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源 马溶
摘 要:通过统计安徽省2010—2017年农业绿色生产相关指標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了安徽省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耕地面积和城镇化率对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比较显著,人均GDP对农业绿色生产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农业绿色生产;水平评估;影响因素;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1-0008-0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环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农业绿色生产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因此,农业绿色发展成已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
农业绿色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了生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已逐渐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最优模式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农业绿色生产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围绕农业绿色发展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关于实现途径的研究:欧高财[1]等提出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防治病虫害,达到减少农药使用的目的;王峰[2]通过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关于评价体系的研究:卿诚浩[3]构建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水平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我国2015年31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张彩霞[4]等基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和经济效益5个子系统,构建了区域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和差异;崔元锋[5]等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3个方面分别建立评价指标子系统,通过各子系统的整合得出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关于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黄炎忠[6]等在评价全国各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基础上,探析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金赛美[7]通过对全国省市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已有研究来看,对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研究多集中于全国层面或部分省份,而有关安徽省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笔者对安徽省2010—2017年农业绿色生产数据进行了研究,在测算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了不同时期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1 指标构建和数据来源
1.1 指标构建 农业绿色生产最重要的是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并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本研究以减少污染和提升效率为原则,分别选取农药、化肥、农膜使用强度、复种系数、有效灌溉系数等5个指标对安徽省农业绿色生产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相关指标赋予权重。具体指标说明如表1所示:
由于选取的指标具有正负向特征以及各指标的单位不同,为了减少这些因素带来的误差影响,确保数据具有可比较性,本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
式中:Gi表示i年的农业绿色生产水平,n表示指标个数,Wj表示第j个指标的权重,Aij表示i年第j个指标的值,Gi 值越大表示该时期的农业绿色生产水平越高。
通过式(3)测算安徽省农业绿色生产水平,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2010—2017年,安徽省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得分具有一定的波动性,2010—2012年呈现下降的趋势,2012—2017年逐步提升。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1年,其中绿色发展是该规划的重中之重,这是我国的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安徽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好乡村,在此期间,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持续上升。
1.2 数据来源 选取安徽省2010—2017年数据为样本研究数据,其中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薄膜使用量、总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人均GDP、生产总值、城镇化率均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
2 实证模型
2.1 建立模型 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中选取以下变量对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的扩大,有利于农户实行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人均GDP。人均GDP是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往往就越大,科技创新会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从而提高了农业绿色生产水平。(3)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带来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提高。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人均耕地面积、人均GDP和城镇化率的增加,农业绿色生产水平也随之增加,总体上呈现正向的线性变化趋势;人均GDP和城镇化率2个自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从表3可以看出,人均耕地面积、人均GDP、城镇化率与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0.861、0.887,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均为正值。因此,人均耕地面积、人均GDP、城镇化率与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即农业绿色生产水平随着人均耕地面积、人均GDP、城镇化率的增加而提升。由于人均GDP和城镇化率之间具有共线性,故剔除影响因素较小的变量人均GDP。
因此本研究构建以下实证分析模型:
式中:i=2010,2011,……2017,Yi表示第i年的农业绿色生产水平,X1i表示第i年的人均耕地面积,X2i表示第i年的城镇化率,β为弹性系数,μi为随机误差项。
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6.0软件将2010—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如下结果:可决系数是度量模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R2最大值为1,R2的值越接近1,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好。从表4可以看出,R2值等于0.961,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
从表5可以看出,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5,則认为列入模型的各个解释变量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即人均耕地面积和城镇化率对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较显著。
表6是回归系数结果,回归系数t检验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回归系数显著有意义。
3 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来看,2010—2017年安徽省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仍较为薄弱,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均耕地面积和城镇化率对其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在保持安徽省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今后农业绿色生产水平也需进一步提高。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扩大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前,安徽省农户承包的耕地普遍比较分散、经营规模也较小,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经营可以通过转移农业劳动力,发展和推广使用农业科学技术等;二是促进城镇化发展。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利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为前提,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从而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完善有利于农业绿色生产方面的相关政策。根据安徽省地域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确立适宜农业绿色生产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绿色生产保障体系;四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鼓励发展和农业绿色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并推广使用,尤其是强化绿色生产、减少农药和化肥等物质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欧高财,林党恩,王勇.农业绿色发展新形势下实现农药减量的途径[J].中国植保导刊,2018,38(12):83-85.
[2]王峰.河南省现代农业绿色发展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8(29):56-58.
[3]卿诚浩.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基于熵值法[J].中国物价,2017(11):16-19.
[4]张彩霞,杨潇.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8(105):126-128.
[5]崔元锋,严立冬,陆金铸,等.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6):29-33.
[6]黄炎忠,罗小锋,李兆亮.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9):183-190.
[7]金赛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学研究,2018,25(06):44-52.
[8]谭秋成.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绿色农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9):44-51.
[9]田云,张俊飚.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成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1):85-89.
[10]史常亮,李赟,朱俊峰.劳动力转移、化肥过度使用与面源污染[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21(5):169-180.
[11]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119-122.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