,扩大了影片的辐射范围。

3. 强化知识服务范式

知识是从众多相关数据中提取出来的高阶信息,知识服务是基于服务对象需求驱动的高阶信息内容服务[2]。电影《攀登者》除了让观众体验视听的震撼、获得情感归宿,还向观众传播了丰富的攀登知识。攀登是一种继承和创新的运动,前人探索的经验和积累的宝贵资源能给予后人极大帮助,这在电影《攀登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对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线进行分解,共分为六步:第一步,“急行军”抵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这里海拔5120米,有利于休整和補充给养;第二步,向西北行进8200米进入冰塔林,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雪间裂缝;第三步,向上抵达7028米高的北坳大雪坡,这里要提前穿好冰爪鞋,并完成再次补给任务,还要随时注意雪崩情况;第四步,继续往上经过夺命大风口,这里风速大且急;第五步,向上抵达第二台阶,这里有一段近乎直立的峭壁,要在每年的3月初至5月末、9月初至10月末风速平稳期才能进行冲顶;第六步,在风暴过后的“窗口期”,运用“中国梯”直接登顶,这条梯子于1975年被中国新一代登山队留在第二阶梯,33年间助力1300余人成功登顶。我们可以看到,用文字记录的六步和在现实中攀登的六步差距十分大,因此,观众通过观看电影可以明晰登山路径,了解在哪里宿营补给,了解各个站点的气候条件和攀登要点,可以“模拟”登顶珠穆朗玛峰。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岁月洗礼,成为助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对电影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进行分析,本质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创造性转化。电影《攀登者》运用个性化的方式展开宏大叙事,将个人成长的现实叙事与国家民族的历史叙事交融,表达了中国1960年和1975年两代登山人的家国情怀、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攀登精神。可以肯定的是,电影《攀登者》为类型化创作及人文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们可以预测,不懈奋斗、勇攀高峰、中国式情感表达将会是未来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考量因素。

|参考文献|

[1]《电视研究》编辑部.  媒体融合背景下节目创新发展——“智慧融媒体系列研讨活动之融媒体内容创新”纪要[J].  电视研究,2017(9):23-26.

[2]吴江文.  知识付费:网络出版服务商业模式重构的路径参照[J].  科技与出版,2018(6):17-21.

猜你喜欢
攀登者珠穆朗玛峰登顶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致敬创新的攀登者
登顶
北凌绝顶:《攀登者》背后的故事
攀登者
雪山上的攀登者
珠穆朗玛峰需要你的保护
登顶乞力马扎罗
吴燕 福建女子登顶珠峰第一人
雄伟的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