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建构青少年爱国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0-02-28 19:55袁兴惠
经济师 2020年9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爱国爱国主义

●黄 超 袁兴惠 梁 丹 袁 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强调了引领和建构精神世界的重要性。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

2018年7月6日,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这标志着特朗普酝酿已久的对华贸易战正式打响。自此,只要中国一反制,美国必定以更猛的威胁、更狠的恫吓压制中国。事实上,美国已经在金融、经济、贸易、科技、政治等多个领域采取措施打击和围堵中国。2019年8月24日,特朗普还下特推“圣旨”,命令美企撤离中国。中国要么“低头”吞下美国强塞的“毒丸”,要么“昂头”挺起胸膛往前走。在这种特殊的、严峻的形势下,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特别需要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重温“两弹一星”精神,坚定不移地立足国内、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坚持不移地走自主研发、科技兴国、创新强国的道路,力争在发展竞赛中继续站在全球的前列。

一、“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再认识

随着抗美援朝的节节胜利,美国表示考虑原子弹相关问题;同时,还与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务条约》,提出假如台湾海峡安全受到威胁他们有权使用原子弹①。在严峻的国际武力威胁和核垄断下,中央毅然决定实施“两弹一星”研究计划。1955年6月,中央成立了由原子能发展工作小组;1956年,先后成立了航空工业委员会、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进行导弹的开发工作,第三机械工业部负责原子能事业的发展;1958年,又启动以中国科学院牵头的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计划。即使在研究基础极其薄弱的条件下,中央仍然制订了自力更生、争取外援的方针,既追求一定的国防威慑力,又期望通过尖端科技研究带动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1962年,中央成立了“十五人专门委员会”,除管原子能外,还管导弹,后来改称为“中央专委”,并将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科学计划纳入其领导范围。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有效遏制超级大国的核威胁,提高了国际地位;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成功,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核大国,对于制衡国际关系、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被命名为“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战略是由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不计个人得失,以身许国,在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下、工作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199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将“两弹一星”民族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将流传千古,成为后世国家建设的不竭动力。具体体现在:

(一)爱国精神的内在驱动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两弹一星”体现的人格品质和精神支柱②。“两弹一星”23位元勋,最大的出生于1909年,最小的1929年出生,他们出生于多灾多难的中国近代,在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几乎都经历了军阀混战、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饱受民族屈辱、国家危难,深感生活磨难和百姓不易③。正因此,他们特别能理解“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深刻含义。他们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胸怀强烈的报国之志,不计个人得失,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工作激情投身于祖国最迫切、最复杂、最困难的建设任务。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丰厚的待遇和优越的条件,义无反顾地返回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甚至几十年来连家人也不知去向,还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热血、生命和智慧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

(二)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范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立足基点。尖端核心技术不可能企求外援。研制“两弹一星”是在我国物质基础十分匮乏、科技基础极其薄弱的条件下进行,唯有中央决断、全国齐心,依靠中国人民自身的智慧和勤劳。“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征途中创造的奇迹,也充分证明,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避免被人“卡住脖子”,防范美国长臂制裁中兴通讯相类似的事件。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两弹一星”的研制阶段,正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许多物质条件难以保证,甚至一些基本的生活条件都难以满足④。他们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甚至经受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勤劳,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胜利。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

(三)遵纪守责的使命初心

“遵纪守责、责任担当”是“两弹一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2015年1月9日,89岁高龄的“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在人民大会堂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荣誉,既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对忠诚的褒奖。1961年于敏元勋受命研究氢弹理论,直到1988年解密,完全做到了遵纪守责,在长达28年的时间里,为保护国家秘密,隐姓埋名、鞠躬尽瘁。

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五集,反映了“两弹一星”的故事:邓稼先从1958年赴戈壁滩基地到1986年中央军委决定对其解密,近30年默默无闻,连自己妻子都对他的工作也一无所知;1968年,负责原子弹理论探索和研制的郭永怀乘坐飞机失事,他和警卫员的遗体抱在一起,保护着绝密的科研资料……邓颖超曾讲过,周恩来对她严格保密,原子弹试验成功消息公布后她才知道原子弹研制工作。因为,党中央提出研制人员要做“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要“绝对”保守国家秘密,不能告诉家属和亲友。“两弹一星”的研发与建设人员,坚持初心、遵守纪律、勇于担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种精神值得永世传扬。

(四)高效协同的价值追求

大力协同、团结协作与众志成城是“两弹一星”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尖端科技,涉及面非常广泛,为了“两弹”研制,十多万科研人员和参试部队告别亲友,来到大西北,与狂风飞沙为伴。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各司其职,创造了尖端技术的“中国速度”:中国原子弹研制速度比美苏还快;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中国仅用两年零八个月,而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四年……

中国历史的实践经验证明,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战胜困难、实现革命与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比较典型的如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2008年承办北京奥运会等,这些重大社会管理实践中体现出的精神文化与“两弹一星”人文精神息息相通,具有深远的跨时代意义和鲜明的时代价值。

反观当下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人民而言,不仅是一场危机,更是一场考验。这是一场与时间竞争、与速度赛跑的实战,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胜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协作、大调度、大运转。中国人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的过程中,形成和凝聚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感召力,其核心理念就是高效协同、众志成城。

二、“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现存问题

(一)欠缺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人的思想、思维、行为都深受其所在群体的整体氛围所影响。“两弹一星”之所以凝聚巨大的爱国精神,是因为“两弹一星”的所有贡献者们自身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而这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氛围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从时间上来看,他们当时所面临的社会背景正是国家危难之际,全国上下有志青年与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参与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浪潮中。“两弹一星”的研制者,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爱国主义情感在这一时期培养起来了。其次,从环境上看,他们受到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的影响。如“两弹一星”元勋或受家庭影响,或受老师同学影响,或受亲友影响。“两弹一星”所有研制者的爱国主义意识、情怀和精神,正是由当时从上到下、从社会到家庭、从国家到个人所形成的浓厚爱国主义氛围中建立起来的。人们在这种氛围中,不仅仅受到的是精神感召与鼓舞,也感受到作为中国一员而应具备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反观现代社会,我们处于和平发展时期,在安逸的环境中,渐渐失去应有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全民爱国主义氛围趋于平淡,加上网络上各种不良声音的影响,全民爱国主义难以形成一个稳固、积极的氛围。青少年是一个不够成熟的群体,价值观正在形成,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当代青年很难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氛围,容易将爱国主义与现实生活脱节,慢慢走向实践的误区:认为只有与国家相关的事才叫爱国,只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才是爱国,自己是小人物与爱国扯不上关系等错误的思想⑤。这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单向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而浓郁的情感,既表现为个体对国家的历史和发展高度认可,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表现为个人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强烈意愿与主人意识。爱国主义不回避现实问题,相反作为一种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特别强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使命感。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双向的。在“两弹一星”建设中,一方面,国家对全国人民进行正面的宣传和教育,让全国人民、科技工作者团结一心,共同推动“两弹一星”工作的进行和实施,各行各业都积极踊跃参与;另一方面,也告知全国人民和科研人员“两弹一星”建设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工作条件艰苦……正视困难,才能解决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让“两弹一星”的建设者更加努力,不怕狂风飞沙、战酷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模型、买玩具,没有仪器、制作仪器,缺少资料、埋头研究。也正是这种主人翁意识和使命责任完成了“两弹一星”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凝聚出这一群体独特光辉的精神气质。

当下,爱国主义教育更多集中于强调国家发展成就的一面,回避了很多现实问题。积极的、成就性的内容的宣传和教育,能增强国人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可是,忽略对现实问题的正面引导与教育,加之网络信息的泛滥,会使得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同时,如果长期单向正面的爱国教育,受教育的青年一旦接触社会遇到现实问题,容易出现两个极端反应,或盲目自大,或悲观消极。没有立足于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科学、理性、进取的爱国主义情结,何来正确的爱国主义行为。因此,既要让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心态看待中国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发展自信心;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学生以积极、进取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问题,以主人翁的立场去面对和解决现实问题⑥。

(三)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目前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纲目内容、课堂教育为主的方式,辅之以一定的课外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既然是情感,那就应该要形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情感共鸣。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很难产生情感上的悦纳⑦。教育方式的单一,容易演化为形式上的爱国主义教育,一部分爱国观念存在严重偏离的人仍然可以顺利过关,甚至博取高分评价。典型的如知名学府厦门大学硕士生第三党支部书记田某,一方面享受着大连市三好学生、“优秀”中共党员的种种光环和荣誉,保送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骂中国“恶臭你支”“傻逼国人”,语不惊人誓不休。这种一方面享受着祖国的各种优待、另一方面憎恨国人的人还不是个案,这个群体必须要引起教育体系的深刻反思。

另外,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创新也不足。新时代的青年学子精力充沛,活泼喜动,爱好广泛,自主意识强,喜欢幽默风趣、生动活泼、能自主思考和自我反思的教育方式。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主要是文化教育、国防教育、民族教育、国体和政体优越性等课程教学,穿插以榜样示范教育。年年讲,月月讲,没有与时俱进,也很少见到适应现代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没有及时把握青年们认知和思想的特点,不能满足青年学子们爱国主义情感的实际需要⑧。

三、“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

(一)营造氛围,加强宣传

要培养当代青年学子“两弹一星”的爱国主义精神,外在浓厚的爱国氛围是必备的。要打造浓厚的氛围,就需要不断强化氛围建设。首先,不仅要保护好“两弹一星”建设的原址,还要建立相应的专题博物馆,将所在的区域打造成具有“两弹一星”特点的建筑、符号、标语、绘画等,形成区域“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氛围。其次,在各省的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依托当地博物馆、科技馆,不要仅仅进行科学技术的展示,还应该有科学精神、爱国精神的体现,合理增加“两弹一星”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的元素,将其打造成为重要的宣传窗口。利用先进的智能科技,让青年体会和感受“两弹一星”研制的困难与过程的艰辛,将爱国主义根植于青年的心中。也可组织亲子游、研学游活动,形成学校与家庭联动、家庭与家庭、孩子与孩子互动的教育氛围。第三,从全国角度来看,应将“两弹一星”的史料、人物介绍、建设故事等能反映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的资料变成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编成小视频,做成小动画,将这些“两弹一星”光辉人物形象化;把“两弹一星”过程编成故事绘本,让学生在绘画的同时也了解了过程,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如《钱学森》电影,在青年学生中影响颇深,反响极好。

要将“两弹一星”由区域延伸到各省大中城市,再到国家层面、国际层面,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全覆盖;变换“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采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富有感染力的视频、动画、电视、电影及其他艺术形式。让青年学子及社会各阶层人员都能知晓“两弹一星”举世成就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同时,也要对爱国主义进行正确引导,要落实在学子们的日常生活、日常学习,避免“大事爱国”“人才才配爱国”的错误思想。只有深化“两弹一星”的宣传、完善宣传形式、正确的行为引导,才能落实全面的“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氛围,鼓舞和激励青年一代。

(二)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学校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场所,能够系统培育爱国主义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较之于以前,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多样化,但又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因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也不能仅仅是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而应该探索建立新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由学生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教师从大一统的教育角色,逐渐转化为组织者、指导者,除涉及原则性问题和课堂效率,尽可能让学生更多地自我学习、相互学习。当然,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态,整个课堂不应该是教学主导或学习主导两个极端,而应该是两者在不同学习环境下、围绕着真实有效的学习效果、在不同状态的有机结合。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主要体现在:第一,“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更多体现学生的主体演绎性。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依赖深入的事实认识和深刻的情感共鸣,必须树立学生真实的爱国主义情愫,发自内心的认同与遵从。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一般都采用案例的形式,由教师寻找相关事例、历史背景、人物功绩进行课堂讲解,现在可以转变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两弹一星”的资料、自己进行汇报,让学生自己开展演讲、讲座、讨论、表演等,教师从旁进行指导,在学生汇报后进行观点点评、情感引导和认知升华,以更富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共鸣。第二,“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更多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学校实践课中,要有一定比例的时间、课时、学分向爱国主义教育倾斜,如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两弹一星”纪录片、影视作品,或到相关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去亲身体验,或让学生在学校组成相关任务的课余小组,或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爱国主义活动等。第三,“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更多体现学生的主体评价性。要知道学生爱国主义认知和情感的程度,了解学生爱国主义的科学理性水平,一定要以评价为导向。由过去的单一学业评价,转变为双向评价,一方面由教师评价学生,教师提出评价标准和方式,通过学生的作业、小组任务、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测验等形成综合评价;另一方面由学生相互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小组对小组的评价,既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比较,确立和表彰正确有效的行为导向,又能多角度地形成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只看学生课堂表现、只看学生卷面成绩而造成的评价失误。

(三)深化教学,引导反思

学生认识是一个循环反思过程,教师应基于教学活动中体现的学生差异,有针对性、有方案、有节奏地步步引导。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第一,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兼收并蓄。既要保留原有经典的爱国教育案例,只有经典才能真正具有说服力,真正让人铭记,让人从内心深处去感受爱国的精神与力量;同时,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去挖掘新时代的爱国故事,特别是“90后”、“00后”的新故事,通过同龄人、身边事增强说服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新时代爱国精神的传承者,有着延续爱国精神的使命和责任。第二,教学内容既要高远立意,也要贴近生活。一方面要树立青年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有宏观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视野;另一方面也要找一些爱国的“小人物”、小故事,从小故事中讲出大道理,让青年学生意识到爱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平凡的事例中做起,让爱国更生活化、具体化,在生活中去微观体会爱国情怀。第三,教学内容既要有正面的教育,也要适当地进行反面教育。从正面的教育内容中,能培养出青年学子对国家的信任感、自豪感、自信感,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感情;从反面的教育内容中,通过老师的讲述与引导,使青年学子摒弃错误行为,从反面中吸取教训,能及时调整和优化青年学子的爱国行为;同时,从反面内容中能折射出社会问题,也能让青年学子从社会现状中产生出使命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出更多的潜能,为国效力,为国争光。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1月26日在看望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院士时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科学探究精神、勤奋忠诚品质的综合体现,是新中国先驱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又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跌宕起伏,国内社会纷繁复杂,重温“两弹一星”的奋斗历史、深挖“两弹一星”精神,让新一代青年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把“两弹一星”精神传承下去,奠定中国问鼎世界强国的基础,意义非常重大。

注释:

①王素莉.“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历史经验[J].中共党史研究,2001(4)

②李斌.“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与体现[N].人民政协报,2018-1-25

③马建光.“两弹一星”元勋是这样炼成的[J].中国人才,2013(12)

④焦金艳,张广文.解读“两弹一星”精神及其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启示[J].黑龙江史志,2010(1)

⑤万传华.法治国家青少年爱国行为的逻辑建构和实践创新[J].当代青年研究,2017(5)

⑥⑦班建武.科学、理性、审美——新时期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J].人民教育,2018(23)

⑧周静,曲翃佼.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现状及教育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9(24)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爱国爱国主义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