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吟光《上山》,不禁为之动容。之前听她说研究论文是谈唐代大诗人王维,并没在意,后来她说她把论文改写、伸延成历史传记小说,未免有点愣然。原因是历史人物传记,坊间已为数不少。
读过文章,心里踏实得多了。作者胆识不小,她把陶渊明和王维放在一起评比,恍如一个出色的杂技演员挑战极限——她笔走险招,考验的都是真功夫!
王维和陶渊明,山水派、田园派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两大精神标杆。后人常将前者和孟浩然、后者与苏轼连在一起,少有将两者合并讨论的,而且所涉是迥然不同的人生体验,而非诗歌解读。
读这部游移于虚实之间的“小说”,起初只觉处处迷障,令人暗暗捏着一把汗,直到完局,柳暗花明,洞然若揭,才算放下心中疑窦之石。
《上山》描绘云起(原型王维)与枯渊(原型陶渊明)的关系和命运,展示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生境遇,漫漶人文关怀、理想主义和浪漫气息。作为传记体小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每卷以上山历程为开端,呼应文题;结尾转换叙述视角,从另一角度重现人物关系,独出机杼。
越过斑驳的古色歲月,再一次透视诗人的行迹,令人置身烟凝雨蒙之间,难分时空。
随着文势发展,读者仿佛亲历急转直下的时局:从开篇风雅集会盛行、自由开放的盛唐气象变为蛮人当政,国破草木深,礼义践踏命如草芥,而后王朝复辟再续气脉,俨然已呈颓态。
法国著名作家莫洛亚(André Maurois)表示:“我力图从传记人物伟大的人生抽取富有小说情趣的细节。”相信作者是服膺莫洛亚的旨趣。在宏大的时代背景衬托之下,本书对一些小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跃然纸上:比如主角随从阿栗的一生,为谁所救又为救谁而死?又比如逃命的裱画师王师傅,家族基业在政权更迭的大势中显得无足轻重,但他一心保护家眷的心思,叫人大为感佩。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导致心灵巨变,就像“安史之乱”,王朝兴替。然而更多时候,眼前功名与相关人事更能触动人心。当第一次被贬的云起站在终南山顶,望见江山如画,同辈文人都聚集到京城中心,唯独自己被放逐于边缘局外,更难咽下那份恃才傲物的不甘。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往后将经历比这更情难以堪的时刻:“他望着那条越去越远的火龙,仿佛某种征兆,热血倒流心脉,却又什么都说不清楚……满目荒寒,尽皆消融于谶言般的黑暗,唯独那点鲜红的火光明灭,几要刺穿他的眼眸。”
云起心系文学事业,化用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明言:“治世之理想,一时一事也,不必执着;学问之功业,千秋万代也,无他,以命殉之。”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沉湎于世俗功名的浑水而难以自拔。
与之相反,云起的内心始终向往挚友枯渊“悠然见南山”的境界。最后诗人还是摒除之前的妄念,回归文学本色。他活成了陶渊明的样子,长出了陶渊明的心,去除藩篱,回归自我,上山的“山”或许是他的心乡──有些人在世上走一遭,便是为了“上山”、“归家”这个结局。而随着光阴逝去,眼下芸芸众生,你与我与他,终将成为史书上的一抹不经意的笔色。唯独留下来的,便是这颗不死之心罢。
“深秋至,云雾缭绕的东篱山脚迎来一位客人,已经年迈的云起怀抱古琴,打算上山,寻访故友。”这是本书开头的“引子”,到了尾声,他“猛然想起枯渊的无弦琴,自己虽然向往,却从未懂得其中真谛──原来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无弦所致无声,或许正合天籁之音的清微淡远”。前后呼应,若合节拍。
晚年的诗人一洗铅华,有慧黠美丽的明月相伴,最终觅到灵魂栖身之所──文心,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上山》一书描绘盛唐众生相和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探讨入世与出世、诗意审美与政治矛盾的调和之策:以两个核心人物的对比,探索不同人生态度的轨迹——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集体,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自我。这,也是作者自况:“长久以来的困惑……以笔为戈,以文当歌,借抒古人之怀,可以知大地,可以明心镜。”
作者吟光,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研究生,曾以罗旭的真名书写文学评论,又以吟光的笔名撰著幻想小说。而今,她又穿透时光隧道,旁及历史题材,以流丽的文字呈现:既有古典色彩,兼备现代笔法,融汇成这样一部新意之作,令人刮目相看。
(彦火,原名潘耀明,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