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杰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普外科骨科,江苏 苏州 215500)
随着人们饮食方式的改变,现阶段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的发生率呈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1]。而根据临床研究表明,手术过程中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效果。本文为了深入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价值,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40例患者均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纳入时间由2017年1月开始,到2019年6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5-63岁,均值(51.7±3.7)岁。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4~62岁,均值(52.5±3.8)岁。此次研究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字认可;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符合对比需要。
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措施,观察组则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1)术前: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病历资料与生理状况;手术当天叮嘱患者禁食禁饮,同时给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针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术中:控制好手术室的湿温度,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防止患者非手术部位与空气直接接触;严格控制好输液与冲洗液的温度,防止患者出现应激反应;(3)术后:术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镇痛药物;确保患者能够有充足的睡眠;术后2 h为患者听诊肠鸣音,给予患者20 ml/3min温开水[2];手术第二天可以让患者摄入一定量的流质食物,同时停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并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严格控制好输液的速度与量,防止患者出现胃水肿、心肺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 h指导患者下床活动,于护理人员或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做好指导,控制好活动量,以患者无疲惫感适宜;术后对静脉补液量进行控制,通常约为700~1000 mL。
对两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水平进行记录并对比,主要内容包括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本次试验借助了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两组患者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水平,上述数据统一由(x±s)的方式呈现,采用t检验,当最终结果显示P值<0.05时代表该项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19.5±6.2 h排气时间:36.4±7.4 h术后住院时间:5.7±1.9 d。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9.3±3.2 h,排气时间:22.6±4.8 h,术后住院时间:2.6±1.6 h。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手术方法,这种手术方法具有患者应激反应小、创伤小、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好等优点,但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过程中还需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促进患者的术后的康复情况。现阶段,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中。该种护理理念能够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通过术前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于医师的信任感,降低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感;通过术中干预,能够促使医师在手术中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规范进行手术工作,并加强术中对患者保暖与护理工作,提高了手术的效率与质量;而通过术后干预,则能够根据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充分发挥出患者家属、麻醉师、护理人员以及医师的团队合作,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进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