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晓铭
业财融合即整合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改进传统工作方法,使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相互贯通,凸显部门协同的优势。业财融合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共享。通过业财融合,业务部门可以得到科学指导,提高决策能力;财务部门可以获得实时信息,合理配置资源。
业财融合将着眼点放在经济业务上,对财务部门提出要求。具体而言,业财融合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是风险管理。企业处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面临外部风险,业财融合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风险管理不能以效率提升作为终极目标,而是应该建构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判断风险类型,控制风险范围。第二是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要以财务信息、业务信息作为基础,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需要提供真实数据,并立足企业发展,不断提高财务分析效率。第三是资源配置。业财融合需要合理分配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等,满足企业长效发展的需求。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需要按照预算匹配资源,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对企业发展而言,业财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其可以推进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整合财务业务信息提出发展决策,贴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利于企业开展日常经营,改进管理方式。其次,其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处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最后,其可以延长企业的寿命。伴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风险指数不断攀升。如何防范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业财融合强化了财务监督,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1)实事求是原则。在开展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时,应该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业财融合贴合企业发展实际。企业的经营类型不同,管理模式有别,发展状况各异。在实操过程中,需要立足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逐步落实业财融合工作。(2)全面性与实用性原则。业财融合的实践性较强,其需要逐步积累实践经验,促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全面配合。业财融合应该覆盖企业的各项业务,业务人员需要和财务人员建立长效互通关系,交换重要信息与数据,并拟定业财融合方案,按照既定方案达成财务管理目标。
(1)培养专业人才。业财融合需要专业人才,企业应该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业财融合有章可循。为了保证人才质量,企业应该从成本管理组、预算组等工作小组中抽选员工,考察其专业工作能力,确保其符合业财融合需求。每个人都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重要的工作任务。企业应该将着眼点放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开展内部培训,鼓励员工参与外部培训,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2)注重考核评价。精细化财务管理离不开考核评价,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考核评价应该保证科学性,企业应该通过预算执行偏差率来开展具体工作,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企业需要设定月评价指标、年评价指标等,增强工作人员的警惕意识。考核评价机制应该与奖惩措施相联,对于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企业可以适当提供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对于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企业需要对其进行严肃处罚。(3)进行专题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企业业财融合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总结分析业财融合的不足之处,形成业财融合专题。比如,财务部门、生产部门可以形成“成本管理”专题,通过这一专题探索成本优化的有效路径,把握成本增效的关键,发挥成本管理实效,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依靠数据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海量数据成为了业财融合的依支撑,企业需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庞大的数据库。无论是业务开展还是财务管理,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对企业提出要求,企业需要收集整理数据,并逐步扩大数据库的规模。企业应该依靠云计算技术,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缓解财务人员的压力,让财务人员全身心投入到财务决策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迈向了新的发展台阶,需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发展实力。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企业应该加强业财融合,促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积极配合,创造更多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