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实务探讨

2020-02-28 10:08邓志红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盘点科室病例

■邓志红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公立医院作为社会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运行体系,蕴含着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医疗服务的先进性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等。

固定资产在公立医院资产总额中占比高,是单位进行运营活动的基础,为医院医疗活动提供连续服务。对单位的经营效率,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固定资产具有价值较高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存放地点分散、单位价值较高、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联系等特点。固定资产管理中,容易产生盲目购建、流失、擅自处置、形成账外资产、私自挪用、毁损和虚列成本等不真实、不正确、不合规及营私舞弊现象。

1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1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程不健全,缺乏动态更新,执行不力

未专门制定适合各自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未根据国家政策、内部环境的变化动态更新。

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缺失,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折旧流程、盘点流程、清查流程、报废流程缺失。

1.2 固定资产管理缺乏预算控制、配置不合理

资产配置存在超标准配置、部分资产配置数量过多、部分资产配置不足、价格超出上限、未达到使用年限就购置替换,浪费资源。配置的资产功能和院职能不相匹配,导致资源浪费或闲置。

1.3 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不规范

未按照法律法规使用固定资产,存在公器私用,利用国有资产谋取私利,资产出租出借不符合规定,出租、出借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并且缺乏监管。

医院内部固定资产调拨未及时变更卡片登记,资产卡片登记与实物所在使用部门不符,导致科室成本核算不准确。

1.4 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管理缺乏相关规范,操作人员综合素质待提高,缺乏系统思维、全局观,系统操作容易出现错误,不注意与其他系统的衔接,不注意资产信息分析和运用,导致资产管理系统不能发挥其效用,达不到预期效果。

1.5 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绩效管理

对国有资产管理缺乏绩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评价结果不全面,无法为资产配置提供有效参考。

2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健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

健全固定资产核算制度、验收制度、内部调拨制度、盘点制度、处置制度等。

明确各部门职责。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

财务部负责固定资产预算、核算,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分类明细账,按固定资产的类别、部门进行核算。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审核、处理资产购置、转移、调拨、盈亏报废的财务手续。对资产管理科室拟定的购建及维修预算和计划、处置方案提出意见。参与资产的采购、验收、移交等工作,积极参与并配合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负责编制资产统计报告。

资产管理部门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申请审核、验收、发放、维修、清查盘点、处置等项工作。

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即国资办)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指导和督促部门、科室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根据资产配置标准确定医院资产配置,办理固定资产产权变更事宜的报批等。

审计部门作为监督部门,参与固定资产的申购论证、购置、处置等各管理环节。

医院各部门、科室为固定资产使用管理部门,根据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资产条码粘贴于实物资产,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积极参与并配合资产验收、清查盘点、移交等工作,负责对本科室流失资产的追缴及遗留问题的处理。职工调离本科室时,须办理设备、设施移交手续。

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折旧流程、盘点流程、清查流程、报废流程等。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中的关键控制节点。如财务部门制定固定资产的预算审批、申购、采购、报销、报损及盘点等制度,总会计师或分管院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草案进行修改、补充、审定,然后将拟好的制度送院长审批,院长审批签字后,医院办公室将制度下发各部门执行。

2.2 加强预算管理控制、科学配置医院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投入,如不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形成投资风险。因此,医院必须根据经批准的投资规划对需要增加的医疗设备进行论证后方能编制预算,以防止盲目购建。

固定资产预算需先由使用部门根据需要制定计划,并提出申请,重大项目要根据单位的总体规划,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资源条件,与单位的资本预算相匹配,对购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然后经单位集体决策。任何人和部门都不得不经预算审批,盲目购置购建固定资产。

医疗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术含量高、价值大,使用时间长且更新快的特性。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制,是医院重要经济决策,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的购置,要有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区域配置情况,进行充分的科学性论证,开展大型医院设备预期效益分析等,以实现医院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目标。

医院办公设备也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价值小,应用广泛,技术含量低等特点,管理中常被忽视,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医院办公设备要有合理的配置标准,避免超标、超数量配备,加强办公设备共享服务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2.3 加强固定资产使用管理

加强固定资产领用规范,尤其是办供设备的领用。领用经过相关审核,领用理由充分,用途合理,防止固定资产随意领用。医院内部固定资产调拨及时变更卡片登记,确保资产卡片登记与实物所在使用部门相符,准确核算科室成本。提倡固定资产的共享共用。医疗设备共享共用,可以节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浪费。例如彩色超声与心电图仪等,多数临床科室通用的医疗设备,可以进行共享共用管理。实行大型医疗设备责任制,设专人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谁使用,谁保管”的原则,确保账实相符,落实保管责任,保障实物资产正常使用。加强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养。维修流程规范,保障资产正常使用,提高资产的使用寿命,预防资金管理舞弊和不恰当修理造成固定资产功能损失。通过出租、出借等,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闲置产,促进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丢失、毁损、营私舞弊、公物私用。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4 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工作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在上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前,先梳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程,借助信息技术,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制度、流程融入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其与医院财务、HRP等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完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如资产购置申请、购置计划、资产安装、资产验收、卡片管理、日常管理(维修管理、保养管理、计量管理、巡检管理)、付款单管理(发票管理、付款管理、支付方式与资金来源对应关系、应付款查询)、期末结账(结账及计提折旧)、资产地图(全院资产分布、科室资产分布)、统计报表(入库、出库、其他统计)、管理系统(资产报表、资产折旧报表、资产变动报表、资产报废报表、资产来源报表,资产查询)。

落实条码管理,实施扫描自动盘点,系统自动生成盘点表、盘点报告。

动态管理固定资产,适时更新固定资产入库、出库、调拨、报废、维修等状态。

2.5 加强固定资产绩效管理

公立医院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科学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管理机构、人员设置、资产管理事项、资产使用效果、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固定资产配置的重要依据。

以医疗设备效益评价为例,介绍评价指标:

大型设备年检查率=大型设备使用天数/365。

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年平均固定资产×100,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创收能力。

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医疗收入/年平均固定资产×100。

医疗设备使用率=实际工作量/额定工作量×100%,实际工作量指在绩效评价期内,医疗设备检查或治疗的实际病例数。额定工作量指在相同时间内,该设备负荷工作能够检查或治疗的病例数。

机时利用率=有效机时/额定机时×100%,有效机时指医用设备每天实际运行时间。额定机时指该设备的每天设计运行时间。

功能利用率=使用功能数/既有功能数×100%,使用功能数指医用设备已开发利用的功能数。既有功能数指医用设备所具备的全部功能数。

检查阳性率=检查阳性病例数/总检查病例数×100%,检查阳性病例数指在绩效评价期内医用设备检查病例中结果为阳性的病例数。 总检查病例数指该设备同期检查总病例数。

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病例数/总治疗病例数×100%。治疗有效病例数指在绩效评价期内,医用设备治疗有效的的病例数。总治疗病例数指该设备同期治疗总病例数。对于不同的治疗设备,视设备类型不同,选择合理的治疗有效率指标。

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数/总检查或治疗病例数×100%, 不良事件发生数指在绩效评价期内,因医用设备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总检查或治疗病例数指该设备同期检查或治疗总数。

维保支出比=当年维保费用总额/设备原值总额×100%。

可以通过以上指标评价医疗设备使用效益。

3 结 语

总之,公立医院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促进医院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战略运营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使浪费减少,闲置资产减少、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提高、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医院结余。固定资产管理不只是财务部、资产管理科室的责任,更是全院职工的责任,牢牢树立全程管理、全员管理意识。

猜你喜欢
盘点科室病例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睁眼瞎盘点
睁眼瞎盘点
“病例”和“病历”
盘点各国网红猫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