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改增”下事业单位涉税问题浅析

2020-02-28 20:04:26文|
经济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界定税负营改增

文| 王 霞

“营改增”是我国增值税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重复纳税的情况。从事业单位的角度来讲,“营改增”对事业单位的收入加强了监管,对其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基于“营改增”大环境下对涉税问题和工作管理问题的研究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营改增”下事业单位受到的影响

事业单位收入受到的管理更为严格

事业单位是国家执行公共服务和管理的非盈利单位,其主要在国家拨款及财政补助的支持下运作。对事业单位而言,国家拨款、财政补助等收入都是免税的,而其他类收入是否需要纳税,就需要仔细评估了。事业单位收入都是由财政专户管理,意味着事业单位收入都需要上缴。这种特殊的收入处理形式,导致很多事业单位从业者都认为其所有收入都不存在纳税的情况。正是这种意识,导致很多事业单位的应税收入没有按照规定纳税,对国家收入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在实行“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由国税征收,意味着事业单位需要在税务机关接受核定。然后对相关增值税应税事项进行判定,按照标准缴纳增值税。也就是说,国家对事业单位收入的管理将更为严格,需要事业单位重视收入管理。

促使事业单位优化会计核算方式

由于事业单位收入的特殊性,尤其是其应税收入多数都用作日常经营的费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难以满足收入成本配比的标准,对可抵扣成本的界定存在困难。而在“营改增”背景下,事业单位收入中的应税项目较少,且存在大量免税项目。而为了满足“营改增”的相关要求,享受增值税抵扣,会计人员需要对会计核算方式进行优化,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科学分析。

事业单位税负方面的影响

在“营改增”大背景下,关于对事业单位税负方面的影响,需要看事业单位是否核定了一般纳税人。如果事业单位认定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基于“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其在税负方面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很多情况下税负还会有所减轻。但如果事业单位核定了一般纳税人,意味着名义上的税率有所提升。比如,事业单位相关固定资产的出租收入,按照营业税标准税率为5%,而按照一般纳税人标准的营业税率是11%。另外,事业单位的很多应税项目都很难对可抵扣部分进行界定,并且像人力成本这方面的专用发票也比较难以取得。所以,针对这样的事业单位,“营改增”之后其税负甚至可能会加重。

“营改增”下事业单位涉税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构建严谨的执行制度

事业单位需要对“营改增”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税务事项及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改革和优化。

税务事项方面,需要相关人员对涉税事务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设定专门的岗位来执行应税事项相关工作的执行和管理。尤其要对相关可抵扣项目进行分析,让单位切实享受到相关政策福利。会计核算工作方面,事业单位需要在“营改增”实行的背景下,针对不同业务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规范处理,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学使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通过对会计记录工作的科学管理,帮助单位在合理的范围内获取更多增值税抵扣额,降低单位税负。

做好应税收入的界定

事业单位应当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单位所有收入进行分析,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入分类。首先要将收入科学分为财政拨款收入、非财政拨款收入,然后对非财政拨款收入性质进行界定,确定免税收入和应税收入。然后建立完整的单位纳税项目体系,为后续的纳税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营改增”相关内容和规定的研究,做好不同类型收入的处理和纳税工作,一方面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精神,另一方面提高单位纳税工作执行和管理水平。

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要在“营改增”背景下做好事业单位的纳税工作,一支专业可靠的财务专业队伍不必客气。为此,事业单位需要提高财务人员考核要求,一方面要求其掌握扎实的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求其充分了解和掌握“营改增”相关政策内容。必要时,在财务部门设置专门的税务岗位,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为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结语

总结来讲,“营改增”作为近年来我国财务、税收领域推出的重要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和税收管理工作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事业单位应当将这个政策的推行作为一个契机,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下应税项目模糊不清、管理混乱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深入研究“营改增”相关政策的内容和规定,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税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降低单位税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界定税负营改增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高血压界定范围
金色年代(2016年4期)2016-10-20 17:40:14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5:58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界定
企业税负、就业税盾与就业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