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0-02-28 05:2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大学生课程

邵 敏 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互联网+教育,顾名思义,即是随着当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教育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种崭新教育方式。我国传统教学形式是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上课以教师讲解为主。2019年麦克斯《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8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1.5%,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1.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创业参与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1]。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以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思路,迎来了创新创业大潮。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意蕴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迎来创新创业新时尚

“互联网+”利用最新科学技术促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壮大,开启了“互联网+”的新纪元,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大学生创新创业也迎来了美好前景,出现了一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尚。高校是为国家输送优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生不仅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具有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利用掌握的系统专业知识,抓住创新创业的好时机,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二)“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习变为主动

自科学技术引进校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早已不受大学生的欢迎了。互联网上的“在线教育”形式,深深地吸引着如饥似渴的大学生。使得大学生变得喜爱学习、善于学习。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抹杀了大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以及用好奇心主动探求知识的天性,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不能满足大学生,还有很多不在学校开设的课程,大学生都可以从全新的互联网上学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学习自己擅长、感兴趣的文史知识、非本专业的课程。如今高校大学生拥有各种各样的证书,主要是利用互联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评估,提升自我文化素养。

(三)“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悄然改变

传统教育模式是教师认真编写教案、教材,然后在课堂上手写板书辛苦讲解,学生由此学到知识。不管学生是否感兴趣,课堂上以教师为主,教师掌握主动权,学生则是被动学习。“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线上线下听课,在教师引导下以文字、视频、慕课等多种形式学习,学习方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教师要自我调整角色,成为莘莘学子漫长学习路上的领跑者。

二、“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认识有误,创新创业教育观念陈旧

一些西方国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我国起始早、时间长,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则属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国内高校不重视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充分,缺乏自信心,使得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抗拒感。部分高校只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忽略了创新创业所具备的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意识、能力等综合素质,如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二)体系尚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滞后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知识面广,内容较为庞杂,有的高校没有将其划分学科,有的则将其划归为经济学领域,对创业教育没有系统安排到教育教学之中。有的高校将创业课程纳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系列课程,除“创业基础”类的知识(比如《创业学》《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外,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有些高校将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技能”大赛看作是创新创业教育,殊不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课程、师资力量等需要行之有效的系统管理机制。

(三)实践环节欠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缺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大学生加强观摩、操作、下水试盘“真刀真枪”实战或者模拟。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建设固定的创业。教育基地以供大学生,高校财力有限,没有条件建立自己的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实践环节受到很大影响,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脱离的局面。

(四)创业资金不足,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创业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遇到的最大难题,对此政府可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快速完成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3]。高校中负责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大多数教师没有创业经验,他们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经验相对薄弱,缺乏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的创业经验。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创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创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建设高校创业师资队伍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即高校把熟悉企业运作的教师安排到创业教育队伍;同时聘请熟悉企业运营的有经验、有理论的企业人才参与大学生的教学工作。定期、轮流分派教师到企业兼职,让教师充分掌握企业的全部运作流程,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这样,他们把在企业中了解的情况、第一手材料、从事创业教育的材料传授给大学生,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加大学生创业的自信、热情,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比如我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安排教师参加江苏高校双创导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项目模拟和实战训练的参与体验方式,并结合了主题报告和课程体验的教学形式,教师们互相交流学习,获益匪浅,这对于教师们在以后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大有帮助。

(二)建立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吸取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建设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创新创业教育涉及面广,需要由“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等利益相关者多方参与,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构建立体化的创业教育体系,全方位为其提供服务、保障。创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优化创业的相关政策和环境,在资金支持、税收减免、贷款贴息或减免等方面优惠扶持[4]。“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的“主战场”,把教育、科研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社会”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营养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资源、机会等。“企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金库”,为大学生提供宝贵的资金扶持。“家庭”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坚强后盾”,为大学生提供可贵的精神支持。

(三)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高校实现“产学研”合作协同一体化育人模式,把专业教育、科研发展紧密结合,以理工类为主的学校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创新创业的高科技人才。协同培养是指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领域里崛起的、一种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的育人模式。不仅培养出专业技能,注重学以致用、培养大学生成果转化、产品开发方面的经验,安排大学生走人工厂、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善于独自解决问题。同时,高校要利用科技园、企业孵化基地等等各种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初期提供关键的支持与帮助。当代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资金受限是最大的因素之一,优化政府和社会资金对高层次创新创业活动的供给与配置,是深化创新创业工作亟待正视的问题[5]。

(四)打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业。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工具,如广播、校刊、校园网、电子屏、宣传栏、横幅等,在日常工作中宣传宣传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事迹,举办创业沙龙、讲座,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介绍经验,调动大学生的创业激情,经常举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如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优秀大创项目展示、“互联网+”和“挑战杯”国赛获奖团队路演、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经验分享、创业校友沙龙、创新创业导师选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大学生双创竞赛项目专家解读等。

我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面,学校领导相当重视并为之付出了很多的教学行动。2019年,我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正在重新编写《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部教材,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出新理念,对这两门课程进行改革优化,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给大学生创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新创业、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四、结语

目前,我国从政府、社会、高校应该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形成“合力”,从教学目标、内容、模式上推进改革陈旧的教育体制,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模式,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创业技能、创新精神,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不仅要求高校教师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而且优化线上线下配合教学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大学生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