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吉林省信用融资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
吉林省信用融资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担保)的前身是1999年吉林省政府出资成立的 “吉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和 “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资担保有限公司”,2005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实行同业整合设立,目前由吉林省财政厅行使出资人职能,是吉林省以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民营经济腾飞为宗旨的省属重点融资性担保机构。吉林担保重组成立10余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和省财政厅的领导和指导下,历经 “创业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 以及 “转型发展阶段” 等四个发展阶段,一直致力于产品创新,在传统的流动资金担保基础上,新产品层出不穷,主动服务于银行、政府、企业,通过 “银政保企” 合作,搭建投融资平台,解决广大中小微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需求。逐渐形成了集担保业务、基金业务、投融资业务、小额贷款业务等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为一体的全方位为全省中小微企业和 “三农” 融资、投资的社会平台。近三年累计上缴企业所得税3.05亿元,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44亿元,新增担保额近600亿元。
今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本次疫情的传染性较2003年的非典更强,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和影响。对此,吉林担保按照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融资担保服务,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政策导向功能,为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及受疫情影响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与各相关部门协同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企业生产投资、进出口等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冲击,餐饮、旅游、交运、零售类等劳动密集型领域影响最直接,特别是产业链较长的制造、房地产、建安类中小企业生产和销售两端受到挤压,所受的冲击将迅速传导到相关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中断还可能导致订单合同违约,对中小微企业违约形成连锁反应,部分体量较少、期限错配风险较大的的中小微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与此同时,企业信用等级下降,如果银行抽贷、断贷、压贷、收息就会导致包括吉林担保在内的融资担保公司代偿风险增加,潜在风险压力加大,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补充就会被银行形成挤兑,出现系统性风险也就是担保危机。尽管,随着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频频出台,各地复产复工有序进行,但未来一段时间,疫情走势仍会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特别是对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影响更大,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金融风险上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债务偿付压力将明显加大,未来需要采取措施防范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和系统性风险。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经营发展,不仅涉及全省稳经济,更涉及就业和民生大局。
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增信分险功能,推出五项重要举措,为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及受疫情影响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对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企业,如医疗物资生产、疫苗研制、消毒产品、设备采购等企业(机构)的融资担保业务需求,组织业务团队优先保障,主动跟踪服务,制定专项服务方案,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加大增信支持力度,满足上述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特殊情况下酌情放开担户企业担保总额上限,确保疫情防控企业的融资需求。
对过往信誉好,暂时陷入经营困难的项目到期的中小微企业,吉林担保会同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采取续保续贷措施,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根据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需求,给予临时增信支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计划安排总额在50亿—100亿的担保增信规模,为保证企业信用记录并继续运营,主动为企业缓交保证金及垫付利息。
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以及物流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免收担保费,对其他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将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为受疫情影响正常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创新担保模式、酌情降低反担保要求、简化业务审批流程,采取网上评审的方式,为受保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对于疫情期间无法复工、无力筹资还款的中小微企业,协调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担保展期,全力保障企业融资担保渠道畅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吉林省想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动能,推进东北振兴,推动吉林振兴,必然离不开金融业的助力。与此同时,振兴吉林省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强有力的支撑,也为金融业转型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吉林振兴发展急需金融血液的养分。对此,吉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 新时代金融工作三大任务。近年来吉林省相继成立了东北地区第一家民营银行、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成功在香港上市,融资担保行业中吉林担保、长春担保、吉林农担总体资本金规模已破百亿,如果算上总部设在长春的区域性担保公司东北再担保,可谓四强并立,无论是资本规模还是行业细分都意味着吉林省金融改革初见成效。然而,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与国内金融业,特别是融资担保行业发达省份相比,吉林省融资担保服务实体经济仍有短板,融资担保改革集合度不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仍不够。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对省内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何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战略、重大项目的金融保障,吉林担保认为:
“重点领域、重大战略、重大项目” 这三个关键词的关键便是 “大”,若想加大对这三方面的金融保障,省属国有融资担保企业必须要做优做大做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虽然从字面来看与 “优”,与 “大”,与 “强” 无关,但融资担保企业若想参与解决这两个问题,省属国有融资担保企业必须要做优做大做强,我省需要打造多家在全国融资担保行业具备竞争力、影响力的融资担保企业。只有省属国有融资担保企业具备全方位优质的服务能力,资产规模足够大的实力,抵御化解经营风险足够强的水平,才能实现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推动省属国有融资担保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充分借鉴融资担保行业发达省份的先进经验。
吉林省属国有融资担保企业在现阶段助推省内经济发展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型创新。省属国有融资担保企业不应局限于各自的经营范围,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应当大力做好转型创新,加强与其他金融企业创新合作,实现多板块,跨区域经营。吉林担保自2010年首次在内部提出了 “发展模式转型”、“资本积累转型”、“业务结构转型”、“风控管理转型”、“人才资源转型” 以及 “管理制度转型” 六大发展转型方向,并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了这六大转型。面向 “十三五”,吉林担保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担保、投行双主业发展,突出发展转型创新投行基金业务,通过吉林担保总部国有股权重组改革、各分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做优做强做大。当然,转型创新,多元发展不意味着所有省属国有融资担保企业最终发展成规模相同,业务相近的多胞胎,而是要发展成拥有各自主业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商,通过多元发展,建立各融资担保企业的 “互联互通”。
省属国有融资担保企业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需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跳出传统固有的信贷资金支持,加强各省属国有融资担保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好省属国有融资担保企业所掌握的省外资金、资源,在实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严冬期要更加注重抱团取暖,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通过组建融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专项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扶持中小微企业IPO上市等方式为重点领域、重大战略及重大项目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同时推动广大中小微企业创业融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股权融资和上市发展等多个融资需求领域获得全方位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吉林担保通过担保重点支持了省内疫情防护物资生产相关企业,受支持企业积极响应吉林省委、省政府号召,开足马力、扩大生产,缓解了全省疫情防控酒精、防护服等医护物资紧缺局面,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雪中送炭。同时,吉林担保还向省内其他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此外,疫情以来截止今年7月底,吉林担保对企业共免收或减收担保费1706.67万元,为企业续贷垫付利息等3800.57万元;担保责任余额为221.79亿元,在保企业233户,支持的在保企业年就业人数约10万人,支持的在保企业年贡献税收近10亿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全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