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
应邀参加一个古典诗词吟诵研讨会上,听了几个专家的现场吟诵,感到“不堪入耳,听着难受!”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几个专家的古典诗词吟诵音碟,确实没有一个好听的。包括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吟诵,也不甚好听。
这些人的吟诵所以不好听,不是个技术问题,都是生搬硬套古代平仄律声调,成了邯郸学步。他们不懂:吟诵首先要好听,要悦耳,让人听了有种舒服的美感。吟诵不好听,便失去吟诵的意义了。当然,吟诵是为了更进一步体会诗词的文字意义,所以吟诵的好听都是紧步诗词文字意义出现的。否则,吟诵岂不是与诗词南辕北辙了?
吟诵的声调要想好听,就要配合诗词的字义:有节奏感。大部分人的吟诵不注意这个问题,声调没有节奏感。这是他们吟诵不好听的主要原因之一。声调必须配合诗词字义有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这叫旋律。吟诵没有旋律,怎么可能好听呢?另外一个问题是,吟诵必须结合诗词的文字意义发声,声调的变化要与字义配合,声调是为文字谱曲的。声调的变化是根据文字意义出现的。
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开头一句,字义犹如劈空而下,晴天霹雳。声调必须上扬有力度,特别是“何时了”,一定要用高音唱出,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第二句“往事知多少”,要用有节奏突感的平缓调子,产生一唱三叹的感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先用顿挫有力的调子唱至“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时,在“故国”处一顿,然后进入一种起伏万状的无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开始要节奏慢,唱到“只是”处,要一顿,产生转折的作用,“朱颜改”要用慢节奏产生绵长的哀叹效果。
“问君能有几多愁”一句,开始要上扬、要有力度,犹如撕心裂肺之声。“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要从高音起步下滑至一步一顿,至“向东流”慢下来,进入悠远的余音绕梁中……
很多人吟诵不好听,主要以上三点没有把握好。大部分人的吟诵是为吟诵而吟诵,脱离了诗词的文字意义,吟诵与诗词脱节。所以,这样的吟诵还不如不吟诵。
吟诵是为了再现诗词的音乐声调,與字义一起体现出诗词的音乐性情调来。这是诗之所以为诗的根本特征。欣赏古典诗词必须吟诵,否则进入不了那种由音乐性情调升华出的境界。
很多人不明白,吟诵完全是为了给自己听的,是通过自己吟诵中的音乐性声调加深、并拓宽诗词文字的意义,丰富诗词的情调,开阔诗词的境界,提升诗词的审美享受。使读者在吟诵中产生“妙如神”的感觉。
对古典诗词真正会吟诵的读者,一旦吟诵声起,便身不由己了,那种忘记一切,那种情不能已,那种全身心的投入,犹如演员进入了角色一样。
吟诵是一种文化传承。古代的吟诵没有文字与乐曲构成的教材传下来,实际上古代吟诵虽然与诗词同步不可或缺,也没有关于吟诵的教材。这个现象就像说话一样,说话没有教材都是传承,大人教会孩子说话,这样一代代传下来。吟诵在古代也是这个道理。吟诵在古代家喻户晓,即便没有什么文化的村姑农夫,也会吟诵。古代少儿学习古典诗词,没有读的过程,都是一开始就学着吟诵。
实际上,古代诗人创作诗词,都是吟诵出来的,绝非像今人创作诗词都是用笔写出来的。古人创作诗词时,先吟诵出来,反复吟诵几遍后,感到成功了,再用毛笔记下来,张贴墙上。在继续吟诵中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数日,直到自己感到完美无缺了才肯罢休。其实,好诗都是这样修改出来的,极少一气呵成者。
吟诵是一种文化传承这个现象说明,古代中国人骨子里有种音乐天性,体现了人们向善、爱美、趋馨、慕雅的心理特征。唐、宋两朝是古典诗词最繁荣的时期,唐、宋时期的社会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那个时期的人温文尔雅,很有教养,这与古典诗词的家喻户晓中,对人性的养育、升华不无关系,这种人性的养育、升华都是通过诗词的吟诵实现的。
中国的文化学者与国学专家们,都没有看到吟诵对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过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作用。正是源于吟诵曾经优化了人性这个伟大的原因,吟诵才被联合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