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主题出版和大学出版社的使命与探索

2020-02-29 10:40李永强
出版广角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选题出版社

【摘 要】  大学出版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术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我国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工作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服务社会现实需求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大学出版社的主题出版工作要以更鲜活的内容形式、更深入的思想阐释和更生动的讲述方式阐述主题出版的重大内涵,不断打造新时代有温度、有深度和有力度的主题出版精品力作。

【关  键  词】新时期;主题出版;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李永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1.001

主题出版的“主题”是时代的主题,反映的往往是时代最核心的课题和最值得关注的课题。我国大学出版社是全国出版社数量的近20%,年度出版品种超过全国出版总数的30%。大学出版社与大学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的功能定位一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术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因此,近年来,我国大学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领域不断发力,高举理论旗帜,深耕思想沃土,推出了一大批学术底蕴深厚、专业特色鲜明的主题图书。教育部社科司近年来开展了高校年度主题出版物选题评选工作,对优秀主题出版选题重点扶持,提升了选题质量。在该活动中,每年全国大学出版社申报选题有千余种,入选选题上百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主题出版物的数量。我国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工作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服务社会现实需求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特点鲜明

大学出版社依托母校学术资源在主题出版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大学出版社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物情况和入选教育部高校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的图书情况,反映了大学出版社在中宣部和教育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策划落实主题出版工程的整体情况与主要特点。我们以2016 年至2019 年的情况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的幾大特点。

1.以学术研究性成果为主

2016年至2019年,从大学出版社入选中宣部重点主题出版物的情况看,大学出版社入选比例呈下降趋势。例如,2019年入选图书2种,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马克思与〈资本论〉》和《对话中国》,入选比例仅占总数的2.2%,其他大学出版社没有品种入选。从整体入选比例上看,大学出版社入选图书比例与大学出版社数量比例不相称。大学出版社入选选题以学术性研究成果为主,市场相对小众。

2.以研究型选题为主

2016年至2019年的四年间,教育部高校累计评选出重点主题出版选题663种,96家大学出版社的选题入选。教育部重点主题出版入选选题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1)研究型选题,比如,2016年入选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及2018年入选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一带一路:合作与共赢》等。(2)大众型选题,比如,2017年入选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中国笔墨》,及2018年入选的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的《抗战硝烟——军工老同志口述历史史录》等。选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核心价值观、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法律政治人文历史研究和国家战略研究等,其中,大众类选题每年入选8种左右,不到全年入选比例的10%。

3.以精品出版物为主

教育部高校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的结构情况充分反映了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学术底蕴深厚的特点和优势。大学出版社依托高校优势学术资源,多年来以学术著作为选题重心。在主题出版工程中,学术著作型的主题出版物有着鲜明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征。也正是由于学术基因,大学出版社的主题出版物在整体质量上也呈现了长期涵养、厚积薄发的精品特质。

二、新时代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的路径探索

2019 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原副司长许正明对做好2019年主题出版工作提出几点建议。(1)出版单位的主题出版工作要突出五个“点”:聚焦重点、打造亮点、关注热点、攻克难点、扫除盲点,出版单位要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秉承创新精神,关注时代热点,攻坚克难,填补空白。(2)出版单位的主题出版工作要在五个“化”上下功夫:精品化、时代化、大众化、数字化、国际化。出版单位要打造时代精品,把经典和理论通俗化、普及化,推进数字出版,具备国际化视野。(3)出版单位的主题出版工作要做到五个“结合”:既有长镜头,也有小切口;既接“天线”,也接地气;既有意义,也有意思;既有气质,也有“颜值”;既有当年规划,也要有长远规划。(4)出版单位的主题出版工作要把握五个方面:控制规模,把好导向,提高质量,注重时效,加强宣传。

出版单位要真正落实以上内容,殊不易也。而如何从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天然优势,找到行之有效的主题出版之路,是新时代对大学出版社提出的重要命题。笔者以为,大学出版社可以从以下路径积极探索主题出版工作。

1.凭借学术基因,以专业前沿性选题凸显特色

大学出版社背靠所属大学的学术资源,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所属大学及其他高校的学术前沿成果、科研创新信息和学科发展动向。大学出版社的主题出版选题开发在学术成果转化传播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些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出版社学术著作的选题策划可以很快进行出版成果的转化。大学出版社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着眼于打造主题出版选题的专业性和前沿性。比如,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大学出版社应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其中国化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究;围绕重大时间节点策划推出反映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题材;应聚焦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前沿课题,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三个方面都是与国家时代命运相关的重大课题,与民族前途、人民福祉息息相关。大学出版社只有在这些主题出版方向上做出承载国家核心价值观、影响社会文化取向和助力国家社会实践的主题出版精品,才能真正担当起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使命,把主题出版与高校思想文化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例,其出版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由京沪五位青年学者联袂创作,他们从学术角度谈政治,聚焦我国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路,契合了时代需求。该书2015年出版,上市一周即在三大网店售空,迄今已发行70万册,在基层党员、公务员和高校师生等各界读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2.长期积累,以精品出版物凸显优势

精品工程主题出版是新时代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意志的思想呈现。大学出版社应以学术出版为品牌特色,以出版物为载体,反映思想文化创造和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在研究型主题出版物的选题策划上,大学出版社要认真梳理长期形成的学术出版资源,有计划地策划具有学术积累价值、填补专业领域空白的学术出版著作。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启动策划的大型理论项目——《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该项目第一辑出版的50种图书是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之一;2015年,该项目第二辑50种图书又获得国家出版立项。这套大型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和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大众型主题出版物选题策划上,大学出版社虽然没有文学创作类出版优势,但是在理论阐释和当代问题回应上也可以做出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大家写小书是大学出版社做好主题出版物的一个新思路。该丛书从小丛书大理论的角度撰写书稿,配以插画、题记等新形式,增强趣味性、可读性,一经推出便 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2018年,在国家博物馆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上,《马克思与我们》入围2018年中国好书主题出版类奖项。

3.順应新技术,以融合发展构建新格局

5G时代正在到来,主题出版的数字出版形态逐渐多样化。丰富多元的形式非常适合年轻一代读者,数字化融合发展的趋向给主题出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就整体而言,同类数字产品中,优质主题出版物供给不足。尽管如此,未来数字阅读、数字生产和数字化资源整合都为主题出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主题出版未来要创新传播方式,在传统图书以外,充分调动多媒体的呈现形式和营销渠道,与知识付费服务等不断更新迭代的互联网传播深度结合,创新载体和营销方式。大学出版社在新时期要拥抱新技术,不断打磨精品主题出版,创新主题图书出版和传播形式,促进新技术与主题出版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并形成“一种内容,多种载体,一次生成,多次发布”的复合出版新格局。

4.遵循出版规律,以科学机制保障成果出版

学术成果的策划出版需要出版单位在涵养作者、选题资源储备和完善出版保障机制上做足功课,并做好规划,全流程建立起主题出版保障机制。这些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规划性。在选题策划和储备方面,大学出版社要坚持规划牵引,重视规划的整体性和长期性,围绕重大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专题研讨,提前储备选题。

(2)强调专业性。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大学出版社要在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共产党员中选拔骨干编辑,打造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效率、高品质和具有高政治使命感的业务团队。这是出版单位不断生产优秀主题出版物的动力源头。

(3)强调政治性。在质量控制方面,大学出版社要守住主题出版的政治高压线和质量底线。此外,大学出版社还可以利用作者资源组织专家评审团,为选题的学术质量和政治导向把关;通过建立重点选题审读委员会,积极发挥专家委员的作用。

(4)强调时效性。大学出版社在营销推广方面要抓住重大事件、重大时间节点以及社会热点的时效性,及时做好渠道铺货,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筹划话题营销,通过建立“互联网+主题出版”的营销模式,提升社会影响力。

三、积极推动大学出版社主题出版“走出去”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在2019年首届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上强调:“要把主题出版放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去考量,反映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大学出版社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学术出版国际化方面更肩负着服务大局、传播文化的特殊使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主题出版“走出去”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大学出版社在我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学术型的主题出版类选题是“走出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端学术著作国际出版的品牌特色

近十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学术出版“走出去”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让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独特道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始终聚焦中国,重视出版反映中国经验的主题图书;强调聚焦当代,大力出版介绍与当代中国发展有关的国际问题时政图书;坚持聚焦学术,用学术讲述中国,将中国顶尖学者的优秀作品推向世界。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向海外输出版权1700余种,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的近百家出版机构与合作伙伴建立业务关系,累计输出19个语种的图书版权,其中,90%以上是人文社科类学术图书,形成了鲜明的出版特色和品牌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化发展一直着力培育学术原创精品,确立高端学术内容“走出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并集中力量遴选了一批研究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趋势与经验的学术著作,通过与优质合作伙伴的合作,将其成功推向海外。

2.构建长效机制,培育中国图书本土化翻译出版合作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通过整合国际出版资源和渠道,努力构建中国图书翻译出版的长效机制。从2015年底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开始探索建立海外分支机构,通过版权代理等方式促进中国内容在当地的本土化策划、编辑和出版,乃至宣传和推广。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和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达成了长期合作出版图书的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建立了以色列分社、中国-罗马尼亚学术出版合作中心和蒙古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加齐大学共同建立了土耳其唯一一所集中国图书展示、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和出版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馆。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承建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意路易斯大学签署共建的中国馆。这些与社会各界力量联合建设的国际人文交流平台,推动了所在国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通过本土化翻译出版合作,积累了充分的母语译者资源。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出版图书的95%以上是由通晓中文的当地青年汉学家翻译的。

3.构建国际平台,推动学术出版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

大学出版社还可在公共国际出版平台建设方面加大探索,力争形成合力,营造“走出去”的集合效应。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在中宣部的指导下,2019年2月,该联盟被更名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截至目前,合作体成员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五大洲,包括300余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合作体在世界重要书展的“中国主宾国”活动上,多次举办中国主题图书推广活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也被纳入了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成为国家文化传播战略的一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为大学出版社探索主题出版“走出去”提供了优质平台。大学出版社通过平台联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聚合效应。未来,进一步强化以合作体为代表的国际出版平台功能将成为大学出版社“走出去”的重要路径。

四、结语

新时代呼唤新内容,新的伟大成就需要精品力作来书写。传承优秀文化、传播先进文明,是大学出版社的初心所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是大学出版社必须牢记的使命。在今天这种舆论传播环境中,大学出版社的主题出版工作要以更鲜活的内容形式、更深入的思想阐释和更生动的讲述方式阐述主题出版的重大内涵,不断打造新时代有温度、有深度和有力度的主题出版精品力作。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选题出版社
我等待……
The Research of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