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剑波
(西京学院 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12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这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盛况空前的思想交流和辩论局面。其中,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当时产生的社会影响最大,有“非儒即墨”之说。在战国纷乱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怀着治世济民的热切期望,墨家提出了“兼爱”“非攻”“节用”“尚贤”“尚同”等核心观点。
电影《墨攻》的剧本以中国传统的墨家思想为指导,在日本漫画家森秀树的漫画和日本作家酒见贤一的小说基础上改编而成。该片2007 年由香港导演张之亮执导,中日韩三国合作拍摄完成。电影描绘了战国时期赵国侵略梁城,墨家弟子革离孤身救梁,利用精巧的防御体系帮助梁城军民抵御赵军十万铁骑侵袭的恢宏场景,是反映墨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在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各国的文化都在努力借助各种媒介在世界范围内介绍和传播着自己的文化。作为综合视听艺术的电影以其直观性、逼真性、运动性、综合性成为文化传播的最有效媒介之一。然而,字幕的翻译势必会或多或少地使文化的传播遭受某种程度的流失,本文即以《墨攻》中的英文字幕为切入点考量和探讨墨家核心思想在译介过程中的文化流失现象。
“兼爱”是墨家思想最核心的概念。它倡导每个人对于其他一切人同等的、无差别的爱。战国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混战,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社会动荡不堪。墨家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不相爱”,即“交相恶”,于是提出“兼爱”的思想并将其作为实现治世的前提和保证。他们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只有“兼相爱”,才能建立一个“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的和平、和谐的社会。
在影片《墨攻》中,“兼爱”被译为“universal love”。比如,革离说,“我认为‘非攻、兼爱’才是和平的唯一道理。”英文译文为“I believe universal love is the only path towards peace.”逸悦说的“墨家一直说‘兼爱、兼爱……’”译文为“You talk about universal love all the time.”“兼爱”这个核心词的翻译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墨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派生出墨家其他思想诸如“非攻”“节用”“节葬”“尚贤”“尚同”等主张的出发点。英文译文中用了“universal love”来表示和传达墨家这一核心的思想,表面上看传达了“普遍的爱”“爱所有人”这一观念。但仔细分析,这一翻译似有欠妥之处。在孔子的儒家学说中,也提倡“爱人”“泛爱众”等主张,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论语·学而》)。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仁者用慈爱之心去爱大家,从这个意义上讲,“universal love”也可以用来指儒家的爱。然而,“儒主泛爱,别亲疏,分贵贱;墨主爱无差等。”[1]儒家主张的普遍之爱却是有差别的,是区分对象的。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意思是如果父母去世了,作为子女,要服三年之丧。对任何一个其他的人都如此,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再比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是先“老吾老,幼吾幼”,再推广至“人之老,人之幼”的,对自己父母和孩子的爱总要近于对其他人的爱。而墨家针对儒家“爱有差等”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相比儒家,其爱更多地建立在公平、同等的基础上,具有更为强烈的包容性。英文字幕里采用了Ian Johnston 等人的译法“universal love”,这里对“兼爱”这一核心思想的翻译,确实能够传达出墨家对大众的博爱和关怀之情,但是对于曾有过儒家“仁爱”概念认知的西方观众来说,这或许会构成混淆,使他们认为儒墨一家,无法体现出墨家“兼爱”这一思想的独特之处,造成了墨家“兼爱”思想在译介过程中的文化流失。Ian 本人也在文章的脚注中解释道自己的翻译可能“not entirely satisfactory”(不完全满意),“兼爱”或许可考虑译为“universal and equal caring”或者“indiscriminate love”。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说到墨子及其门徒源出身于侠。“侠和儒都源出于依附贵族的上层阶级,后来有了分化,儒大都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级,而侠更多出身于下层阶级。”[2]因此,墨家是代表下层阶级利益的,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在烽烟四起,民不聊生的战国时代,墨家认为,“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墨子·非攻下》)。墨子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给平民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于是一方面极力奔走劝说强国不要发动战争,一方面不遗余力帮助弱国增加防守实力,抵御强国侵犯。于是,从下层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祈盼出发,墨家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然而,鉴于“春秋无义战”这一事实,“当时的所有战争全属‘不义’的攻战,墨子所反对的是当时的所有战争,反战是墨子毋庸置疑的战争观。”[3]
字幕中对“非攻”的翻译,先得从电影《墨攻》的片名说起。基于“非攻”的战争观,墨子在战略战术上的体现应为“墨守”,成语“输攻墨守”“墨守成规”也是从墨家对防守的主张而来的。然而电影却命名为《墨攻》,似乎有某种相悖之处。从宣传和商业化诉求的角度考虑,该命名或许不难理解。然而,从更深刻的层面也不难看出导演和编剧对“墨守”思想的创造性阐释,体现了墨家以守为攻,以战止战(以防卫战阻止侵略战),为人民大众创造和平、稳定社会环境的战争哲学和终极愿望。影片的英文名将《墨攻》译为“A Battle of Wits”,将重点落在了战争中智谋和计策的较量,既没有很好地传递出墨家“墨守”,也没有传达出经创造性阐释后以守为攻,以战止战,追求和平的理念。对片名的英译将观众的关注点从墨家本身所追求的“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的‘非攻’”导向了战争中计谋计策的较量,不能传递出墨家关心下层人民疾苦及切身利益、痛恨战争祸乱,追求终极和平的主张。片名《墨攻》或许可考虑翻译为“To Battle War”或”“Battle against War”,以传达出墨家实施被动之战,以战止战,勇敢抵抗非正义侵略战争,实现长久和平的可贵思想。
此外,在影片开始的背景讲述中说到赵国十万大军攻打梁城,“梁城孤立无援,绝望中,向当时维护正义、宣扬和平的墨家军求救。”英文字幕为“Their only chance for survival is to ask for help of Mozi warriors who are experts in defending.”此处的译文中,译者增加了描述墨家“experts in defending”的信息,可能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从具体的情节看,梁城请墨者革离来的确是为了协助防御,抵抗赵军,而墨者也的确是精于防守的;二是增译“善于防守”的信息以凸显墨家以守止战,帮助弱小国家增强防卫能力,抵抗大国“攻伐无罪之国”的立场。“在中国古代朴素的和平思想中,尤以墨子的和平思想具有独特的地位,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出了兼爱贵义、反对攻战、善守止战的维护持久和平的一整套思想和方法。”[4]可见,“非攻”和“墨守”的背后是墨家积极的和平主义思想,墨子“非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持久的和平。该句字幕的翻译虽然在信息增补后反映出了墨者的“善守”,但是并没有传达出原文中“维护正义、宣扬和平”这一“非攻”背后更深层的墨家和平思想,未能将墨家“非攻”中所蕴含的追求终极和平的思想反映出来。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讲,该句字幕的英译并没有很好地向英语世界的观众传达出中国早期的朴素和平主义思想以及心怀天下苍生的博大情怀,造成了墨家“非攻”思想的文化流失。
“节用”思想也是墨家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墨家崇尚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他们从衣、食、住、行、葬等方面倡导不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阶级都要节用尚俭,避免奢侈。墨家认为,“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辞过》);“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节用中》);“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节用上》);“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节用下》);“(禹)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节葬下》)。墨家在四处奔走,传播其“兼爱”“非攻”思想的同时,也致力于从衣、食、居、行、葬等各方面向各国君主及贵族宣扬“节用”的思想。
电影《墨攻》中有两处体现了墨家“节用”思想。一是比较明显的体现在当革离进梁城帮助其抵御赵军的侵略时并未受到礼遇,而是被梁城公子安排在马厩中住宿,革离却欣然接受,自己铺了稻草且整夜安眠,丝毫没有半点不满。这体现了墨家自奉甚俭,安于清苦的精神。二是对墨家“节用”思想的体现只是在字幕中,并不是很明显。当革离到达梁城,梁城公子核实其身份问他是否有携带梁城派人向墨家求救的信物,即相当于虎符的“牙璋玉”时,革离回答“牙璋玉在大禹厅。”墨家“节用”思想和大禹文化是有很大关联的。大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等”(《论语·泰伯篇》)。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描述大禹“在治水时,没有穿上礼服,完全和普通人一样,穿的破破烂烂,一年到头在外面跑;住的宫殿是一个茅草棚,台阶只是用泥巴堆起来。”[5]《庄子·天下》中也说到“昔禹之湮洪水……腓无跋,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6]通过《论语》和《庄子》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墨家“节用”思想和大禹精神息息相关、一脉相承,都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淫逸的生活,在“节用”自苦中谋求对天下人的大利益。在电影的英文字幕中,“大禹厅”仅被翻译为“the Mozi Hall”,略去了大禹的信息,当然也便隐去了墨家和大禹的联系,无法传达出墨家在“节用”这一思想主题上对大禹精神的顺接和秉承,也传达不出墨家“节用”思想的源头和以禹之道心怀天下的博大情怀,造成墨家“节用”思想在译介过程中的文化流失。
影视作品中通过字幕译介文化,进行文化传播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再加上字幕翻译的特点“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无注性”[7],使得字幕翻译难上加难,也使得字幕翻译过程中意义或文化流失难以避免。
通过以上对墨家部分核心思想“兼爱”“非攻”“节用”等在英文字幕中反映出来的文化流失的讨论,我们发现所发生的文化流失现象基本可以归为Peter Newmark 在分析交际翻译时所提出来的“欠额翻译”,即译文信息少于原文信息,造成文化流失。比如对“兼爱”的翻译欠缺了“无差等”这一信息,从而使得人们容易将墨家的“爱”和儒家的“爱”混同起来;就“非攻”而言,在“墨攻”片名的翻译中,欠缺了墨家的“墨守”思想或“以守为攻”的战争哲学,同时也欠缺了墨家内在的和平主义思想;在“节用”的传达上,欠缺了对墨家自苦“节用”以利天下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内涵的有效体现。
电影字幕在对翻译构成挑战的同时,也引发我们深思,让我们去思考如何更好地通过电影字幕译介中国传统文化。从以上所体现的文化流失现象,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影视作品里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尤其是传统文化中核心思想的翻译应以对核心概念准确、完整的把握为前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负载量大,在翻译时应充分地查阅资料,多方核证,力求准确、完整把握文化或思想的核心概念,为等额翻译提供基础。第二,由于字幕的瞬时性和电影屏幕上字幕空间的有限性,译者应努力提高英文表达的水平,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和灵活性,重视语言的概括性和凝练性,在台词和情节允许的情况下提高表达上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墨家思想是在战国时期和儒学并称于世的两大显学之一。战国之后逐渐衰落,清朝又逐渐兴起,20世纪以来又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与西方的民主主义、理性主义、人文主义、社会主义传统思想神似……至今仍有生命力。”[8]《墨攻》以精巧的情节设计,恢弘的战争场面,再现了战国时期墨家帮助弱国守城、反对强国侵略的主张和场景,是表现墨家思想和墨家城守策略的优秀影视作品。本文以影片中英文字幕为分析对象和切入点,探讨墨家思想通过字幕的翻译在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遭受的文化流失现象。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反思和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审慎的思考和严谨的表达,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电影字幕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英译不仅要实现当下银幕上影片内容的表达及对剧情和人物特点的契合,还要努力从深层意义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文化表现与传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充分体现国家的文化意识,展现国家的文化自信。