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伟华
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公司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结构均面临着较大的变革压力,作为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来水企业,在完善公司结构,改善管理模式等方面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与其他经营组织不一样,自来水企业的运营具备无法取代性和公益属性,是国家经济社会进步的基础性行业之一,所以还具备较大的自然垄断性。为此,在当前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时期,自来水企业需要实行强有力的策略建立内控体系,推进实行内控管理,以提高自己的竞争水平。
会计数据的记录是内控活动的关键内容,自来水企业通过建立内控体系规范信息化发展,能够实现公司中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及精准性,而且还提升了公司的财务管理质量。
自来水企业经过风险预测与管控,能够对运营过程的薄弱环节采用强化手段,有效防止公司经营风险,确保公司资产安全。
实施内控体系建设相当于在公司中制定了一个互动沟通平台,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关联,需要有关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集中协调,顺利完成公司内的运营管理。
公司通过实行内部控制对各部门、各环节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强化对采购等过程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并制止财产物资的损失浪费行为的发生,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采集、记录、归类汇总等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偏差,保证财务安全,真实准确反映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调查了解,有很多自来水企业制定内控体系均是由国家政策引导的,在制定时存在明显的被动情绪,也未认识到内控体系的制定对公司发展的作用。所以,不仅对内控在认识上有很多思想误区,包含部分管理者也认为只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化建立内部管理,便是内控建设,但事实上这类企业忽视了精细化管理等科学理念的应用。有些自来水企业尽管对内控有一定了解,但在具体操作中也仅仅是对内部组织架构实施改革,并未包含业务流程层面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信息,造成内控体系不完善。
内控建设要求界定与约束上层管理体制的权限职能,方可保障公司中的管理决策顺利执行。但自来水企业的法人治理架构中,董事会是其中关键的监管部门却未起到应有的功能,甚至部分自来水企业中的管理者身兼数职,不仅是董事会人员,也是经理层人员。公司所有权与运营权混合在一起,将导致内部决策机构混乱,且收益对象不清楚。另外,自来水企业还存在各部门间权责模糊的情况,令公司运营管理产生问题时出现员工有意见分歧、部门之间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公司也无法继续追究,极大影响到内控在公司中的顺利进行。
监督制度是内控顺利实行的有效保障,但许多自来水公司均忽视了这点,凭借内审完成公司所有经济项目的监督评审,而针对内控体系缺少专门的委员会监督,也无外界第三方监督部门的参与,令内控的监督管理不合理。此外,审计机构重要的审计内容仅仅是对于财务报表展开信息资料的审计核实,未具备对内控体系加以评价考核的水平。内部员工缺少监督与制约或内控有制度方面的漏洞等,均会造成内控工作取得的成效降低。
内控体系应当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各个阶段、各个层级,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特性,是单位内部制定的让各项业务工作互相联系、互相约束的措施、办法及流程,旨在科学保障企业运营管理合法、资产稳定、财务报告与相关数据准确完整,提升运营效率及效果,促使企业完成战略目标。
目前,有些自来水公司还没有制定出与本身发展特征相一致的内控体系。自来水公司产供销一体化,包含的生产环节与管理部门很多,职工队伍较大,公司对各部门及职工的管理若不制定出科学、标准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将会导致岗位责权模糊、人员授权不科学,造成公司人浮于事、责任推诿扯皮、业务效率较低。长此以往,公司各项运营管理就不能高效进行,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很难提升。
对公司而言,股东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投资持股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而提高运营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且对业务具体运营情况加以报告属于管理层的职能。基层员工就要在遵循企业规章制度下做好上级领导下发的业务任务,提升本身的工作能力及业务效率,为自身赢得更多的薪酬与晋升的机遇。在实行内控机制时,股东、管理层以及执行层均是内控主体,自来水企业在划分职能、责任以及权限时,应考量不同主体的需求,以企业总体利益为内控目标突出主体的自主性,为内控建设奠定基础。
1.增强内控意识。就管理层角度来讲,管理层属于公司所有大型决策的主导人员,对公司的发展及运营有主导作用。所以,自来水企业管理层应从本身做起,积极迎合目前经济政策新局势,学习新观念,全面掌握内控对公司本身的意义及作用,制定内控机制,并给予内控于公司中的约束力。从执行层方面来讲,公司内部员工应持续提高自己的水平,迎合现代化公司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增强内控意识,全面配合企业的运营决策,并挖掘自己的力量,协同为内控营造良好的氛围。
2.重建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自来水公司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对公司中的所有权及管理权加以分割,制定科学的监督制度与运营管理制度,基于科学的法人结构推动公司内控的建立。而且,公司还应对管理层展开职能划分,制约每个岗位的权限,提升决策的合理性,防止由于一人失误而干扰整个企业的稳定运行。
3.完善职责管理机制。提高管理层职能后,公司还应分类执行层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能权限,以制定岗位责任制的手段确定岗位权责。且经过企业中的绩效考核对各岗位进行业绩考核等,监督员工提升业务效率,保证公司中各项运营项目可以有效开展。
4.确定控制办法,优化用人制度。针对公司实际的运营情况,确定合理有效的控制办法。一般情况下,内控的常规办法包含职责分工管控、授权审批管控、预算管控以及财务保护管控等,而自来水企业内控主要涉及考核绩效、业务方案,及其对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在实际实施阶段,公司若想确保管控可以有效执行,就需要制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作为基础,在引入外部高素养人才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对内部人才的培训,制造融洽的文化气氛,推动内控顺利实行。
5.制定绩效考评机制。绩效考评机制是在公司内部制定激励奖罚制度,对于内控的实行展开绩效考评,且逐步考核部门和个人业务状况③。公司组织对某个时段的业绩展开考评,根据设定的考评标准,通过自评与他评的方式进行全面总结,最终把结果反馈并运用于下个阶段的工作中,实现公司管理规范化。
全面预算管理重点是对公司资源、资金展开科学控制与安排,是公司展开内控工作的关键辅助工具。自来水企业能够根据本身的规模与业务特征等各部门成本耗损进行事先预计,严格管理资金开支,且把预算管理业务引入审计机构内,确保预算管理业务的高效性,进而为内控制度的执行打好基础。
为确保内控各个流程均可以获得有效控制及监督,自来水企业依靠审计机构定时评价内控业务,监督内控每个环节是否起到其控制功能,且对内部经营的各项工作严格把关质量,最后在企业日常活动中执行内控评价结果。另外,公司还要制定全面审计内控平台,需要审计机构直接给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展开工作报告,提高审计机构监督职能,确保内控体系的合理性与严谨性。
制定公司内控制度,主要是企业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授权审批、会计纪录、资产维护、员工素养、预算控制、报告制度与审计监督等关键过程的组织实行。一方面,在企业中创造实行内控体系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另一方面,结合公司本身特征,对各部门及岗位建立出高效的内控制度与业务流程,实施上至企业高管,下到一般员工式的全员参与制度,并制定出全员绩效考评机制,充分体现内审的监督功能,保证企业内控体系在各部门、岗位均可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且在实施阶段持续优化公司内控管理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自来水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由此,自来水企业要制定出科学可行的风险预警制度,以应对源自公司内外部的各种风险,应对市场局势的固有风险,妥善协调公司的发展趋势及运营对策,尽量把风险转变成机遇,不断降低不可控风险要素可能给公司造成的财务损失,并减少各类公司运营风险。而且加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互动及交流,及时找到企业内部管理常见的潜藏风险与问题,提升风险预警平台的高效性,从本质上防止各种风险的出现。
自来水企业管理层要全面认识公司内控的关键性,深入基层找到企业当前内控常见的问题,逐渐健全公司内控体制,实现全员参加内控流程,创建风险预警平台,不断减小公司运营风险,强化内控监督管理,将实现公司短期运营目标与长久战略目标相融合,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方可真正实现惠民利民,更好为社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