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素协同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影响
——基于品牌竞争力视角

2020-02-28 10:35郑慧娴
工业技术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要素升级制造业

熊 励 郑慧娴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444)

引 言

随着全球产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制造业不但面临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替, 也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新形态的竞争导致现有的管理理论和具体经验已无法适应新情况, 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也需要创新和变化。 进入21 世纪后, 由一开始的美国、 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占领全球制造业主导地位, 转变为中国、 美国和日本的新竞争格局。 除此之外, 如印度、 韩国、 泰国、 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大国也开始崛起, 由于这类国家更易开展创新合作[1], 因此部分中低端制造业逐渐转向这些新兴经济体。 工业的颠覆性革命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结构性冲击, 促使其转型升级。 制造业转型期间遇到的障碍有缺乏长效机制、遗弃基础工程、 重点难题无人承担、 专利保护力度有待加强等。 而这些问题的本质可以归纳为制造业产业集聚效应不高、 科技创新能力弱、 服务环节缺失、 品牌建设落后等。 从品牌核心竞争力视角, 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在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先进制造模式的应用、 文化创意元素和设计元素的融入、 品牌发展和品牌立法的加强以及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加以支持引导, 带动制造业内部各创新要素的协同发展, 完善创新要素协同发展体系来提升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 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2]。

基于此, 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业创新要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 从品牌竞争力视角构建制造业内部协同创新概念模型, 明晰产业转型期间多个创新要素与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 通过技术、文化和制度创新等方式来激发产业活力, 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 如图1 所示。 以实现产业智能化、自动化、 服务化转型为目标, 以积极建设自主品牌为路径, 全面提升制造业的能力和潜力, 形成新一阶段的产业体系。

1 相关理论与假设条件

1.1 文献综述

图1 制造业内部协同创新概念模型

协同(Synergy) 这一概念由Ansoff 于1965 年提出, 他认为协同是将不同独立运行的个体以某种形式整合联结成一个可以共享资源的整体, 其中各个个体协调运作来获得工作效率的提高, 强调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整体效率[3]。 协同创新最开始是从技术创新发展而来, 学者们最先认识到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到的推动作用[4,5]。 在制造业转型期间, 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纪玉俊和张彦彦(2017)研究发现“互联网+” 对不同区域推进制造业转型的效果差异, 测度结果显示制造业升级的基础在于信息产业的革新[6]。 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加深拓展, 实现了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和生产效率逐步提升,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7-9]。

在创新要素方面的研究可归为以下两类研究方向: (1) 从创新主体视角, 研究协同内涵与模式、 创新绩效影响机制; (2) 从企业内部视角,分析创新要素互相协同发展对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起到的作用。 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不仅提高了彼此的创新能力, 同时还将提高外部系统的创新能力, 为产业转型创造有利条件[10]。 经济新常态下协同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石, 只有创新要素相互协同发展, 才能促使创新绩效达到最优水平[11]。 Harbi 和Anderson (2014) 针对信息通信企业研究发现知识分享的文化创新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12]。 周敏(2015) 通过分析新一代信息服务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机理和内部要素的协同效应, 得出创新要素协同发展有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13]。 邵云飞等(2018) 同样是从内部视角来研究企业协同创新绩效, 创新点在于采用了多要素协同, 并加上IT 能力[14]。 也有学者从绿色创新角度出发, 发现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和国家竞争力有积极推进作用[15,16]。 现有文献中少有对创新要素协同度进行的探究, 本文使用VAR 模型对制造业内部要素的协同度进行测度。

目前, 制造业协同创新研究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研究点, 忽略了不同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协同发展对产业成功升级的促进作用。 技术的进步无疑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 尤其在高端装备领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 也可通过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17,18]。 在制造业中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协同发展将推进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促使产业竞争力提升[19]。 另外产业互动对制造业变革和发展也起到明显的推动效果, 例如制造业成功升级需要金融支持, 基于此提出的产融结合模式将推进制造业的转型[20]。由于物流业和制造业资源交易中的互惠性, 两者联动发展有利于新物流体系的建设, 也促进了城市群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进程[21]。 除此之外, 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相互融合程度、 需求依赖程度等在增强, 同样可以通过融合这两个产业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22]。 而从制造业中的创新要素协同度入手观察要素协同对制造业转型期间影响的研究还较少, 且未有文献考虑到品牌竞争力对产业转型发展的影响。 因此, 本文将基于品牌竞争力视角, 采用VAR 模型探讨产业内部要素间的协同度, 并采用DEA-BCC 模型进一步观察内部创新要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率, 从制造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角度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建议。

1.2 假设条件

本文在已有的协同创新研究基础上, 针对制造业创新要素协同度, 以及内部要素与制造业升级之间存在的联系提出如下假设条件:

假设1: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随着科技和产业的变革被人们所关注,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的资源优化配置, 促使产业模式转变[23]。技术创新在技术研发、 产品生产、 过程管理、 物流服务等环节构建智能制造生产体系, 改变制造业现有的生产价值链和组织结构, 推动产业升级。 因此, 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2: 文化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由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 向高附加值的“中国创造” 转型升级。 文化要素在研发、 设计、 营销上的智力支持与制造业强大的生产能力相结合, 实现文化创意理念产品化, 促使制造业向分工明确化和高附加值转型。 因此, 文化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3: 制度创新为制造业成功转型提供了合理的配套措施和支撑政策, 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和正确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极大提升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效率。 因此, 制度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4: 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变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制度则是促使产业成功升级的外部环境。 技术要素与文化要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拉动产业经济增长的同时,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从而延长产业的生产价值链[24]。另外, 制度作为调配资源和体现政策导向的重要外部环境, 将为技术和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 促进技术的快速升级, 提高文化的市场潜能和价值转换能力。 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制造业提供新的生产动力, 从而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制度创新犹如搭建了一个适合制造业变革的便利环境, 有助于制造业内部各要素得到最优资源配置并向制造业注入动力, 为产业革命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因此, 技术、 文化、 制度创新要素协同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正相关关系。

2 创新要素间协调度分析

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 加入技术创新成果、 文化创新成果和制度创新成果, 建立创新要素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 如表1 所示。由于创新要素从投入到产出, 再作用于制造业需要一定的滞后期, 而本文主要是观察创新要素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效率, 因此本文选择创新要素成果作为投入指标。 二级指标则是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各一级指标内涵及数据可得性进行确定, 各指标选取的主要具体情况如下。

(1) 技术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应用指标[25,26]。 A1、 A2 为理论创新指标, 反映制造业理论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和产出情况; A3 以及A4 为转化应用指标, 反映制造业的技术成果转化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

(2) 文化创新成果需要体现文化要素在制造业中深度融合的指标[24]。 B1、 B3 反映文化制造业的规模水平; B2 反映文化制造业市场状况和消费者需求满意程度①。

(3) 在制度创新方面, 由于园区建设有助于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提供适合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②, 因此选取C1 反映制造业政策支持力度和园区规模水平; C2 作为体现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指标, 反映制造业制度执行成效和资源利用能力。

(4) 在实现制造业革新的基础上, 聚焦于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从而增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 其中D1 反映了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活动的支出强度; D2 反映了制造业的创新成果质量和长效盈利情况; D3 为效率指标, 反映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活动状况。

2.1 数据来源

高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是“上海制造”的发展核心, 这与产业升级的趋势相符合。 作为上海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园区, 临港松江科技城为国家产业升级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空间。 此外, 上海作为全球科创中心, 具备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因此上海有基础和能力率先在制造业转型升级领域实现突破, 使上海成为国际高端智造中心, 实现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的转变。 上海发展制造业的成功案例将有助于国家切实有效地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制造业发展方向, 实现产业升级。 因此选取上海制造业为研究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合理性。考虑到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03~2017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对上海制造业转型期间的技术创新、 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间进行联动分析, 同时分析了技术创新、 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各自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效率。 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上海统计年鉴》、 《上海科技统计年鉴》。 少数缺失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法间接得出。

表1 创新要素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

由于数据统计单位不同, 本文对初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将标准化后的指标矩阵记为rij,假设有n 个对象, m 个指标, 形成指标矩阵x=(xij)n×m, 其中xij表示第i 个对象第j 个指标的值。具体公式如式(1) 所示:

第j 个指标中第i 个对象所占比重如式(2)所示:

第j 个指标的熵值如式(3) 所示:

各指标的权重如式(4) 所示:

2.2 平稳性检验(ADF 检验方法)和协整检验

本研究运用Eviews8.0 对2003 ~2017 年创新要素指标数据进行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确认数据的平稳性和长期均衡关系。 使用ADF 检验方法对技术创新(ZT)、 文化创新 (ZC) 和制度创新 (ZP)进行变量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从而判断各变量是否为平稳序列, 由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数据间距较大, 将取对数缩小数据间距再做后续操作。

表2 变量平稳性ADF 检验结果

从表2 的ADF 检验结果可知, 在5%的显著水平下, 变量LN_ZT、 ZC、 LN_ZP 的一阶差分dLN_ZT、 dZC、 dLN_ZP 的ADF 统计量绝对值均大于5%临界值的绝对值, 达到平稳状态。 3 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一阶差分序列是通过原变量时间序列计算得出的结果, 可使用3 个变量的一阶差分继续做相关分析和检验。

使用E-G 两步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回归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即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若平稳则存在协整关系。 如表3 所示, 拒绝原假设, 残差为平稳序列, 由此得出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即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3 残差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

2.3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分析

根据VAR 残差分析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1,并建立相应的无约束VAR 模型。 之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技术创新、 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交互脉冲响应状况加以分析。

从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 文化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正向冲击,在第1 期的影响为0, 随后有一个明显的正向影响0.114849, 最后趋近于0; 由于受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影响,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新响应状况在末期逐渐趋于0, 说明现有条件下难以维持文化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带动效应。 而从文化创新对技术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新一个标准差的负向新息, 在第1 期的影响为-11.24516,同样随后有一个明显的正向影响45.34495, 后期呈现波动起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步削弱(见图2)。 从交互脉冲响应状况来看, 目前上海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还难以大幅度可持续性的带动文化创新, 反之亦然。 由此判断, 当前上海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协同关系还未建立成功, 目前仍不具备较为显著的发展阶段特征。

图2 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协同度

从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 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负向冲击,在第1 期的影响为-0.027352, 接着有一个正向的冲击, 后期逐渐减弱, 最后趋近于0。 而从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 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一个标准差的正向新息, 在第2 期有明显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步削弱(见图3)。 通过对交互脉冲响应状况的观察, 制造业转型期间的制度环境仍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制造业技术发展需求。

从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 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正向冲击, 在第1 期的影响为14.78998, 后期呈现波动变化, 最后趋近于0。 而从制度创新对文化创新脉冲响应状况看, 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一个标准差的负向新息, 在第5 期才有较为明显影响, 为-0.051626,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步减弱(见图4)。 从两个创新要素脉冲响应状况看, 当前上海市制造业的制度创新发展对文化创新发展具有明显影响,而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水平则相对较小,说明现有政策制度以及配套设施不能及时回应制造业转型期间文化创新的需求, 甚至与其需求相背而驰, 因此无法很好的助力和发挥出制造业中的文化特色。 由此得出文化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关键动力仍以制造业文化要素为主, 同时相应的制度政策需要配合文化创新的需求, 从而助力两者建立良好的协同发展关系。

图3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度

图4 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度

总体来看, 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新的带动效应相比于其他情况的带动效应更高, 说明这3 类创新要素基本搭建起了协同发展体系的部分模块, 但还需要完善, 现下只能实现对文化创新的有效影响, 对另两个创新要素的发展带动效应较差。 总的来说目前还未构建出技术、 文化、制度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体系, 未能实现3 种创新要素的协同发展。

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比较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来评价分析制造业内部创新要素发展的重要性。从以下6 个图中可以看出(见图5), 技术创新的发展对制度创新发展的贡献率最大达到79.11%,其次是文化创新对技术创新, 以及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新, 它们的贡献率最大分别达到44.11%和42.33%, 文化创新发展对制度创新的发展贡献率是逐渐增加的, 在第14 期达到22.49%, 制度创新发展对其他创新要素发展的贡献率较小。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技术创新、 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发展可以互相影响, 三者均能为对方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也就是说它们之间能够实现协同关系, 且能够得到可持续性的促进效应, 甚至协同发展能更好的促进三者之间相互发展。

3 制造业转型能力分析

本部分采用DEA-BCC 模型, 对技术、 文化和制度三方面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效率进行上海市层面时序数据的纵向评价。

从图6 可以看出, 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期间, 综合效率、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除在2007~2008 年出现短暂下降外, 其余年份均保持稳定,这表明上海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对制造业转型和发展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纯技术效率值始终高于规模效率值, 几乎都维持在0.95 以上, 表明上海市制造业转型期间产出能力较强, 但规模结构还存在些许不足。

如图7 所示, 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和发展期间, 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波动较大, 规模效率呈现平稳发展趋势。 尽管上海开始重视文化创新发展, 每年文化制造业总产值在不断上升, 但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效率却不能稳定发展,反而出现下降情况, 究其原因: (1) “大规模” 与“个性化” 矛盾, 制造企业更多倾向于“大规模”以追求规模效率, 无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化; (2)所有权结构不完善, 国有企业体制下, 制造企业追求稳定经营, 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创意设计项目往往难以得到立项。 文化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和发展阶段规模效率值高于纯技术效率值, 表明上海市制造业转型期间生产规模结构比较合理, 但利用文化创新成果帮助产业转型发展的能力较弱。

图5 技术创新、 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方差分解曲线③

从图8 可以看出, 制度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期间,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出现了多次波动。 制度创新促使产业发展阶段规模效率值和纯技术效率值一直处于上下浮动情况, 表明上海市制造业转型期间生产规模结构还需完善, 且利用制度创新成果推动制造业变革和升级的能力也有待加强。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VAR 模型分析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度和其发展的重要性, 采用DEA-BCC 模型分析创新要素对制造业创新和转型的促进效率。研究结果表明, 制造业创新要素协同度不高, 还未全面构建协同发展体系, 但创新要素可以相互促进发展, 并且产业内部技术、 文化和制度要素对产业成功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本文丰富了协同创新理论, 不仅梳理了技术、 文化、 制度等制造业创新要素协同关系, 而且将品牌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纳入到制造业协同创新研究。 制造业品牌竞争力是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反馈, 通过品牌地位可以反映上海市制造业创新和转型的程度, 同时品牌建设也能够推动产业顺利完成创新和升级。

图6 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值

图7 文化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值

图8 制度创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值

创新要素协同是制造业创新体系协同机制的核心。 对于制造业品牌建设来说, 创新要素影响着品牌发展的资源环境, 推进创新要素之间关系的协同是实现制造业品牌冲向世界领先名品的关键。 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业目前品牌的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过程中碰到的障碍, 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制造业基于品牌视角下的内部协同创新内涵和机理, 并提出可借鉴的战略性建议如下。

(1) 科研机构应与制造企业深度合作,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成效。 要重点支持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 同时也要强化技术成果的应用能力, 鼓励制造业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实际应用到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进程中, 通过技术创新与城市形象的结合实现“质造”, 即有品质、 有品牌的制造, 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国际知名品牌, 形成全球高端品牌和质量形象认知。

(2) 引导制造业挖掘文化创新需求, 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制造业品牌。 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新的引领作用, 助力制造业的品牌建设, 使其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创意元素和设计元素, 提高制造业品牌在消费者群体中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领域名品, 提升全球知名度。

(3) 加强品牌立法研究, 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制度对品牌发展起到保护、 鼓励和引导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加强对制造业质量创新提升, 避免制造业品牌良莠不齐危害整体产品质量,导致消费者信任度降低。 政府作为把关产品质量和规划制造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角色, 要结合国家顶层战略规划来制定适合制造业的政策, 整合内外部资源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建设, 并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来促成“中国品牌” 标准体系的构建, 加强对“中国品牌” 的保护力度。

(4) 技术、 文化、 制度三方协同创新, 带动制造业品牌升级。 制造业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将提高制造业资源配置水平, 完善品牌成长的资源环境, 提升制造业品牌整体竞争力。 制造业品牌的国际地位提高也代表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 为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做好产业内部要素协同创新, 做好匹配制造业品牌发展需求的制度创新,优化政策法律环境, 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和联合, 提升现有制造业品牌建设支持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 创新主体的支持是品牌发展的重要保证, 因此需要政府、 科研机构和制造企业三方共同制定整体战略规划,协调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 技术研发、 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实现品牌差异化定位,推进品牌可持续创新发展。

本研究针对上海地区制造业发展情况, 在普适性方面还可扩展。 在数据收集上, 本研究取得了样本地区关键信息源的一手资料, 有条件时还可在研究设计上实现因果关系所要求的操纵检验。因此, 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品牌竞争力视角的制造业创新要素协同发展体系模型还可在未来研究中进行更广泛的探讨。

注释:

①其中文化制造业包括科学研究事业,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综合技术服务业,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 教育业, 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 类行业。

②《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 规划》: http:/ /www.shanghai.gov.cn/shanghai/download/gongkai/hff1640.pdf。

③图中横轴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 月度), 纵轴表示该创新要素发展对目标创新要素发展的贡献率(单位: 百分数)。

猜你喜欢
要素升级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回暖与升级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