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涵
拥有财富是投资的前提,同时也是获得更多更大财富的重要途径,投资要成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这是投资成功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投资成功的方向盘和指南针。
投资要成功,还要采取超前的投资策略,投资策略最终是千方百计规避风险,尽心尽力提高收益率,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
投资要成功,要制定周密的投资计划,克服投资的盲目性,制定投资计划,事先要有充分的调查研究,要经专家的科学论证,力戒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力求把投资计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投资要成功,要选择适合投资者自身条件的产品或项目,对风险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强的投资者,可选择保本类低收益项目,收益预期不要太高,以低于银行同期储蓄率为起点,收益以一、二年期为合适。收益期过长或过短,都会受对应条件引发的挑战,随着风险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不断提升,可选择更高收益预期的产品或投资项目。投资要成功,要把握最佳投资时机。投资最佳时机选择,可根据公司发展目标制定获利点和止损点,在选择符合项目获利点时机进行投资;在项目出现止损点前退出投资。这里涉及合理确定投资回报预期和投资期限的长短。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如何选择最佳投资时机?高新技术产业特征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根据美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高新技术产业失败率高达70%,高新技术产业成功率为30%,但高新技术产业回报率很高,在30%成功率中,20%的项目中的投资回报为2~5 倍;8%项目投资回报5~10 倍;2%投资回报10 倍以上。在过去30年中,美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收益率为25%~35%,这是创业投资提升资本配置效益的机理和根据。
美国的实践还表明,创业投资风险在不同时机风险大小是不同的,这为我们选择最佳投资时提供可供选择之根据。总的来看,前期风险大,后期风险小。一是种子期,失败率为90%;二是创建期,失败率为80%,三是成长期,特点为中等风险,高回报;四是扩张期,特点是低风险,高回报;五是成熟期,特点是低风险,中低回报。综上所述,在种子期和创建期,不确定因素多,失败率达80%—90%,在这两个时期一般投资公司不作投资。成长期虽然还存在中等风险,一旦投资成功,可获得高回报,是投资公司,投入资金的时期。扩张期是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经济,是创业投资获取高回报的“黄金期”,是投资的最佳时期;成熟期虽然风险很低,但因为是成熟技术,采用企业很多,平均利润率自然下降。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也是可以掌握的,不是因为高新技术具有风险的特征,就不敢去研究,去开发,恰恰相反,经济现代化,就是要建立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
投资理财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种投资工具的运用,是多学科知识的结合,是综合性投资理财行为。投资理财的原则是,在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为实现投资目标,必须遵守投资原则,就是说要遵守投资行事法则,它是成功投资行事的依据。
第一个投资原则是在确保投资安全基础上追求资本收益。巴菲特是世界最受钦佩的投资家,是稳健的投资大师,是最大的投资赢家,巴菲特在他工作45年中投资项目年均收益率为26%,这对单个年度来说,26%不以为然,而在45年内保持这样的投资收益率除巴菲特外,还没有谁出现过。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名言是,第一条是“生意不熟不做”,第二条是“没有把握的事情不做”。巴菲特投资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巴菲特用两个“不做”去规避风险,“不熟不做”,对自己不熟悉的项目,是风险大于收益,还是收益大于风险都不知道;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能不能防范风险都没有把握,不确定因素很多,风险性很大,这样的事坚决不做。巴菲特用两个“不做”有效规避风险,才立于不败之地。很多投资者却不同,往往在没有搞清楚项目的投资风险和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就贸然投资,或贪婪投资高收益,而失去风险意识,导致投资失败。
第二个投资原则是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投资项目也兼具收益率和风险性,高新技术在具备高回报率的同时,也兼具风险性,这两方面都说明要分散投资。高新技术70%的失败率,单一项目很难跳出失败圈;成功项目占30%,这30%成功项目能产生高回报,冲抵了高风险损失,还能产生25%~35%收益。
第三个投资原则是要坚持投资决策的程序性。项目投资一定要进行市场调查。调查项目所在地的营商环境,调查当地公司经营同类产业的经营情况,调查同类公司经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调查基础上写好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召开专家论证会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投资方领导要倾听专家的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日本对开好专家论证会有成功的经验,专家对一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竟提出上百个问题,把应想到,该想到的问题都提了出来。不是大而化之进行论证,而是把科学论证建立在精细化基础上。投资方要综合专家意见,修改好可行性报告,然后提交董事会讨论。
公司董事会是投资决策机构,董事会要实行科学民主决策,要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各种不同意见,特别是独立董事意见。对于重大项目,董事会还要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听取意见,再做投资决策。
第四个投资原则是严防产生投资自我认同症。投资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时的投资成功不等于以后的投资都会成功;一个行业的投资成功,不等于投资其他行业也会成功。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特性,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投资收益率和不同投资风险性。有人多年在文化部门工作,投资文化事业,比较熟悉,比较有把握,取得成功,积累了可观的财产,在文化界颇有名气,于是产生“投资自我认同症”,有人请他投资名酒,他欣然答应,结果在名酒品牌上遭受损失,把投资文化事业积累起来的财产赔了出去,声誉也一落千丈。
第五个投资原则是按规划、规则、规矩进行投资。作为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上,就是要按三规(规划、规则、规矩)进行投资。
做规划就是在投资之前进行系统谋划,把项目目标、项目要素、项目举措进行清晰界定,使之概念化、系统化、制度化、然后“谋定而后动”。
定规则就是定游戏规则,游戏没有规则就会乱套,规则就是工作制度,好的工作制度会阻止坏人干坏事,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变坏。投资者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使制度成为成功投资的重要保障。规矩就是行为标准,投资不按规划规则行事。就要受到处罚,投资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在遵纪守法,遵守公司制度、章程的条件下,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色完成投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